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萬歲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年人事幾番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亨萬歲 >>大亨萬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年人事幾番新

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年人事幾番新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04日  作者:白頭King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白頭King | 大亨萬歲 
白頭King書名:


“隨后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張專輯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珍品,銷量屢創新高。(當中的名曲更是多不勝數,象《愛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無言感激》、《dontsay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頒獎典禮之后仍推出大量如《半夢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愛》這樣的名曲……”

“譚詠麟在事業的顛峰狀態宣布不再領獎,在香港樂壇開了一個先例,從此之后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壓力之下繼續自己心愛的事業,不失為一個妙計……”

“事情也許就是這樣,攻者有心,守者無意,1987年的夏天特別熱,攻城者張國榮的《summerromance'87》更狠狠地放了一把火。這的確是張國榮全面趕超譚詠麟的信號。1988年的夏天,張國榮的大火燒得更旺,連專輯也叫做《hotsummer》。與此同時,破紀錄的張氏23場演唱會也誕生了。滿街的歌迷哼著“無需要太多”,在時裝店里或者街道上等著夢中情人的擦肩而過,也有的干脆涌到最頂尖的club一邊嘆著啤酒,一邊跟著鐳射唱機“繼續跳舞”,張國榮成為了時尚的煽動者……”

“1988年到1989年是張國榮在各大頒獎會上獨領風騷的時代。因為譚詠麟宣布不再領獎,‘譚張爭霸’的局面被打破,張國榮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輕取1988、1989兩屆最受歡迎男歌手……”

“1982年,張國榮轉投無線電視,加盟華星娛樂唱片公司,歌唱事業開始有了起色。張國榮的名字逐漸在大陸南方一帶為人熟知。1984年,張國榮憑《monica》一炮走紅。他以其英俊瀟灑、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衛的形象,成為眾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據稱他微笑的雙眼會“電”人,他性感的嘴唇優雅而性感……”

“《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在此之后,張國榮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他很自信地推出許多不同風格的歌曲,深情款款的如《共同渡過》、《無需要太多》,狂野奔放如的《無心睡眠》、《黑色午夜》,傲慢不羈的如《不羈的風》、《貼身》、《拒絕再玩》等……”

“他收放自如,游戲人生的風格已經顯露,他的一些非情歌名作,象《有誰共鳴》、《當年情》、《沉默是金》也是噲炙人口,令人回味不已。如果說譚詠麟是代表‘正統’的話,那張國榮就顯得有些另類,他的專輯中‘不正經’歌占了很大比例,辣的勁舞是他有別于同時代其它歌手的標志,而他的一些相當輕佻、頗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它人不太敢唱的,如《h2o》、《hotsummer》等……”

“總的來說,在抒情性和深度廣上,張國榮比起譚詠麟要略差一點。再加上他演唱的另類,他在與譚詠麟競爭中總在落在下風,似乎行內人更認同譚詠麟。但是在1987年,張國榮稍稍露出趕上譚詠麟的跡象,他的大碟《summerromance》擊敗譚詠麟兩張著名專輯《墻上的肖像》和《再見吧!浪漫》成為當年最佳大碟,主打歌《無心睡眠》擠掉了譚詠麟的《dontsaygoodbye》當選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不過譚詠麟分別有兩首和三首歌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而張國榮都是只有一首《無心睡眠》……”

“譚詠麟宣布不再領獎,自動讓開坦途,讓張國榮走向第一。1988年到1989年是張國榮在各大頒獎會上獨領風騷的時代。因為譚詠麟宣布不再領獎,‘譚張爭霸’的局面被打破,張國榮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輕取1988、1989兩屆最受歡迎男歌手。獨占頭魁的他并沒有想象中的快樂。這時,后起之秀們又全部未成氣候,所謂‘四大天王’要過些年才能出來。張國榮驀然間有了一種獨處高峰的寂寞……”

“1988年張國榮遠赴日本灌錄了《virginsnow》,此專輯創造了許多優秀作品。顧嘉輝為《英雄本色2》創作的《奔向未來日子》是最得歌迷心意的歌曲,而翻唱關正杰的《雪中情》誠意與情意并重;結尾曲改編自李宗盛創作的《最愛》,比起原唱者張艾嘉,張國榮的歌聲更加蒼涼豁達。同年7月舉行的23場《百事巨星演唱會》,張國榮舞臺技藝更加嫻熟,巨星魅力噴薄而出,當之無愧登上天王位置……”

