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皇系統安撫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皇系統 >>漢皇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安撫使

安撫使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10日  作者:君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君仙 | 漢皇系統 


官名。隋代曾設安撫大使,為行軍主帥兼職。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視經過戰爭或受災地區,稱。宋初沿之,為諸路災傷及用兵的特遣專使。后漸成為各路負責軍務治安的長官,以知州、知府兼任。如系二品以上,即稱安撫大使。官品低者稱管勾或主管某路安撫司公事。陜西、河東、廣南等路,以關系至要,稱經略,以直秘閣以上充任。其官署名司,亦稱為“帥司”。元代僅于少數民族地區設置,參用土官。明清沿置,為武職土官。宋富弼《范文正公墓志銘》:“延州大將戰沒,關中警嚴,于是還公舊職,移知永興軍,道授陜西都轉運使......改充經略安撫副使,仍遷龍圖閣直學士。”《宋史.張浚傳》:“未幾,除資政殿大學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撫大使。”參閱《宋史職官志七》

官名。宋代凡修國史、實錄,會要等,均隨時置編修官,樞密院也設有編修官,負責編纂記述。明、清屬翰林院,職位次于修撰,與修撰、檢討同稱為史官慎行、吳錫麒、蔣士銓、翁方綱等,皆曾授編修之任。參閱《歷代職官表.翰林院》。

按察使

官名。始于唐初,職在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至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為常設官職。后曾改稱采訪使、觀察處置使,實為各州刺史之上司,權力僅次于節度使,凡有節度使處則以節度使兼。宋代不設節度使,初以轉運使兼領提刑,后別設提點刑獄,遂為后世按察使前身,其職務則與唐觀察使有別。金章宗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改提刑使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獄與官員考核。元代稱肅政廉訪使。明初復稱按察使,為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長官,主管一省的司法。明中葉以后,各地多設巡撫,按察使成為巡撫的屬官。清代沿置,隸屬于各省總督、巡撫。別稱臬臺、臬司、廉訪。《舊唐書.安祿山傳》:“[天寶]三載,代裴寬為范陽節度,河北采訪、平盧軍等使如故。”《明史.職官志四》:“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糾官邪,戢奸暴,平獄訟,雪冤抑,以振揚風紀,而澄清其吏治。”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高按察叔嗣》:“[嘉靖]三年,仍起前官,出為山西參政,升湖廣按察使。”《清史稿.職官三》:“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掌振揚風紀,澄清吏治。所至錄囚徒,勘辭狀,大者會省司議,以聽于部院。兼領闔省驛傳。三年大比充監試官,大計充考察官,秋審充主稿官。”

宋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規定五百家設都保正一人,副都保正一人,下有大保長、保長,分別掌管戶口治安、訓練壯勇等事,意在加強對民間的統治。后世沿其法,因泛稱保長等為保正。《宋史.兵志六》:“熙寧初,王安石變募兵而行保甲......十家為一保,選主戶有斡力者一人為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一人為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選為眾所服者為都保正,又以一人為之副”《水滸傳》第十四回:“原來那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是本縣本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

魏晉時設,為尚書列曹之一,職掌稽核簿籍。后世沿之。至唐代,為刑部所屬四司之一,設有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宋代為刑部三司之一。金元廢。明清時用為刑部司官的通稱《晉書.職官志》:“至魏,尚書郎有殿中、吏部、駕部、金部、虞曹、比部......凡二十三郎。”《新唐書.百官志一》:“比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句會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公廨、勛賜、贓贖、徒役課程、逋欠之物,及軍資、械器、和糴、屯收所入。”清惲敬《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居貧實樂,居喪實憂,吾于伊比部見之。”

監察御史

官名。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始設。唐御史臺分為三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權限廣。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廢御史臺設都察院,通常彈劾與建言,設都御史、副都御史、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因而分別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書.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官名。漢代設別駕從事史,省稱別駕,為州刺史的佐吏。因刺史出巡轄境時,別乘驛車隨行,故名。魏晉以下,諸州置別駕如漢制,職權甚重。隋唐時曾改為長史。唐中期以后諸州仍并置別駕、長史、唯職權已輕。宋改置諸州通判,職守相同,因亦稱通判別為別駕。《后漢書.袁紹傳》:“紹遂領冀州牧......引沮授為別駕。”晉庾亮《答郭遜書》:“別駕,舊典與刺史別乘,周流宣化于萬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宋書.百官志》:“[刺史]官屬有別駕從事史一人,從刺史行部。”

官署名。三國魏置五兵尚書,掌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晉代又增駕部、車部、庫部,掌車馬兵械等。隋唐因北周兵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器、軍令之政,長官本兵部尚書。后代沿置,取權范圍不盡相同。《通典.職官五.兵部尚書》:“《周禮.夏官》大司馬之職......即今兵部之任也。魏置五兵尚書。”又“后周置大司馬,其屬又有兵部......至隋乃有兵部尚書,統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四曹,蓋因后周兵部之名,兼前代五兵之職。”《新唐書.百官志一》:“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

官名。唐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置,職務為對皇帝進行諫及舉薦人才。左補闕屬門下省,右補闕屬中書省。北宋時改為左右司諫。南宋及元、明重又設置,然均隨設隨罷。低一級者為左右拾遺,合稱“遺補”。《新唐書.百官志二》:“門下省有......左補闕六人,從七品上;左拾遺門人,從八品上。掌供奉諷諫,大事廷議,小則上封事。”又[中書省有]右補闕六人,右拾遺六人,掌如門下省。

