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234章 狡猾的希特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34章 狡猾的希特勒

第1234章 狡猾的希特勒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4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二天早上起床以后,李振華來到了餐廳里,隨從人員和那些專家們已經在這里了,飯后,他們又一起上了汽車,原來的路全是柏油路但是現在這里的路卻全是用石頭砌成的,向旁邊一拐,汽車進入了一條在高大樹木掩映下的一條路上,可以看的出基地建設者的一片苦心,上面就是用飛機直接看也是看不到的,大樹已經把路全部遮擋起來了。

前面來到了一處山洞前,還是有警衛部隊在進行警戒,下車以后步行通過崗哨,又是挨個地進行檢查,進入山洞以后,趙忠堯介紹說:“前面就是我們的核心區域了,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它為中心進行工作的,右邊是生活和辦公區。”

分離235需要極為巨大的電力供應,單純地只是靠外面的那一座電廠,根本就不能滿足電力的供應,于是附近的那些水力發電廠的電能全部被調撥到了這里,也幸虧是有了這些水力發電廠,要不然光是那巨大的燃煤發電企業,那費用就大了去了。

趙忠堯在向李振華進行著介紹,前面,他們就不讓李振華在過去了,因為那里可能會有輻射性,李振華不由得問道:“那你們怎么辦?”

“我們過去的時候都是要穿上防輻射的服裝的。”

李振華聽從了人們的意見,他沒有再到前面去,但是當他看到遠處那一處巨大的山洞,那里有數條巨大的電纜通了進去,李振華不由得問道:“那里就是是分離的機器嗎?”

“是的,”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但是作為從后世而來的李振華,他知道這里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分離的機器了。

我們的分離是用了幾種的方法來進行比較,一是伊戈爾庫爾恰托夫的氣體分離方法,一是趙忠堯的分離方法,質子靜電加速器進行分離。經過比較以后會采用最合適的方法進行分離,而且現在正在進行著第二座分離機的前期工作,很快235的產量就會達到每天的二十克,或者是更多了。

不管怎么著,只要是把235搞出來以后,先搞上幾顆原子彈,放到那里。就不怕別人的嚇唬了,然后就要開始原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和平利用原子能,讓它能夠用于發電,以后會用它來驅動我們自己的軍艦和潛水艇,要是能夠以它為動力,那自己的武器就會上升到另外的一個層次了。

現在倒是不用擔心了,其它的國家現在還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已經是依靠于世界了,以后當我們有了以后,我們就可以指揮整個的世界了。

李振華回來以后。馬上就向科學院進行建議,提請伊戈爾庫爾恰托夫為我們中華帝國科學院的院士,人家是在我們這里上的學,畢業以后就不走了,在我們帝國這里工作,而且是作出了許多的貢獻,這還不行嗎?別讓人家一不滿意又給走了那就不好了。不過這走卻是不可能的了,因為他已經完全和我們的事業融為了一體,這里就是他的祖國,他是在為自己的祖國在奮戰。

張興華卻是對此興致勃勃,他高興地說道:“我們要是有了原子彈那就好了,以后誰要是不聽話。就像是那個小日本,那我們就給他們來上一顆把他給炸沒了,他們馬上就會老實了。”

李振華對他回答說:“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這原子彈一爆炸,表面上的損失是相當的大的,但是我們如果是用常規武器打擊敵人,炸彈一爆炸以后。我們很快就可以進入到敵人的區域了,但是如果說要是用它去打擊敵人,那在短時間內我們根本就不能進入到那里去的,那爆炸以后的核輻射污染,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去掉的,這種武器對于人類,那就是一場災難,這是不能輕易地使用的。”

“它有那么歷害?”

“是的,它的威力是相當的大的,以的后當我們進行試驗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

現在的世界上表現出最為突出的就是德國、日本和蘇聯了,現在他們都在努力地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尤其是德國,他們現在正在努力地擺脫《凡爾賽合約》對他們的限制。1933年,希特勒一上臺他就宣布退出了國際聯盟。在國內他已經是老大了,在世界上他也要想著作老大。

希特勒先后從華爾街那些金融大鱷手中取得了1380億馬克的支援,而他卻是只有860億作為戰爭賠款,流入了法國和英國,他自己留下了520億馬克成為了他以后進行軍備的資金,拿到錢以前他是什么都行什么都好,但是錢到了手,他卻是露出了一副流氓的嘴臉,他以后就根本不讓美國人和英國人得到一分錢了。

更離譜的是,在希特勒的誘惑下,自以為精明的金融巨頭們,除了在紐約商業票據貼現市場上對德國工業提供低息的短期融資,還不惜將大量的黃金儲備直接運往德國。而希特勒也實行了金融制度改革,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從德國私有中央銀行手中收回了貨幣發行權。在擺脫了以國債為抵押才能發行貨幣的低效率高消耗的程序之后,在華爾街資本的幫助下,德國的經濟瘋狂上升,德國的失業率在1933年時高達30之多,到1938年時,他們竟然出現了勞工緊缺的現象,人們不能不說希特勒有著他自己的精明之處的。

“本屬于美國銀行儲戶的數量巨大的金錢被送給了德國,而且沒有任何抵押。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僅僅是靠德國人的商業票據就發放美國貨幣。幾十億美元的資金被注入進德國的經濟體,這個過程到今天仍在繼續。德國廉價的商業票據在這里(紐約)被定價和延期,被抵押的是美國政府的信譽,而支付費用的是美國人民。

1932年4月27日,美聯儲運出了價值75萬美元的本屬于美國人民的黃金給德國。一個星期之后,另外30萬美元的黃金以同樣的方式運往德國。僅在5月中旬就有高達1200萬美元的黃金被美聯儲委員會和美聯儲銀行運往德國。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駛往德國的黃金運輸船。主席先生,我相信美國銀行的儲蓄者有權知道美聯儲用他們的錢在干什么。”

這是美國議員麥克法丹質疑美聯儲主席時的問話。(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