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904章 巴爾干戰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4章 巴爾干戰爭

第904章 巴爾干戰爭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一部起步第904章

本站公告

巴爾干同盟的四個國家看到意大利人把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收拾的沒有了脾氣,而且他們的后面又有協約國幾大國的支持,他們的膽氣更壯了,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著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大干一場。[.nt

巴爾干同盟決定并利用意、土戰爭的有利時機,發動對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戰爭。但歐洲列強不甘心巴爾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各自懷著侵略擴張的野心進行干涉。

1912年10月8日首先忍不住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動手的是門的內哥羅,他們首先對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宣戰,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也相繼在17、18日向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發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土軍撤出巴爾干地區,給予各民族以自治權。[歡迎來到到閱讀小說.nt][]

奧斯曼帝國政府雖然正在與意大利進行著戰爭,但是他們還是拒絕了巴爾干地區四國的這個要求,并開始進行軍隊動員。這就構成巴爾干聯盟對土宣戰的直接口實。18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也相繼對土采取軍事行動。

10月,被迫。

1912年7~10月意大利在北非發動攻勢成功,此時適逢即將爆發,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國內政局不穩,加之爆發,處境危殆,被迫讓步。他們開始向意大利求和,他們要盡快地結束與意大利的戰爭。放手與巴爾干部四國進行戰斗。

于是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等地成為意大利的殖民地。1912年10月15日兩國在洛桑簽訂和約草案,18日正式簽訂《意土和約》(見洛桑條約),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放棄對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的主權,恢復兩地的舊稱利比亞,并承認意大利繼續占有佐澤卡尼索斯群島。[.nt

由于這一沖突的結果,意大利奪取了的黎波里塔尼亞,費贊。和昔蘭尼加省,這些省份后來構成了利比亞。在沖突期間,意大利部隊還占領了愛琴海的多德卡尼斯群島。在1912年的烏希條約里(以團軍組成主要集團。塞爾維亞的主要兵力(三個集團軍)對付奧斯曼軍隊在馬其頓的集團。希臘的弗薩利亞集團軍,和伊皮魯斯集團軍分別準備對付薩洛尼卡和亞尼納的軍隊。

而希臘海軍準備對奧斯曼帝國海軍采取行動,保證盟國在地中海的制海權。門的內哥羅軍隊的任務是協同塞爾維亞軍隊在馬其頓作戰。盟軍對土軍形成了包圍態勢,準備在奧斯曼(土耳其)援軍到達之前擊潰敵軍。

10月22日。門的內哥羅軍隊與為數2萬人的塞爾維亞伊巴爾部隊,共同對色雷斯北部和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土軍進攻,保加利亞軍隊越過保土邊界向南推進。位于保加利亞軍隊集團右翼的團軍擊退土軍的防御。在左翼作戰的保加利亞軍團軍,在多次擊退土軍后,于10月22~24日在基爾克—基利塞(洛澤格拉德)附近擊潰土軍團軍發起總攻,馬其頓的土軍集團被粉碎。在馬其頓南部,希臘軍隊于11月1、2兩日在葉尼杰附近獲勝,向薩洛尼卡展開進攻,該城守軍于9日投降。

希臘海軍封鎖土海軍達達尼爾海峽出口,實施了奪取愛琴海諸島嶼的戰役。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

但盟軍爾后的幾次軍事勝利,他們并不符合一些大國的利益。俄國在支援巴爾干國家的同時,又擔心保軍進抵伊斯坦布爾不利于自己解決黑海海峽問題。德國和奧匈帝國則認為塞爾維亞和希臘是站在協約國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們強大,卻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潛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奧斯曼帝國覆滅。

在這種情況下情況下,各大國紛紛派出了自己的使者,進入這些國家開始對他們進行威嚇、拉攏,對一些國家施加了壓力,在德國、奧匈帝國、俄羅斯、英國,等大國的壓力下,1912年12月,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國內發生了政變,土耳其青年黨開始執政,新政權在德國的支持下,他們強硬地反對各國提出的和談條件,很快就使得談判破裂,很快就在2月3日戰爭再次開始,3月5日,希軍攻克亞尼納。3月26日,保、塞聯軍攻陷亞得里亞堡。4月22日,斯庫臺土軍投降。土耳其再次向聯軍求和。(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58xs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