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233章 我們的最高機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33章 我們的最高機密

第1233章 我們的最高機密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4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


汽車停在一座平凡無奇的建筑前,進去后才發現這是個賓館,專門接待外來人員。負責接待自己的是一位研究所的所長,一看相貌,這是一個年輕人,他是典型的俄羅斯人。他走向了皇上對他說道:“陛下,我是零零一工程三所的所長,我叫庫爾恰托夫,歡迎您來到我們的原子城。這里是我們的辦公生活區。核心部分還在后面,明天再請您進行視察。”

安全部的一名上校軍官,也向李振華報告說:“安全部警衛處處長楊明山。首長,歡迎進入原子城。”他負責整個基地的安全保衛工作。

“明天也好,那就明天吧,今天也晚了。”李振華也覺得有些累了,十多個小時的空中旅行不是一般的疲勞,視察也不必急于一時。

李振華在給自己準備的房間里,簡單的梳洗一下以后,和自己的幾個警衛員一起來到了這里的餐廳,這兒的工作幾乎就是沒有上下班的概念,那些研究人員是不分二十四小時的在工作,不定什么時間就想起來吃上一口,要是不能讓他們吃上口熱的可不行,張興華就讓這里的后勤工作人員全力進行保障,一定要讓他們隨時能吃好。

在這極北的地區,任何時候都是冷的,隨便吃那可不行,那冰涼的食物吃下去那人們的胃口還不得全吃壞了呀,李振華也是一再地強調一定要讓他們吃的好一些,李振華在客廳里有意識地看了一下人們正在吃的伙食,花樣很多,都是熱氣騰騰的。

多種飯菜適合各種地方人的風味,北方人喜歡的水餃。南方人的米飯。什么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這些都考慮到了。還有專門的清真民族風味,就連皇上獨創的火鍋這里也有。

北歐人受吃的土豆,在這里有各種各樣的作法,不光是有土豆泥。還有片、絲、丁等等不同的形狀,作法那就更多更好了,紅燒、燉、炒,當然了為了增加熱量。還有大量的肉食,魚類等,許多工作熱帶才有的水果店在這里也并不少見。

李振華和張興華二人到廚房里面去看了一下,并且和那些炊事員在一起進行了交談,知道他們這里的人吃飯沒有準時,不定哪位就想起來吃飯了,讓這些人吃飯涼的可不行,上面是有著嚴格的命令的,一定要保證讓他們能吃的好吃的暖和,所以這些炊事班人員也就分成了三班倒。保證在任何的時候都有專門的人進行操作,保證人們都要能吃上熱的。

倆人回來以后。發現自己的桌子上也已經擺上了飯菜,這時候基地的總指揮趙忠堯,也已經是一身疲憊的姍姍來遲了,來到了餐廳里,他一眼就看到了皇上他們,馬上就過來了,張興華的臉上有些不好看,知道皇上要來了,你現在才來啊。

李振華急忙對趙忠堯說道:“趙總,快過來我們可就等著你了。”他知道這些技術人員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一工作起來,就什么也不顧了,非要把一件事情弄出個節目不可。等他坐下了以后,李振華說道:“我保證你已經把吃飯給忘記了,現在是兩頓合并成一頓吃了,對不對?”

趙忠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了說道:“皇上,還真的讓您給說對了,我真是從早上到現在還只是喝了一杯牛奶,現在也是覺得有些餓了。”

“我早就和你們的說過的,”李振華說道:“這身體是工作的本錢,你的身體要是不行還怎么工作啊?”

“是!我一定記住皇上的話,保證以后注意。”

趙忠堯對一邊的的那位中校軍官說道:“老楊,你也別站著了,坐下一起吃吧,你們的伙食可是不如我們的好啊。”

楊中校那里笑了一下說道:“趙總,您就吃吧,我已經吃過了。”

“你就別說了,時間不對,你肯定沒有吃飯呢,來吧一起吃,這樣一來也可以節省時間。”

李振華同這才知道,原來外面的警衛部隊和這里的技術人員的伙食還不一樣哪,于是他就對中校說道:“楊中校也一起吃吧,今天你不算違反規定,算是工作餐吧。”

人們一起笑了起來,楊中校看來也是真的餓了,他馬上坐了下來,幾個人開始在一起吃飯,席間李振華又問了一些問題,趙忠堯就給他作了一下介紹。

這個基地的中心區域,有一百多人,外面的部分有四千多人,再外面的配套工程等人員加在一起,一共有一萬多人,還有警衛員部隊萬數人,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城市的規模,只不過這個城市的人員出入是不那么自由的。

