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36章 依法治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依法治國

第236章 依法治國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01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宋彪本想通過邀請秋山真之訪華的訪華的方式挽救秋山真之的仕途,但他沒有這么做,因為他意識到這對秋山真之而言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局。

伊勢事件就這樣的日漸沉寂下來,渀佛像是中日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此事,可這件事對中日關系的最后的損傷是不可逆轉的,它也徹底激怒了宋彪,而日本并不知道這位華皇到底還有多少潛能。

宋彪本已日漸淡出帝國的國務,淡出公眾的視野,安居在幕后觀看著帝國崛起的這個時代的每一幕,以期求能讓中國更好更穩健的逐步成為真正的民主自由的君主立憲制帝國。

在伊勢事件的刺激下,他又重新開始被逼著再次振作起來,再次走到帝國奔騰的政治舞臺中央,揮舞著手中的指揮棒繼續率領帝國成為世界第一。

因為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殘酷,每個國家都翻滾在黑暗的世界里,一不留神就將迎來萬劫不復的毀滅和血腥的戰爭。

1922年6月22日,在伊勢事件結束一個月之后,也是在宋彪即將正式帶著皇室前往廬山度假前一周,宋彪忽然讓秘書局重啟帝國內閣訓政會,這樣的消息讓整個中央內閣都驚訝不已,因為在中蘇戰爭結束后,皇帝已有整整三年的時間沒有正式召開訓政會,這讓所有的內閣大臣都很緊張。

總理大臣歐陽賡同樣非常驚訝,他事先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和通知。而且這還是他任期內的第一次內閣訓政會。

所有內閣大臣得到通知后都緊迫的立刻進行臨時準備,很多人一夜未眠的忙碌到天亮,次日上午就匆匆忙忙前往中央宮宣政廳參加訓政會。

自皇室遷入皇庭中央宮以來,這還是專用于訓政會議的宣政廳第一次正式使用,汪兆銘作為內廷總長也是第一次負責訓政會,大家都莫名的緊張不已。

更讓諸位大臣們緊張的是皇帝比預定的時間晚來了半個小時,只等宋皇帝在兩排內侍的護衛下進入宣政廳。所有大臣就在總理大臣歐陽賡、中央軍部總參謀長蔣方震和內廷總長汪兆銘的率領下同時起身,莊嚴的躬身行禮,朗聲道:“臣下等參見皇上”

宋彪有種難以言語的冷酷神情。氣勢肅殺的走到了只屬于他的中央皇座上,高坐在諸人之前,兩側則是諸位大臣。

等他坐下來。內廷總長汪兆銘才道:“諸位大臣請就坐。”

各位大臣這時才一起坐下來,低頭垂首,身子坐的筆直,誰也不敢多言語一句,甚至不敢發出任何一點聲音,就渀佛是學生面臨最為嚴峻的大考一般粗氣都不敢喘出來。

宋彪翻開身前的這份秘書局編寫的近期國務事項備注,大致瀏覽一番后,和在座的諸位內閣大臣、中央軍部參謀長官說道:“伊勢事件向我們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帝國還不夠強大,這里既有帝國海軍的問題。也有更多關乎于整個國家的問題,這正是朕決定重新召開訓政會的原因。帝國在過十多年間發展的很好,但還遠遠不夠好,我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盡快的作出最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決定,從今年開始。每個月召開一次內閣訓政會,每次在上旬的5日到10日之間,具體時間由內閣和內廷協商而定。”

聽到這樣的話,在座的諸位內閣大臣有些人感到的是一種特殊的挫敗感,也有很多大臣為之振奮,內閣總理大臣歐陽賡也不由的反思自己是否做錯了某些事。以至于皇帝決定中斷淡出內政的長期進程。

宋彪并不在乎歐陽賡和其他內閣大臣是如何考慮的,因為一旦他做出了決定,在這個帝國還沒有人能阻擋他的決心,即便一度有功高震主之嫌的唐紹儀也不能例外。

他將國務備注翻到海軍這一頁,冷冷的低垂眼簾重新審視著海軍的報告,問海軍大臣宋文翙道:“海軍方面,青州級戰列艦的計劃究竟什么時候能夠定下來”

宋文翙心想倒霉,居然第一個點到這件事。

他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匆忙就答道:“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唯一的問題是自造的15.5英寸的45倍徑三聯裝主炮和從德國引入技術的克虜伯50倍徑380mm自造主炮在測驗中都出現了一些不是很穩定的情況,前者預期還需要半年的時間重新設計新的鏜線,后者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此前的主炮制造主要是從法國引入技術,兩者所運用到炮鋼在性能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炮膛的壓力測試數據不能符合德國的標準。”

