大文學推薦各位書友閱讀:
大隊行過淮上,趙禹正在馬上與常遇春討論行兵之法,忽聽前方斥候來報濠州著人來迎接,早已在前方等候。大文學
早在決定南下之時,趙禹與莊錚等人便討論過明教各部會有的反應,心中也早有定計。有了潁州的教訓,他們決議與各分壇不再深交,全心全意發展自己的根據地。
明教當下令行不通,最大原因就是除教主之外,各部屬互不相統。五行旗在教中地位雖然高過各分壇,卻沒有統領之權,與潁州分壇的合作,更多的是因為韓山童本人對五行旗的傾向。當韓山童身死后,這一層聯系便淡泊起來,雖然在底層教眾心目中對五行旗仍尊敬有加,但以劉福通為首的頭領們卻已經態度鮮明的拒絕五行旗再插手潁州之事。
所以,聽到濠州表現出善意后,無論趙禹還是幾位掌旗使都能淡然處之,甚至心中還隱隱生出警惕。
朱元璋帶領湯和等一干親信立于道路旁,看到長途跋涉后仍能保持軍容整齊的五行旗大隊緩緩行過,他眼中都流露出濃得掩飾不住的喜愛,同時也泛起一絲隱憂。他為郭子興謀劃,核心便是以利誘之。原本設想中,五行旗新敗之軍,必定糧草輜重短缺,萬事艱難,而趙禹新任總旗使,若不能解決這個難題,勢必威望大跌,當中便有嫌隙可趁。
可是親眼看到五行旗強盛的軍容,還有隨軍教眾那里打探的些許消息后,朱元璋才知他這番是大大的失算了。所謂的新敗之軍,不止人強馬壯,就連裝備的兵器防具都遠超濠州紅巾軍。以濠州仍未穩定的局勢,用什么去利誘?
等候的同時,朱元璋腦海中反轉過無數個念頭。大文學憑心而論,他與趙禹非但無仇,反而還有幾分互相幫助的情分,是友非敵。可是這幾年的磨礪下來,朱元璋已經不復是當年那個只有一腔熱血的小和尚,他有了看透世情的冷靜謀略,有了胸懷天下的大志向。尤其最近幾個月來他在濠州聲名鵲起,地位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發滋生出“敢問明日神州,究竟誰家天下”的豪壯氣魄。
潁州劉福通的舉動給朱元璋上了生動一課,他益發認識到過往明教那套江湖義氣似的陳規陋習不合時宜,這紛亂世道終究要心黑手快才能出人頭地。武功蓋世抑或俠名遠播,都不及手握重兵來得扎實。麾下若有精兵悍卒,哪怕江湖中強如武當派張三豐都不得不低頭!
趙禹接掌五行旗,某種程度上對朱元璋來講不吝于一種傷害。這樣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僅僅因為些許匹夫之勇的武功和那個早已過時的尊崇出身,便跨到尋常人幾十年難以企及的高度。因這一層分講不清的緣由,朱元璋圖謀五行旗之心,甚至比郭子興還熱切了一些。
正沉吟思忖之際,忽聽到湯和輕呼“來哩”,朱元璋有些陰沉的長臉上陡然浮起放佛發自肺腑的誠摯笑容,快步迎上去,大聲道:“趙兄弟,終于等到你啦!得知你們將來濠州,我便向郭元帥主動請纓前來相迎。是了,你現在已經是總壇欽命的五行旗總旗使,不該再用過往舊稱呼。”
他大跨步迎上來,與趙禹和五行旗幾位掌旗使逐一拱手見禮。大文學眾人見他相貌雖生得古怪,但卻豪爽熱情,都頗生好感。
趙禹未料到濠州來迎的竟是朱元璋,愣了愣后臉上才同樣浮起真摯笑容,下馬拉住朱元璋,說道:“有勞朱大哥了。沿路我都聽說朱大哥在濠州起兵后諸多英雄事跡,衷心佩服!”
