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935章 一戰的導火索點燃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935章 一戰的導火索點燃了

第935章 一戰的導火索點燃了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3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一部起步

本站公告


薩拉熱窩周圍回蕩著炮聲,這是向斐迪南大公致敬的炮聲,他要用游行和眾人的歡呼來彌補他的“索福克勒斯”在維也納所遭受的恥辱。nilongdao在薩拉熱窩,她就是無比優越的“殿下”。

數百民眾在車站興高采烈地迎接這位遠道而來的貴賓。與此同時,混雜在人群中的七名刺客也正在伺機而行。斐迪南大公夫婦坐上了一輛敞篷禮車。禮車車隊由車站駛向市政府。他前往薩拉熱窩去巡視奧匈帝國派駐波斯尼亞的部隊,他的行動是向塞爾維亞人發出的一個訊息:清楚地表示波斯尼亞是奧匈帝國皇帝的領土。整個隊列的警戒工作也是稀松二五眼,只有稀疏的憲兵和警察布置在道路的兩旁警戒。大街上的軍警三三兩兩的站在了大街上,和那些圍觀的行人混在了一起。

上午10時左右,斐迪南夫婦在城郊檢閱軍事演習之后,乘坐敞篷汽車傲然自得地進入薩拉熱窩城。一長列皇室汽車緩緩駛過人群擁擠的街道,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亞坐在第二輛車上,索菲亞就坐在他的右邊。波斯尼亞軍政府長官奧斯卡波蒂奧雷克將軍坐在左邊的位上,司機旁邊是侍從官哈拉希伯爵。

當車隊經過市中心米利亞茨卡河上的楚穆爾亞橋,駛進阿佩爾碼頭時,埋伏在這里的第一個暗殺者沒能動手,因為一個警察走過來站在他面前。相距不遠的另一個暗殺者察布里諾維奇突然從人群中沖出來。向斐迪南夫婦乘坐的車擲出一枚炸彈,但被車篷彈到地上,在第三輛車前爆炸,碎片擊傷了波蒂奧克雷將軍的副手和索菲亞的女侍。斐迪南大公故作鎮靜地走下了汽車,察看了一下現場,對被警衛捉住的察布里諾維奇瞄了一眼,然后登車揮手說:“先生們。這個人發瘋了,我們還是按原計劃進行吧。”車隊迅速駛向市政廳。此時其他的刺客,除了普林西普外。全都逃跑了。

襲擊事件平息后,禮車車隊繼續向市政廳進發。薩拉熱窩市長雖然以盛大儀式歡迎王儲夫婦,但現場動卻是難以掩飾沉重尷尬的氣氛。

歡迎儀式結束以后。斐迪南要去市立醫院看望傷員。但遺憾的是,隨從人員忘了將王儲改變行程繞開市中心的計劃,通知前面領頭帶隊的車輛,因此車隊還是按照原先路線繼續行駛。途中,當與斐迪南同車的總督發現汽車仍按原路行駛時,馬上命令司機掉頭。歷史就是這樣詭異,把一切都改變了。

斐迪南大公也太大意了,他在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前面的死神在等著他。

此時尚在市中心的普林西普,他正坐在街角的咖啡館里。他還在為同伴刺殺的失敗及自己的不利位置而懊惱。但歷史就是把這些偶然的情況碰在了一起,讓總督的疏忽和普林西普的運氣碰在一起,讓普林西普又看到了那輛車。普林西普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地大步走過去,他深吸一口氣從外套口袋中抽出勃朗寧。

普林西普剛要舉槍射擊。離他不遠處的一個警察發現了,箭步沖上來欲抓住他的手臂。真是太巧了。就在這一瞬間,剛好趕到這里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薩拉的“青年波斯尼亞”成員,揮手猶如一道閃電,朝警察頸部猛擊一拳,警察冷不防一個趔趄。這時。就在離那輛敞篷轎車僅三步之遙時普林西普的槍聲響了,他射出了兩發手彈。頓時四下里一片混亂,米哈伊洛趁機飛快地逃離了現場,

第一顆子彈射穿索菲亞的腹部,另一顆擊中斐迪南的頸部,二十分鐘后二人先后死亡,真像人們說的那樣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了。然后普林西普掉轉槍口對著自己,準備自殺,卻被一個旁觀者奪下。軍官們隨即趕來,用刀背把他抽得皮開肉綻,然后把他押往了警察局。后來,由于普林西普不到被處死的法定年齡,被判20年監禁。1918年4月28日,普林西普因肺結核死于獄中。