“在當年的頒獎典禮上,張國榮第一次獲得無線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放眼樂壇,誰與爭鋒?1989年初發行的《側面》,繼續讓張國榮獨占巔峰,諷刺時政的《側面》、舞廳勁曲《暴風一族》、表露心跡的《由零開始》等歌曲占據各大排行榜前列……”

“然后到了在粵語流行曲歷史上占有絕對重要位置的《salute》。首先,這張著名的翻唱專輯是張國榮向香港流行樂前輩們的一次崇高的致敬;其次這張精雕細刻的專輯本身,灌注了張國榮深厚的歌唱功力,也為香港流行音樂樹立了一座高峰,讓后來者難以超越;最后,它還是張國榮在退出樂壇前回饋社會的一個公益行動,專輯收入所得捐獻給慈善事業……”

“張國榮退出前的最后一張專輯《finalencounter》,其紀念意義也大于音樂本身。《風再起時》與他一舉成名的個人專輯《風繼續吹》前后呼應,再次顯示其追求完美的天性……”

“而在電影方面,張國榮主演的《胭脂扣》大受歡迎,十二少的形象深入民心。此后,張國榮不甘只做英俊小生,努力突破以往略顯青澀與平面的表演,加強了與王家衛等前衛導演合作,之后有了廣受好評的《阿飛正傳》……”

“但寂寞一直嗤咬著張國榮的心,好象是受了譚詠麟的啟發,33歲的生日晚會上,張國榮突然走到一塊牌匾前揭開帷幕,顯出‘張國榮退出歌壇’七個大字。人們震驚、詫異、惋惜、理解……百感交集……”

“張國榮已經得到了一切了,但他還是在精神上譴責自己,張國榮要退出歌壇的那幾個大字讓歌迷無限詫異,走到歌壇道路最輝煌的時刻,他恍然有種灰心和寂寞,于是在東南亞和香港連開數場告別演唱會,歌迷的熱情挽留也沒有改變他的初衷,徒增傷感耳……”

“他懷著一種悲壯與歌迷們告別。進入歌壇,也不是什幺本意,如今,他享受著這‘曲終人散’的凄美……”

“‘1989告別演唱會’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第一站是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這是三十幾場演出之一。這次演出十分成功,反應可謂空前熱烈,而張國榮也花了很多心思,無論在服裝還是制作方面,都是不惜工本。他并不在乎這次是否賺錢,而只希望‘把最美好的毀滅給人看’……”

“第一站是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的演出十分成功,反應可謂空前熱烈。張國榮主演的電視劇及電影都曾在這里上映過,觀眾對他都很熟悉。當他在臺上宣布這是他在大馬的最后一次演出時,在場的歌迷都很傷感,全場同聲高叫不要退出,氣氛十分感人,這是張國榮一輩子很難忘的一件事……”

“也許是水土不服,他在大馬登臺期間,竟然鬧起肚痛,整天往廁所跑。甚至有一次在臺上,也有這種情況出現,當時真是十分狼狽,幸而他用驚人的意志強忍下來,不動聲色地完成演出,然而肚痛卻消失了。他認為,也許這便是意志戰勝病魔。他認為大多數藝員都會有共同的感受,就算是生病,幾天沒有睡覺,心情不好,但一上臺表演,這些生理或心理的毛病,都會頃刻消失,全心全意地完成演出……”

“張國榮認為他是一個感情比較內斂的人,很少流眼淚,很少將真正的感情暴露于人前。不過在吉隆坡登臺時,當他唱出《別話》一曲時,面對熱情的歌迷,他忍不住流下眼淚。他知道,這次演出之后,就再也沒有機會踏足大馬的舞臺了,因此有感而流淚。他后來回憶,這是他最輝煌的時刻,他錦衣綢服,紅衫飄飄,兩眼閃亮,雙頰熱紅。他自覺演藝從來沒有這幺嫻熟自如,情感從來沒有這幺集中投入。他覺得他創下了一個紀錄,他希望這美好瞬間永留人心……”

“張國榮沒想到他在海外有這幺大的知名度。他發覺馬來西亞的歌迷實在太熱情了……”


上一章  |  大亨萬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