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萬歲第五百七十八章 譚張之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亨萬歲 >>大亨萬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八章 譚張之爭

第五百七十八章 譚張之爭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04日  作者:白頭King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白頭King | 大亨萬歲 
白頭King書名:


唐謙喝了一口茶水,又微笑著對臺下的學生說道:“直到一九八五年左右,張國榮才真正紅起來,標志的事件是《明報周刊》以張國榮作為第850期的封面,這是1985年2月24日的事情,此時距他出道有快十年的時間。‘張國榮也要捱十年才有今天(成就)’,已經是香港人的一句口頭禪……”

“第一次在《明報周刊》的封面上出現時,張國榮正值二十八歲半,已經在演藝圈打拼了8年,出品了5張專輯唱片,演出13部電影、14部電視劇……事業上和生活上剛剛是柳暗花明,演唱的歌曲和演出的角色都開始深入人心,已經獲得了許多獎項,正在籌備著首次個人演唱會。《明報》上的哥哥風華正茂,一臉的笑容燦爛……”

“不過,對于娛樂周刊來說,藝人的唱片、電影、演唱會都不算是絕佳新聞,鏡頭背后的小道消息才是公眾津津樂道的談資。于是,提起陳百強,張國榮就氣,第一次登上《明報周刊》封面的他,快樂被人說成了囂張……”

“說起張國榮,無法不提起香港歌壇另一位重要人物陳百強,1976年兩人同樣因歌唱比賽成名,因經歷、風格、性格的相近而成為好友。然而后來兩人在歌壇和演藝事業上的競爭竟成水火不容之勢,當時盛傳著他與陳百強的不和,人們也總愛將這兩人拿來相比。有一次,又有人問了此類問題,不堪滋擾的張國榮不禁煩躁地反問:‘你怎么不拿譚詠麟跟我比?’……”

“他們三人是當時最紅的男歌手,被人相提并論本是常事,但是此話由他自己講出口來,立即引起軒然大波……而且,很不幸,從此人們放棄陳百強,拿譚詠麟跟他比了一輩子……”

“與張國榮一樣,陳百強也天生的有點憂郁,但幸運的是,他的星路走得比張國榮順利得多,有他在,張國榮總是充當配角,令他充滿了委屈,兩人的感情也因此生出了嫌隙。但張國榮最后依然承認,陳百強始終是他的好友……”

“這兩人演繹了一場現代兄弟的悲歡離合。兩個人本來是最能成為好朋友的,但是非恩怨又由同是敏感細膩的性格中生出。對于大眾,兩個人之間的種種不合的傳聞也許早隨陳百強的去世被淡忘,但對張國榮呢,這是他一生不能忘懷的。不久前曾讀到一個報道說,張國榮的車上放的唱片中有陳百強的《今宵多珍重》,徜徉在陳百強那些舊日的旋律里……”

“早在七十年代張國榮已經與陳百強相識,那時兩人都還是無名小輩。張國榮與陳百強的氣質有相似之處,都有一種細致的敏感、近乎苛求的完美主義,以及一種傷感、一種頹廢……”

“相識之后,兩個失意的年輕人很快成為好朋友,常常一起消磨時間。也曾一起拍戲,一起去外地登臺。這兩個人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要是不相見那才是很奇怪的事情,而兩人要是不成為氣味相投的朋友,那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但是,兩個人要是鬧翻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陳百強以《眼淚為你流》成名之后,張國榮與他的友情變得艱難起來,一直到后來難以維持了……”

“張國榮認為和陳百強在一起讓他更多感到的是屈辱。一起拍戲,總是陳百強演主角,正面角色,而他演配角,反面角色。陳百強收到的是觀眾的歡呼和喝彩。屬于他的一份卻是痛恨和辱罵。公平而論,張國榮的演技非陳百強所能企及,這樣就更加深了張國榮的不平……”

