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903章 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戰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3章 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戰爭

第903章 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戰爭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意土戰爭

而陸地上的戰斗,依然是在進行著拉鋸戰,而賽義德的部隊已經在戰斗中,發展成了當地最大的一支武裝部隊,手下已經有了近萬人的隊伍,和同幾萬人的地盤了。在周圍的各個隊伍中說話也是最有話語權的。

現在的這些人根本就沒有什么國家的觀念,他們有的也就是民族觀念,現在他們也就全部都是阿拉伯兄弟,大家在一起共同戰斗,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什么茅盾了,有的只是在戰斗中形成的友誼。

要說這個賽義德也是真有能力,他居然能從外面進口一些比較先進的武器,像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中華帝國的半自動步槍,有了這些武器,那意大利人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不過現在賽義德好像也收縮了自己對意大利人的進攻,對意大利人的打擊也不是那么的頻繁了,用賽義德的話說,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不能光是像流寇一樣沒有自己的地方,現在我們的人口已經多了起來,我們要建設我們自己的地方,也要自己生產自己需要的東西,要讓我們管轄區里的老百姓們能過上好日子。

在戰場上賽義德的的功勞最大,那在平時也要聽人家的,于是人們開始進行自己的民生問題了,現在進行生產還是很困難的,但是必須要考慮當地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光是依靠去從意大利人的手中去繳獲,養活下面的老百姓,那不太現實。也要搞一些生產,他們就利用戰爭的間隙在一些合適的地方種上了莊稼。同時由一些老百姓們和意大利的軍隊也作起了生意。

一些沿海地區的漁民們也開始下海去進行捕撈,碰上意大利的軍隊,他們就會把一些水產品賣給他們,同樣地也可以換取一部分食物回來。

不過這也很難滿足大量人口的需要,于是他們又策劃了一次搶劫意大利軍用運輸船的行動。不過這種行動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主要就是因為他們不能掌握意大利的運輸船什么時候到達,如果要是有了準確的情報要是搞掉他們的運輸船也是可以的。

賽義德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實際上他是有著自己的情報來源的,就在地中海中隱蔽著我們帝國的幾艘潛水艇,現在他們的任務就是對意大利的軍事運輸進行監視。同時在合適的時候支援賽義德的部隊。他們進行聯系的時間是每天晚上的十點鐘。

晚上,潛水艇從水下浮出了海面,一部分人在海面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但是作為電臺的報務人員,他們卻是要在這個時候收聽來自岸上的電報。很快地電報接收機準時地響了起來。

收報員快速地把記錄下來。然后又翻譯成文字,他把電報遞到了艇長的手中:電文很簡單:“請為我們提供有關意大利軍方的運輸船隊情報。”

艦長看完了以后,他把紙片撕碎,碎片在風中飛舞著落進了大海中,從電報上那簡短的電文,他就可以知道岸上的軍隊想要干什么了,那就是他們要襲擊意大利軍隊的運輸船了,他們要讓我們潛水艇提供意大利船隊的準確時間和航線,這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事。只要是看到了他們那就萬無一失了。

隨即艇長就下達了前進的命令,潛水艇向著大海的深處行駛而去了。他們要到運輸船隊的航線上去,摸清船隊的具體情況。

現在的意大利軍隊根本就已經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地方,那些屬于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土炮艇,根本就沒有襲擊自己運輸船的能力,自己的艦隊就守候在一邊。誰要是來了那還不是屎克朗滿天飛——找尿(死)嗎。

但是事情就出在了這不可能上,兩天以后,意大利的運輸船隊情況就報告給了賽區義德的軍隊,他們經過了一番準備之后,終于開始下手了。

他們的行動分成了幾部分,首先是挑選了一些當地的漁民,讓他們在夜晚駕駛著自己的漁船出海,在意大利的運輸航線上打漁,當后半夜人比較困乏的時候,他們開始在運輸船的航線上行動,把自己的破漁網纏繞到運輸船的螺旋槳上去,讓運輸船停下來。

