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道no、123 儒家救世與有錯必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神道 >>大唐神道最新章節列表 >> no、123 儒家救世與有錯必罰【】

no、123 儒家救世與有錯必罰【】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08日  作者:自掛西南枝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自掛西南枝 | 大唐神道 
zybook,返回首頁

zybook

正文no、123儒家救世與有錯必罰求訂閱

no、123儒家救世與有錯必罰

no、123儒家救世與有錯必罰

“不知陛下覺得,我道教是出世還是入世的一個宗教?”黃俊明并沒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提問()。重要/重要/重要緊盯著李世民的雙眼反問道。

“這...”李世民有些遲疑。在他的眼中道教就是一個出世宗教,在他眼里的道士應該是閑云野鶴一般,處于深山之中,不沾紅塵喧囂,遠離人世紛擾。可黃俊明這么一問顯然是與他心中所想絕不相同。“不知仙師可否為朕解惑?”

黃俊明就知道會是這個效果,當著李世民的面侃侃而談:“陛下可知,道儒佛三家最崇高的愿望是什么?”

“這...朕不知。”李世民完全搞不懂現在黃俊明想要做什么,雙眼緊盯黃俊明,等待黃俊明給出一個適合的答案。

“道儒佛三家,雖說方式不同歸根結底的崇高愿望,還是兩個字‘救世’!”黃俊明絲毫不懼李世民的眼神,斬釘截鐵的說道。

“哦?敢問仙師何出此言?”在李世民的眼中,道士無非誦經做法,士人研讀經典入仕為官,和尚拜佛還愿。怎么跟救世車上了關系?

“不知陛下可否讀過左傳?”黃俊明見李世民肯定的神情繼續說道:“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范宣字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日,死而不朽,何謂也?...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費,此之謂三不朽。而自古以來,儒家便繼承著這個傳統,從孔子起便將推行‘道’為天下己任,希望用道德和政治的約束來規范萬民達到救世的理想。”

“哦?以道德和政治的約束來規范萬民?”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趣。儒家崇尚禮儀道德,儒家子弟各個投身政治這一點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可是清楚地很,不單單是他,想必很多大唐人也懂。但是這怎么就能跟救世扯上關系了呢?

“不錯()!孔子敬鬼神而遠之,所以他更重視‘人事’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更加體現了這一點,也就是說儒家字孔子而始,邊著力于實際的人事。到了孟子時期,更加提現了要救世的思想,孟子認為,身為儒家子弟應當承擔拯救天下的大任。極力推行仁政,使黎民不饑不寒。用來安邦治國,荀子更是提出要求用禮教來教化百姓....再到西漢董仲舒答漢武帝又將最高理想定義為通過王道,來規范約束萬民。使萬民開化。達到萬民順道而行的目的。眾所周知,順應大道便是順應世界的發展。如此一來世界日益完善。大道日益穩固便杜絕了滅世的條件。所以儒家是通過基礎來救世,不知陛下可曾明白?”

黃俊明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李世民也是認真的聽。從小便于儒家關系頗深的他從來沒想過儒家還有如此遠大的目標,也沒想過儒家的一切作為經然都是為了救世。不過聽黃俊明這么一講,原本想不通的那些東西豁然開朗。

“朕可從來不知道,仙師對儒家也有如此大的研究啊。朕看走眼了。”李世民突然從嘴里蹦出了這樣一句話,略含深意的看了黃俊明一眼,雖然李世民知道黃俊明對詩詞有所研究但從未知道黃俊明還熟知儒家思想。在他看來只要學識有了作詩那是簡單的事情不分什么儒道,可黃俊明將儒家闡述成這樣,在李世民心中連孔穎達都說不出這些。

“陛下,儒道不分家。”黃俊明淡淡的說道:“春秋時期孔子從師于老子自那時起雖說儒道兩家處事方式不同,但實質上還是一家人,天庭當中有道仙,儒仙,將仙也正是如此。不然文曲星君文昌星君為何被儒家所崇拜?”

黃俊明想將道教發展壯大,免不了要研究各個宗教流派。幾經研究發現無論是中國本土宗教,各家流派。還是外國宗教,其教義的本質都是救世。而中國本土的宗教流派當中,除了理念不同。但還是互有聯系差別并不算太大。因為這些宗教的統稱就叫做中華文化。

“哦?倒是朕孤陋寡聞了,有機會一定要聽仙師講講這天庭眾仙。”李世民對天庭之事倒是頗有興趣。

黃俊明見李世民對天庭一事頗有興趣,也想著轉移一下李世民對于天仙宮武道一事的關注度,實際上所說這道儒佛三家救世之言也是為此()。倒也不在乎多耽誤些時間。

“無妨,陛下若是樂意聽,貧道倒是可以現在就說上一些,反正也不耽誤多少時間。”黃俊明結合著傳說和自己的理解開始對著李世民說了起來:“天庭之上,老子,原始,通天三位圣人高高在上不遇大事而不出,天庭之中地位最高者為玉皇大帝,但從天庭初立至今玉皇大帝卻不是同一人。”

“哦?這是為何?難道天庭也有戰亂?”李世民顯然想到了王朝更迭之上。

黃俊明一聽,也是一陣惡寒。李世民倒是毫無顧忌的編排仙界,只得說道:“陛下妄言!天庭第一屆玉皇乃是鴻鈞道祖之童子所化,封神一役后因引發仙界大戰而轉世,從此便有了第二任玉皇。”

這一下可是聽得李世民瞠目結舌,身為一屆之主竟然會因為引發戰爭而轉世,在他看來這事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陛下可是心有疑慮?”黃俊明見李世民的神色倒也猜到了八分。“玉帝陛下雖為一屆之主,但封神一役也因陛下而起。陛下自然是有責任,畢竟封神一役實為我東方仙界之內斗而非對外之戰。大道之下無分地位,有錯自然要受到懲罰。”

黃俊明的話在李世民心中掀起了驚天駭浪,仙界之主尚且如此,自己一個人間的帝王,是不是犯了錯也應當受到懲罰呢?李世民是個善于思考的帝王。幾經揣測之后,暗自定下決心,若是自己犯錯,定然要給這世間一個交代,一個彌補。自古以來的王朝更迭的原因李世民研究過多次。大多數都是因為君王自身錯不知改,自己既然當了帝王定然不能赴那些亡國之君的后塵。

由于本書重要百度關鍵字排名不穩定,為方便下次閱讀,請CtrlD添加書簽喔,謝謝!!

zybook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章  |  大唐神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