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37章 世界華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7章 世界華商

第237章 世界華商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02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1922年的廬山科技會議結束后,宋彪并沒有離開廬山夏宮,送走了全國各地的科學專家和各著名工廠的總工程師們后,宋彪又在夏宮迎來了新一批客人,他們是來自于世界各地的著名華商。

在張弼士逝世之后,國外最著名的華商莫過于印尼糖業大王的黃仲涵,在一戰期間,荷蘭殖民地對華商的大肆盤剝讓黃仲涵不堪重負,期間經陳嘉庚等人引薦,黃仲涵加入張弼士時期創辦的南洋華商會擔任總理事,實際工作則由其子黃宗光負責。

當時南洋華商會有一半的人在印尼,大體都深受荷蘭殖民政府盤剝,張弼士的長子張致鈞和女婿章鴻生聯名向帝國求援,當時荷蘭保持中立,本身并無較多的軍費開支,帝國判定這種剝削是以乘機剝奪華商資產為目標,隨即派遣軍艦進駐華商最為聚集的三寶壟。

在帝國的威脅下,荷蘭被迫簽署了《印尼華商保護條約》,此后帝國海軍就一直在三寶壟保留一個小規模的分遣艦隊,直到一戰結束后也未撤離。

有了帝國的實際保護,華商在印尼和東南亞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而與此同時,帝國在東南亞的貿易利益也日漸擴大,華商在東南亞的貢獻最為巨大,這也是中國在中日經貿戰爭的東南亞地區持續占有優勢地位的主要原因。

海外華商對于帝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寶貴力量。

正是伴隨著華商的步伐擴大到全球。帝國貿易才能向全世界有效的推動,無論是在朝鮮、東南亞、太平洋、中東、印、南美洲、非洲。帝國貿易總是跟隨著華商的步伐前進。

黃仲涵因為生病,這兩年也一直在上海治病。聽說第一屆世界華商大會將在廬山夏宮召開,迫不及待的也親自乘船前往廬山。

他到廬山之時,還有一大批科技專家沒有離開,帝國廬山科技研討會也沒有結束,宋彪并沒有抽出時間接見他。

等全部結束了科技研討會,正好陳嘉庚和張致鈞、章鴻生三人也抵達廬山。宋彪就特意在夏宮設宴款待三人,同時也將黃仲涵一起請過來。

中央政府很早就想要召開世界華商大會,只是時間和地點一直在斟酌之中,此次宋彪就直接將這些事情都定下來。將第一屆世界華商大會安排在廬山夏宮,并且將會親自出席會議。

雖然是兩個月前才緊急開始安排,各地華商聽說是神武皇帝親自出席,而且地點是在皇室的夏宮,不管行程有多緊急都紛紛立刻前來,即使一些沒有得到世界華商總會和中國工商聯合協會邀請的華商都攢足勁想要參加會議,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一輩子就有這么一次機會能見到神武皇帝。

此番代表南洋華商來參加華商大會一共有十四人,黃仲涵、陳嘉庚、張致鈞、章鴻生、莊西言、李清泉、胡文虎、簡良庚、簡良承等人都來了。

因為是盛夏時節,晚上的皇家宴席安排的很是清淡。六菜兩湯和四個冷盤。

黃仲涵四人很早就被內侍官請入宴席等待皇帝,左等右等不見人,不免都有些擔心,害怕皇帝今日臨時有事而不能來了,正好蔣作賓進來安排宴酒。

這些年間,御酒的典章愈發齊備,總計有茅臺、瀘州老窖、西鳳酒、汾酒四種白酒和張裕解百納、云南香格里拉、新疆玫瑰紅三種葡萄酒。

通常情況若無意外,總是一瓶白酒,一瓶紅酒。以西鳳酒和張裕干紅被使用的最多,也是皇帝近幾年間最為偏愛的。

蔣作賓將這兩瓶酒送進來,正要詢問黃仲涵四人還有什么可效勞之處,章鴻生因為和蔣作賓見過兩面,就迫不及待的問道:“蔣上校,皇上今日是否有事不能來了?”