布政使

官名。明太祖洪武初罷元代的行中書省,至宣宗時,除南北兩京外,分全國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后為加強統治,設置總督、巡撫等官、布政使權位乃輕。清代正式定為督、撫屬官,專司一省財賦及人事,與專司刑名的按察司并稱兩司。康熙以后,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又改變明代做法,于直隸亦設布政使,江蘇則設二員,分駐于江寧與蘇州。別稱“藩臺”、“藩司”。《明史.職官志四》:“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從二品......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又“洪武九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陜西、湖廣、山西諸行省俱為承宣布政使司,罷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秩正二品,左、右參政,從二品,改左、右司為經歷司。十三年改布政使,正三品,參政,從三品......宣德三年罷交阯布政司,除兩京外,定為十三布政司。初置藩司,與六部均重。布政使入為尚書、侍郎,副都御史每出為布政使。宣德、正統間猶然,自后無之。”

官名。為公府自辟屬官,起于漢末。一般即稱為參軍事。此后至抽北朝,凡諸王及將軍開府者,皆設有參軍若干員,名目不一。唐代,太子東宮、諸王府官、十六衛及外府州,皆分別置有諸錄事參軍事、司錄參軍等職,簡稱參軍。宋代,親王府置諮議參軍、記室參軍、大都督府、都督府置錄事參軍、文學參軍等。元以后少見。《三國志.魏志.張范傳》:“太祖自荊州還,范得見于陳,以為議郎,參丞相軍事,甚見敬重。”又《董紹傳》:“董紹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舉孝廉......袁紹以為參軍事。”《宋書.百官志上》:“魏元帝咸熙中,晉文帝為相國,相國府置......參軍二十二人。”又“宋高祖為相,止置次議參軍,無定員。今曹則有錄事、記室、戶曹、倉曹、中直兵,外兵、騎兵、長流賊曹、刑獄賊曹、城局賊曹、法曹、田曹、水曹、鎧曹、車曹、士曹、集、右墨曹,凡十八參軍。參軍不署曹者,無定員。”《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太子左右率府有]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從八品上;倉曹參軍事、兵曹參軍事、胄曹參軍事、騎曹參軍事各一人,從八品上。”《宋史.職官志七》:“大都督府、都督府[有]長史、左右司馬、錄事參軍,司戶、司法、司士、司理、文學參軍。”明宋濂《王冕傳》:“我皇帝取婺州,將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儲,授以諮議參軍。”

參知政事

官名。意為參議朝廷政事,唐初大臣實際任宰相者偶用此稱。至宋代,設之以分宰相之權,乃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元豐改制時廢。南宋初恢復。元代于各行中書省也設參知政事,為行省的副長官。《新唐書.百官志一》:“自太宗時,杜淹以吏部尚書參議朝政,魏徵以秘書監參預朝政,其后或曰‘參議得失’、‘參知政事’之類,其名非一,皆宰相職也。”《宋史.職官志一》:“參知政事。掌副宰相,毗大政,參庶務。乾德二年置,以樞密直學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呂馀慶并本官參知政事。先是,已命趙普為相,欲置之副,而難其名稱。以問翰林學士陶穀曰:‘下宰相一等有何官?’對曰:‘唐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故以命之。”《皇宋類苑》卷十六引宋歐陽修《歸田錄》:“景佑中,王沂公曾、呂許公夷簡為相,宋綬、盛度、蔡齊為參知政事。”《元史.百官志七》:“[行中書省]每省丞相一員,從一品;平章二員,從一品;右丞一員,左丞一員,正二品;參知政事二員,從二員。”

唐宋兩代,御史臺官員分屬三院。侍御史屬臺院,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又明代的都察院。御史出差巡視在外,其衙署也叫察院。《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玉姐披枷帶鎖,眼淚紛紛,隨解子到了察院門首,伺候開門。”參見“御史臺”。

宋代為集權于中央,委派京朝官執行地方長官職務,稱為“差遣”。中央各機構亦官無專職,大小官吏均以差遣名義出入內外,典領他職。因而所授正官,僅作計給俸祿的虛銜,實不任事。“差遣”反為實際職務。如《宋史.杜衍傳》謂衍“召為三司戶部副使、擢天章閣待制、知江陵府。”其三司戶部副使為官,天章閣待制為職,知江陵府為差遣。《守史.職官志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臺、省、寺、監,官無定員,無專職,悉出入分涖庶務。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似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別敕不治本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預朝政,侍郎、給事不領省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記注;中書常闕舍人,門下罕除常侍,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諍。至于仆射、尚書、丞、郎、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外官,則懲五代藩鎮專恣,頗用文臣知州,復設通判以貳之。”

1、秦官。西漢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東漢時太尉、司徒、司空的屬斷中均設有長史,事權頗重。三國、兩晉、南北朝沿置不改。兩漢將軍、南北朝時刺史帶將軍頭銜開府者,其幕府設有長史,總理府事。至唐宋,州刺史下亦設有長史,名為刺史之佐,實則權輕。唐宋,州刺史下亦設有長史,名為刺史之佐,實則權輕。然唐代大都督府之長史,名為幕僚長,實為統帥。《晉書.陸玩傳》:“累加奮武將軍,征拜侍中,以疾辭。王敦請為長史,逼以軍期,不得已,乃從命。”

