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成立孤兒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成立孤兒院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成立孤兒院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娘,咱回家]”梁曉樂拉著宏遠娘的手說

她必須先做好宏遠爹娘的工作尤其是宏遠娘——自己心愿的表達者——首先讓她真正領會和接受,然后才能行動靈魂對接雖然能促成此事,先期工作做不好,會讓宏遠娘事后無所適從——因為這是一個長遠的工程

宏遠娘見自己在這里插言不是,不插言也不是這畢竟是別人家里的事,自己添言就得許諾,可這關系著孩子的歸屬問題不添言,自己又受三大娘的委托,求助過老天爺,說不定這事與自己還有點兒瓜葛心里七上八下的見女兒拽著手執意要回家,也就隨著梁曉樂的拉拽,走出梁龍才的家門

宏遠爹已經回來了他也是聽說囡囡回來后過去看的見院里的人們都在,也是處于不好說話回來的這人啊,窮了有窮了的難處,富了也有富了的難處尤其像他這種由窮變富的人,最了解人在難處時的心理兒

梁曉樂見宏遠爹在家里,一進門,就和宏遠娘對接上了靈魂

宏遠娘梁曉樂:“三大娘家愁住了”

“一下來了五個孩子,擱誰家也得愁住”宏遠爹嘆了口氣,說

宏遠娘梁曉樂:“要不,咱幫幫他們?”

“這事與咱家沒有關系,要幫的話,別人會不會說閑話?”

宏遠娘梁曉樂:“我總覺得與咱家有關系那個送的女人說,是老天爺爺讓送來了”

“老天爺爺大了去了,哪里的事他不管?總不能凡是老天爺爺管的事,就和咱家有關系?”

宏遠娘梁曉樂:“可,囡囡的事,我求過老天爺爺保不住老天爺爺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把囡囡送回來的呢?”

“你不是光為囡囡一個人求了嗎?囡囡回來了,說明你的禱告起了作用,咱也算對得起三大娘了你可沒為那五個孩子求啊?”

宏遠娘梁曉樂:“保不準老天爺爺見那五個孩子和囡囡在一起我又是在這里禱告的,就把她們全送來了你想啊,咱家的東西都是老天爺爺給的咱的家底有多大,老天爺爺知道的一清二楚這是讓咱用老天爺爺給的東西來養育這五個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呢”

“你這么一說,還真有點兒道理”

宏遠娘梁曉樂:“要不怎么那個女人,非強調說是老天爺爺讓送的呀?”

“嗯,你說怎么個幫法?”

宏遠娘梁曉樂:“我想,咱成立一個孤兒院,收留社會上被遺棄的孤兒還和收養馮良存一樣,讓他她們長大后用勞動所收入的十分之一,回報孤兒院咱再拿這錢,養育多的孤兒,造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樣,我們既做了好事,還能有所收入社會上的孤兒,也有個去處我們還可以雇傭這里長大的孤兒為我們做事我們看著長大的,知道脾性”

“如果人們借這件事來沾咱家的‘神氣兒’把自己的孩子也往這里送,咱們的孤兒院得辦多大呀?”

宏遠娘梁曉樂:“當初收養馮良存的時候,我們也有這個擔心都過去多半年了不是一個也沒送來么咱是個人辦的,人們總得有些顧慮再說了,咱用老天爺爺給的財富,為社會謀福利,他們昧著良心這么做,老天爺爺也不饒他們啊”

“你有把握?”

宏遠娘梁曉樂:“我已經看出來了,咱做的好事越多,越大,老天爺爺給咱的財富也就越多就拿收留長工辛慶同來說,他一個人種咱四十多畝地)還和玩兒的一樣收入比別人多一倍還多這還不算,今年秋里,又租賃了八十多畝地如果沒他,你敢往這里想嗎?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人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咱伸伸手,對被救的人來說是撿了一條命,對咱來說,是積德行善老天爺爺看見了,就用多的東西來鼓勵咱”

“其實,我心里也有這樣的感受,只是把握不準,說不出來你這一說,我心里踏實了就依你,你想怎么辦就怎么辦?”

