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第1042章 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恩師,恩師何在?”門口的喊聲打斷了蘇軾的文章,也打斷了屋內的紙筆爭奪。蘇軾聞聲望向屋外興,趙興閃電般從桌上把寫了幾句的彈劾奪走,沖陳公川使了一個眼色。

陳公川一轉身,揣著那份墨跡未干的文章向后院跑去。

門口來了一群人,領先者就是黃庭堅,此外還有“蘇門四學士”的其他幾位。這里面還有趙興一個熟人——陳糙,見到陳公川向后奔跑的身影,陳糙一躍而出,嘴里還喊著:“小賊,哪里跑!”

陳公川聽到事情不對,連忙頭也不回地往后院跑,后院里有陳不群及金不二他們,陳公川不知道陳不群與這位大俠的關系,但他知道金不二等人的身手,自然認為跑到那里就安全了。

這番舉動倒讓趙興略略看清了對方的身手——也沒他兒子說的那么謙遜,陳慥在急跑中仍不忘回身向趙興拱了拱手,這是感謝對方照顧自己的兒子,他的動作瀟灑而自然,這說明陳慥平衡感極佳。

倆人眨眼跑的沒影,門口那群士子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們顯然沒想到蘇軾的院子成了貨棧,中間只剩下巴掌大的空間。

蘇軾也有點尷尬,他起身向幾位學生點頭,還沒想出話頭,門口又出現了幾位朝廷官員,其中也有趙興認識的人——王鞏王定國,也就是那位柔云小妾——“我心安處是故鄉”的丈夫。

趙興不尷尬,趁著王夫人與朝云都出來迎接,他趕緊指揮手下:“都搬進去,每個箱子上都貼有標簽,誰的搬誰房間,趕緊騰空,清場。”

王鞏微笑著向趙興打招呼:“離人來了……我的房子還指望你呢,哈哈,這次不蓋完我的房子,別想走。”

說罷,他順手向眾人介紹趙興:“趙離人,我跟你們說過,在黃州,子瞻用一首詩贏了半船酒,然后再來一首,贏了一個弟子。這位,就是那個把自己賭輸的人——趙興趙離人,‘一日成屋’趙離人,今后誰家想蓋房子,找他。”

這事極風雅,眾人哄笑起來,笑聲中唯有羨慕——瞧瞧,滿屋子禮物,我怎么沒俘虜這樣一位大財主。

酒店伙計們在廚房里忙碌,菜還沒上來,蘇軾趁這功夫,向眾人引薦了趙興。

今日似乎是名人大聚會的日子,來的都是宋代最牛的人物。黃庭堅是來行拜師禮的,他本身就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而另一個客人米芾,則是四大書法家中排名第三的人——可以說,除了那位蔡京,今天的四大書法家差不多聚齊了。

除了四大書法家外,宋代還有四大畫家的稱呼,他們當中,除蘇軾外,李公麟也在現場,他擅于畫馬,所畫的《五馬圖》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并稱為“宋代兩大瑰寶”。不幸的是,張擇端現在才一歲,趙興出現導致的蝴蝶效應,令他能不能成為大畫家難以料想。而宋徽宗則還沒上位。

這些在座的人,差一點點就囊括了大宋的全部文學精英。他們來到這里,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目睹黃庭堅的拜師禮。

拜師禮很復雜,趙興現在一見繁瑣的禮節就頭疼,本想借著忙活廚藝的事情悄悄溜走,但蘇東坡喚住了他,讓他與晁補之、張耒、秦觀站在一起,目睹了黃庭堅的入門。

一旁觀禮的除了上述人外,還有小王駙馬王詵王晉卿、王鞏王定國,以及幾位道士,兩位和尚……陳慥一直沒露面,估計是與兒子相聚去了,而陳公川則與妹妹在后院,享受王夫人的家宴——他的級別名氣,不適合出現在這場合。

