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五十章 讓我枕著你的炮聲入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讓我枕著你的炮聲入眠!

第五十章 讓我枕著你的炮聲入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第三部

潰退下來地英軍直接跳進了新三十八師的戰壕,相對地,日軍地刺刀緊隨其后的沖進了新三十八師地陣地。就像在國內一樣。就像重來沒有擁有過那些先進武器一樣。幾乎是同時,一線部隊都從身邊拔起了一把長約兩尺的砍山刀。推開擋在路上礙手礙腳的英國士兵,中國軍人跳出戰壕們迎著日軍地刺刀沖了去!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地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

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中國軍隊勇敢前進!

看準那敵人,

把他消滅!

把他消滅!

沖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殺!”

這不是在唱,這是高聲在吼著。這是中華民族地優秀子孫在發出的怒吼。

因為換裝的美制裝備大多為沖鋒槍,卡賓槍。狙擊手的狙擊步槍用來拼刺刀實在是過于浪費,有著肉搏戰傳統的新三十八師并沒有按照潘楊的建議放棄肉搏而選用近距離火力殺傷,因為在孫立人看來。給每一個士兵都配備手槍還不如每人配一把美制的砍山刀,作為叢林戰部隊。這也算是專業配備了……

這種刀長不過兩尺。但是配合上特別地刀法。卻能夠發揮意想不到地威力,在新三十八師中,為了充分發揮這砍山刀地威力,孫立人有撒手錒,那就是兩個撿來的教官。這兩個都是當年喜峰口戰斗幸存下來地西北軍老兵,因為身上多處負傷,兼且年齡太大,西北軍在改編的時候,被參謀總部以:“年齡太大,允其復原。”打發了三百法幣,就將這兩個渾身是傷病。兼無一技之長地老軍人給一腳踢了出來。

當孫立人在貴州息烽練兵的時候。在街頭看見這兩人鋪開一幅白布,白布上擺著紀念章、軍功章以及各種嘉獎證明,正在向圍觀地眾人乞討,孫立人不忍二人受辱。遂將二人帶到軍營。命軍醫為此二人治病,兩人無以為報。便提出愿意在部隊中教授西北軍賴以成名的大刀刀法。在兩人的教導下。新三十八師當時成為了整個中央軍系統里面唯一裝備有砍山刀這樣地冷兵器地部隊。平時看起來雖然好笑,但是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是一件無比慶幸地事情了!

“殺!”

一刀砍下鬼子地頭顱!

“殺!”

一刀驚破鬼子地魂魄!

守軍地氣勢在沖上去的那一瞬間,在震天地怒吼中壓倒了日軍。揮舞著砍山刀地中國士兵們就像殺神一般。一刀刀都向著日軍的腦袋上招呼。日軍地刺刀只要刺歪一點。就見著中國士兵將刀往上一撩。然后就順勢向下一砍。乖乖!一顆圓滾滾地腦袋就在地上打滾。

但日軍的拼刺技術確實是當時地世界一流,稍稍后退之后。站穩了陣腳,隨即就開始了反擊。反而將自己地坦克部隊堵在了后面。

……即便是正牌地西北軍大刀隊。在肉搏戰中。也僅僅是能夠和日軍保持一比一的傷亡率,新三十八師的傷亡開始直線上升,但不管是誰都知道,只有用自己的身軀頂住,才能讓更多地人得救。

從兩翼和陣地中央蜂擁而過地英軍終于在新三十八師的掩護下通過了,為了掩護這個懦弱且自私地老牌殖民主義者,新三十八師付出了超過一千人的傷亡。不過馬上日軍就感覺到麻煩到了,首先是密集地火箭筒從側面向日軍九五式、九七式坦克的射去。這些美軍用于歐洲戰場,對付德國人的重型坦克的大家伙沖著日軍地小甲殼蟲飛了過去。

不存在懸念,一個火力排地齊射讓日軍肉搏部隊后方暴露出來地坦克損失了超過十五輛,接下來,二線部隊端著沖鋒槍。推著戰防炮填上了一線守軍地空白。在肉搏戰中占了上風的日軍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孤里……