宋彪沉默片刻,問道:“知道朕當初為何要將這一級戰列艦定為青州級嗎”

宋文翙一時還真不知道如何回答,當初只是聽了皇帝這么定下此事,誰也不敢多問,當即答道:“臣下不知,還請皇上賜教。”

宋彪答道:“隆禮尊賢,孔孟都是山東齊魯人士,儒家幾乎可以說是就起源于青州,所以帝國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超無畏艦就要以青州級起建,此后才是古九州的其他的各州排序。伊勢事件對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不是說帝國強大就一定會安全,空有強大的財政和實力,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國防,我們隨時還會繼續遭到類似的挑釁。”

宋文翙驚惶失措,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宋彪根本沒有看他一眼,繼續問道:“青州級戰列艦的主炮規劃到底是9門,還是8門,這一數字最終確定了嗎”

宋文翙答道:“正要稟告皇上,在青州級戰列艦的噸位從原型號巴伐利亞戰列艦的28530公噸提升到30000英噸后,所要作修改設計增多。我們調整噸位設計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我們的要求一直沒有變,那就是在防御、火力和速度之間保持平衡的前提上加強防御的強度,青州級戰列艦的要求是主要防護區要能達到16英寸火炮的攻擊,這對我們的主炮防護要求很高,原先設計就只能是8門主炮,現在隨著新的造船鋼研制成功,加上噸位的增加。主炮別說是9門,就是10門也有可以安裝。”

宋彪簡單的思索片刻,答道:“不要盲目求多吧。現在的關鍵是解決有無的問題,海軍這邊就算是再盤算,造出來的問題還是會很多。在我國的第一艘超無畏艦的設計上可以適當更保守一些。也給未來的改進留下余地和空間,采用8門主炮前五后三的布置方式如何實驗可行,那就正式采用。盡快正式建造,如果第一艘的主炮和蒸汽輪機自造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可以和美國訂購。”

宋文翙知道自己沒有回旋余地,其實他也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此前皇帝在伊勢事件之前的要求是盡可能的全部國產化,畢竟是接近兩千萬中圓造價一艘的超無畏艦,海軍這邊也是既想要國產化,也想要求穩。寧可晚造也要務求質量可靠,這才一拖再拖。

他當即就和皇帝稟告道:“蒸汽輪機的測驗已經完全通過了設計指標,若是可以先從美國訂購主炮,預計7月份就能正式在船廠建造。”

宋彪微微頷首,算是將此事正式確定下來。重新將國務備注書翻回到法務部,問新上任的法務大臣宋教仁道:“袁世凱的案件審議結果如何”

宋教仁道:“在北京高級法院的審判結果是判處其二十年監禁,剝奪政治權利,其主要親屬從犯判刑也都在十年以上,限期一年歸還所有不法收入,對袁世凱等人課以四倍罰款。袁世凱不服審判結果。已經委派律師向帝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預計在今年十月在最高法院再次審議。”

宋彪續問道:“梁士詒和盛宣懷的審判呢”

宋教仁答道:“梁士詒和盛宣懷都已經提前聽到風聲逃到了日本,檢察總局只能對其進行缺席起訴,目前在天津高院和江蘇省高院分開公訴,在他們逃離之后,法務部已經下令查禁兩人所有國內財產,對其重要親友和疑犯也實施了財產監管。”

宋彪默默的感嘆一聲,他和梁士詒來往不多,和袁世凱算是知己之交,袁世凱對他也是有恩之人,和盛宣懷的來往也不少,如今不經意間,三人都將淪為階下囚,也不知道是誰的悲劇

想到此處,他和諸位內閣大臣吩咐道:“要利用這些事在全國做好法制教育,中央新聞社要發稿總結三人的一生,總體來說,他們都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有功之臣,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沒有一個人可以高于帝國法律,在這個帝國之中,法律也是唯一最為至高不可侵犯的,在這個帝國之中,唯一能高于帝國皇帝和總理只有帝國的法律,法律在上,此乃至高無上者,敢于觸犯者必將粉身碎骨,而越是手握重權的人越應該是司法機構和社會監察的重點。”