趙興沒有記住和尚道士的名字,因他向來不拿正眼瞧那群和尚道士。所以直接無視。

黃庭堅拜罷,獻上幾本書稿、字帖作為拜師禮。按照禮節,蘇軾應該回賜對方一些文房四寶以示勉勵,他一摸身上,才想起剛才一直與趙興交談,竟忘了準備禮物。這讓他有點尷尬,正急切間,趙興伸手一攙他,衣袖里立刻多了一件硬物。

蘇軾何人也,他馬上明白手里這件硬物的意義,連忙順手遞給黃庭堅,一邊遞一邊悄悄看了一眼是何物,這一看,讓他嚇了一跳。

竟是一方翡翠硯。

黃庭堅面帶微笑,看到蘇軾袖子一展跳出一汪青翠欲滴的翡色,他也嚇了一跳。等到硯臺入手,才發現蘇軾遞上來的真是一方翡翠硯。

這是一整塊翡翠雕成的硯臺,翠色濃的像春天的西湖水,讓人愛不釋手。

宋代有四大名硯,但寶石硯不列名其中。然而,還是有人用大塊玉石做硯臺的,由于材料的珍貴,這樣的玉硯一出,立刻成為名品。翡翠硯較為少見,用這么大塊品質上等的翡翠做硯臺,黃庭堅也是第一次見到。

這未免太豪奢了吧。

這塊翡翠硯形狀并不大,屬于“掌中硯”的一種。它的體積約有一巴掌大小,磨完墨后,可以握在手里,一邊蘸墨一邊書寫。硯臺造型采用的是佛教人物,似乎是“多臂天王”捉鬼的場景,幾條伸出的手臂正好可當作筆架擱筆,或者伸手抓握。而惡鬼張開、呼救的大嘴則成了墨池,

掌中硯的墨池多數比較深,所以寶石壁顯得特別厚,這個硯臺也是如此,現在翠綠的墨池空空蕩蕩,但如果蓄上一汪墨,翠綠與黑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那張惡鬼的嘴愈顯猙獰,整方硯臺的景觀便愈加生動。

黃庭堅也是喜歡繪畫的人,略一端詳,他已經發現這副硯臺的珍貴,珍貴到他用不起的程度。他連忙推辭:“恩師,這東西太貴重了,學生何德何能,竟享用這樣的名硯……恩師還是收回去吧,換一樣東西再賜予學生。”

蘇軾也被這方硯臺的奢華嚇了一跳,略一猶豫,想到趙興的豪奢,他馬上釋然:“你還是拿著吧,這東西也沒你料想的那么罕見,只是一件玩物而已。”

蘇軾的答話很平淡,讓黃庭堅摸不清深淺。他很奇怪:傳說中,蘇軾沒這么富有啊。聽說他們在黃州,窮的要自己種田才能吃上飯,這就是“東坡居士”這個名號的由來。怎么現在蘇軾出手如此奢華?

黃庭堅四處查探觀禮人的表情,王鞏看見了趙興剛才的小動作,他沖黃庭堅使了個眼色,手指借助衣袖的遮掩,微微指了下趙興,黃庭堅立刻明白,他略一謙虛,閃電般收起了硯臺,老老實實行禮:“長者賜,不敢辭。”

禮畢,眾人紛紛上前來祝賀,趙興趁機摸出了房子,來到了廚房。幾名酒店的伙計正在那里忙碌,門口侍立著數位跑堂。趙興掃了一眼廚房,立刻皺著眉頭退了出去,站在門口向里面打量。

廚房里銀光閃閃,這是銀餐具的光芒。但這些餐具不屬于蘇軾。

蘇軾是個喜歡在家里請客的人,酒家辦這事叫“外會”。宋代酒店作風豪爽,主人如果連續幾次在家里包席,他們就會扔下一套純銀餐具,在客人家備用。宋人富裕,東京汴梁城內,即使是最小店面的窮館子,也有數套這樣純銀打制、每套價值四五百兩銀子的餐具。

銀餐具雖讓廚房添了層浮華氣,但在趙興看來,這餐館在管理學上實在欠缺,整間廚房亂糟糟的,廚具擺放的毫無頭緒,鍋碗瓢盆亂堆亂放,令他有點想罵人。然而,沉吟片刻,他想起宋代的廚房并沒有上下水,所以,眼前這種程度的衛生狀況,已經屬于當時少見的干凈了。

考慮到屋里還有客人,現在動手收拾跑堂有點不合時宜,趙興忍住了沖動,他抬手招呼等在一邊的管事,詢問:“你們是哪家店里的?”