“這樣尷尬的處境對兩人都很不愉快。雙方都很快宣布不愿再與對方合作,友情就此中斷。但1992年陳百強故去后,張國榮眼睛哭紅地說,陳百強始終都是我的朋友。也許,這只是兩人心里的未實現的愿望吧。流年似水,只留下這個古老到已經被人淡忘的故事,靜靜地折射著娛樂圈的滄桑恩怨……”

“他們早期的友誼正是張國榮失意的日子里發生的,一邊友誼相慰,一邊為事業憂慮煎熬。這種復雜的感覺使時光流去很慢。但張國榮等待屬于他自己的一天的到來。他等了很久,而等到的也比他所曾希望的多得多……”

“和張國榮一樣,陳百強一生也總籠罩著若有若無的悲劇色彩。他是一位出色的創作歌手,他筆下的作品如《眼淚為你流》、《偏偏喜歡你》至今仍是卡拉ok廳常見的曲目。他的其它代表作有《今宵多珍重》、《深愛著你》、《煙雨凄迷》、《一生何求》等,也在華麗中演示了一種凄迷……”

“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陳百強長期被壓在譚、張的陰影下,這使心高氣傲的他心理有些難以接受,盡管他也一直在推出精彩的作品。在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后退出歌壇之后,陳百強并沒有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張學友和劉德華的崛起,結束了他的夢想……”

“當年張國榮和陳百強出道初期,也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與另一位藝人鐘保羅合作演出了電影《喝采》,這三人都屬于經紀人譚國基,外型都屬于美男子型,加上他們的電影《喝彩》叫好又賣座,因此贏得‘三劍俠’之稱,三人以兄弟相稱,成為沒有結拜的好友……”

“隨后鐘保羅到電視臺當主持人,張國榮和陳百強一起在歌壇發展,但張國榮的成績超越了陳百強,因此,傳出兩人互有心結……”

“但世事難預料,鐘保羅后來因債務纏身,竟在1989于沙田住所跳樓身亡,死時只有30歲。而陳百強是在1992年,服食過良藥物昏迷,在醫院躺了17個月后,于1993年過世,死時35歲……”

”張國榮在麗的電視主要是唱電視主題曲,《風繼續吹》的演唱已經顯露出的巨大才具,以后他的《monica》、《少女心事》等更奠定了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到了后期的《黑色午夜》及《standup》,他已給樂迷完全的信心,他是一位能歌能演的多面化藝人……”

“寂寞中,張國榮的歌聲里漸漸有了成熟迷人的光彩。幸運之神終于降臨,有一首火辣辣的舞曲《monica》,是張國榮的幸運曲,這首歌曲令張國榮擁有了足夠的知名度,從此遠離令人沮喪的酒吧舞臺……”

“那是1985年的某個夜晚,一曲唱完后,臺下奇跡般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張國榮從未聽過的,他甚至不相信是為自己而鳴。聽慣了人們的倒彩,猛一下不習慣。他一時語塞,眼睛潮濕了。他這時雖然高興,但也很苦澀,這一年,他29歲了,還非常年輕……”

“《monica》中的歌曲開始入選無線以及港臺的’十大‘。在《第一次》中大膽另類的表演也開始讓他脫離了單純的青春偶像形成他成熟的表演風格。1985年《為你鐘情》開始迎來哥哥在歌壇的明星地位,在上一代的巨星如葉振棠、關正杰衰落時,他和譚詠麟開始壟斷香港樂壇……”

“他的歌播到街頭巷尾,不斷地入選‘十大’,紅館的個人演唱會也火暴異常。在《standup》,《愛火》,《愛慕》三張唱片后,1987年的《summerromance》成了當年香港銷量之冠,全年銷量冠軍大碟獎。《無心睡眠》得到了無線的全年金曲金獎……”

“在歌壇呼風喚雨高處不勝寒之外,在銀幕上,張國榮也到了一個高峰。‘不要叫我阿sir,叫我阿杰’,《英雄本色》中的宋子杰還只是一個沖動的小子,而‘古裝版人鬼情未了’《倩女幽魂》中的寧采臣雖不嫵媚倒也倜儻風流。他已經完完全全地走上前臺成了無人不知的雙棲紅星。此時的哥哥早已不是當年初出茅廬的小鳥,他已然成為翱翔在中天的鳳凰……”