這話一講出口,趙禹才察覺自己已經變了。從在穎水河畔決定放劉福通一命后,他性格中最大的棱角就似磨平了一般。以前他只圖直抒胸臆,哪怕面對張三豐那樣的武林泰斗也敢直斥其非,而現在卻已經學會了與人虛與委蛇。他分辨不出朱元璋笑容中有幾分真假,便用假假真真的笑容來迎上這個昔日的朋友。
“哪里哪里,我這些微事情,在趙總旗使這樣的少年英雄面前,不足掛齒。劉福通狼子野心之輩,也只敢趁著總旗使你離開潁州未能總攬大局才奸計得逞。若不然,他能翻出什么浪花!”朱元璋說起話來,表情誠摯無比,語調豐富多變,這也是他能在短短時間里在濠州分壇中出人頭地的原因之一。
厚土旗顏垣憤憤道:“你這小子生得古怪,卻有幾分真眼光。若總旗使在,給劉福通天作膽,他也不敢陰咱們五行旗這一記。”
朱元璋大點其頭,眼睛瞇成了一條縫,眸子底里卻泛起一絲訝色。原本他還以為趙禹在五行旗中根基不算太深,因此用言語試了一試,哪知幾位掌旗使皆是一副言之有理的表情,這又出乎他的預料。
電光火石之間,他心中已經權衡一番,又說道:“咱們濠州分壇因為響應潁州,舉事倉促,現今還有些動蕩。如今幸得五行旗的好漢兄弟們來相助,不止郭元帥,濠州上下無不欣喜若狂。”
趙禹與莊錚等人對望一眼,才對朱元璋說道:“行路倉促,未及得面見郭壇主,倒讓朱大哥你們生出了誤會。現今我們五行旗新敗之軍,士氣皆無,加上還有許多老弱牽絆,雖有心襄助郭壇主,實在已經不堪再戰。我們今次只是路過濠州,拂了眾位好意,實在抱歉至極。”
這一次,朱元璋臉上的驚訝之色再也掩飾不去,忍不住脫口問道:“那你們意欲何往?”
趙禹狀似無奈的苦笑一聲,才說道:“前路茫茫,總要安置下隨軍的近萬教眾才好。我們也無一個確切目的,行到哪處合適,便停在哪一處吧。”
這個模糊回答,登時讓朱元璋醒覺起來。他才察覺自己表現得急切或讓對方生出聯想來,萬余教眾千里輾轉,哪會沒有一個確切目的!幾分懊惱一閃而過,他打個哈哈掩飾過去,才認真道:“大家都是同氣連枝的明尊弟子,守望相助乃是本分。郭元帥既派我來迎接眾位兄弟,便打定主意要助五行旗渡過今次難關。退一步講,單單我與趙兄弟你的私交,也絕不能坐視你漂泊流離!閑話不講,郭元帥正從濠州趕來,待見面后大家再詳談。”
趙禹等人聽他這般說,若再一味拒絕好意,反倒是自己不近人情。因此便讓大隊繼續前行,自己等人則轉道往濠州方向去見郭子興。
朱元璋將手下分作兩隊,一隊帶領五行旗軍士趕往前方早已準備的營地,另一隊則先回濠州向郭子興報信,自己則與趙禹等人一路同行,言談甚歡。
與潁州相比,濠州起事眾志成城,并無兄弟鬩墻之舉,因此局勢也平穩得多。一路行來,有許多鄉野間明教徒聽到五行旗大人物到來的消息,紛紛在道路兩旁駐足觀望,時不時爆發出一陣熱情至極的歡呼。
朱元璋臉上雖然掛著笑容,內里卻憂心忡忡。
明教在淮右之地根基深厚,五行旗雖不掌管分壇傳教事宜,但在野間卻享有崇高聲望。潁州分壇之所以能發展為明教第一大分壇,與五行旗暗助至關重要。底層教眾并不理會明教上層的爭執,在他們心目中,五行旗是本教的英雄好漢,自然要熱忱對待。若五行旗常駐此地,短期內對濠州自然利大于弊,可若長此以往,分壇權柄必定要被削弱。
劉福通能一舉擺脫五行旗的影響,除了他長久謀劃和本身在潁州根深蒂固的根基之外,還離不開諸多機緣巧合的配合。朱元璋可不認為郭子興會能重復那種幸運,尤其眼下的五行旗根本不是他們最初所設想的病虎,而是獠牙鋒利,隨時能暴起噬人!
為郭子興計,為自家前途計,朱元璋心中生起一個大膽無比的念頭:若不能為我所用,該當及早鏟除!
趙禹見朱元璋的臉色有些陰沉,便開口問道:“朱大哥可有心事?”
朱元璋忙不迭搖頭,片刻后臉色又驀地一變道:“瞧我真是忙中出錯,只記得安置五行旗的兄弟,卻忽略了那萬余教眾。板橋營地狹小,哪里容得下這么多人!不若改去臨淮,那里關墻高陡,臨河地平,最適宜大軍駐營。”
趙禹等人不疑有他,加上實情確如朱元璋所言,便任他喚來親兵去追已經趕去板橋的大隊。
請到m.閱讀。大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