2、歷代王府宮屬中多設有長史,總管府內事務。始設于南朝。因諸王年幼出藩,多以長史行州府事。后世沿置。《舊唐書.職官志三》:“親王府......長史、司馬統領府僚,紀綱職務。”

官名。秦設中常侍,漢沿置。西漢又有常侍郎(亦稱騎郎、常侍騎)等,魏晉以來有散騎常侍,均為隨侍君主左右之官。東漢的中常侍一般由閹充任,簡稱常侍,傳達詔令,掌理文書,權力極大。三國魏以后,中常侍與散騎合并,稱散騎常侍,不再為宦官專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以貲為騎郎,事孝文帝”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漢儀注》:貲五百萬得為常侍郎。”《后漢書.百官志》:“中常侍,千石。本注曰:宦者無員。后增秩比二千石,常侍左右,從入內宮,贊導內眾事,顧問應對給事。”

官名。戰國秦悼武王時始置左右丞相。秦代以后,為封建官僚組織中的最高官職,其任為輔佐皇帝,綜理全國政務。西漢初,稱相國,后改丞相,與掌軍的太尉、掌監察的御史大夫合稱三公。西漢末改為大司徒,東漢末復稱丞相。三國、晉、南北朝時,或稱丞相,或改司徒,或稱大丞相、相國,廢置不常,多由權臣擔任。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明初亦設丞相,未久廢。古代文章中往往用為宰相的通稱。

三國魏始置,為尚書列曹之一。掌祭祀及死喪贈賜等事。南北朝多沿置。自唐代以下,成為禮部所屬四司之一。明清改為祠祭司。一般亦用為禮部司官的通稱。《宋書.百官志上》:“魏世有殿中、吏部、駕部......祠部。”《新唐書.百官志一》:“[禮部]其屬有四:一曰禮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

大將軍

官名。起于戰國,歷代多沿用,而以漢代地位最尊。漢初以韓信為大將軍,其后又稱為大司馬大將軍,位最尊貴,霍光、王鳳等皆曾任之。三國時魏、吳并增置上大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上;唐宋于十六衛皆置大將軍;明初徐達為將軍;清初年羮堯及諸王也曾授予大將軍等號,督師出征,禮遇殊異,然并非常設,事畢則廢。參閱《通典.職官十一》。

大理寺

官署名。漢景帝時改廷尉為大理,北齊時始設大理寺,為掌管刑獄的中央機構。隋唐以下多沿其制。明清時大理寺卿為正三品,在大九卿之列。卿以下設少卿、寺丞、評事等職,掌審讞平反刑獄及其政令。又,古代司法之官于棘樹下審訊案情,大理寺多植棘,故亦稱為“棘寺”。《新唐書.百官志三》:“大理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五品下。掌折獄、詳刑。凡罪抵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書、門下。”《明史.職官志二》:“大理寺......卿掌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少卿、寺丞贊之。”劉海年、楊一凡《中國古代法律史知識》:“唐朝以大理寺主管審判,刑部主管司法行政,御史臺主管監察。”又“明清在中央以三法司為理刑機關:刑獄歸刑部,糾察歸都察院,而大理寺卻成了專司駁議的慎刑機關。審判權歸刑部掌握,這一點上與唐宋正好相反。”

大司空

官名。西漢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后復舊稱,哀帝再改為大司空。與大司徒、大司馬并稱三公。東漢旅館司空。明清時用作工部尚書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成帝綬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事如故。”《后漢書.百官志一》:“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世祖即位,為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大司馬

官名。西漢武帝時罷太尉,置大司馬,與大將軍聯稱為大司馬大將軍,西漢一朝,常用為加官,授與掌權的外戚,也有不兼將軍號者。南朝曾沿置,事實上為兼握政務與軍事重權的高官。明清時用為兵部尚書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驃騎、車騎之上,以代太尉之職,故恒與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馬、大將軍各自為官,位在三司上。晉受魏禪,因其制。”清李暾有《拜張大司馬墓》詩。按:大司馬指張煌言,明末桂王曾授以兵部尚書。

大司徒

官名。西漢哀帝時罷丞相,置大司徒。與大司、大司空并稱三公。東漢稱司徒。《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后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大學士

官名。唐代有宏文館學士、集賢院學士,為掌文學著作之官,嘗以宰相兼領、知館、院事,稱大學士。宋沿之,對學士中資望特高者,加‘大’字。及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2年)廢丞相及中書省,十五年仿宋制設大學士,以為皇帝顧問。成祖即位后,以侍講、侍讀學士等翰林官參預機務,入內閣,至明中葉,遂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替皇帝起草詔令,批條奏章,商承政務,其本身官階在尚書、侍郎下,但實權甚重。稍后,以尚書、侍郎入閣辦事,兼大學士,加官至于一品,位望益尊,乃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清代設立軍機處,大學士職權為軍機大臣所代替,其稱僅作為榮銜,授予軍機大臣及內外各官資望特高者,為正一品。大學士皆以殿閣名入銜,明有中極、建極、文華、武英等殿和文淵閣、東閣大學士,并正五品,無定員;清隆十年(公元1745年)以后,大學士專以三殿(保和、文華、武英)三閣(文淵、體仁、東閣)入銜,滿、漢各二人;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均為文臣最高官位,漢人一般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明史.職官志一》:“[大學士]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似批答,以平允庶政......以其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閣之下,避宰相之名,[其地]又名內閣。”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大學士]何人用何名,由皇帝個別臨時指定。清代大學士與明代不同,官階為正一品,在所有文職中居第一位,并享有最高的榮譽。一般以授大學士(或協辦大學士)為拜相。在公私禮節上都以中堂為稱呼。”