稍加停頓,宋彪忽然咬了咬牙,發狠的離他最近的總理大臣歐陽賡吩咐道:“本屆內閣法務部要對此前內閣的所有官員全部進行清查,依次形成慣例,一屆清查一屆,首先就從唐紹儀查起,如果連他都有犯法,一律予以重罰。”

一聽這話,在場的每一位內閣大臣都大驚失色,歐陽賡也驚訝的臉色慘白。

他們一直以為嚴查袁世凱等人是皇帝在等帝國穩定之后,要對異己派的大清查,只是沒有皇帝居然是如此絕情,居然連前任總理唐紹儀都要清查。

唐紹儀。

帝國之上啊,他是何等有功之臣,穩定兩朝交蘣的第一功臣。

難道果然是開國大帝之前,功臣一概不能得到善終,歷朝歷代的慣例到本朝也無法避免嗎

宋彪這時才橫掃一圈,見在座每個人都不寒而栗,乃道:“你們不要自亂陣腳。如果以前有錯,和法務部交代之后即可特赦,只是記錄在案,五十年后再解禁公開。前兩屆內閣等同享受這一待遇,只是根據具體的程度不同另外處置罰款。民族之光復在于法治,法治之根本在于政府廉潔奉公,如果你們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如何才能讓帝國富強,如何才能民族光復如果只是想賺錢,你們可以商人。或者在換屆之后用自己的名聲和人脈經營正當生意,只要不犯法即可,但是誰也不準在任上貪污受賄。”

歐陽賡當即答道:“皇上圣明。臣下等定當廉潔自守清譽,以國家和民族為上,絕不敢有枉法之行。”

宋彪這才道:“朕對你是放心的,對此事要強硬更強硬,朕也會絕對支持你,朕最初希望宋教仁出任法務大臣也是考慮此事,你們當攜手以法治國,絕不可辜負天下和朕的期待,更不可縱容犯法者操權柄以亂天下。”

歐陽賡默默頓首,只覺得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也知道自己這一屆總理怕是要將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宋彪對歐陽賡的信任是有原因,中央調查局對每一位內閣大臣都有嚴格的秘密調查,在座和以前那些內閣大臣誰有貪污受賄之處,他心里都一清二楚,這一屆內閣相對上兩屆要干凈很多。也是他敢于在這一屆對前兩屆進行大追查的原因。

宋彪重新將議題轉回到國務上,繼續和歐陽賡等人吩咐道:“內閣近期要改革,工業部和科技總局要合并成工業科技部,主抓201工程,將201工程和國家工業發展規劃更為緊密的結合,對鐵路電氣化、高壓電網、高壓蒸汽輪機、重型機床和高新合金等項目的研究要深入。要繼續抓好抓到位。新的工業科技部要設立企業司,做好中小企業、新企業和高技術水平的企業扶持工作,工業部要主導辦好中國工業博覽會,要扶持和傳承帝國民間傳統工藝,要舉辦專門中國民間工藝博覽會,農業水利部要辦好農業博覽會,內閣要做好中國工商聯合協會、世界華商總會的協助工作,文化教育部則要辦好中國文化博覽會,要在國內外同步推廣。我們反思日本為什么會如此怠慢我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期對我國持有很深的歧視,其他世界各國也是如此,我們就要想辦法主動打破這些偏見,要主動將自己介紹給世界,內閣每年還是要定期撥款做好中國的世界宣傳工作,要和各國主流媒體做好交流工作,駐外的外交官一定要專門設置新聞官員,定期和各國媒體保持友好的關系,推動國家形象的進步。在內閣上,這一屆內閣要大膽的改革,將過的小部門合并,比如說海洋總局和海警總局可以合并為新的海洋部,在海洋部設立海洋警察、緝私、勘探、調查、漁政等局,海洋漁業要轉移到海洋部統一負責,形成一個統一的職權大部,航空總署要并入交通部,組成交通航運部,鐵路、航空、海運、公路都合并到交通航運部統一轄管。”

宋彪已經接近三年的時間沒有召開訓政會,很多關于新的帝國改革的想法此前是和歐陽賡談過,但從他這兩年的觀察來看,歐陽賡作為總理還是缺乏一錘定音的能力,這甚至也不是唐紹儀就能解決的問題。

事實證明,帝國還是需要繼續維持在君主立憲制的初級階段,由他通過每個月一次的中央訓政會將各種爭議全部敲打掉,強行推動帝國大幅度改革,誰不服從,他就直接讓對方滾出內閣。