“不過,張國榮的娛樂道路并不輕松,而與譚詠麟爭奪香港歌壇天王的時期,其兩人歌迷的相互斗爭,成為了香港樂壇的一段公案,最后以譚詠麟宣布不再領獎作罷……”

“張國榮終于如愿以償,成為當紅巨星。可接踵而至的,是和譚詠麟之間的爭奪。這段不愉快的經歷,這兩個巨人之間的爭奪,可能是香港娛樂圈八十年代后期最大的八卦新聞之一……”

“在一九八七年的頒獎會上,譚詠麟宣布不再接受任何獎項,這據說跟張國榮有關,當場有歌迷跳起來,大罵:‘都怪該死的張國榮!’……”

“很多歌迷都記得張國榮和譚詠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每年年終的音樂頒獎禮時那番龍爭虎斗。一曲《monica》使張國榮成了夢寐以求的大明星,可是還沒來得及細品成功滋味,已開始頭疼不已,因為他惹來了譚詠麟歌迷的不滿。香港歌壇有史以來最狂熱的歌迷之爭‘譚張對壘’開始了……”

“譚詠麟的歌迷似乎認為張國榮有取代他們偶像的企圖,每次張國榮出席公共場所都能引來噓聲。這一天也不例外。據當時消息稱:張國榮原是獲當晚最受歡迎男歌星呼聲最高的人選,華星方面亦一早預備慶祝會為張國榮慶祝,但不知為何緣故,慶祝會后來被取消。而此獎亦由譚詠麟獲得。頒獎禮當晚的現場氣氛惡劣,張國榮一出來便被譚詠麟的歌迷狂噓,這令張國榮心情大受影響,臉上出現不快,就算獲得金曲金獎那一剎那,他也笑容欠奉……”

“到快結束時,張國榮演唱獲獎歌曲《有誰共鳴》,有部分譚詠麟迷立刻離場,邊走邊說是有造假成分,并怒言道:‘沒有那幺大的頭就不要戴這幺大的帽子!’……”

“那個年代,每當張國榮出場時,觀眾總是不理三七二十一惡性地噓聲四起,有時還夾雜著一些粗言穢語。大家都不甚明白為什幺歌迷會偏對張國榮如此看待,有些人認為,也許他的臺風太新穎,在那個年代觀眾普遍都不大接受一個大男孩在臺上大擺pose,也許張國榮說話太率直了……”

“張國榮內心很痛苦,曾有人看見他在演出間隙,躲在廁所垂淚。不過,所謂譚張爭霸,其實是一個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游戲,譚詠麟在強勁對手面前一直保持領先的位置。張的落敗是進攻者的失利……”

“兩人之間還保持冷淡的禮貌,而他們的歌迷已勢如水火,互罵甚至互毆的沖突不時出現。最過份的事件是譚的歌迷劃花了張國榮的愛車,并留下‘張國榮死于愛滋病’的惡毒辱罵。如此過份的做法使兩人不堪重負。這次事件直接導致譚詠麟19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宣布不再領獎……”

“不過在那個時期,譚詠麟確實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天王。在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四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譚詠麟一人便不可思議地占有10首,并在年終席卷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地確立了樂壇第一人的地位。這也同時宣布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譚詠麟早年是溫拿樂隊的主音歌手之一,溫拿單飛后,譚詠麟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反斗星》,反映良好。隨后的幾年里他推出了數張頗受歡迎的大碟,他的代表作《想將來》、《遲來的春天》、《雨絲情愁》、《天邊一只雁》等,受到普遍好評。1984年譚詠麟的兩張大碟《霧之戀》和《愛的根源》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功,尤其后者可能是香港樂壇二十多年來最出色的專輯,《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夏日寒風》等多首名曲風行天下……”


上一章  |  大亨萬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