官名。漢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隨時聽侯皇帝的詔令,謂之待詔,有待詔公待詔金馬門等名目。唐初,凡文辭經學之士及醫卜等有專長者,均待詔值日于翰林院,以備傳喚。玄宗時遂以名官,稱翰林待詔,掌批答四方表疏,文章應制等事。遼有翰林畫待詔。明清時,翰林院中仍置有待詔,但地位低微,掌校對章疏文史。宋元時亦用以尊稱手工藝人。《漢書.公孫弘傳》:“時對者百余人......拜為博士,待詔者有詞學、經術、合煉、僧道、卜祝、術藝、收弈,各別院以稟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詞學。武德、貞觀時,有溫大雅、魏徵、李百藥、岑文本、許敬宗、褚遂良。永徽后,有許敬宗、上官儀、皆召入禁中驅使,未有名目......玄宗即位,張說、陸堅、張九齡、徐安貞、張垍等,召入禁中,謂之翰林待詔。”

官名。起于唐代,本為輪番值日以備皇帝顧問之意。至宋代始成為官稱。宋制,文臣于本官之外,加給殿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等兼官頭銜,以為恩榮。遼金及明初,翰林院尚存此官,但地位遠較宋時為低。《宋史.包拯傳》:“除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數論斥權幸大臣。”又“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火斂手......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明史職官志二》:“洪武二年......增設待制,從五品”又“十四年定學士為正五品,革承旨、直學士、待制。”參閱《宋史.職官志二》。

職官名。明初布政司、按察司因轄區大而事繁,布政司的左右參政、參議分理各道錢谷,稱為分守道;按察司的副使、僉事分理各道刑名,稱為分巡道。此為道員稱謂之始。至清乾隆間裁去世參政、參議、副使、僉事等職,專設分守道與分巡道,多兼兵備銜,管轄府、州,乃成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級行政長官。別稱“道臺”、“觀察”。《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八點鐘一位客到,乃是這里有名的一位道臺叫做’磕頭道臺’。”又第九回:“王觀察信上言明,是奉了東撫之命,前往東洋考察學務。”東撫,指山東巡撫。

官名。元代始設,明、清因之,每縣設典史一員,為知縣下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如無縣丞、主簿,則典史兼充縣署之事務官。品秩為未入流。《元史.百官志七》:“上縣,秩從六品。達魯花赤一員,尹一員,丞一員,簿一員,尉一員,典史二員。”

官名。自魏晉以后均為監察官之一。唐代屬殿院,掌殿廷儀衛及京城的糾察。宋代沿置,掌糾彈百官朝會時失儀者。明清不置。《舊唐書.職官三》:“六人。從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儀式。凡冬至、元正大朝會,則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則于鹵簿中糾察非違,具服從于旌門,視文物有所虧闕,則糾之。凡兩京城內,則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內有不法之事。”《新唐書.張行成傳》:“召補,糾劾嚴正。太宗以為能。”

官署名。明成祖朱棣為燕王時,為奪取帝位,陰結京師宦官,以為內應。即位后,對朝廷大臣多不信任,乃一反太祖關于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二月,置東廠于北京東安門北,命所寵信宦官一人掌理,委以緝訪刺探的大權。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之上。是明朝皇帝鎮壓人民和官員中反對派的工具,罪惡極大。與錦衣衛合稱為“廠衛”。《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創自有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是數者,殺人至慘,而不麗于法。踵而行之,至未造而極。舉朝野命,一聽之武夫、宦豎之手,良可嘆也。”又“祖制,凡朝會,廠衛率屬及樣尉五百名,列侍奉天門下糾儀。凡失儀者,即褫衣冠,勢下鎮撫司獄,杖之乃免......迨萬歷時,失儀者始不付獄。”又“東廠之設,始于成祖。錦衣衛之獄,太祖嘗用之,后已禁止,其復用亦自永樂時。廠與衛相倚,故言者并稱廠衛。”

都察院

明清兩代最高的監察、彈劾初及建議機關明初,改前代所設御史臺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下設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設監察御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清代改以左右副都御史專為總督、巡撫的國銜(明代,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銜),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以六科給事中并入,因合稱為科道。《明史.職官志二》:“都御史職專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遇朝覲、考察,同吏部司賢否陟黜。大獄重囚會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讞平之。其奉敕內地,拊循外地,各專其敕行事。十三道監察御史,主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奉劾......而都察院總憲綱。”

官名。

1、唐代中期命將出師,以宦官為監軍,稱都監、都都監。

2、宋代兵馬都監的簡稱。諸路、州、府皆置。各路都監掌本路禁軍、屯戌、邊防、訓練之事。州府以下都監掌本地屯駐、兵甲、訓練、差使等事務。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三》。

官名。本意為統領,總領。始稱于東漢末。魏文帝黃妝三年(公元222年)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刺史,而都督中外諸軍及大都督權位為最重,實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兩晉南北朝因之。北周改都督諸軍為總管。又有大都督、帥都督、都督之稱。至隋文帝時,三都督并為散官。唐復舊稱,設大都督府,后又分都督府為上中下。大都督(上都督)以親王為之,遙領其任,亦常用為贈官。中葉以后,以節度使、觀察使為地方最高長官,都督之名遂廢。元置大都督府,統領諸衛。明代置五軍都督府,各有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分領京衛與各地衛所,為全國最高軍政機關。后各衛所僅余空名,都督乃成虛銜。清初沿之,后廢。《三國志.魏志.曹真傳》:“文帝即王位,以真為鎮西將軍,候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晉書.桓溫傳》:“又加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候黃鉞。”《新唐書.裴行儉傳》:“復為金牙道大總管,未行卒,年六十四,贈幽州都督......中宗即位,再贈揚州大都督。”參閱《通典.職官十四.都督》、《新唐書.百官志四下》、《明史.職官志五》。