蔣作賓笑呵呵的安撫道:“四位不用著急,皇上正在御書房和工業大臣鄭廷襄談事情,廬山會議雖然是結束了,可眼下還有一些事情需要另外決議,所以請四位稍安毋躁,再等片刻即可。”

聽到這話,黃仲涵等人不免是松了口氣。

人生這輩子能有幾次見到神武皇帝,還能受到皇帝宴請,此乃人生最大之幸事,帝王恩賜的此等殊榮若能成真,黃仲涵便覺得死也可以瞑目了。

他們就默默的繼續等下去,相互也不敢說事,就怕皇上說來便來,不等片刻,走廊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即就有兩名內廷侍衛官匆匆走進宴會間。

知道是皇帝終于來了,四人立刻唰的站起來,一個比一個更加緊張。

果然,宋彪這就在蔣作賓的陪同下走了進來,見到他,黃仲涵四人一起躬身行禮,道:“民下等拜見皇上。”

宋彪很客氣的抬手示意他們平身,又道:“讓你們久等了,都請坐。”

說完這話,宋彪也坐了下來,同身邊緩緩要坐不敢坐的黃仲涵問道:“朕讓人問過你的病情,據說是慢性腎炎,西醫暫時還沒有合適的救治手段,這兩年一直是在上海靠中醫調理,怎么樣呢?如果效果不好,你盡快去北京,我讓帝國醫大的專家給你會診。”

黃仲涵心中感激不已,熱流涌動,眼眶已經濕潤,真沒有想到皇帝對他這些事也都知情,當即謝恩道:“謝皇上隆恩,民下……!”

他感動的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這就起身要跪拜。

蔣作賓提前攙扶著他,小聲提醒道:“黃先生,御駕之前不得自亂禮數。”

黃仲涵微微點頭,不免更是老淚縱橫。

他這個時候實際上對生命是很灰心的。病情也越來越重,此時還能見到神武皇帝。能讓神武皇帝惦記著自己,他真的是特別的感動。

宋彪還是請他坐下來。和他勸說道:“你也不要想的太沉重,朕記得此前吉林巡防總長常萬春也是慢性腎炎,一據說是天天尿血,后來就在帝國醫大住院治療了一年,現在也沒有說是根治,畢竟這個病據說還是很棘手的。但比以前肯定是好了很多,也沒有太多的反復,就是堅持喝藥。上海那邊的中醫水平相對來說還是差一點,真正最好的中醫還是在北京那邊。你真的不防去帝國醫大試一試。”

黃仲涵再謝恩道:“多謝皇上關心,民下必當前往帝國醫大求醫,若是僥幸能多活幾年,愿為國家和民族更盡一番力,死前就將全部家產都捐與帝國醫大,鼓勵學子學醫,普治眾生。”

宋彪笑一聲,也沒有太在意黃仲涵這一番激動之詞,讓其他人也都坐下來,道:“朕這一次要以御宴招待你們諸位。正因為世界華商之中,南洋商人最是不易,成績也最好,利國利民,實在難得。中日經貿大戰從光緒末年開始,從東北打到關內,從國內打到朝鮮、東南亞和南美洲,最后還打到了中東、印,應該說日本之所以屢屢吃虧。虧就虧在華商的問題上,我們華商團結一致,相互配合,可以說是讓日商吃盡了苦頭。帝國正在日益富強,工業發展的也快,你們不時都要回國看一看,若是有能力也可以多在國內投資辦廠。”

聽著這番話,陳嘉庚等人紛紛應諾。

為了略表感謝,宋彪也讓蔣作賓斟酒,敬在座四位實業家一杯。

章鴻生入贅張府之后深得張弼士信任,張弼士逝世后將財產一分為二,分給了章鴻生一半,張致鈞反而是大體留在國內發展,將更為險惡和競爭激烈的南洋市場交給了章鴻生,而章鴻生也經營的非常漂亮,乘著一戰將產業大多遷移到了中屬新幾內亞,在當地經營銅礦、咖啡、可可、橡膠等生意。

張致鈞這些年經營紅酒、紡織和礦業,前些年買下西鳳酒、劍南春等多家小作坊,合并為張裕酒業總公司,同喬景彥合股在北四省經營紡織和礦產業,其他則大多入股其他人的公司,大體守著祖業經營,不驚不險的很是穩定,因為南洋輪船總公司和南洋銀行的很多股權還是在他手里,他來往南洋的時間也很多。

陳嘉庚和黃仲涵都是以砂糖、橡膠產業為主,一戰期間所賺取的利潤很多,只是陳嘉庚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總體上很少受殖民政府盤剝,而黃仲涵被荷蘭殖民政府盤剝了幾次,身家大跌。

華商在東南亞的經營環境并不好,但相比滿清時期肯定是有了極大的改善,別看中英之間各種較量很厲害,但是華商在新加坡、馬來亞的地位提高的很快,在菲律賓、越南、老撾和泰國等地更是不在話下,現在比較復雜的地方還就是印尼和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那邊的問題另外說起,印尼這邊真是復雜,現在大國之間對中國和華人的態上都有很大的轉變,但就是日本、荷蘭這些小國很難纏,所以叫小鬼難纏呢。