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后,行刺者所使用的武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事件之后幾天的報紙上曾透露出一些行刺的細節,但就武器而言只說使用的是“比利時造”,以致于后來一些文章甚至是電影中都將其誤作7.65mm口徑的勃朗寧m1900。

實際上根據奧地利警方的調查發現暗殺者攜帶的4把都是9mm勃朗寧短彈口徑的m1910,槍號分別是19074,19075,19120,19126。號碼近乎是連續的,其中槍號為19074正是射中大公夫婦的那一支。19074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審判普林西普的法庭上,隨后便銷聲匿跡了。其余的3支一直存放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salzburg),1945年該地被美軍占領,從此那3便下落不明

后來,在1920年,刺殺事件的策劃者帕西斯,取得了死于1918年4月28日的加夫里洛普林齊普和他的兩個同伙謀殺者的骸骨,從監獄的墓地遷葬薩拉熱窩墓地的榮譽冢。普林齊普開槍射擊大公夫婦的那座橋,用他的名字命名,兇手的足跡,也被嵌在決定命運時刻他所站立的人行道上。在兇殺現場為紀念大公及其夫人豎立的紀念碑,已被面對足跡的建筑物墻上的一塊黑色大理石飾板所取代,上面用金字刻上:“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加夫里洛普林齊普于1914年6月28日圣維圖斯節日創始了自由。”

這次暗殺,史稱“薩拉熱窩事件”或者是“一戰的導火索”。這個事件改變了人類歷史:一個月后,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9萬軍人和650萬平民死亡,歐洲幾乎損耗了整整一代年輕人。

聽到了這個消息以后,李振華長出了一口氣說道:“看吧,歐洲大戰的導火索被點燃了,戰爭就要開始了,同樣地我們的機會也來了。”旁邊的幾位官員并沒有真正地認識到到李振華所說的話的意思,但是他們知道歐洲的局勢更加地危急,各個地區國家的茅盾,很快就會暴發的。

弗蘭茨斐迪南,是奧匈帝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之弟卡爾路德維希大公之子,當茜茜公主與約瑟夫皇帝的獨子魯道夫于1889年自殺后,他成為皇位繼承人并任奧軍副總司令。

在斐迪南被立為皇儲之前,他并沒有想到要擔負起帝國的重任,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15歲時就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并且成績相當優異。

斐迪南他喜歡打獵,而且是戰果累累,他獵殺動物的數量,是個令人無法相信的數字——30萬只。他狩獵的足跡遍及了全球,他曾經從奧地利駕帆船橫跨太平洋,帶著到過中國旅行,再從橫濱游歷到溫哥華。

歷史就是這樣事與愿違,原本瀟灑隨性的斐迪南卻被歷史推上皇儲的位置,從此身負奧匈帝國沉重的未來。

斐迪南于1895年在布拉格遇見了自己后來的夫人索菲亞。雖然索菲亞的家族是波黑地區最古老的貴族之一,但是與皇族比起來還是太普通了,后來據說她還曾經為別人當過女仆。因此皇族不同意這場婚姻。

但深深的愛,令斐迪南拒絕考慮迎娶別人。最后,在皇儲再三請求下,1899年,皇帝弗蘭茨約瑟夫,這個當年曾獻花給不滿16歲的茜茜公主求愛的皇帝,終于同意斐迪南與索菲亞結婚。但條件是索菲亞不得成為奧地利皇后,并且他們的孩子永遠不能繼承皇位。

婚禮在1900年7月1號舉行,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沒有參加這場婚禮,也沒有任何斐迪南家族的人參加。只有斐迪南的繼母瑪麗亞特蕾西亞和她的兩個女兒出席了這一簡單的婚禮。

婚后,根據協議,索菲亞不能在宮里當眾與自己的丈夫并排就座;看歌劇時,也不能與丈夫并排坐在皇室的包廂里;死后更不能葬入皇家的墓地。雖然她和皇儲結婚14年,并且生育三個孩子,但她的地位仍然排在年輕的公爵夫人之下。

不過在奧地利之外的軍事管制地區,她的身份就不同了,在薩拉熱窩,她就享受到了所有公爵夫人應該享有的一切榮耀。

斐迪南成為王儲后,影響力也開始增加,他被任命為奧軍副總司令。他極力主張吞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加深了俄羅斯帝國與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導致了波斯尼亞危機。當時,薩拉熱窩,這個巴爾干半島上的火藥桶,稍有不慎便會爆炸,并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所以,當子彈打穿斐迪南的脖頸和他妻子腹部的時候,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戰已經悄悄埋伏好了。(。。)

的第二卷發展58xs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