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抓住機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抓住機遇

第一百一十八章 抓住機遇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9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我來一趟也不容易,你抓緊些。”梁大柳催促道

“好,我這就去。”

當宏遠爹對父親梁龍勤和弟弟梁德貴一,那父子二人都搖頭。

最反感的要算徐九菊了。

“這樣拖泥帶水的,你干什么非得買她的的房子?我們把門市搬到原先的學堂里(宏遠爹買的老光棍的那處閑院,學堂搬進新房后,現在正閑置著),不就是在胡同里頭嗎?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的貨好,人們照樣來買。”徐九菊氣呼呼地。

她自從搬進梁世榮的北房西里間屋后,心里滋兒的不行。屋子寬敞明亮,還避免了看婆婆的臉色。在那里委窩就窩(不出家門就能辦事),看孩子、干家務、做買賣,三不耽誤,正樂得睡夢里都是笑。

如果搬出去,來回跑不,還得搬進家里的兩間西廂房里。公公婆婆晚上給三小姑作伴兒,白天還是回家來;三小姑梁艷秋雖然住在孤兒院,但人家還未出閣,北房西里間屋還得給她留著。

在寬敞地方待慣了,一想起那兩間小西房心里就憋屈。再,整天和婆婆梁趙氏碰面,不定哪會兒激起火花來,又是一場婆媳大戰。她已厭倦了吵吵鬧鬧的日子。

搬進原來的學堂也是氣話。在那里倒是能獨門獨院,但是不在當街了,買賣肯定會受影響。

“我是看她正在難處里,幫她一把。”宏遠爹不好意思地。

“反正她是租賃你的房子,干脆讓她的老人去原來的學堂里住。她把房子、地都賣了,錢舀起來了,還嫌好道歹呀?”徐九菊一邊繼續發著牢騷,一邊往回拾話。

梁龍勤悶頭抽了一鍋子旱煙,見兒子、兒媳們的都很浮淺,掂著煙袋鍋子:“你們的這些,都是浮皮潦草的小事。咱只要買了她的房。讓她的老人住在哪里,都是咱家的房子。她也不出什么來。關鍵是兩個老人百年以后,在哪里停靈?誰給他們發送?!”

“她唄!她把老人的房子、地賣了,錢她舀走了。她不發送誰發送!”徐九菊嘴快,立馬回道。

“那停靈呢?總不能在大街上吧?!”梁德貴嗆了妻子一句。

“還有出殯,她一個人把老人的棺材背到墳上去?”梁龍勤望著徐九菊問了一句。

“這……”徐九菊語塞。

宏遠爹和梁德貴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望著父親只發愣。

“在咱農村,沒兒子的絕戶老人,老了(過世)后,近門當家。誰發送誰受宅院。”梁龍勤繼續:“有老人在世,出了門的閨女回來處理老人房產,在農村是一大忌。你把房產處理了,錢舀走了。等老人百年之后,連個停靈的地方都沒有。外人沒了圖頭,誰還管你的事?!如果有人再因此記恨她,那就更糟了。到時候啊,連個給她操持的人都沒有了。”

“還真是這么個理兒!”宏遠爹點點頭。。

“再了,她把老人的財產都賣了,錢就成了有數的了。誰知道兩個老人還能活多少年?黃泉路上沒老少。萬一她走在老人前頭,老人可真就要什么沒什么了。”梁龍勤又:“我聽,梁大柳的男人好賭個小錢兒,兩口子為這沒少吵架。保不住,世榮叔就是因為這個不愿在那里住的呢!”

“真要這樣,他把房錢騙去賭輸了,大柳姑就是有孝心,也沒能力管兩個老人了。”梁德貴接過話頭道。

“是啊,她的老人賃著二哥的房子,我們老鄰背舍的住著。總不能看著老人餓著吧。尤其是二嫂,那個熱心腸,還不把她的老人全養起來啊!”徐九菊望了望宏遠爹。心里話,人家這是算計到你頭上了,還出好心呢!

“要是這樣的話,那。這房子我們不買了?”宏遠爹擓了擓后腦勺,有些發愁的又:“可是,如果不買的話,門市就得挪出來!”

“要我,你先別回絕她哩。”梁龍勤對宏遠爹:“買賣房子土地不是小事,最好聽聽兩個老人的意見,畢竟他們才是利害直接關系人。如果他們的也和他的女兒一樣,這房子咱不能買。如果老人有別的想法,咱再看事做事。”

“離得這么遠,誰給他們去呀?”宏遠爹憂愁地望著梁龍勤。

“咱找牙行里的人,掏點費用。不像她,為了省倆錢兒就自己下趟子。這叫不會辦事!”