宋彪在席間和他們大致詢問了這幾年在東南亞經商的情況后,總體的感覺還是荷蘭問題最多,章鴻生更是直接提議帝國直接出兵擊敗荷蘭,將印尼兼并。

聽了這個提議,其他幾位華商也是積極建議帝國出兵,和如今的帝國相比,荷蘭確實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對手。

宋彪稍加思量之后倒是擺了擺手,道:“中國如今的局面來之不易,沒有必要為此讓世界各列強以為我國急于擴張,中斷和限制對我國的合作。不過,對于荷蘭還是要敲打一下的,明年或者后年,我們計劃安排一次艦隊訪問歐洲,將主力艦隊派往歐美環球訪問,屆時要到荷蘭一趟,讓荷蘭明白帝國的實力到底有多強,除此之外,我也打算邀請荷蘭外相之類的高級官員到帝國訪問。在形式上,我們仍然尊重荷蘭對印尼的殖民權,但在實際上的經貿控制上因以我國為主,華商更是要占據當地經濟的主要地位。你們大可放心。如果荷蘭殖民政府還敢對你們有敲詐勒索,或者有非法欺壓之處。世界華商總會肯定要替你們出面,帝國更會直接以武力作為你們的后盾。朕另外要拜托南洋華商多到新喀里多尼亞和中屬新幾內亞投資。那里是我們的殖民地,長遠來看,帝國都有完善的移民計劃,我們新喀里多尼亞的奴美阿設有海軍基地,未來將會逐步在那里駐扎更多的海軍艦隊,保護的也更為完善。當然。印尼和馬來亞還是最重要的地方,為了讓你們能夠盡展所長,帝國也將對南洋銀行給予注資,為你們提供更多的信貸支持。中國通商銀行在南洋的布局大體也都完成了,更是你們的重要支持。”

幾位華商都是高興不已,如今中國強大了,在外國經商也容易的多,最后只要能讓荷蘭收斂一點,以他們的能耐自然更是如魚得水一般的痛快。

宋彪倒是想起來另外一件事,和他們提醒道:“正好有一件事要說,最近幾年的橡膠生意要收斂一些,帝國商務部統計這些年的各行業發展狀況,判斷在未來幾年。世界范圍有幾種主要產品的價格將會大幅下滑,首先是小麥和大豆,加拿大和阿根廷的小麥、大豆產量在過去的十年間每年增長7,而我國小麥和大豆的產量增幅更為厲害,隨著歐洲農業的快速復蘇,預計在明年會出現全球糧食價格大幅下跌。此外,橡膠價格在經過了這些年的連續增長和長期高位后,非洲和中美洲的橡膠產量開始在未來三年內逐漸達到了新的高峰值,東南亞的橡膠產量也會超出于預估的增長。帝國經貿關系的平衡原則最重要的就是消費需求和產量之間的關系,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都覺得賺錢就紛紛種橡膠,結果總會都賣不掉的。英國公司在收購橡膠的幅上最為勇猛,我建立你們保持一部分橡膠園的持有量外,其他索性都在一個合適的價位賣掉。或者是到海南投資橡膠種植產業,因為一旦全球橡膠價格重創,帝國會啟動應急法案增加橡膠關稅,保護本國橡膠種植產業。”

章鴻生忍不住的追問道:“皇上,新幾內亞的橡膠呢?”

他在新幾內亞的橡膠園規模龐大,而且是一戰后才開始經營的,目前都還沒有到出膠期。

宋彪想了想,道:“理論上應該會是在保護法案范圍內,但我們不確定,屆時還是要看情況。新幾內亞那邊,我們主要還是支持咖啡和可可的種植,雖然云南在發展咖啡種植業,但總產量還是比較低的一個階段,而可可在國內幾乎沒有任何產業基地,帝國還是需要可可的,所以在新幾內亞種植可可會是很好的投資,關鍵是在國內如何打開這個市場,這里面要有一個長久經營和長期營銷的問題。在國內也要有完善的可可加工產業鏈,我建議你在這方面可以做一個長期的規劃,不要急于求成。當然,這個生意的規模不會太大,你現在經營的南洋輪船公司還是不錯的,這個可以多做一些努力。從長遠來看,國內經濟的發展速還是會更快一些,但是國際的經濟環境還是有著太多的不穩定因素,英國這幾年一直試圖回到金本位,我們和美國也支持他們,這樣可以避免我們的貨幣被超支信用,造成國內金融緊縮。但是如果英國和法國處理不好這個問題,很可能會搞出新一輪的金融危機。你們在國內的投資額都不小,這幾年還是要盡可能在國內實業投資,在東南亞搞貿易,盡量避免受金融沖擊,相對來說,國內的市場龐大,抵御外國經濟危機和沖擊的能力較強。”