都御史

官名。《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后來王景隆官至都御史,妻妾俱有子,至今子孫繁盛。”《清兄稿.文苑傳一.龔鼎孳》:“康熙初,起左都御史,遷刑尚書。”參見“都察院”。

職官名。清代八旗中每旗的最高長官。八旗制度:每旗置固山額真一人,左右梅勒額真(后改為梅額章京)各一人。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定固山額真漢名為“都統”,定梅勒章京漢名為副都統,職掌一旗的戶口、生產、教養、訓練等事。又清代在各省建置駐防八旗,設將軍或都統為長官,一般兩者不并置,凡設將軍處,其下置副都統。在一部分地區,都統即為該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如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等。《清史稿.職官志四》:“各省駐防將軍等官:將軍......都統。”注:“從一品。”又:“先是經略大臣、大將軍、大征伐則置,畢乃省。逮建八旗,駐防簡將軍、都統領之。”清方苞《廣東副都統陳公墓志銘》:“一調再遷而至碣石總兵官,擢廣東副都統。”

始置于西漢中期,為各郡的重要屬吏。見于記載的有“督郵曹掾”、“督郵掾”、“都郵”等,通稱“督郵”。職責為代表太守巡行屬縣,督察長吏和郵驛,宣達教令,兼司捕亡等。一郡分的數部的,每部各有督郵一人。唐以后廢。《漢書.文帝紀》:“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稱者督之。”顏師古注引如淳曰:“律說,都吏今督郵是也。”《后漢書.卓茂傳》:“平帝時,天下大蝗......獨不入密縣界,督郵言之。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見乃服焉。”李賢注:“《漢書》《志》曰:郡監縣有五部,部有督郵掾,以察諸縣也。”《晉書.隱逸傳.陶潛》:“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

官名。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與支調。魏文帝設度支尚書寺,晉及南朝宋、齊、北朝北魏、北齊均設度支尚書,領度支、金部、倉部、起部四曹。隋初沿之。文帝開皇三年改稱民部,為六部尚書之一。唐初避太宗李世民諱,改民部為戶部,下有度支郎中。至宋代,度支使與戶部使、鹽鐵使,總領全國財賦,合稱三司使。度支命名下設有副使、判官等。元明不設三司,事權歸于戶部。《宋書.百官志上》:“魏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書。晉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駕部、屯田、度支六曹尚書......江左則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合為五曹尚書。”《舊唐書.職官志二》:“[戶部]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又“度支郎中一員,從五品上......掌判天下租賦多少之數,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通途之利。每歲計其所出而度其所用,轉運征斂送納,皆準程而節其遲速。”《新唐書.杜佑傳》:“歷金部郎中,為水陸轉運使,改度支兼和糴使。”參見“三司使。”參閱《通典.職官五.戶部尚書》。

古代官員遭父母喪,例須歸家守制。大臣要員如因時局不能離任者,朝廷可命其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稱為“奪情”。又,守制未滿而應朝廷之召出而就職者,也稱奪情。《周書.王謙傳》:“朝議以謙父殞身行陣,特加殊寵,乃授謙柱國大將軍。以情禮未終,固辭不拜,高祖手詔奪情,襲爵庸公。”《北史.李德林傳》:“尋丁母艱,以至教聞,朝廷嘉之,裁(才)百日,奪情起復,固辭不起。”《明史紀事本末.江陵柄政》:“己卯,張居正父喪訃至,上以手諭宣慰......然亦無意留之。所善同年李幼孜等倡奪情之說,于是居正惑之,乃外乞守制,示意馮保,使勉留焉。”馮保,當時有勢力的宦官首領、司禮太監。

1、宋代,三省不掌握政、軍大權。掌政務者為中書門下(政事堂),稱東府;掌軍政者為樞密院,稱西府,合稱“二府”,為當時最高行政機構。《宋史.孝宗紀》:“帝始諭二府,以旬日當內禪。”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十六引《魏王別錄》:“真宗晏駕:二府同受遺詔,輔立仁宗及皇太后權聽斷軍國事。”

2、明、清時,俗稱同知為“二府”,因其地位僅次于知府,而職務則同于知府。《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東做了兩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轉了個二府,今才升到這里。”

二千石

漢代對郡守的通稱。漢制,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習慣上因有此稱。《漢書.朱博傳》:“博新視事,右曹掾吏皆移病臥。博問其故,對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問致意乃敢起就職。”

