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225章 雪上加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25章 雪上加霜

第1225章 雪上加霜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2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中西部地區一所旅館的廚師把一桶殘菜剩羹放在廚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來個人從黑暗中沖出來搶。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市有一個名叫弗朗西斯埃弗雷特湯森的內科醫生,他臨窗刮臉,往外一看,就有“三個干瘦憔悴、老態龍鐘的婦女”(這是他后來的描述)“趴在幾個垃圾桶上從里邊掏東西”。

人們還看到,有人全家走進垃圾堆撿骨頭和西瓜皮來啃。因為蛆蟲多,芝加哥市有一個寡婦在撿東西吃時總是先把眼鏡摘掉,眼不見為凈。小說家托馬斯沃爾夫晚上在紐約街頭留神細看,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在飯館附近來回躑躅,把泔水桶的蓋子掀開找腐爛的東西吃”。這樣的人他“早已到處看見,可是后來到了悲慘絕望的1932年,人數更是與日俱增了”。

逆境一來,美國人向來是要尋找替罪羊的。1932年初,沃爾夫等人就集中火力對下曼哈頓區的那些財閥攻擊開了。這些替罪羊是又肥又好擺布的。

1932年這一年,美國65的工業掌握在600家公司的手里;僅占全國人口1的人擁有全國財富59。芝加哥有個人叫做塞繆爾英薩爾,此人身兼85家公司的董事、65家公司的董事長和11家公司的總經理。由他掌管的各種公用事業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王國,其中包括150家公司,有5萬雇員為325萬顧客服務。1932年元旦那天,他所擁有的證券實值在30億元以上。失業的人們在瓦卡大道低處燒火取暖,仰望著那高聳入云的英薩爾大樓,對一些記者感嘆說:“為什么那個老頭兒不能幫我們一點忙呢”

這個老頭兒實在無法幫忙了。因為他也有他自己的難題。他那個由控股公司構成的金字塔式的王國快要倒坍了。不消幾天。成千上萬的芝加哥人(包括大批的教師)。就要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手里那些英薩爾公司的股票下跌到只有1931年原價的4了。

英薩爾由36名保鏢護衛著,日夜奔走,力圖挽回頹勢,可是這年4月。他那兩個投資信托公司就被宣布破產了。6月,他因欠下6000萬元的債,逃往歐洲,庫克縣的大陪審團(陪審員在12人以上的叫大陪審團。)便對他提起公訴。為了掩人耳目。他在巴黎安排了一個記者招待會,自己卻從后門偷偷溜走,搭上夜半的快車南下羅馬,接著又飛往雅典。

他的律師告訴過他,雅典是安全的,因為希臘跟美國沒有簽過引渡罪犯的條約。當時這種條約確實沒有,但是到了11月初,兩國的外交官們就簽了這樣一個條約。英薩爾急忙男扮女裝,租了一條船逃到土耳其。土耳其政府把他送交美國當局,終于押回本國受審。可是結果卻被判無罪,因為當時還沒有管制控股公司的法規出現。

美國由于股市崩潰出現的恐慌依然在繼續著。李振華和他的兩位夫人卻是要回去了,在這里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美國的經濟危機已經來到了,胡佛是沒有辦法了,他只是會說讓人們鎮定,他沒有什么高招,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

李振華也對他失去了興趣,他對王欣和蘇珊說道:“我們回去吧,一時半會的美國人的問題他們自己還解決不了,等到這個胡佛下臺以后,就可能會出現真神了,我們回去吧,這里已經沒有我們的工作可作了。”

一行人又回到了舊金山,在那里,雖然說遠離美國的經濟中心,但是同樣地這里也受到了波及,不過那家華人開辦的銀行,那是我們情報處的外圍組織,現在卻是沒有問題,由喬風經手賺下的那十二億美元,全部存了進去。

在那處別墅里,李振華召集有關的人在一起,向他們交待一下關于美國方面的事情,資金存入了銀行,不是為了存著它生利息,我們是為了投資,以后有機會我們還是要用他們進行投資的,現在的經濟形勢非常的混亂,喬風你要趁機對一些企業進行并購,現在只是需要花原來百分之幾的資金,就可以對一家企業直接控股了。

