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122 武道危機【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122 武道危機【求訂閱、求月票】

no、122 武道危機【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07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zybook,返回首頁

zybook

對于《北斗經》黃俊明將誦讀的速度把握的還算準確,雖然不是用最后一個字迎來曙光卻也差不多。重要/重要/重要好在陰雨雖然有了消散的跡象但還有點陰沉。在云的遮掩下曙光的樣子還是有些讓人懵懵懂懂。

隨著最后的一句經文的誦讀完畢,黃俊明總算可以喝口水歇上一歇了,這種大型的法事雖說是要連續幾天都要進行誦經,掐訣念咒,踏罡步斗。可是人也要休息,否則的話給人祈福,自己沒準卻要讓他人做個陰事了。

隨著北斗經的尾音逐漸遠去,原本莊重的鐘鼓聲漸漸變得歡快起來,就像是開幕式運動員入場之后的文藝節目一樣,整個道場四處的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按照往常,想要買賣東西還是要去西市東市里進行交易的,可現在卻是由政府開了個豁口,隨意擺攤,隨意買賣。至于城管之類的人物在這大唐可沒有。維持市場秩序可是由長安縣附屬各個坊中的武侯來進行客串的。

至于武侯可不是平常大家所知道的公侯伯子男的那個侯,大唐的武侯事實上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片警,衙門里的捕快就等同于是傳說中的刑偵隊。平日里巡街緝盜可都是這些武侯們的日常工作。而大唐的武侯多數又是退伍的士兵所組成,威信和人品那是沒得說,可比某國的黑衣要好的多。

黃俊明一身道袍雖然在這紛亂的人群中顯得有些扎眼,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會去和他搭訕,黃俊明現在的工作可是異常的神圣的,一旦身處法事當中。所領頭的道士只能夠吃主辦方的飯食。與主辦方交談。其他人若是搭訕都會被作法事的道士們視作晦氣和不吉利。

猛喝幾口將碗中的白粥下肚,黃俊明總算是來了點精氣神。一想一會還有十幾篇經文要背,黃俊明頓時就覺得頭疼。做陽事可比陰事困難的多,一個個禁忌讓黃俊明這個根基比較虛浮的道士有些厭煩的緊。

隨著鐘聲的響起,黃俊明又不得不坐到了臺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官經》;《血湖經》;《十王經》;《灶經》;《皇經》;《鐵罐施食》。.重要一連串經文從黃俊明的口中一字一句的傳向云霄。時間也隨著一點點的隨著誦經的聲音一點一點的變換。黃俊明誦經有道士們一起應和,偶爾偷懶也是沒有關系的。可是單單坐在這又濕又潮的蒲團上,身上的濕衣一點一點的被陽光所蒸干也是一種煎熬。

雖然在誦讀這些經文中間也有些間隔,可在這個間隔參與法事的道士們卻不能離開自己的位置。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民眾們這邊買一個胡餅。那邊帶一個香囊。而自己卻或坐或站,不得有半點差池。或許這場法事對于其他道士而言是個永生難忘的機遇和挑戰,可對于黃俊明來說卻是一個永生難忘的煎熬。歸根結底,黃俊明還是沒有將自己全部融合進大唐道教當中去。

雖說黃俊明自己從小就身在道教,可是在現代時的憊懶,讓黃俊明錯失了很多學習知識的良機。到了大唐之后,雖然有了好身份,大理想。自己也以為是在道教之中,可是基礎和底子在那里擺著。苦的活計不愿做,累的活計根本不用正眼去瞧。空有大理想。卻還是東用一個小聰明,西耍一點小算計。一切都由著自己的性子去做。這一切的一切都早就了現在他的難受和痛苦。坐著高聲朗誦一天的經文可不是好受的。①

言歸正傳,黃俊明雖然被這經文搞得頭大心煩,卻也不得不裝著樣子堅持著。第一,自己的形象可不能因為這一次法事毀于一旦,第二,每次做法事都是一次傳道演教的機會。向著民眾宣揚道教普救天下蒼生,預測吉兇禍福,成敗興衰的一個最好的辦法。大唐的道教要是想更加的昌盛。每一次做法都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畢竟很多時候道教的想法還是很貼近民眾的生活的。比如說:國運不順,澇旱蝗蟲災禍不斷,戰火頻發。個人時運不濟,常常憂患,丟東西,和人爭斗,和家中人不合,多病等等。而道教正可以通過做法。祈福迎祥消除災禍。而這法事是否管用,那就要看你個人是否虔誠了。道士念經是替有所求的人而念。至于這有所求的人是否虔誠,是否懺悔自然影響著法事是否會成功。