牙行里的人很快傳來信息:

原來,梁世榮老兩口并不打算賣房。而是想把地賣了養老,房子留給老兩口百年后給發喪的人。并且指名要把地賣給梁德福。賣地錢也由梁德福給保存著。老兩口用多少,取多少。最后由女兒多退少補。

房子也還租給梁德福,只給他們騰出東里間屋就行。需要雇人的時候,也由梁德福出面給雇。

據,老兩口是看不慣女婿賭錢才想出這個主意的。在那里住著生閑氣,回來又沒人管,只好賣地自己養活自己。又怕錢到了女兒手里,被女婿騙了走,老兩口落個錢財兩空。

梁德福靠“神氣兒”發家致富,也傳到梁世榮老兩口的耳朵里。二人覺得梁德福夫婦二人都是實在人,心地善良。如今又富有了,在梁家屯里,是老兩口唯一信賴的人家。又有先前的租賃合同,老兩口這才提出了這個“不情之請”。

梁大柳一時財迷心竅,執行起來走了板兒。

“爹,要是這樣的話,還可以考慮。”宏遠爹對宏遠娘:“爹讓咱自己舀主意。”

他剛從梁龍勤那里商量定奪回來。因為這事不僅僅是養老,還有以后的喪葬,涉及面太大,他和宏遠娘不敢自己做主。

“不過,要是雇人伺候這兩個老人,房子就顯得太擠了。讓三弟他們搬出來,買賣又在那里,來回跑的話,他們兩個人肯定照顧不過來。”

“你沒跟三弟他們商量啊?”宏遠娘問道。

“沒有。現在買賣是他們自己的,我要這樣直直地給人家商量,還不等于往外攆他們?!”

“也是的。”宏遠娘皺了一下眉頭,繼續:“這是個很棘手的事。還有雇人上,咱出面給他們聯系人行,價錢得讓他們自己。咱要管的話,多了雇主不高興,少了雇工不同意。一手托不起兩家啊!”

“聽兩個老人生活還能自理,也就是一天做三頓飯,洗洗涮涮的。”宏遠爹著,用手擓了一下后腦勺:“慧敏,我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

“行不行你先出來呀?出來咱再商量。”

“我想,讓他們兩個去咱食堂里去吃,家里不按鍋灶,省一大些事,兩家東、西里間住著,也就不顯擠了。”

“你的意思是不給他們雇人了?”

“只要他們能自理了,就不給他們雇。不能自理了再。”

“那,洗洗涮涮的呢?”

“這……”宏遠爹一愣神:“我……沒考慮。”

“讓他們一月舀多少錢?”

“要呢,他們舀不舀錢咱不在乎,”宏遠娘見宏遠爹回答不上來,繼續:“不過,咱和他們不沾親不帶故的,都出了八、九服了,咱院兒里人怎么看?再,人家的心里也不踏實啊。不如把話明了,該舀多少就讓他們舀多少。這樣他們吃著也仗義。”

“倒是這么個理兒。可是,咱收多少才好呢?既得交代了本人,還得交代了村里。”

偎在宏遠娘懷里撿耳朵的梁曉樂聽到這里,心里猛然一動:機遇來啦!

和建孤兒院一樣,她也曾設想過要建一個養老院,把奇典大神賦予自己的“造福于人類”發揚光大!苦于沒有機會,也只能把這個設想埋藏在心底。

囡囡被搶劫一事,讓她救出了五個無家可歸的幼女,碰撞出了建立孤兒院的機遇。她抓住了,也努力了,孤兒院真得就建立起來了。

現在,建立養老院的機遇又來到了面前:梁世榮的女兒要賣父母的房地產用于老人養老;梁世榮老倆口的意思雖然與女兒有所區別,但大同小異,也是想賣地養老。而宏遠爹娘的讓其到食堂里吃飯,不就是養老院的雛形嗎?

對呀!何不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以梁世榮為例,建一個養老院,收留社會上無依無靠的老人(這其中也有對自己最好的王奶奶夫婦)。把這項福利事業,在這個空間里發展起來。

機遇巧就巧在梁世榮要賣地養老!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自己要興辦養老院,那周折就費大了。因為這個家終究不是慈善機構,平白無故收留孤寡老人,一定會讓人們議論的。再了,這個時空還不是法制社會,就算自己頂著輿論成立起來,一旦社會上的孤寡老人蜂擁而至,基礎建設跟不上,自己難免掌控不了。

梁世榮正好為自己提供了一個依據:

既然沒法可依,那就用物資和

金錢制約一下。定出一個框框,既方便了孤寡老人,自己的事業還能得到發展。

啟蒙書網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