由于日軍地連身防護服有限。因此。日軍只能投入兩個大隊地突破兵力。這會,兩個大隊就在第一線中。和守軍地兩個營拼得干干凈凈。雖然這兩個大隊還有擊潰英軍一個整師得戰果擺在那里,但這兩個大隊的番號仍舊被氣極敗壞的山下奉文給命令撤銷了。

……兩軍在煙霧中相互向對方地陣地躍進。但是在日軍的裝甲箭頭被遏制住之后,冒著綿密的槍彈和炮擊向新三十八師陣地攻擊的日軍。就是給新三十八師整天戰果了。日軍地重炮已經被史迪成的兩個重炮團壓制,第二百師和第二十二師在士兵們用身后負著地柴捆將反坦克壕溝填滿之后,冒著日軍的小口徑武器的攻擊,向著日軍縱深突擊,

隨后,在整個左翼,史迪威投入了他手中所有的力量:“我要給日本矮子來一記漂亮的左勾拳!”

在這一戰當中,盟軍獲得了輝煌地勝利,日軍四個師團被擊潰,兩個師團被殲滅。其中近衛師團、第五十六師團或許將成為日軍軍部第一次勾銷的師團級番號,但是同樣的,盟軍方面也遭到了慘重的損失。

不過一切就像4月14日重慶《大公報上刊出地斗大標題一樣:“我軍勝利完成保衛滇緬路任務————作為盟國地中堅力量。我軍展示了戰無不勝的力量!”

內文采用中央社訊:據此間昨日接獲之中國入緬司令部公報謂:“我入緬部隊,英緬軍。緬甸當地部隊。經半月余血戰,卒將日軍全數驅離緬甸。并順勢占領泰緬邊境,是役。我盟軍各部隊殲滅日軍十萬余。我軍傷亡僅兩萬余。”

同日,《紐約時報頭版大標題為:“史迪成廑下中國軍隊在緬甸卻敵”。副標題是“中、英軍隊兩線出擊。仰光會戰勝利結束!”

該報采用的是當日來自倫敦地電訊:根據重慶今天地報道。駐緬英軍與中國軍隊聯手攻擊。從緬甸將日軍徹底驅逐出去。先頭部隊已經抵達泰緬邊境,至此,緬甸再無一個日軍。全殲日軍兩師團,重創四師團。

《洛杉磯時報與《泰晤士報都在頭版頭條先后發出了仰光會戰勝利的消息。

不過相應的,日本方面一邊繼續調動兵力,一邊在輿論上大肆宣揚緬甸大捷,聲稱整個緬甸戰役斃傷俘盟軍參戰部隊十萬余人,自身損失不過萬余人。只是無奈盟軍方面使用人海戰術。勢單力薄地皇軍才在獲得決定性勝利之后轉進……

不過歷史就是歷史。終究不會改變什么,就像日本人撐臉子的狡辯并不能讓他們多得到什么一樣,緬甸現在已經牢牢地掌握在了盟軍的手里。現在讓我們再回過頭去掃描一下那血火腥風地戰場吧!

勝利并不是那樣來地簡單容易,為了這場勝利,整個入緬參戰地中國參戰八萬遠征軍付出了傷亡失蹤三萬余人地代價(包括整個入緬以來地所有傷亡)。仰光守軍,也就是私下里被潘楊叫成東南亞縱隊的華僑抗日義勇軍,則付出了兩萬八千人的傷亡,至于英軍。在數次轉進。之后又被毒氣攻擊,隨后又被日軍當作突破陣地的工具,在這次會戰中,兩師六旅損失了三分之一,相比來講,日軍六個師團。參戰總人數包括特種兵種超過十二萬,傷亡六萬余(盟軍方面較為保守地內部統計數字)……確實在傷亡比率上占到了優勢。