管事很驕傲,在他想來,趙興一個外地人,穿著打扮典型的不合時尚,能知道什么名酒名菜。他的回答語氣驕傲:“小的們是和樂樓的,學士常在我們店里訂餐飯,一向很滿意……”

趙興打斷對方的話:“和樂樓,小亮現在可還頻頻‘大亮’了?”

這話一出,那名管事立刻矮了三分,他諂媚的笑著問:“大官人認的我家老爺?”

“小亮的大亮”是個笑話。

和樂樓掌柜董小亮今年才二十出頭,兩年前他想要接管父親的班,其父親戲言:“小亮而已,如何能當大事。”意思是他太年輕,還需要磨練。

董小亮立刻回答:“吾年滿二十,已是大亮。”

他父親大笑之。

這句話隨后被人傳出,本來只是一個家庭閑話,但接著董小亮為了證明自己已長大成人,特地去妓院留宿,結果,黎明時分他爹摸到了妓院,大呼:“天已大亮,小亮何在?”

一名妓女在旁接嘴:“天雖大亮,小亮未亮,亮不亮,再催催?”

屋里的董小亮不知道外頭在吵什么,朦朦朧朧的回了句:“胡說,誰說我沒‘亮’,我‘亮’了三回了。”

于是,一院子嫖客笑倒。

妓院習慣在有客人留宿的院落門口點燃燈籠,提醒他人勿攪,久而久之,“亮”便成了“勃起”的代名詞。“亮”是開口音,這些對話用現代的普通話說,感覺不出味道,但如果用宋代的漢語連續吟唱,那就清脆當當、妙趣橫生了。

此事過后,董小亮關于“亮不亮”的大名便在業內通傳。

去年,董小亮的老爹迫不過董小亮的催逼,終于把部分產業的運作交給了這位小亮。沒想到,這位小亮果然聰明絕頂。他在和樂樓里引進了海鮮概念,居然能從遙遠的大海輾轉運來新鮮的海貨。

宋代,吃海鮮的習慣并不流行,因為運輸不便加上大多數人不會烹飪,使得海鮮類產品腥氣十足。但董小亮主管廚房后,馬上引進大量聞所未聞的南洋香料,在烹飪方法上推陳出新,使得和樂樓頓時與這時代的酒店頂級大哥潘樓、楊樓相庭抗爭,成為業內三尊。

此后,已很少人敢當面嘲笑的問他“亮不亮”的問題。敢于當面取笑他的,至少都是與他身份相當的,或者身份高于他的人。所以趙興一開口,管事立刻明白:能知道“小亮大亮”這件事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業內同行,但有資格當面取笑的人,能簡單得了嗎?

趙興沒有理會管事的獻媚,他伸手問對方要今日的菜譜,查問了一下上菜秩序,啪地一聲合上菜譜,淡淡的說:“讓你家小亮明天來一趟,就說趙離人回來了,有新花樣……不,我還是明天登門吧,嘗一嘗小亮調教的廚師手藝。”

趙離人?這個名字管事并不熟,但既然對方提到了調教廚師的事,顯然,自己的掌柜與此人關系密切,連這樣隱秘的事都知道。一念至此,管事不敢怠慢,頻頻點頭。

和樂樓的菜式有點接近現代菜式組合,先是二十四個冷盤,分別是果八件、鹵八件,以及鮮八件。

果八件是蜜汁梅肉、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旋兒、廣芥櫻桃、糖霜梨、蘋果片……今天趙興在,吃的東西他更加精通,于是果八件成了果十二件,增添了水晶葡萄、酸奶哈密瓜、鹽水菠蘿、香橙片等四位汴梁罕見、和樂樓獨有的水果。