任何一種通訊的方式以及人員和物資的出去或者是進入,那一定得是在國家安全部的控制下,而且都有嚴格的記錄,任何有關的秘密都不可能泄露出去,這可是我們的最高機密了。在這里工作的人員也是只有少數的人,知道自己是為了什么在工作,大部分的人是不知道的。

飯很快就吃好了,李振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里,他向趙忠堯問了一下,關于他們現在的工作情況,趙忠堯對他說道:現在的235已經可以進行正常的生產了,但是現在的量是少一些。

李振華問道:“每天可以生產多少?”

“每天可以生產10克。不過隨著我們以后加速器的增加,這產量以后還是會增加的。不過我們現在已經從理論上解決了關于生產原子彈的問題。”

“還是走到老路上來了。”李振華心中想到,任何一種新東西的出現,大部分都是首先應用于軍事方面,然后才是用于民生方面,就是這樣的一種現象,現在看來還是離不了這一條老路子,不過要是先有了這個武器也是可以的,那就可以用于對敵人的威攝力量,反正是誰也不敢最先使用的。

當初的美國人使用,那是因為世界上其它的國家還沒有,要是有了的話美國人也是不敢輕易地使用的。現在的速度是每天10克,生產一公斤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一顆原子彈大約需要15到30公斤的235,那時間也就長了。不過那就要看以后的產量了。

李振華又問了一下伊戈爾庫爾恰托夫的情況,因為李振華覺得他比較年輕,就特地問了一下,趙忠堯對李振華說道:“這個人可是不錯的一個人,他的老家是烏拉爾那里車里雅賓斯克的錫姆市人,后來他卻是在蘇聯的伏爾加格勒那里的辛比爾斯克上的學,他和那位列寧還是校友呢。”

中校馬上就從自己的包里把伊戈爾庫爾恰托夫的資料完整地拿了出來,原來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個人的檔案,進來或者是出去一個人,都是要經過他們的安全部門仔細地對本人進行審查以后才會執行的。這也是為了保密而作的一項工作。

別人都走了,他們要讓李振華休息一下,不過李振華躺在床上卻是睡不好,他把伊戈爾庫爾恰托夫的資料拿了過來仔細地看了起來:

伊戈爾庫爾恰托夫1903年1月12日生于車里雅賓斯克州錫姆市。父親是土地測量師,母親出身于神甫家庭。為了讓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全家在1909年伊戈爾6歲時,從偏僻小城錫姆搬到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伊戈爾和弟弟上的學校可謂是培育偉人的搖籃。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也就是列寧,是他們的老校友。后來任俄臨時政府總理的亞歷山大克倫斯基的父親此時在該校擔任校長。而當時的伊戈爾庫爾恰托夫是個厭倦課堂的頑童。從保留下來的成績單中我們看到,他除去“舉止行為”不及格外,其他各門功課都是優秀。

國內戰爭爆發了。剛剛以優異成績畢業的伊戈爾對政治提不起絲毫興趣,完全著迷于自然科學。別人都去當志愿兵了,他卻考進大學繼續深造。學校的師資力量堪稱雄厚,其中有約費等著名物理學家。他很快便喜歡上了伊戈爾這個調皮的黑眼睛小伙子,視其為自己最得意的門生。

1923年,寒冷的教室里常常有學生凍昏過去。為了不光著腳板兒上學,未來的科學院院士為自己用馬皮縫制鞋子。為了掙到買口糧的錢,他做過伐木工、門衛、孤兒院的輔導老師……同年,伊戈爾以《論萬有引力原理》為題作畢業論文。

但畢業后該選擇什么樣的工作,他還是兩眼茫然,于是他又報考了中華帝國的天津工學院的造船系。此時物理已經成為他的最愛。畢業后他到西安工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半導體研究。1925年,22歲的伊戈爾接到赴尼古拉特斯拉物理技術研究所工作的邀請函,他在那里開始擔任起一些重要的研究工作。

這一次的“零零一”工程在全國的范圍內挑選精兵強將,尼古拉特斯拉特地推薦人過來的。現在他一直在進行著加速器的研究工作。而庫爾恰托夫于1934年白手起家,在自己的研究所里造出了一臺質子加速器。這次試驗對建造第一座回旋加速器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