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門慶第九二章 再生一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水滸>> 霸宋西門慶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二章 再生一計

第九二章 再生一計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23日  作者:三王柳  分類: 歷史穿越 | 水滸 | 金瓶 | 穿越 | 重生 | 三王柳 | 霸宋西門慶 
第九二章再生一計

西門慶變臉之快,令察哥嘆為觀止,心道:“我史書,見開國君主多集英雄、流氓、智者于一身,今一會梁山之主,更信之然矣。hTTP://AIYuELAN”

當下笑道:“梁山之主自困東京城以來,圍而不攻,可是玉待城

這一言正說心事,他不想在攻城犧牲,因此關起門來餓敵,只等城里人都餓得受不了了,他就在西城門那里大擺饅頭陣,那時投降的宋軍定然川流不息,目不暇接,東京城就此不攻自破。

不過這一番計較,卻沒必要向這個西夏的晉王承認,西門慶面不改色地道:“圍三闕一,靜而待時,此與外人道也。”

察哥笑了笑,故意壓低了聲音說道:“那我就告訴梁山之主一個消息吧,,就在前幾rì,城極處,軍民皆怨謗,這時幸有國師通真達靈先生林靈素出面,去向城臣家里去游說,這位林先生真有酈生陸賈之口才,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那些宋朝的重臣無不慷慨解囊,,于是東京城里新添了一座延豐倉,倉山積。”

西門慶聽了心上卻只是不動聲色地“哦”了一聲,點頭示意知了。

察哥見西門慶無動于衷,反而心下狐疑起來:“莫非這梁山之主并不倚仗城別計破城,待我再以言挑之。”

于是察哥繼續以艷羨的語氣說道:“到底是天朝上國,僅僅是幾戶官宦人家倒騰幾庫陳年豆粟出來,就足夠城年有余,,如此大手筆,我大夏是萬萬不及呀。”

他這話說得輕飄飄的,西門慶怎么聽怎么覺得別扭,然后就聽察哥話風一轉,真誠地看著自己說道:“梁山之主啊,如今東京城若無里應外合,只怕你取不下這座世界第一城。”

西門慶心道:“這王心還不死啊。”這時他倒有些欣賞起這位晉王的鍥而不舍來,不過在這要緊關頭可不能示弱,于是西門慶輕佻地在臉前搖著手指,懶洋洋地笑道:“我們梁山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取這東京城,如反掌之易,就不勞使者費心了。”

察哥笑道:“梁山之主欺我,說甚么雄兵百萬,真真是虛張聲勢了,在下也經過些戰陣,識得些虛實,觀梁山圍城之營帳兵不過三十萬可明矣……”

“等等。”西門慶抬手止住察哥的高談闊論,問道,“你一個西夏的使者,怎么能觀得到我軍的虛實。”

察哥笑道:“也沒甚么難的,,只消送上幾貫錢,東京城墻就此暢通無阻,任我游玩,,城頭遠眺,貴軍營寨入眼,虛實自然分明矣。”

西門慶嘆道:“熙寧年間,高麗入貢,一路收集地圖,山川道路,形勢險易,無不備載,行到揚州,高麗又向守揚州的陳升之要地圖,結果陳升之不但不給,反而把高麗使者一路收集的地圖集全燒了,,山河關城,國之重寶,無論虛實,豈可付于敵國之手,遙想前輩英姿,我輩追慕啊,只可恨這大宋天朝官腐兵亂,才叫使者你撿了便宜,若陳公在世,你可能踏上城墻一步。”

聽了西門慶這些言語,察哥徹底死了謀求割地的心,當下也昂然道:“若當年秀國公陳前輩依然坐鎮然上不得東京城頭,梁山之主只怕也圍不住這座世界第一城了。”

兩人彼此對望,突然間盡皆哈哈大笑。

笑聲道:“使者眼如何。”

察哥反問道:“梁山之主玉聽真話還是假話。”

西門慶饒有興趣地問:“假話怎講。”

察哥便道:“真虎狼之師也,取這座東京城,不費吹灰之力。”

西門慶大笑:“真話呢。”

察哥道:“真話難聽,若不怪罪,在下便說。”

西門慶抬手:“但請明言。”

察哥這才道:“我觀梁山之主三十萬大軍,真正精銳者不過數萬,其余皆草聚烏合矣,以此橫掃腐宋,還可言勝,但若想與我大夏精兵決勝于西陲,嘿嘿,成敗利鈍,猶在兩可之間啊。”

西門慶聽了默然,察哥確實老于軍旅,眼光毒辣,梁山人馬雖多,但真正久經訓練、軍紀嚴明、殺熟了人見慣了血的精銳,也就是那么幾萬,其留守梁山根據地,參加東京包圍戰的就更少了。