對皇帝失宜的詔命,封還并署列理由或意見。漢代封還詔書之事多有,然無封駁之名,亦無專官執掌。唐制規定,凡詔敕須經門下省,如認為有失宜的書。五代時廢止。宋太宗恢復唐制。明代罷三省,設六科給事中,詔旨至六科給事中,有不便者,給事中可以駁正。清代,其制廢。《新唐書.蕭仿傳》:“大和中,擢進士第。除累給事中。宣宗力治,喜直言,嘗以李璲為嶺南節度使,遣優工趨出追之,未及璲所而還。后以封敕脫誤,法當罰,侍講學士孔德裕曰:‘給事中駁奏,為朝廷論得失,與有事奏事不類,不應罰。’詔可。”又《李藩傳》:再遷給事中。制有不便,就敕尾批卻之......裴垍白憲宗,謂藩有宰相器,會鄭絪罷,因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河東節度使王鍔賂權近求兼宰相,密詔中書門下曰:‘鍔可兼宰相。’藩遽取筆滅‘宰相’字,署其左曰:‘不可’。還奏之。”清顧炎武《日知錄.封駁》:“漢哀帝欲封董賢,丞相王嘉封還詔書。胡三省曰:后世給、舍封駁本此。”清湯鵬《浮邱子.直解中》:“能納誨之謂直......能封駁誥敕之謂直。”參閱《宋史.職官志一》。

封疆大吏

指明代的都指揮使、布政使、按察使與清代的總督、巡撫。因皆系皇帝親自任命,掌握軍政大權,鎮撫一方的要員,故稱。《明史.兵志二》:“當是時,都指揮使與布、按并稱三司,為封疆大吏。”《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連升帶保,不到二十年功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湖北巡撫任上,也足足有了三個年頭。”亦稱“封疆大臣”。馬其昶《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曾門。”

指官名。北宋曾于京都開封設置府尹,以文臣充,專掌府事,位在尚書下、侍郎上,少尹二人佐之,然不常置。明代于應天、順天,清代于順天、奉天設置府尹,其佐官稱府丞。《宋史.職官志六》:“開封府。牧、尹不常置,權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導民而勸課之。中都之獄訟皆受而聽焉,小事則專決,大事則稟奏。”又“崇寧三年,蔡京奏:‘乞罷權知府,置牧一員、尹一員,專總府事。’”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官拜龍圖閣待制,正授南衙開封府尹之職。”按:宋代包拯所任,實為權知開封府,見《宋使》本傳。參閱《明史.職官志三》、《清史稿.職官志三》。

古代授官時發給的文書憑證。與后世委任狀類似。起源甚早。北周時已見此稱。南朝稱“除身”。唐代至中葉后,官爵冗濫,有空白告身,隨時可以填授,至有“大將軍告身僅博一醉”之譏。宋代亦稱“官告。”《北齊書.傅伏傳》:“周克并州,遣韋孝寬與其子世寬來招伏......授上大將軍武鄉郡開國公,即給告身。”《通典.選舉三》:“既審然后上聞,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給以府而印其上,謂之告身。其文曰尚書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公卿皆給之。武官則受于兵部。”

給事中

官名。原意為有事殿中,在內廷服務。秦官,漢代沿置,為御史大夫、將軍、列侯、九卿以至博士、謁者的加官。均給事殿中,備顧問應對,計論政事。至魏晉,始為正官。隋唐以后為門下省之要職,位在侍中及門下侍郎下,掌駁正政令之違失。元代廢門下省,給事中又兼修起居注。明代,采宋供事中分治六房之制,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都給事中一人,左右給事中各一人,給事中若干人,鈔發章疏,稽察違誤,其權尤重。清代,六科各設掌印給事中,滿漢各一人,給事中,滿漢各一人,雍正時改隸都察院。一般尊稱為給諫。《漢書.王商傳》:“莫得留給事”王先謙補注引錢大昕曰:“武帝時終軍以謁者給事中,宣帝時田延年以大司農給事中,杜延年以太仆給事中,魏相以御史大夫給事中,元帝時蕭望之以關內侯給事中......是三公、列將軍、九卿皆得加之,不止大夫、博士、議郎也。”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唐代給事中是能行封駁之職的。封是封還詔書不行下,駁是駁正詔書之之所以失......唐制,關于處理政務的詔敕,是中書擬就,通巡門下發交尚書省執行的,在發下以前,門下省自然還可以發表意見。”

官署名。三國魏置水部掌航政與水利。西晉初,又置屯田與起部,掌農墾及工程事務,南朝多沿之。隋唐因北周工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兼有前代諸曹之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長官為工部尚書。后代相沿不改。《新唐書.百官志一》:“工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通典.職官五.工部尚書》:“《周禮.冬官》其屬有考工,掌百工之事,曰國有六職,百工是其一焉......至隋乃有工部尚書,統工部、屯田二曹,蓋因工部后周之名,兼前代起部之職。”

漢代郡府自辟屬吏中有功曹史或功曹掾,簡稱功曹,其職除掌郡吏的任免外,并與聞一郡政事,常可代行太守職務。與五官掾、督郵同稱右曹或右職,在郡的屬吏中位最高。歷代沿置,隋唐改名司功,職權遠不及漢代之重,漸成空名。明廢。又古代卿寺中也有置功曹者。漢王充《論衡.遭虎》:“功曹,眾吏之率。”《后漢書.馮勤傳》:“初為太守銚期功曹,有高能稱。期常從光武征伐,政事一以委勤。”又《樂恢傳》:“為[郡]功曹,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三國志.魏志.臧****》:“太守張超請洪為功曹......政教恩威,不由已出,動任臧洪。”

光祿寺

官名。秦代稱郎中令,漢初沿置。武帝時改稱光祿勛。東漢末復稱郎中令。為宮廷宿衛及侍從諸官之長。魏晉復設,以后廢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祿卿,北齊置光祿寺,設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為專職,與漢代執掌完全不同。《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勛。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晉書.職官志》:“光祿勛,統武賁中郎將、羽林郎將、冗從仆射、羽林左監、五官左右中郎將、東園將、太官、御府、守宮、黃門、掖庭、清商、華林園、暴室等令。”參閱《通典.職官七.光祿卿》。

