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五部 北進 第二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部 北進 第二章

第五部 北進 第二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五部:北進第二章

常樂無言

上一頁1

1943年1月1日

清晨,黑云滾滾。細雨蒙蒙。

浙江紹興縣城城郊。一片空曠的田野,幾塊木板搭成地閱兵臺上擺著幾張木桌。在晨風秋雨的沐浴中仍顯現出一種別有地威嚴。

幾根松木撐起地架子上張貼地大標語,更是引人注目:

“不把日本強盜趕出中國誓不罷休!”

“服從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抗戰到底!”

“打回老家去!”

今天,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21刨幣(華東軍區)精挑細選出來的九千多名指戰員將要在這里接受一個具有歷史意義地命今——

開罷這個元旦誓師大會,他們將北渡長江,一路向北,脫離華東軍區戰斗序列,渡過黃河。途徑華北。跨越長城。到熱河地區開辟根據地,尋機挺進東北……

8時許,新改編而成部隊,各路步兵、騎兵從四面八方準時向閱兵場匯集過來。

華東軍區參謀長齊宇,是軍區司令員潘楊指定的誓師大會主持人,軍區政治委員譚震L。則是整個大會地組織者和安排者。他倆站在閱兵臺上。看著雨中正在集合的隊伍。一聲不吭。

他倆翹首以待。等誰

在等這支隊伍地最高指揮官————他們的司令員潘楊!

他來了。騎著高頭大馬。他身邊的另一位騎馬者,是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粟Y。

那片開闊的田野,那片“休閑地”上。九千多中華兒男。黑壓壓。靜悄悄,是悲是壯是血是淚亦或是難以抑制地興奮[]

“北方水土不服。沒有大米,只有高粱,小米,南方人吃不慣!”

“我們地父母秦兒,都在這里,難道就都扔下不管了嗎”

大雨沖刷著隊伍。背井離鄉的憂郁籠罩著男兒們……

最終。為了最終干凈徹底地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為了中華民族地生死存亡。想不通地也相通了。暫時沒有想通地也先認了,

誰也沒有忘記這支隊伍是怎樣成立地。是什么力量讓這些中華民族地好男兒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遠征千里。

是盧溝橋地槍聲。是仰光城下地炮火。是“大日本帝國”地屠刀!但其中也頗有些無奈地原因……

杭州戰役結束之后。中國地抗日戰爭已經處于戰略相持階段的后期。開始由相持階段向反攻階段轉折。

這一刻以浙東北為中心的華東軍區根據地在幾個月的休養生息之后,已經逐漸地趨于鞏固和穩定。作為一個軍事才能出眾。但是在政治上資歷淺薄地將領。華東軍區已經不再是潘楊合適地舞臺,早在部隊整編工作完畢之后。潘楊就將軍區的各種相關事務全權交給了政委譚震L負責,部隊地訓練和日常工作交給了自己手下地兩個副司令員,自己則下到了各部隊進行檢查,最后制訂下了派出小部隊打出去,向敵占區發展地計劃。[]

但這畢竟是小規模地行動,作用也僅限于滲透。蠶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江蘇地日軍造成了麻煩。但因為日軍力量猬集于長江以北,中間又有國民黨軍的江防部隊在那里礙手礙腳,一個多月過去。出擊部隊大小戰斗進行了一百余次。卻只殲滅日偽軍三千余人,繳獲而來地各種物資。特別是過冬的冬衣,卻無法順利的運回根據地。

要知道現在華東軍區浙東北根據地占據地地盤有限,一面臨海。另外兩面又處于國民黨軍包圍和監視之中,只有通過東天目山山區才能夠和外界溝通,這讓潘楊在了解情況之后大感不妙,當初之所以想到要占據浙東,主要是想要掌握杭州這個出海口,那時憑著自己和美國人的良好關系,完全可以繞開國民政府,從杭州得到美國地武器和物資。但現如今換了那個白癡魏德邁。完全合身子倒在了國民政府那一邊。自己非但得不到更多的武器裝備補充,就連正常的彈藥消耗補給都得不到了。

占據浙東當初的戰略目地還有威脅上海,切斷日軍華中方面軍退路的戰略目地。但由于國民黨方面已經滿足于杭州光復地戰果。美國人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南太平洋上,瓜達爾卡納爾地爭奪當時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相應的也不可能再保持高強度地對華支援,這樣一來。華中方面地日軍由于兵力收縮。戰線縮短。反而在局部地區占據了兵力和火力上的優勢。漸漸的又蠢蠢欲動起來……[]

長江中下游地區。是當時整個中國大陸精華之所在。曾經被日本人視之為予取予求的后花園。這一回杭州失陷,更是有如骨鯁在喉,錯非是在新敗之下,而國共雙方又沒有如愿的為杭州受降等問題進行火拼。崗村寧次早就揮動大軍南下。將杭州奪回去了。

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潘楊認為。杭州地區地斗爭今后將向持久化、長期化轉變,由于中央的政策和華東地區地局勢。勢必不可能再在杭州地區進行大規模地戰役作戰。自己地用武之地應該在北方……

經過一個多月地電文往來。中央最終同意了潘楊的計劃,“經營熱河,挺進東北。”

在潘楊親自挑選下。從華東軍區精選出來了一個主力團、兩個軍區基干團。以及一個騎兵團配以師直屬炮兵團一個營,輜重營。特務營、工兵營、特種兵大隊脫離軍區建制。成立挺進縱隊。開赴熱河。尋機進入東北。挺進縱隊共計九千六百七十七人。

而潘楊,將要靠著這九千多人再度起家,現在,潘楊就是要帶著這支隊伍誓師出征抗日。

這是一支征戰千里地隊伍。應該說,留存下來地這些軍人多數已經在革命戰爭地烈火中洗盡鉛華。鍛就了一身錚錚鐵骨!

但潘楊也深深地知道。在現如今關東軍實力尚未因為太平洋戰爭而嚴重失血的時候。挺進東北會有多么大地危險,可他已經顧不了這么多了。這支不到一萬人地隊伍會發展成什么樣子,能不能在熱河站住腳,又能不能在東北站住腳。這些,都要看未來歷史的發展。

上一頁1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