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分化
眼下百官針對岳肅,皇力保岳肅,結果到底會如何,實難判斷。不過李元琛堅持著一個原則,除非岳肅真的是要完蛋,否則一定要幫他。畢竟現在,岳肅還有皇撐腰,只要一反彈,就是前途一片光明。失之交臂,怕是后悔莫及。
再者,沖著自己的姐姐,也不能輕易放棄。
他先是打探皇的態度,聽完岳肅的講述,心中也有了些底。即便如此,這個難關岳肅能不能過去,李元琛還不敢保證。因為,他得到的這個消息,對岳肅是不利到家了。
“賢弟,聽你的口氣,這消息對我似乎很是不利,不知你得到什么消息了?”岳肅當即問道。
“聽今天京城內大官員已經達成一致,要跪諫皇,就兄長您的事情,求一個結果。要是皇有心偏袒,他們便不起來。不過這還不算更糟的,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四省的士林學子也紛紛進京,聯合國子監的士子們,打算明日捧著仁圣先師孔子的牌位,去敲紫禁城外的登聞鼓,跪請皇給出一個結果。要是皇不給他們一個交待,他們不但會長跪不起,而且還會表示這四個省,以后不管是院試、鄉試、會試都不會有人參加。”李元琛鄭重地道。
聽了這番話,岳肅的皺了起來,所有的大臣聯合起來,跪求皇,壓力就已經夠大的了。這四省的士子在這么一鬧,更是要翻天,皇還能保得住自己么,岳肅有些不敢肯定。
明朝的制度,和各個時代都有些不同,在別的時代,學生只要鎮壓一下,也就過去了,可在明朝,講究的是皇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何為士大夫,就是這些士林中人,他們擰成一股繩,將是一股極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一直在和皇權抗爭,和皇爭權,有多么強大,可想而知。
岳肅沉默了,他不知要怎么辦了。
李元琛到岳肅臉的愁容,道:“兄長,我這里倒是有個法子,雖然不知管不管用,但起碼能給皇減輕點壓力。”
“哦?”聽了這話,岳肅馬問道:“什么法子?”
李元琛的臉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他走到岳肅身邊,聲的嘀咕道:“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第二天一早,岳肅乘轎前去朝,在午門下轎,朝內行走。一路之,碰到不少官員,但不論是誰,也沒有一個和他打招呼的。
進了朝房,依舊如此,就連以前會和他客氣一下的楚黨人員,也沒有一個靠近的。不是很大的朝房里,岳肅一個人站了三分之一的地方,其他的人,擠在那三分之二,顯然是對岳大人敬而遠之,不打算跟他有所牽連。
等了一會,景陽鐘響,百官紛紛前往皇極殿朝。到得殿,按品級站好,隨后皇到場,百官山呼萬歲。
待朱木匠道一聲眾卿家免禮,輪到值班太監高呼“有本出班早奏,無本卷簾退朝”。
今天,百官們都做好準備,只等太監將這句話完,就一起出班彈劾岳肅。然而,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不等值班太監將這句話喊完,也就是在剛喊到“無本卷簾”的時候,岳肅突然搶著站了出來,“臣岳肅有本!”
“岳愛卿有何本章呀?”朱木匠微笑地道。
朝有朝的規矩,誰先啟奏,誰先完,不準人家話沒完,就打斷別人。尤其是皇已經問了,更不允許出來打斷,否則就是等著讓皇罵。大家都是知識分子,當然也不好干這等事。
殿眾位官員,都將目光聚焦在岳肅的身,不知他這是要奏些什么事。不過,管你奏什么,等你奏完,大家就一起參你。
“臣打算保舉兩個人。”岳肅朗聲道。
“卿家打算保舉誰呀?”朱木匠也有點納悶,不知岳肅今天怎么心血來潮,打算保舉人了,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隨后就聽岳肅大聲道:“臣打算保舉前任首輔方從哲與原都太常少卿亓詩教。方首輔在任期間,多有政績,常為先帝分憂,居功甚偉。無奈為奸佞所害,被逼致仕,現奸佞已除,理當請方閣老回朝,重入內閣,為國報效。太常少卿亓大人,在任期間,多有建樹,為官清正,赫赫有名,也因受奸佞排擠,才無奈致仕。現在朝廷乃用人之際,還望皇招亓大人重新入朝。”
