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關云長第275章 帝都長安(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關云長 >>重生關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5章 帝都長安(下)

第275章 帝都長安(下)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06日  作者:白氏傳奇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白氏傳奇 | 重生關云長 
搜小說:

漢長安城內共有160個閭里,“居室櫛比,門巷修直”。レ♠思♥路♣客レ最著名的有宣明、建陽、昌陰、尚冠、修城、黃棘、北煥、南平、大昌、戚里等,漢宣帝在民間時,曾住在尚冠里。另外還有五里、窮里、南里、宣里、假陽里、有利里、梁陵里、當利里、孝里、安陽里等,也分別見于文獻或《居延漢簡》。陳直認為,文獻中的陵里即梁陵里之省稱,宣里、棘里也分別為宣明、黃棘里之省稱。元始二年(公元2年),“又起五里于長安城中,宅二百區以居貧民”。如果為五個里,則每里四十區左右。由于城的南半部基本上被宮殿所占有,一般居民只能住在城的北半部或城門的附近,只有少數權貴才能在未央宮北闕附近居住,故有“北闕甲第”的稱謂。宣平門附近居住有不少權貴,被稱為“宣平之貴里”。正是由于城的北半部為主要居民區,許多交易市場也就分布其間。

據說漢長安城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步。九市主要夾橫橋大道設置,“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東”,“致九州之人在突門(即橫門)”,“市樓皆重屋”,說明店鋪林立,生意興隆,具有中國古代城市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基本特點。為了管理市場交易,“以察商賈貨財買賣貿易之事”,“當市樓有令署”。今見于記載的市名有柳市、東市、西市、直市、交門市、孝里市,交道亭市和高市等八市。文獻中還有四市的名稱,顯然是指四個市而言。一般認為漢長安九市指東、西、南、北市和柳市、直市、孝里市、交門市和交道亭市。其中孝里市在雍門之東,交道亭市在便橋之東,直市和交門市在渭橋之北,證明漢長安的市場主要分布在城的西北部和橫橋附近。這是因為通往西域的交通道路(即絲綢之路)被開辟以后,從西域來的商人首先從便橋或中渭橋(即橫橋)渡過渭河進入長安城的西北部,長安城的西北部既然成為商賈云集的場所,商業發達就成為很自然的事情。另外。橫貫關中平原的東西大道也是從橫橋、便橋渡過渭河,橫橋、便橋附近交易市場眾多,商業發達,也正是交通便利所造成的必然結果。漢長安城市場繁榮,出現了許多百萬富翁,東市萬城,柳市(西城)萬章就是其中的代表。元始四年(公元4年)“又為方市阓門。周環列肆,商賈居之,都商亭在其外”,證明從漢代起,商人定居市場,開創了中國城市商業貿易的新局面。

宮殿建筑是都城的核心。漢長安城的宮殿幾乎占了長安城的一半地方。如果按照宮殿所在地區劃分,大致可以分為未央宮區、長樂宮區和建章宮區,它們都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體,不僅占地廣闊,而且高殿低宇,鱗次櫛比,各有特色。

未央宮位于城的西南部。壯麗輝煌無比。由于位置在西,又有“西宮”之稱。未央宮有43所臺殿,周匝22里。實際上見于記載的大殿名稱有前殿、高門、猗蘭、承明、清涼、宣室、溫室、金華、玉堂、白虎、麒麟、椒房殿等50處,臺名尚不在其數。未央宮規模之大,殿宇之盛,確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它以前殿(位于今西安西北郊的西馬寨村北)為中心,向四面展開,使宮殿布局協調大方。整齊美觀。前殿居于全宮的最高處,其基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北部最高處約15米,是利用龍首原上的山丘有意造成凌空之勢,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在未央宮前殿遺址北側大約200米處的一座大殿遺址,占地達40畝。清理了房屋基址和鋪地磚、臺階、水井等,以及其他遺物,曲廊回徑,建筑物很多。據說可能是未央宮中皇后居住的椒房殿。組成未央宮建筑群體的除宮殿外,還有許多臺、閣、闕、室等。收藏天下秘書的有天祿閣(今小劉寨村北)、石渠閣(今柯家寨西北)和麒麟閣;掌管圖籍秘書的御史中丞住在蘭臺,皇帝和群臣登高瞭望于柏梁臺,滄池中還有漸臺;專為宮廷制作美麗絲織品的有織室,暴曬織染物的有暴室,收藏冰塊的有凌室等。據勘探,全宮為一規整的方形,四面有圍墻,周長近9千米,合漢代21里,面積約5平方千米,占長安城總面積的七分之一。未央宮是漢初宮殿建筑的典型代表,規模宏大,歷時長久,對當時和后世的宮殿建筑有著深遠的影響。