汴梁城六大名樓都有自己的特色鹵味拼盤,和樂樓的特色是:白云豬手、汾酒牛腱、老豆腐鵝肫。最近高小亮又添了種“彩虹辣鵝胗”,深受歡迎。而和樂樓最大的特殊之處在于海鮮八件的組合:涼拌海蜇頭、五香熏帶魚、蒜泥海帶、芥辣鰻肉等等,讓生在內陸的汴梁城也感覺到大海的風味。

涼菜端上去后,其余人慢慢飲酒。和樂樓的酒也很有名,它獨有的名酒(專售酒)名叫“瓊漿酒”。除此之外,今天聚會的是官員,也出現了幾種皇親國戚家釀造的好酒,比如后妃家釀造的瀛玉酒、瓊酥酒,親王駙馬家釀造的瓊腴酒、蘭芷酒、玉瀝酒等等。

董小亮掌事后,和樂樓又多了一種專售酒,名字很怪,叫做的“瑯霂(郞姆,一種甘蔗渣釀成的酒)”,據說是種海外名酒,但使用漢文包裝。酒還分為幾個系列,每種滋味各不相同:純白無色的叫“烈火冰泉”,粉紅色的叫“粉紅佳人”,綠色的稱“慘綠少年”,蘭色的稱“七海瑰寶”……

這些名字都很俗,但酒很好喝。考慮到這是種蠻夷酒,名字俗點大家就忍了。

今天出現的也有瑯霂酒,這酒一雜就容易上頭。整個宴席中趙興一直待在廚房,監管伙計們上菜,等聽到屋里說話音變的粗聲粗氣,并口齒不清時,趙興一聲輕笑,走到院中幾個箱子跟前,伸著指頭挨個指點,最終在其中一個箱子前停住了,他喊過一位閑散的跑堂,吩咐他把這箱子抬到客廳。

他這是為客人挑選禮物。

按規則,客人不能空著手上門,當然也不能空著手離開,這叫禮尚往來。本來這事應該由王夫人出面,但蘇東坡的小兒子蘇遁剛剛回家,再加上后院還有陳公川與趙興的家眷,所以王夫人與朝云都去忙著接待,并照顧才回家的蘇遁。所以這事只好由趙興出面。

將一件件禮物按照名姓分包好,趙興接著吩咐人將禮物抬進客廳,自己則跟著送禮物的人走進屋內。

客人沒走就發禮物,這種做法是違反禮節的。一般來說,應該在客人走后,在門房處將禮物遞給客人,但趙興另有目的。他趁著酒桌上一片醉意的時候,命人把那些包裹直接遞到每個人手上。

接到禮物的客人先是愣了一下,主座上蘇東坡略略皺眉,但趙興一臉坦然,倒讓大家不好說什么,他們醉意下接受了趙興的慫恿,興奮地打開禮物包裹。

黃庭堅收到的禮物更是新奇——竟是套色印染出的四色花布與彩綢。

這時代,染色手法還很單調。對綢緞,流行的染色方法是石榴皮染色,染出石榴般鮮艷的織物,“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這時代出現的俚語……但,無論他們染出的布匹絲綢多么鮮艷,都只能是單色。而現在趙興展示的是四色印刷,上面繪制著各種圖案,花卉,多數是蘇軾詩詞里的情景。

自從趙興面向高麗銷售文化綢后,宋境內也出現印字文化綢。依中國人的仿制能力,這種毫無技術門檻的印布技術,馬上會被推廣開來,不過,由于盜版技術掌握的僅僅是“墨色印刷”,顏色單一,且成本增加不少,導致價格高昂,銷售不旺。

現在,四色印刷一出,必將帶來印染技術的新突破。

現場的官員們看的嘖嘖稱奇,小王駙馬王詵王晉卿看著布匹若有所思:“這四彩布我似乎在宮里見過——就是近日。傳說它是江南的‘和盛軒’所制,但這個‘和盛軒’很奇怪,傳言其作坊在蘇州或泉州,但也有說它在海外越國,昨日太后還令宮里采買再去尋找……

離人,你怎么買到它的,它在那里?告訴我,我去轉告太后。”

ps:請朋友們多多推薦!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