對于道士來說。誦經念咒無論所求之人是否心誠,自身都是可以獲得功德的,也正因為此,道士們樂于做法而多余收徒,畢竟收徒如果徒弟品行不佳那徒弟所帶來的業力師傅還要承擔的,這也是擔風險的事。哪有念經誦咒做法事好。

像這種法事的第一天其實可以算是最輕松的了。只需要念經,念經,再念經。到了第二天沒準就是符篆齊飛,劍光閃爍了。而法事的左后一天,更是要燃放奏表,以求在法事期間所有的要求被天庭所允許。可這些東西都不是黃俊明想要考慮的事情,好不容易熬過了這一天的誦經,卻被李世民又請了過去。

“仙師今日辛苦了。”李世民對著一臉憔悴的黃俊明問候道。同時示意身邊的小太監給黃俊明搬一個凳子。

黃俊明這一天可是累了個夠嗆,雖然見有太監去搬凳子,但黃俊明還是一屁股直接坐到了地上,不顧李世民驚訝的目光,嘶啞著嗓子問道:“不知陛下喚貧道過來所謂何事?”

“無他!”李世民笑了笑:“朕突然想起那日在渭水邊仙師好像是帶了將近兩千道士?據說還各個都會武?”

黃俊明一聽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兩千個會武的道士,在長安城附近就等同于是兩千的兵馬,一旦處理不好對于長安的威脅還是不小的,畢竟道士道袍一穿是沒人會過多在意的。但對于這一件事,李世民既然能將自己叫來,就證明他已經調查過了。所以黃俊明覺得還是直接實話實說的好:“回陛下,當日貧道帶了大約一千八百人,另外在天仙宮還留有五百弟子。這兩千余人都有習武。”

“唔。”李世民摸著自己的下巴,淡淡的說道:“仙師天仙宮的道士不研究道法經義,研究武藝做什么?”

“道教五術,山、醫、命、相、卜而這首位的山術既是武藝,所以弟子們研習武藝也是研究道法。”黃俊明不卑不亢的對著李世民回道,這個時候黃俊明可不能虛,這時候虛了很容易會被誤解成有所隱瞞。黃俊明可是深知這一點。“況且,當時實況緊急。貧道的天仙宮無論是從貧道這個仙長還是守門小道,可都是大唐人。”

“好一個都是大唐人!”李世民拍著手贊道。“不過。。。”李世民頗有深意的對著黃俊明看去。黃俊明也知道李世民對此還是有些忌憚的。兩千多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是放在這長安城里,或許翻個浪花都不太可能。可是兩千多有組織有紀律的人,恐怕就讓人有些膽寒了。

李世民可是派人去了解過天仙宮的武道的。往常來說天仙宮的武道不足總數的一半,大多修煉養生功夫,雖然也修習了劍法,但那劍法在李世民看來用在這些道士手中實在是達不到傷人的效果。也就打不起什么興趣。可是這次可不一般,在黃俊明幾天的嚴酷訓練下,天仙宮的道士的功夫無論是從力氣還是技巧上,全都提了一個等級。這在李世民的眼中可與精兵不相上下了,更加恐怖的是天仙宮從上至下,所有人都是如此,也就不得不讓李世民多做考慮。

現在的黃俊明也知道,李世民的顧慮。可是要將這天仙宮的道士趕出去?送出去?根本不可能!現在的天仙宮在突厥來襲的這段時間可完全擰成了一股繩,除了師兄弟情誼,更多了一種戰友情,現在可是打不得分不得,就算真的將天仙宮的道士來一次大換血。先不說天仙宮的地位會在大唐的道教界中一落千丈。黃俊明自己也舍不得。可現在看來,李世民已經對天仙宮的武道產生了興趣,無論這個興趣是好是壞。黃俊明都得早作打算。

①對于這幾句話,西南想說,每次看穿越文主角總是很有上進心,西南就納悶了。難道穿越者的日子就是從牛逼到更牛逼比現實中的人強很多?西南只想寫一個大眾一點的穿越者一個和平常現代人差不多的穿越者。

情節有點趕了,本來打算將法事寫個幾章的,不過設定場面太宏大。西南腦殘手笨寫不出來,刪刪改改一下午也沒寫好,只得一筆跳過。希望大家見諒。另,明日雖然會在火車上度過,但不請假哦已經將稿子準備完了。(重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zybook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