長樂宮位于漢長安城的東南部,它是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修葺而成的,由于位置在東,故有“東宮”之稱。漢初劉邦曾在此“視朝”,后來即為皇太后居住的處所。興樂、長樂都是取其吉利的名稱命名。長樂宮周回20余里,有大殿14座。實際上見于記載的殿名有前殿、宣德、高明、通光、長秋、永壽、永寧、溫室、椒房等17座。探測結果證明,長樂宮的形狀為不規則的長方形,周長10千米,合漢代20多里,面積約6平方千米,占長安城總面積的六分之一。

建章宮是漢武帝時修成的,位于長安城西建章鄉,宮以鄉名。據說由于未央宮柏梁臺發生火災,復起大屋以厭勝之,“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建章宮所以建在城外,是因為未央宮“營造rì廣”,城中實在無地可容的緣故。所以擺在城西,則是由城郊的地形特點和供水狀況所決定的。建章宮周回20余里,規模宏大,并有跨越城垣的飛閣與未央宮相連。它由駘蕩、馺娑、枍詣、天梁、奇寶、鼓簧等宮,玉堂、神明堂、疏圃、鳴鑾、奇華、銅柱、函德等26殿,太液池、唐中池,鳳闕、神明臺等高大建筑物所組成。除宮殿建筑外,前殿西北有太液池,南有玉堂、璧門、大鳥之屬,西有商中(商庭也)、虎圈,東有鳳闕等,與殿堂交相輝映,十分壯觀。太液池周回10頃,碧波蕩漾,并起“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是皇帝游樂的勝地。池西北還有高達50丈的神明臺、井干樓,是皇帝祭祀神仙的地方。

漢長安城的宮殿建筑,除上述三大宮外,還有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城東北隅)等,皆金鋪玉戶,壯麗無比。這些宮殿所以主要占據城的南半部,是因為漢長安城南倚龍首原,南部地勢較高的緣故。

漢長安城的平面布局符合《周禮考工記》的基本原則,即南部為宮殿區,北部為市場、居民、手工業區,十分整齊。應該說,它第一次完整地體出了《周禮》規定的城市布局原則,開創了中國都城總體布局的新規制,為后來都城的規劃設計樹立了樣板。這就是充分利用地理上的優勢,規劃出功能不同的區域,使各種地形特點都能發揮作用。尤其是廣開水源,開鑿完備的供水渠網,為中國都城的供水打開了新的局面。

長安是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城池,作為多年存在的dìdū這里具有其他城池無法比擬的東西,從里到外都透著一種王者之氣,這里的建筑是如此的恢宏壯觀、大氣磅礴,即使是經過戰火的洗禮仍不失厚重,這里的草木更是別具一格,無論是皇宮還是民間建筑這里都不失大氣,關羽置身在長安城內,親身感受著這座dìdū的繁華和滄桑,不禁感慨萬千。

這是他拿下的第二座都城了,長安城曾經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自己踏上這片土地,耳邊仍然會想起關于這座dìdū的一些絕唱:“盧照鄰《結客少年場》長安古意盧照鄰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rì,鳳吐流蘇帶晚霞。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梁家畫閣天中起,漢帝金莖云外直。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雙燕雙飛繞畫梁,羅緯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玉棲。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rì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別有豪華稱將相,轉rì回天不相讓。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chūn風。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上一章  |  重生關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