精銳不夠,人數來湊,梁山屢破官軍,聲威遠振,前來投奔的江湖漢子、貧苦百姓絡繹不絕,尤其是擒斬高俅童貫之后,梁山軍勢力陡然猛漲,這一來部隊的整體素質自然大受影響。

還好,雖然擴充后的梁山軍整體戰斗力有所下降,但宋朝官軍的戰斗力更是垃圾,梁山一路橫掃過來,硬是沒碰上對手。

西門慶深知自家軍隊之弊,所以才告誡關勝呼延灼,并不是我軍天下無敵,而是敵軍太過于無能。

而察哥是西夏宿將,近年來金戈鐵馬,無rì不戰,于血海眼光,自然一眼便看穿了梁山軍畸形的本質。

如果事關國體,西門慶自然要爭,但象這種應該實事求是的地方,他也不會去強詞奪理。

見西門慶點頭承認了自己的評價,察哥不但不敢起小覷之心,反而倍加敬重與戒惕:“這位梁山之主,大關節處固然錚錚鐵骨,于自家的短處卻也毫不掩飾,如此英雄之主,將來必是我大夏的心腹后患。”

當下長嘆一聲,盡最后的努力:“梁山之主休怪在下說,,宋軍雖然,但倚堅城而守,糧草無憂,又與貴軍軍力相等,,如果是我,若無內應,是說甚么也不會攻城的,早rì退兵,分略州縣,還可得利,若只求一國之富貴,勉強鈍兵鋒于堅城之下,曝破綻于眾目之前,rì久軍疲,雖有智者,無從善其后也,此愿梁山之主深察之。”

這番話,一是敬重西門慶,送他最后的忠告;二來間以一句內應的言語,希望能挑起西門慶答允割地的念頭,縱然希望渺茫,但即使死心也絕不放棄是西夏軍人的行事風格,沒有這點兒志氣,西夏早滅國了;三來,察哥是在暗使激將計,如果能激起西門慶的好勝心,咬定東京城不放,和趙宋拼個兩敗俱傷,那當然是最好不過。

西門慶卻恍若不聞,只是拱手道:“使者可還有它言乎。”

察哥知道西門慶要趕人了,于是回禮道:“在下言盡于此,夜色已深,就此別過。”

西門慶正色道:“臨別有一言,說與使者,轉述夏主。”

察哥亦莊容道:“洗耳恭聽。”

西門慶道:“使者此去,西夏必然興兵犯我邊陲,掠我疆土,兩國交鋒,趁虛而入,兵家常事,這一節我也不來怪你,但是,西門慶在此與使者訂約,,明rì你西夏取我來我地,那時再請使者登城眺望,看我們梁山精銳如何。”

聽西門慶言察哥震然不能對,遂深深施禮,倒退出帳,引從人潛歸東京城想西門慶之言,越想越是心驚。

眼望孤燈,察哥思忖道:“這一回奉皇兄之命前來宋朝求和,不料想卻斜刺里殺出了西門慶這等英雄人物,求和不求和,已經是旁枝末節了,如何在這紛亂時局里,為我大夏攫取最大的利益,才是當務之急。”

想了又想,陡然拍案而起:“何不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于是第二天,察哥便去拜見楊戩、梁師成,就兩國和約的簽署表達了積極的意向,楊戩、梁師成都是喜出望外,他們早就恨不得簽約,然后把邊境上的精銳兵馬調回來打西門慶,只是察哥進了東京城不久,就開始水土不服生起病來,提不得筆寫不得字,大宋君臣也只能干著急。

按理說這類外交事務,應該歸樞密院和鴻臚寺共同負責,但收集西夏土特產是楊戩、梁師成這倆太監強烈的業余愛好,因此他們既然想要插一腳,旁人不愿的不敢,敢的不愿,也就隨這兩位公公折騰去了。

于是在楊公公、梁公公的英明領導、溫馨關懷、辛勤斡旋下,西夏與大宋的和約成功地簽署了,得到這一好消息的徽宗在百忙察哥,雙方在親切友好的氣氛同回憶了兩國地久天長的兄弟友誼,然后察哥在醉義勇為兄弟義氣舍生取義地說出了一句胡話,,兩國是一衣帶土的兄弟之邦,西夏軍愿意接受雇傭,助大宋攻剿逆賊西門慶。

這一言正好提醒了宋朝君臣,,對呀,西賊素來重利,只消多給他們銀錢絹帛,把他們弄來跟梁山西門慶打生打死,豈不是現成的驅虎吞狼之道。

察哥故意胡言亂語,卻引得宋朝君臣起了貪心,動了癡念,從此生出多少事來,有分教:

玉擒故縱情實狡,驅虎吞狼智何愚,卻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去


上一章  |  霸宋西門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