反正你們是投資公司,可以收購現在人們不要的股票,當然了這就需要你們去進行了解和掌握,這一支股是不是以后有發展前途,如果行,那就控股,如果不行那也就沒有必要了,不過以后的重點應該是在能源工業、高科技領域等有潛力的方面進行投資。

客輪又重新進入了太平洋,它在一直向西而去,同樣的是兩艘軍艦一前一后,進行護衛,水下的兩艘潛水艇也是在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王欣和蘇珊和來的時候不一樣的,來的時候她們由于自己的心里沒底,心里的壓力很大一路上也是很少說笑的,現在可是大獲全勝了。

現在她們的心里可是非常高興的,有了自己的老公在一起,就連如此枯燥的海上航行,她們的心情也是非常的好,每天都是在笑著,出來旅游嘛,那就要高興一下的。

美國人民已經對他們的總統胡佛完全的失望了,在全國聯播節目里突然聽到了一個新的聲音出現,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熱情、洪亮、充滿信心的聲音。這位紐約州的州長譴責胡佛政府,說政府專門救濟大銀行、大企業。他嘲笑那些“膚淺的思想家”們,說他們不懂得怎樣去幫助農民。他說:“在這個不幸的時代,我們要制定出一些計劃來,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壓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人遺忘了的人們的身上。”

當時紐約曾流行過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在整個30年代初期,特別是第72屆國會舉行最后一系列會議的那幾個月里,全國都聽到了饑民示威游行的步伐聲。紐約有3.5萬人擠滿了聯邦廣場,聽人在演說。在俄克拉何馬市、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圣保羅市,成群的人闖進食品雜貨店和肉類市場,把貨架上的東西一搶而光。

多數人還只是暗地里感到忍無可忍(自殺人數那年冬天增加了三倍),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各處集結起來采取暴力行動了。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有4000人占領了州議會大樓,西雅圖市有5000人占據了十層樓的市政府大廈。5000名忍無可忍的芝加哥市教師闖進了市區的銀行。

失業者越來越熟悉《國際歌》的曲調了。有一位42歲名叫路易斯布登茲的激進分子,居然率領了俄亥俄州的失業者聯盟的群眾,向哥倫布市議會大樓進軍,他的口號是:“我們必須奪取政權,建立工農共和國。”

哈哈,共產國際的影響也傳到了這里,就連美國公民也要奪權建設工農共和國了,要是讓斯大林他們聽到一定是非常的高興的。

從1929開始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同樣地也是影響到了我們的中華帝國,一些歐洲、美洲的定單沒有了,一些專門向那里出口的生產單位也陷入了困難,一些企業沒有了定單,那工人就沒有辦法安排了,對于這些情況帝國的計劃署早已經有了應對的辦法。

一些國內的民用產品,優先向他們提出生產要求,另外一些對蘇聯的生產任務也轉移到了他們的頭上,同時在整個的華元經濟區內也是有著大量的生產任務的,同時在廣州和上海召開了兩次世界商品交易會,那些企業他們自己也積極地行動起來,自己去找出路和定單,他們又發展了一批其它地方的客戶,很快地他們的情況也穩定了下來。

國內從總的方面也適當地調整了生產情況,把發展速度調低了一些,另外日本方面的需求也大了起來,很容易地就把美國波及過來的經濟危機化解了。

美國最先倒下去的是他們的股市,三年后他們的下一個受到沖擊的就是銀行了,美國人對于經濟復蘇的耐心已經快要耗光了,而美國的資金也快要耗光了,就在美國的第三十任總統胡佛,他在1933年2月14日當晚10點,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表臨別演說,美國整個銀行系統終于開始總崩潰了。

密執安州的金融危機,由于房地產價直線下降,情況的確特別嚴重,但問題卻是全國性的。自從股票市場大崩潰以來,全國倒閉的銀行已超過5500家;可以想見,群眾的心情是多么惶惶不安。他們的對策是囤積黃金、貨幣。這時銀行黃金庫存每天要減少2000萬元,儲戶搞不到黃金就要紙幣。結果是:一方面,作為貨幣儲備的黃金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財政部又不得不增發紙幣。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