一聽岳肅建議皇請方從哲重新入閣,閹黨的人馬不干了,東林黨是我們的打敗的,憑什么讓方從哲回來坐享其成。當下,內閣大臣朱延禧出班奏道:“啟稟皇,臣反對岳大人的建議。方閣老在位期間,的確頗有功績,然年事已高,難堪重用,還是在家頤養天年的好。”
當初方從哲是因為紅丸案受到牽連,被逼致仕。不過這其中,跟他也沒什么關系,根本就是東林黨給他扣屎盆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么。可是現在,魏公公在打倒東林黨時,曾經提過這事,是東林奸黨巧言吝嗇、蒙蔽圣聰,陷害賢臣。無形之中,也就是替方從哲平反昭雪了。
于是,閹黨自扇耳光,方從哲有罪,只能年事已高,不能再起用了。
這番話一落定,馬遭到其他官員的反對。反對他的官員,當然是齊楚浙三黨的成員。三黨官員在方從哲走后,倍受東林黨的迫害,有一些無奈之下投奔的魏公公,還有一些自視清高的,沒有投奔閹黨,只是明哲保身。眼下見岳肅保舉方從哲回來,對岳肅的態度瞬間就改變了,作弊的事已經不重要,容后再,把自己的后臺請回來才是首要的。
工部侍郎王顯忠出班奏道:“臣啟陛下,岳大人此言有理。方閣老在位期間,于國家社稷多有功績,現處江湖之遠,仍憂國憂民,思念皇,真乃我百官表率。閣老略高,但身體康健,尚能為皇分憂,為社稷效力,還望陛下明鑒,招閣老重新入朝。”
好家伙,朝堂,隨即就亂套了,岳肅的事,完全被拋諸腦后,紛紛闡述是否重新招方從哲入朝。閹黨中人自是反對,但是聲勢,明顯沒有以前和東林對抗的時候強悍。為什么,因為閹黨中有不少都是原先齊楚浙三黨的。讓這幫人合伙去參東林黨、去參岳肅,這沒有問題,讓他們去方從哲的壞話,那是不可能的。頂多是一言不發。
三黨那些沒投效魏公公的,是爭相表態,支持岳肅。甚至連一些無黨派官員,因為不慣魏公公,也跟著起哄,表示支持方從哲重新入朝。
兩下針鋒相對,你一言我一語,開始是難分伯仲,可漸漸到了后來,閹黨反而不過人家了。怎么回事,實在是沒有什么罵方從哲的理由,千篇一律的方從哲年紀大,還是在家養老的好。可另一方,把方從哲夸成為大明第一能臣,大明第一忠臣,好話滔滔不絕。誠然,這般知識分子,罵人的能力強,夸人的能力一樣也強。
魏忠賢今天和王體乾一起來到朝堂,到這副局面,不禁暗自討道:“岳肅好厲害呀,定是料到今天滿朝官員都要參他,所以搬出方從哲來,好將眾臣分化。方從哲在齊楚浙三黨的心目中,地位仍舊很高,只要他回來登高一呼,不少人都會站過去。只是不知道,岳肅和方老頭有什么關系,如果是因為燃眉之急才將他搬出來,那還好,可如果他要是和方老頭是的,一直再等這個機會,請方從哲重新出山,那他可就太高了。”
想到這里,魏公公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事實證明,高人是有,但不是岳肅,而是李元琛。李元琛昨晚給岳肅出的主意,希望他能在眾臣參他之前,先一步保舉方從哲和亓詩教重新入朝。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轉移矛盾,而且還能將群臣分化,拉攏齊楚浙三黨的官員站到他這邊。待到參他的時候,這幫人就算不站出來替他話,起碼也能做到,不落井下石。只要不是滿朝下一起跪在地逼皇,皇的壓力就不會那么大,一切都好了。
一切都如李元琛所料,在岳肅搬出方從哲之后,朝堂亂的是一塌糊涂。
朱木匠本來是等著眾臣來參岳肅的,結果局勢變成這樣,心中難免有些高興。心中暗想,岳卿的心眼還真不少,關鍵時刻能想出這主意來,挺好,讓他們吵吵去吧。
大殿的明白人,還是有的,出岳肅的心思,這么吵吵下去,等一會皇卷簾退朝,又沒機會參岳肅了。顧秉謙了一眼魏忠賢,又了眼身邊的魏廣微,拽了拽魏廣微的衣袖,低聲道:“顯伯兄,不能在這么亂下去了。”
魏廣微字顯伯。他也立時反應過來,大家伙這不是明擺著了岳肅的當,這么搞下去,岳肅沒倒,自家先分崩離析了。猶豫一下,出班奏道:“啟稟萬歲,臣有本奏。”
“魏卿家,你有什么本章要奏呀,是保舉方從哲還是反對呀?”朱木匠故意問道。
“臣要啟奏的事情,和方閣老并沒有關系,只是和岳少保有些關系。前些時日,岳少保自陳科舉作弊,功名來之不正。百官紛紛彈劾,全被陛下留中不發,只等岳少保回京之后,再做計較。現在岳少保已然回京,不知皇要如何處置?”魏廣微一臉正義地道。
更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