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四卷帝國東升第八十二章大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血 >>明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卷帝國東升第八十二章大使

第四卷帝國東升第八十二章大使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茅 | 明血 

明血

“沈兄說笑了,游歷歐羅巴仍是惟信從小殊愿,這次更是可以代表朝廷在歐羅巴正式駐節,又怎會后悔,只是看到京城如此繁華,自然難免不舍。()”

說話的兩人一人叫鄭惟信,一人叫沈汝玉,他們都是上海縣令董志寧經過再三遴選,又經過四個多月的培訓,從數百人當中選出,將隨同艦隊一同前往歐洲,成為駐扎在歐洲各國的大明使節。

鄭惟信在這一行人當中,年齡最大,已有三十一歲,他出生于澳門,因為父親入教,鄭惟信從小也被洗禮,還取了一個教名:鄭瑪諾。

按原先的歷史軌跡,鄭瑪諾會在十二歲時被教會選中,隨陸德神父赴羅馬深造,成為第一個到達歐洲的中國人。

只是王福一次無意的舉動卻改變了這一點,當年派遣心腹太監田成到澳門招募雇傭軍時,許多葡萄牙軍隊骨干成為雇傭軍,教會一時找不到人護送,只得將鄭瑪諾等人赴歐的行動取清。

因為鄭瑪諾從小就入教,甚至還被法國神父陸德當成自己的孩子,所以鄭瑪諾從陸德口中知道歐洲許多情況,而且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這次申請成為駐歐洲使節的諸人當中,鄭瑪諾毫不費力就確定了一個名額。

沈汝玉卻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因為上海海貿大興,沈汝玉才移居上海,在上海開設了一家絲行,這次聽到朝廷招募人員擔任駐外使節,早就想去歐洲看一看沈汝玉馬上報名,甚至干脆將絲行變賣,并東拼西湊,購買了一艘海船,置辦了滿滿一船貨物,準備隨著艦隊一并前往歐洲,這倒是生意出使倆不誤。

“對了,那些洋商常說歐羅巴并非蠻夷之地,他們也有著數千年的文明,不知沈兄怎么看?”

問話的叫吳歷,仍沈汝玉的好友,他身體較弱,本來不適合遠行,只是對于大明以外的事務卻有極大興趣。

鄭惟信笑道:“這倒不假,關于歐羅巴的記載,漢朝即有,那時大漢將之稱呼為大秦,可見確實歷史久遠,只是論起繁華來,則遠不及我大明了。”

雖然陸德從小灌輸鄭惟信歐洲文明如何先進,小時候鄭惟信也相信歐洲文明不下于大明,甚至還在大明之上,只是年齡漸大后,鄭惟信卻不相信歐洲能超過大明。

“當然,如若不能,這些歐羅巴人還會遠遠跑到大明來么。”沈汝玉道,其余各人都點頭稱是。

“好了,大家不要議論了,歐羅巴到底如何,我們到了就知道,我們先到理藩院報道,等候朝廷旨意。”一名同行道。

一行人頓時結束了議論,他們在路邊雇用了一輛大車,與車夫說明去理藩院后,眾人一起登上大車,這輛大車使用了兩匹馬,長長的車廂足夠容納十幾人。

南京城主要街頭已經全部鋪上了水泥路,四輪的馬車走在上面異常平穩,很快他們就到達目的地。

理藩院大樓仍是三年前新建,看上去很是莊嚴,此時外面有許多人正在等候,其中不少是碧眼高鼻的夷人,從去年朝廷宣布將與各國互派使節建交后,朝廷對于夷人進出京城的限制放松了不少,使得京城進出的夷人也越來越多。

他們剛下車,一名吏員過來,問明眾人身份后,馬上將他們帶到了大堂,讓后面正在等候的諸人大為羨慕。

他們剛入大堂,一名四十余歲,留著長須的官員帶著兩個隨眾已經等侯在大廳中,見到一行人,問道:“諸位可是從上海而來,出使歐羅巴的使節。”

鄭惟信連忙回道:“我們正是,不知大人……”

那人回到:“本官仍是理藩院侍郎,姓陳,名安德,這次負責安排爾等見駕事宜。”

聽到眼前之人是正三品的高官,而且又是理藩院,眾人大吃一驚,連忙一起躬身:“拜見大人。”

陳安德抬了抬手:“免禮,各位出使歐羅巴,本官將會成為帶隊之人,以后相處的日子還長。”

聽到此人將帶隊前往歐羅巴,眾人吃了一驚,連忙又一次拜見,心中喜憂交半,喜的是有這樣一名朝中高官前往,可見朝廷對出使歐羅巴的重視,路上必定會得到海軍的照顧。憂的自然也是有這樣一名高官隨行,即使到了歐羅巴,也需慎言慎語,否則一旦做出有辱國威、國體之事,恐怕馬上就前途無亮。