像南洋此次作為代表的大華商在國內都陸續參加過早期的175項目,近些年后續的一些國民工業計劃項目中,他們大體也都有參與,對中國工業的價值還是有的,只是整體上不如遠東、江浙商幫、廣東商幫那么重要。

出于保護民族實業家的角考慮,帝國也有必要給他們提供避風港,以及提供一些最新的只有帝國商務部才能搜集的較為完善的國際市場信息,幫助和扶持他們發展。

一戰期間,國際糧食的漲幅是很厲害的,但從一戰后期,隨著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國的糧食產量開始快速提高,阿根廷和中國是勞動力資源便宜,土地成本便宜,一旦超過人口糧食需求上限,糧食價格就會大幅下滑,而加拿大的糧食高產則是完全得益于機械化種植,成本更低。

這兩年就明顯能感覺到世界糧食大宗商品價格在大幅的回落,美國1919年的小麥出口總額是9億美元,中國是1.3億美元,到了1921年,美國小麥出口總額降低到5.4億美元,中國增加到2.8億,加拿大、阿根廷的小麥出口總和則高達4億美元。

這只是一個開始,中國現在一切都在學美國,糧食畝產量一旦達到美國的標準,加上遠東和新西伯利亞地區土地得到了有效的開墾,帝國糧食總產量還會有大幅增加,這還是在中國大力發展林牧業的基礎上。

隨著新的開墾和水利條件不斷改善,中國現在人均大約是5.5畝耕地,預計在10年后能達到人均7畝耕地,人均牧場將達到2.5畝,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將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和牧業國。

隨著國內人均收入和勞動力成本的增長,帝國現在已經考慮準備對農業實施保護性關稅,中國在基本保證自己糧食所需的前提下,每一年還是會一定程的糧食超出,而在全球范圍內來看,世界糧食產量價格還是會不斷下跌。

美國的農業問題屆時會比較嚴重,因為它的農業產量遠超出了本國的需求。

中美通商增補談判的時候,關于美國農業出口的問題爭吵的很兇,好在美國現在對農業沒有補貼,光拼價格,中國的糧食和肉類產品比美國便宜,美國最后也就放棄了這個方面的爭議條款。

美國現在的問題是對外貿易順差大幅的萎縮,特別是相對一戰的戰爭繁榮時期,所以現階段主要靠信貸刺激消費,特別是分期貸款辦的很厲害,美國汽車產量已經從1919年的150萬輛增長到了1922年的300萬輛大關,到1929年的時候增長到了500萬輛,而且幾乎都是靠分期付款支撐汽車工業的發展,從地產到汽車都是一樣,隨著英國為了保護英鎊的金本位宣布大幅加息,資金回流到英國,美國股市泡沫崩潰,瞬間變成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和大蕭條。

1929年的1億美金是多么驚天的數字。

美國股市在一個月內損失了840億美金的市值,而在1929年,全球的美金M2加起來也就是六百多億美金,這還是M2,實際流通在交易中的現金M0根本不可能超出四百億。

宋彪在不斷推行大部制的改革過程中,將商業部、外貿總局、國家統計總局的外貿局合并成一個商務部,商務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統計全球的經貿數據,研究和判斷國際經濟的走向。

宋彪在這個時候要組織世界華商大會,也就是希望全球華商都要主動的加大和帝國商務部的合作,要通過世界華商總會這個組織定期分享商務部的統計數據,更有利于他們在外國投資和經營決策。

這樣做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要在全球競爭中扶持和保護華商資本的發展,帝國現在承認雙重國籍的,這就意味你只要是華人,在外國有公民籍也不會改變持有中國國籍的事實,除非對方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你不放棄中國籍就不給予你國民待遇。

當然有一點是可以放心的,帝國絕對不玩不干涉外國內政那一套,帝國會逼迫周邊的國家全部接受雙重國籍,華人在你們國家出事,我就有借口找你算賬。

你不要說我們國家小,華人數量多,怕你們大國欺壓我們,你不要承認雙重國籍,我好管理國內的華人。

其他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