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936章 最后通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936章 最后通牒

第936章 最后通牒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搜小說:»»»第一部起步第一部起步


由于時差的原因,中華帝國于第二天才收到了弗蘭茨斐迪南大公被刺殺的消息,很快人們都聚集到了李振華的小客廳里,人們把來自貝爾格萊德的情報都傳閱了一遍,正當人們在對這一份情報的真實性進行推敲的時候,其它地方的報告也先后地來到了,德國、塞爾維亞、奧地利等地方迅速傳來的情報都證實了這一消息。(.)

馮國璋這時候說了一句:“下面各國的首腦們和外交官就要和走馬燈一樣轉個不停了。”

李經方說道:“是的,很快他們都要開始暴露出自己那一付猙獰的面孔了。”

馮國璋對皇帝說道:“我們也要給奧匈帝國發一個唁電,終究表面上我們都是朋友啊。”

“是的,唁電在六月三十rì發出,下面一周國際上將是非常繁忙的一周了,他們的態度就完全暴露出來了。戰爭估計在一個月內就可以打響了。”

在刺殺事件事后的審判中,普林西普大膽地陳述了他的信念和動機。“我毫不后悔,因為我堅信我消滅了一個給我們帶來災難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們的人民每況愈下。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知道鄉村中所發生的一切…這一切都對我產生了影響,而且,我還知道他‘大公’是德國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敵人。/……作為未來的君主,他會阻止我們聯合。實行某些顯然違背我們利益的改革。”但是他卻是對誤傷了索菲亞卻是表示了后悔,他認為不應該傷害到索菲亞。

情報部的特工們當天就把審訊的記錄搞來了,李振華不禁為自己的這些出色的特工而自豪,他們太棒了,應該為這些在地下戰線的英雄們記功。

由于四把的槍號離的太近了,奧匈帝國認為這是從塞爾維亞軍方出來的武器,任何人不可能有這樣連續的槍號的。塞爾維亞方面他們也提不出有利的證據來。現在就是沒有這些武器,這也是開打的有力借口了。

六月二十八rì星期rì下午,德皇在基爾海面游艇上獲悉弗蘭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的消息以后。他立即停止了他的瀏覽活動。他活像一個押下了賭注的賭徒一樣,不停地狂叫道:“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最好機會。”

回到皇宮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馬上就召集了手下的大臣和元帥將軍們的會議。商議關于戰爭的問題,德國總參謀長赫爾穆特約翰內斯路德維希馮毛奇將軍現在是坐在了最主要的位置上。

總參謀長這一職務對小毛奇而言可謂千斤重擔,因為在偉大先人的豐富遺產面前,他自慚形穢。在培養總參謀部軍官的工作中,他不想讓任何不熟悉軍事情況的人介入。也許他也看到了,皇帝在人品方面可以贏得人們的尊重,但在軍事上卻是個門外漢。如果說皇帝已經是一個性格復雜、神經敏感的人,那么毛奇的性格就更加復雜和敏感。

他在接任總參謀長之職前,還想以軍需總監的身份自主地領導1905年的大型秋季演習,這其中含有幾分驗證自我的意思。根據當時施利芬的評價。演習的結果自然是出色的。小毛奇在上任之初遇到一些困難之后,便以驚人的速度熟悉了他所肩負的繁雜工作,其地位也與rì俱增。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他繼承的是一個超群絕倫的、打上施利芬絕對烙印的高效率機構。

生活在威廉二世時代的小毛奇將軍,深深感到許多事情已變得虛偽和空洞。因此他以忘我的勤奮和永不懈怠的自覺性致力于總參謀部的工作。在最初幾年,總參謀部仍準備在東線采取行動,后來,“外語處”和“要塞處”每年都對進軍西線,以及法、比、英、俄軍的現狀,以及其對德東、西部要塞體系發動進攻的可能性進行反復研究。并由此得出新的結論。

對法國和比利時軍隊的估計極為準確,法國鑒于其不斷增長的兵力而從防御戰略到進攻戰略思想的巨大轉變,絲毫沒有逃過柏林總參謀部的眼睛。英隊為準備一場在歐洲大陸的戰爭正進行改組,對這支軍隊無需給予過高評價;對于大英帝國其他成員隊參戰的問題,可以根本不予考慮。使他們感到驚訝的倒是,俄軍在對中華帝國戰爭失利和經過革命動蕩后,居然如此迅速地恢復了元氣。

高層商議的結果自然還是要繼續執行“施利芬計劃”,但是小毛奇卻是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太平洋艦隊應該怎么辦?而如果要是沒有了太平洋艦隊的青島又應該怎么辦?一開始那些高層們并沒有想到這個遠在東方的一塊“飛地”,但是現在戰爭將要進行了,這是一個不能不考慮的問題了。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首相的提議最后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那就是把青島還給中華帝國方面,借已得到中華帝國人的大力支持,或者是在合適的時機讓他們也加入到戰爭中來。成為我們最得力的一支友軍。

不過把青島還給中華帝國,那里的居民好說,中國人一定不會讓別人去欺負那些德國人的。他們的資產也會得到中華帝國合理地處理的,那最后的問題就是那一支太平洋艦隊如何處理了,現在這是一個最難處理的問題,現在要想經過馬六甲海峽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英國人一定會把整個的艦隊全部扣留,絕對不會讓他們進入到對英國人的戰爭中的。

不能走馬六甲海峽,那就只能是繞過南美洲,再進入大西洋侍機再繞過英國進入德國,不過這一行程也是困難重重,如果要是能得到中華帝國的幫助那也不是不能運作的。

經過了長時間的商議,最后他們決定先和中華帝國駐德國的軍事觀察員進行協商,先是摸一下中華帝國人的底,最后再作決定,現在長駐德國的軍事觀察員是年輕的蔡鍔將軍,他在德人中的印象,可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一個軍人,尤其是他對德事方面的一些觀點和看法,讓德國人很是敬佩。(。。)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