陳安德接著宣布五日后安排眾人面圣,這幾天,會有禮部人員過來交待眾人一些面圣的禮儀,如果想在京城好好游玩一番的話,必須等到面圣之后。

眾人自然是點頭應諾,陳安德又告誡了數句就離去,陳安德走后,有使員過來,領著眾人進入安排好的房間休息不提。

五天之后,眾人準時得到皇帝的接見,敘過君臣之禮后,皇帝看著眼前十五名精神抖數之人,心中不由感慨,后世到歐洲哪個國家駐使,官員們還不爭著前往,這些人卻多數由白身一躍而成駐各國大使,何況還是首任大使,可以說歷史將由他們開創,實在是檢了大運。

第一次見到皇帝,鄭惟信等人心頭激動萬分,在民間,許多百姓對于皇帝的敬仰有如神明,鄭惟信等人雖然比一般百姓見多識廣。只是皇帝以藩王之身繼承帝位,從大明半壁江山到一統天下,短短數年,又締造了弘光盛世,功業非一般帝王可比,對于皇帝的敬仰卻是不差多少。

看到眾人的神色,皇帝等眾人平復了一下心情才問道:“諸位愛卿,爾等身為大明使節,此后在歐羅巴,代表的是大明,可知使節最重什么?”

聽到皇帝的問話,眾人面面相覷,不是這個問題難回答,而是太好回答了,反而不知皇帝此問是何意,最后還是鄭惟信答道:“回皇上,是不辱使命。”

“不錯,正是不辱使命這四個字,為了這四個字,大漢時先有張騫受俘而不墜其志,歷十余年的艱辛方返回故土,后有蘇武牧羊,歷經十九載而不屈,這些先輩為爾等豎立了榜樣……”

皇帝的話,讓眾人微微色變,鄭惟信等人連忙跪下稟道:“皇上放心,臣等出使歐羅巴,必繼前賢之志,不辱使命……”

“各位愛卿請起,好在你們不必擔心如同張騫、蘇武前賢一樣的遭遇,在你們的身后,有大明的艦隊為你們作主,歐羅巴也非如同當年的匈奴一樣野蠻,所以你們不必擔心有哪國扣壓,十余年不歸之事發生。”

剛才皇帝只是輕輕敲打了一下,眾人的心卻收得緊緊的,此時才松了一口氣,回道:“臣等謝皇上弘恩。”

氣氛輕松下來,王福笑著問道:“你們可知,朝廷派遣你們,駐使在歐羅巴的使命是什么?”

“回皇上,臣以為是宣揚我國天威,讓歐羅巴夷人也能沐浴王化。”說這話的無疑是儒家狂熱追求者。

“回皇上,臣以為是為了我大明商品能夠順利進入歐羅巴。”說這話的無疑是和沈汝玉一樣的商人。

“回皇上,臣以為應該詳細了解各國情況,供朝廷參與決策。”

眾人連提了七八個答案,皇帝一直笑著搖頭,其中一人心中一動道:“臣等愚昧,還請皇上明示。”

“諸位愛卿所說皆有其理,但都不全面,朕還是送諸位四個字:國家利益,你們在歐羅巴唯一的使命就是維護大明的國家利益,凡是對我大明有利者,需堅決維護;凡是有損大明利益者,諸位應當堅決抵制。利益有大小之分,為了大的利益可以損失小的利益,至于哪些有利于大明,哪些不利于大明?什么是大的利益,什么是小的利益?朝廷鞭長莫及,需要你們自己作出判斷。你們記住,你們的身后始終站著大明,哪怕是在歐羅巴,也有艦隊站在你們身后。”

“是,臣等謝過皇上指點。”經過皇帝的一番談話,眾人頓時感到責任重大。

正事談完之后,皇帝又與他們說了幾句,留下他們與自己共用御膳,讓眾人有點誠惶誠恐,又讓眾人感到榮幸萬分,其中滋味只有他們自己能品嘗。

皇帝接見完畢后,一行人在京城已是完成任務,此時距出發之日還有一段時間,鄭惟信等人索性在京城玩了一個痛快,并學沈汝玉一樣,采購了不少貨物,準備一同帶往歐羅巴,他們沒有能力購買大船隨行,到時只能委托給有空位的船只。

在鄭惟信等人游覽京城和置辦貨物之際,皇帝又召見了這次出使的艦隊副指揮劉國軒,兩艘鐵甲艦艦長周瑞,陳輝等人,經過數月準備,出訪歐洲的艦隊人員也基本遴選完畢,這次出使,雖然是布加路為首,但實際上布加路只是名義而已,大明借重的是布加路歐洲人的身份,布加路并非水師出身,又如何指揮得動海軍,這個副指揮才是艦隊真正負責人。

本來海軍部打算讓施瑯做這個副指揮,不過,皇帝毫不猶豫的將施瑯否決,對于這個滅了大明最后一支余脈的施瑯,王福心中有天然的厭惡,只是此人對于海軍確實本領非凡,才沒有被王福踢出海軍回家養老。


上一章  |  明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