光祿寺卿

官名。南朝梁置光祿卿,北齊稱光祿寺卿,后代沿之。主要掌宮廷飲膳及祭獻食品。清末始廢。參見“光祿寺”。

官署名。三國魏置水部掌航政與水利。西晉初,又置屯田與起部,掌農墾及工程事務,南朝多沿之。隋唐因北周工部舊名,設為尚書省六部之一,兼有前代諸曹之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長官為工部尚書。后代相沿不改。《新唐書.百官志一》:“工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通典.職官五.工部尚書》:“《周禮.冬官》其屬有考工,掌百工之事,曰國有六職,百工是其一焉......至隋乃有工部尚書,統工部、屯田二曹,蓋因工部后周之名,兼前代起部之職。”

光祿勛

官名。秦代稱郎中令,漢初沿置。武帝時改稱光祿勛。東漢末復稱郎中令。為宮廷宿衛及侍從諸官之長。魏晉復設,以后廢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祿卿,北齊置光祿寺,設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為專職,與漢代執掌完全不同。《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勛。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晉書.職官志》:“光祿勛,統武賁中郎將、羽林郎將、冗從仆射、羽林左監、五官左右中郎將、東園將、太官、御府、守宮、黃門、掖庭、清商、華林園、暴室等令。”參閱《通典.職官七.光祿卿》。

1、指翰林學士。亦為明清時翰林院屬官的通稱,包括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等。殿試朝考以后,新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則稱為“點翰林”。唐的居易《洛中偶作》詩:“五年職翰林,四年涖潯陽。”宋歐陽修《贈王介甫》詩:“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明史.選舉志二》:“成祖初年,內閣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

2、指學士院或翰林院。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參政歐陽文忠公》:“公在翰林,仁宗一日乘間見御閣春帖子,讀而愛之,問左右,曰:‘歐陽修之辭也。’”《明名.選舉志二》:“[庶吉士]三年學成,優者留翰林為編修、檢討,次者出為給事、御史。”《清史稿.儒林傳.二全祖望》:“祖望為學,淵博無涯涘,于書無不貫串。在翰林,與紱(李紱)共借《永樂大典》讀之,每日各盡二十卷。”

翰林學士

官名。學士始設于南北朝,至唐玄宗時,于翰林院之外別建學士院,選有文學的朝官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隨時宣召撰擬文字。德宗以后,時事多艱,翰林學士成為皇帝最親近的顧問兼秘書官,經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將外、冊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內相”之稱。其加知制誥銜者即等于暫代中書舍人,因之,充學士者經中書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學士承唐制,仍掌制誥。此后地位漸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為翰林學士之職。《舊唐書.職官志二》:“至德以后,天下用兵,軍國多務,深謀密詔,皆從中出。尤擇名士,翰要學士得充選者,文士為榮......德宗好文,尤難其選。貞元已后,為學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又《李泌傳》:“數年,代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頗承恩遇。”宋蘇軾《司馬文正公行狀》:“‘神宗即位’首推公為翰林學士,公力辭,不許。”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翰林學士。宋制與唐大體不異,唯學士與舍人都不用正式名稱,學士只稱直學士院,舍人只稱知制誥,學士仍是內制,舍人仍是外制,總稱兩制,兩制都是朝列的清班。唯資歷最深的才正式除授翰林學士,一經授職翰林學士,即有入相之望。所以翰林學士在唐代不是正官,而在宋代則成為正官。”

翰林院

官署名。唐玄宗開元初始置,本為各種文學技藝供奉內廷之所。至宋代,以翰林院勾當官總領天文、書藝、圖畫、醫官四局,屬內侍省,以至御廚茶酒亦有翰林之稱。至于翰林學士供職之所,在唐為學士院,至宋始稱翰林學士院。所設翰林學士等職,專掌聲制誥詔令撰述等事。遼于南面官中置翰林院。元代稱翰林兼國史院。明代將修史、著作、圖書等事歸并于翰林院,正式成為外朝官署。院長官為學士,其下設有侍讀學士、侍進學士、侍讀、侍講、五經博士、典籍侍書、待詔、孔目;史官有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清沿明制,掌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所屬職官略同于明代,統稱翰林。其在南書房行走者,一般皆為翰林出身,官銜稱南書房翰林。宋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一》:“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鑾殿皆在其間。應供奉之人,自學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隸籍其間者,皆稱翰林,如今之翰林醫官、翰林待詔之類是也......學士院在禁中,非內臣宣召,無因得入。”《宋史.職官志六》:“翰林院勾當官一員,以內侍押班、都知充,總天文、書圖畫、醫官四局。”又“翰林學士院......掌制、詔、令撰述之事。”參閱《明史.職官志二》、《清史稿職官志二》。參見“學士院”。

鴻臚寺

官署名。漢改秦代典客為大行令,武帝時又改名大鴻臚。鴻臚,本為大聲傳贊,引導儀節之意。大鴻臚主外賓之事。至北齊,置鴻臚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設,明清復置,主官為鴻臚寺卿。主要掌朝會儀節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后漢書.百官志二》:“大鴻臚,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明史.職官志三》:“鴻臚[寺]掌朝會、賓客、吉兇儀禮之事。凡國家大典禮、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經筵、冊封、進歷、進春、傳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覲,諸蕃入貢,與夫百官使臣之復命、謝思,若見若辭者,并鴻臚引奏。歲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贊百官行禮。”