看到自己的船停下來他們一定會停下來進行檢修,解除纏繞在螺旋槳上的漁網,這時候那些漁民戰士則悄悄地爬到船上去,等那些意大利人把漁網也拆除干凈了,他們在一回身時,卻是發現自己的身后已經有幾支槍在對準了自己了。

就這樣他們在戰士們的押送下,把船開到了指定的地方,靠上了岸邊的一個小碼頭,最已經準備好了的老百姓們有組織地上了船,開始向下面卸貨,船上裝了幾千噸的貨物,那可是什么都有的,有一些是武器彈藥,有些則是糧食食品,反正這一下,可就讓游擊隊的戰士們好好地補充一下了。

海上的運輸線意大利人加強了護航的力度,可是那些游擊隊卻是又盯上了他們的陸地上的運輸車輛,截擊地面上的車輛可要比海上的截擊省事多了,那些當地的戰士們大白天的就干上了,他們把自己埋藏在了砂土地里,守在了大路邊上,看到意大利的軍隊走近了以后,他們突然跳起來,用槍對準了那些運輸隊的人們,等到那些負責保衛的士兵們過來以后,他們又向那些士兵們猛烈地開火,即收獲了戰果又得到了物資。

就這樣他們以意大利的給養,在養活著自己的軍隊和當地的老百姓們,不過那些海上的潛水艇和一些過往的船只也在向他們提供物資上面的幫助。

潛水艇自己本身是不能攜帶多少給養的,但是中華帝國大部分的運輸船只,都負有為自己的潛水艇提供給養的義務,那些眾多的運輸船他們都負有兩個任務,一是在大洋上航行,要是發現什么沒人的小島嶼,那就要上去看一下,如果是沒人的他們就會在上面放上一塊石碑(這是每次出海都必須要攜帶的東西之一),上面早就寫好了:“中華帝國什么船到達本島,發現人xxx,后面則是某年某月某日。”回去以后他們就會向上面進行報告,經確認是真正的為國家收入了一座島嶼的話,那是要受到巨額獎勵的。

第二個任務就是他們每天都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會向太空中發射無線電信號,正在這里執行任務的潛水艇如果需要,就會與他們進行聯系,在他們的運輸船上取得淡水、食物等有關的補給,然后潛水艇就會給他們打上一張條子,回去以后他們所拿出的物資都會獲得帝國的等價補償。

現在由于運輸船舶多了起來,也并不是所有的船都能執行這個任務,還要有一定的保密性的,大部分的海軍戰士退役以后,都安排他們上了遠洋運輸公司,而由這些的戰士們組成的保障機制,比原來就更合適了,也更加的有保密性。

現在由這些人組成部分的遠洋運輸公司,只要是賽區義德的軍隊有了急需,只要是他們知道了,而運輸的物資也正好是他們需要的,就會在運輸的中途對他們提供幫助。關于貨主那里,自然是會有人去進行解釋了。

巴爾干半島位于歐洲的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匯合處,既控制著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也控制著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自14世紀以來,這一地區一直處于興起于亞洲西部、后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擴張的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殖民統治和奴役之下。因而巴爾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擺脫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

加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及其統治下的巴爾干半島,成為帝國主義瓜分的重要目標。所以這里一直存在著錯綜復雜的矛盾。其中既有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也有巴爾干各族人民與帝國主義矛盾,還有巴爾干人民同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封建統治者的矛盾,以及巴爾干各國和各民族之間的矛盾。所有這些矛盾、特別是列強之間的矛盾使巴爾干半島地區經常發生糾紛、沖突和戰爭。整個的巴爾干地區的茅盾可以說是錯綜復雜,這也是李振華不愿意加入到其中來的主要原因。

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之間的戰爭正在僵持著,時間也就到了1912年,處于巴爾干地區已經獨立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四個國家,于1912年3月至8月間,先后結成了反對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同盟,即巴爾干同盟(或者叫反土同盟)。

隨后帝國主義各國出于自己的侵略目的,都插了進來。俄、英、法為首的協約國站在巴爾干同盟一邊,而德、奧為首同盟國則支持奧斯曼帝國(土耳其),這樣一來巴爾干的局勢更加復雜化。(。。)舉報:/

如果您是《》作品的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