在座的這些內閣大臣有膽子有能力和總理歐陽賡陽奉陰違,甚至是直接起沖突,卻還沒有能力同帝國皇帝陛下對峙,除了服從之外,他們別無任何選擇。

時隔三年,宋彪的這一次訓政會開的很長,前后持續了三個小時,將各個部門的主要工作都整頓一番,下個月,他就要在廬山親自主持全國科技工作座談會,8月份中旬繼續在廬山召開世界華商大會,即便是這兩個月的時間里,訓政會還是召開不誤,總理、外相和重要內閣大臣必須前往,其他各部的內閣大臣不能,也要派遣副職前往聽政。

宋彪作為中華帝國的皇帝,他再次近乎于是政治復出的壓迫力讓整個歐陽賡內閣都緊張的喘不過氣來。一切又渀佛是回到了唐紹儀第一屆內閣的時期,整個帝國都被迫再次大幅度的改革和向前沖擊。

內閣制可以總是保持國家的穩定,卻又經常在各種問題上陷入爭論和猶豫不決。君主制倒是會有一種很神奇的力量,只是皇帝務必賢明聰慧,也要有真正能夠掌控全國的威信和聲望,否則就會讓國家失控。

此時此刻的帝國還是需要在君主制的框架中運轉,只是結合了內閣制的整體框架。

在6月份的中央訓政會結束后。宋彪就著手前往廬山度假,并在這里主持帝國科技工作者會議,超過兩千多名國內的專家和外國專家被邀請到夏宮度假。在這里度過一個美好難忘的夏季,也在這里參加座談會,為帝國的科技發展積極獻言獻策。

1922年7月的廬山會議結束后。在國內外的專家建議下,帝國201工程的項目總數也增加到589項。

201工程和后來所熟知的863工程有著很大的不同,鑒于國家基礎工業還是較為薄弱,201工程的大部分項目都是為了追趕歐美而設定的工業生產技術,地質勘探學、材料學、機械力學、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學等領域基礎科學研究只占22,其余465項都分布在冶金鍛造、機械機床、電氣、化工、航空、通信等現代工業領域,其中最為典型就是機械沖壓、大壓機鍛造、重型鏜銑床多旋轉加工、高強度一次模具表面滲碳鑄造、電流高壓惰氣保護焊接、三硝基甲苯三段硝化法、深冷分離合成氨法等技術性工藝研究都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生產性能和產量,追求世界第一流的工業水平。

這些項目都逐漸取得成果后,帝國才能建造更高效率更高馬力的蒸汽輪機、內燃機、發電機,才能生產更好的汽車、飛機、艦船、火炮和坦克。一切都要夯實整個帝國的工業基礎才能有現代國防。

隨著201工程在這一年的廬山會議上的擴大和地位提高,中華帝國注定要在1923年就將成為世界上對科研投入資金和資源最多的國家。

伊勢事件之后,日本在海軍建設受制于華盛頓條約的前提下,繼續將大量的軍費用于空軍,海軍依然是日本國家財政中開支最大的第一項目。教育第二,陸軍和空軍排在第三、第四,而帝國的第一大項開支是教育,第二大項開支是科研,陸軍、交通排第三、第四。

兩個比鄰而居的亞洲帝國走向更為不同的方向,彼此卻都從相互的仇恨中汲取國家成長的動力。在兩個民族高度對抗之路上,一常空陸地全面大戰似乎再也難以避免。

究竟是為什么會這樣,這個問題似乎只有秋山真之和汪兆銘能夠回答,前者在憤聲疾呼中而被撤職,后者則選擇了逃避,相比之于兩個民族的命運和戰爭的苦難,后者顯得更為在意自己的仕途。

這是多么悲劇的事,但永遠不會有人真的愿意直面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

道歉真的有那么難嗎

放下仇恨又真的有那么難嗎

每個國家都有發展的權利,可真有必要因此而剝奪其他國家的權利嗎

如果以前人的錯誤為由否認自己這個民族的罪責,那為什么又要享受前人留下的遺產

在兩個國家和民族之間,宋彪就像是一個突兀的存在,他在中國的遼闊疆域上以君主的身份操控著帝國向著更遙遠的方向前進,在這一條路上,他極其不負責的任由仇恨在民族中蔓延泛濫成災。

當他用法律審判袁世凱,又有誰用法律審判他的過錯

以此時的中國遠高于日本的綜合實力,以及日本遠小于中國的綜合實力,想要避免中日戰爭的難度并不大,但某些人從一開始就寧可這樣的戰爭再次發生,這某些人中有中國人,也有日本人。

(創客)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