宏遠娘梁曉樂:“咱給族長說一聲,畢竟是在村里辦再寫個牌子掛起來孤兒院就算正式成立了先把三大娘家里的那五個小女孩接過來再遇見不能自食其力又沒人管的未成年兒童,咱都收留在咱這里形成一個制度,把這項工作長期做下去”

“嗯,你既然有這個想法,那就趕緊辦三大娘那里磨盤壓著手呢”

宏遠娘梁曉樂:“那咱這就去族長那里”

于是,宏遠爹、宏遠娘和拽著宏遠娘手不放松的梁曉樂,三人一同去了族長家

族長對縣里把五個外村的孩子送到梁龍才家很有看法:在他看來,縣里打擊販賣兒童,不應該把解救出來的幼兒送到農戶家里小家小戶,窄房窄屋的,誰收養的起?一旦梁龍才把孩子送到自己這里,自己也不能推脫畢竟是一村之長,是給官家跑腿辦事的人

族長正為此事憂心忡忡,見梁德福夫婦主動找上門來,要求辦個孤兒院,不但收留這五個小女孩兒,還要救助社會上的三無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無生活來源孤兒這樣一來,這五個小女孩兒的問題不就解決了他認定梁龍才一定會把孩子送到他家來因為人家沒有義務撫養這五個孩子

對于梁德福一家,他是越來越看不懂了做出的事,都越了人們的想象像神布、神麥、神餃子,怪異事層出不窮還好,開了個米面加工作坊,一村人受益;租賃了村里的閑散地,幾乎按全年的收成返還地租都是為村里人謀福利的事,自己樂得跟著沾光也就不聞不問,任其存在和發展了

而對于孤兒院,他還從來沒聽說過既然人家找上門來,又能解決眼前的難題,自己沒有理由不讓人家辦

“看來孤兒院就是收留沒人管的孤兒,這對社會大有好處不過,這得是你們完全自愿,與村里沒有關系”族長首先撇清了自己的責任

宏遠娘梁曉樂:“這個自然我們在村里成立孤兒院,您是族長,想聽聽您對這事的看法,爭取一下您的意見”

“這是好事,我同意在咱村史無前例,我也不知道怎樣管理你們給我說了,我知道了,你們該怎樣辦,就怎樣辦”

族長又是一退六二五

這也是梁曉樂估計到的要讓一個遠古時候的村官,接受兩千多年后的事物,是不可能的

給族長打了招呼,孤兒院就算定下來了

宏遠娘梁曉樂和宏遠爹商量,孤兒院的房子,用與學堂并排的那十間孩子用飯就在食堂里,和他們吃一樣的飯食孤兒院院長暫時由宏遠娘李慧敏擔任由于孩子還少,工作人員暫時定一個梁曉樂想讓三姑梁艷秋來

這個時空不允許婦女出頭露面,但這是在家里,又當別論梁艷秋未婚先死夫,成了望門寡,情緒正低落給她個事做,鼓舞她的士氣,幫她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宏遠娘梁曉樂:“就讓孩子他三姑來上班,一個月給她三百文錢,吃住和孩子們在一起”

“三秋倒是很好的人選就是晚上,她一個人在那里住不安全,孩子們又離不開人”宏遠爹有些擔心地說

宏遠娘梁曉樂:“讓翠翠和玉云給她作伴翠翠也隨著在食堂里吃,我們什么也不要”

“翠翠八歲,玉云六歲,也都還是孩子呀那里住著那么多建筑工人,萬一出點兒什么事”

宏遠爹這么一說,倒提醒了梁曉樂:她光考慮照顧孩子們了,把基建工程給忽略了那里每天都有建筑隊在施工,由于不是本村的人,晚上工人都不回去,就住在建起的房子里

宏遠娘梁曉樂:“要不,讓孩子他爺爺奶奶,晚上過去給三妹作伴那里空房間有的是,閑著也是閑著他們也隨三妹一塊兒在食堂里吃,不讓他們起火了”

宏遠爹點點頭:“嗯,這倒是個辦法反正離家也不遠”

當宏遠爹把聘用梁艷秋的事給梁龍勤、梁趙氏和梁艷秋一說,老兩口和梁艷秋都很高興

梁艷秋覺得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也不顯得寂寞這樣打發自己的日子,比在尼姑庵里陪伴青燈古佛強百倍她確實有出家的念頭

老兩口看重的是女兒能掙錢養活自己了,就是晚出嫁幾年,也不會受哥嫂的白眼

在這個時空里,女孩子不下地干活,屬于家中養的閑人就是和老人分開過的哥嫂弟妹,老人長期養著成年小姑子大姑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沒等宏遠爹開口,梁龍勤首先提出了安全問題: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