官署名。三國魏以后,常置度支尚書,掌財用,隋始改稱民部尚書。唐避太宗諱,改稱戶部,為尚書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長官為戶部尚書。后代相沿不改。《新唐書.百官志一》:“戶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錢谷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

古代以閹割后失去男性功能者有宮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稱為“宦官”。史書上又稱閹(奄)人、奄寺、閹宦、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太監、內監等。本為內廷執役的奴仆,不能干預外政,但因與皇室接近而關系密切,故東漢末、中晚唐、明代皆曾造成宦官****、政治黑暗的局面。《漢書.惠帝紀》:“宦官尚食比郎中。”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宦官,奄寺也。”又《百官志三》:“中常侍,千古。本注曰:宦者,無員。”《新唐書.宦者傳上》:“開元、天寶中,宮嬪大率至四萬,宦官黃衣以上三員,衣朱紫千余人。其稱旨者輒拜三品將軍,列戟于門。其在殿頭供奉,委任華重,持節傳命,光焰殷殷動四方。所至郡縣奔走,獻遺至萬計。修功德,市禽鳥,一為之使,猶且數千緡。監軍持權,節度反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園、上腴之田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肅、代庸弱,倚為捍衛,故輔國以尚父顯,元振以援立奮,朝恩以軍容重,然猶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懲艾泚賊,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委宦者主之,置護軍中尉、中護軍,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遷,政在宦人,舉手伸縮,便有輕重。至剽士奇材,則養以為子;巨鎮強藩,則爭出我門......禍始于開元,極于天祐,兇愎參會,黨類殲滅,王室從而潰喪,譬猶灼火攻蠹盡木焚,詎不衰哉!”清趙翼《二十二史答記.宦官之害民》:“東漢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禍最烈。”參閱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奄宦》。

指宦官。西漢,少府所屬之中黃門給事于禁中,東漢沿置,主管宮廷宿衛、侍從出入等事。又置小黃門及黃門令。皆由宦者擔任。后世因用為皇帝身邊宦官的通稱。《漢書.百官公聊表上》:“少府......諸仆射、署長中黃門皆屬焉。”顏師古注:“中黃門,奄人居禁中黃門之內給事者也。”《后漢書.百官志三》:“居禁中在黃門之內給事者也。”《后漢書.百官志三》:“小黃門,六百石。本注曰:宦者,無員。掌侍[皇帝]左右,受尚書事。上在內宮,關通中外,及中宮已下眾事。諸公主及王太妃等病苦,則通中外,及中宮已下眾事。諸公主及王妃等有病苦,則使問之。黃門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省中諸宦者。”李賢注引董巴曰:“禁門曰黃闥,以中人主之,故號曰黃門令。”

監察御史

官名。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始設。唐御史臺分為三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權限廣。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廢御史臺設都察院,通常彈劾與建言,設都御史、副都御史、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因而分別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書.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假黃鋮

魏晉南北朝時,重臣出征往往加有假黃鉞的稱號。黃鉞,以黃金為飾,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為儀仗。借之以增威重,有代表皇帝親征之意,《晉書.職官志》:“魏文帝黃初三年,始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刺史。又上軍大將軍曹真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則總統內外諸軍矣。”《通志.職官略六》:“江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導等權重者乃居之。宋氏人臣無居者,唯江夏王義恭得假黃鉞。”

集賢院

官署名。唐**元中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以宰相一人為學士,知院事,掌刊輯經籍、征求隱逸等事。至宋代,設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稱為三館,掌理秘書圖籍等;集賢院置大學士,由宰相兼領,并設學士、直學士、修撰、校理等官。元代圖籍歸秘書監,集賢院執掌與前代頗有不同。《新唐書.百官志二》:“集賢殿院。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修撰官,掌刊輯經籍。凡圖書遺逸、賢才隱滯,則承旨以求之。謀慮可施于時,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學術以聞。”《宋史.職官志四》:“秘書省......秘書郎二人,掌集賢院、史館、昭文館秘閣圖書,以甲、乙、丙丁為部,各分其類。”《元史.百官志三》“集賢院,秩從二品。掌提調學校、征求隱逸、召集賢良,凡國子監、玄門道教、陰陽祭祀、占卜祭遁之事,悉隸焉。國初,集賢與翰林國史院同一官署。至元二十二年,分置兩院,置大學士三員、學士一員、直學士二員、典簿一員、吏屬士人。”

黃門侍郎

官名。秦及西漢郎官給事于黃闥(宮門)之內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東漢始設為專官,或稱給事黃門侍郎,其職為隨侍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下,因掌管機密文件,備皇帝顧問,規諫違缺,地位日漸重要。唐初曾改稱東臺侍郎、鸞臺侍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為門下侍郎。《后漢書.百官志三》:“黃門侍郎,六百石。本注曰:無員。掌侍從左右,給事中,關通中外。及諸王朝見于殿上,引王就座。”《晉書.職官志》:“給事黃門侍郎,秦官也。漢以后并因之,與侍中俱管門下眾事,無員。及晉,置員四人。”又《和嶠傳》:“人為給事黃門侍郎,遷中書令,帝深器遇之。”《舊唐書.張說傳》:“景龍中,丁母憂去職,起復授黃門侍郎,累表固辭。”


上一章  |  漢皇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