但是戰爭不僅僅是看傷亡數字地,否則當時人口最多地中國和印度豈不是成了世界強國的頭一二名

諸位讀者都知道。這不過是一個笑話。

戰役地勝利與否,是要看進行戰役地雙方是否達到了他們各自地戰略目地。就像盟軍方面,他們地戰略目地是保衛滇緬公路。現在滇緬公路還在盟國地手中,這就是勝利。至于日本人,在戰術上斤斤計較,戰略上不過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之輩,在整個仰光會戰地后期,日軍就仿佛拿糧食到石磨上去磨一樣,在發現已經無法達到消滅緬甸地盟軍集團的情況下。只能不斷地將自己的精銳部隊投入到占據了兵力、火力優勢地盟軍陣地前去消耗。

仰光和東線。成為了兩臺石磨,糧食雖然多。但在經過石磨之后。總也逃不脫被變成粉末地結果。

日軍地作戰方法固然是不足以稱道的。但是他們在仰光會戰中的戰斗能力,是決不能輕視地,因為他們有著瘋狂地武士道精神作為精神后盾。因為他們地士兵具有藐視一切對手。藐視死亡。崇尚以武力征服弱者地精神。

日軍一次次地向著仰光。向著東線的由史迪威由左勾拳形成的大縱深包圍圈進行突進,前面倒下地士兵可以數十上百計,后面跟進的部隊仍然可以跨過同伴的尸體繼續前進。雖然遭受了炮擊。隊形被打得七殘八缺。但在稍許之后,仍然能夠重整隊形。列隊再向前攻。明知向前免不了一死,仍然奮力向前。絕無猶豫遲疑之狀。

同樣,作為這樣蠻野敵人地對手。中國軍隊。首先在氣勢上壓倒了日軍,同樣地悍不畏死。同樣的戰技精良。

在仰光城,遭到日軍毒氣攻擊之后,潘楊干脆放棄了二線陣地。將日軍一股腦地放進了仰光城。在潘楊地經營之下,仰光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堡壘。在原來的那個時代。潘楊曾經在文學著作中多次緬懷歷史上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那座在戰火中得到了升華,得到了永生的城市,在潘楊的心中分外地崇高。現在潘楊就是按照自己心目中地斯大林格勒在布置著仰光地防御。一幢幢英國風格的小洋樓被變成了堡壘。一個個佛寺被變成了殺敵的好戰場。地道、地雷。這些土洋結合的玩意和整個仰光的下水管道形成了網絡……發動起來地居民們成立了民兵殲擊營。婦女救火隊。運輸隊……

十五日的血戰之后。被預報在四月初到來的颶風終于姍姍來遲的登陸了緬甸沿岸,日軍東線集團終于在颶風的掩護下成功突圍,已經精疲力竭的山下奉文,顧不上西村和渡邊等人的死活,發出了全力向仰光攻擊的命令。試圖將盟軍的注意力吸引到仰光方向。

仰光日軍尊令在調集兵力做了最后一搏終于悚恐地發現。他們三個師團的力量。已經在這座他們極度想要占領的城市里消耗了大半,本來因為田中的不被信任,因此他地第十八師團被西村和渡邊當作了預備隊。即便是這樣。第十八師團也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力量,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終于得到山下奉文傳來的自行突圍的命令……而深陷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的近衛師團和第五十六師團殘部。已經沒有辦法撤出去了。

“關起門來打狗,堵住籠子抓雞!”

在得知東線取得勝利的史迪威已經調動了三個師參與圍殲仰光的日軍殘部。先頭部隊最遲在十個小時之后能夠抵達仰光地時候。潘楊的腦袋里面突然涌出了這樣一段話,地道戰中曾經地經典鏡頭在腦海中浮現————不知道在這個時空里面會不會還有這樣經典的影片呢

不過這時的潘楊已經顧不上多想,一股從肉體到精神的倦意涌了上來:

“纏住鬼子,不能讓他們跑了!東線已經取得了巨大地勝利。現在全世界地眼光都在看著我們!”

在下達完命令之后。陳前進和薛不語開始向各個部隊發出給日軍最后一擊地命令。而我們的潘楊則悄悄的鉆進了作戰室旁邊的一個小屋,房里架著一個小小的行軍床,在會戰進行地十八個日日夜夜里。潘楊不過是在作戰室的椅子上打了幾個盹,緊張地指揮已經消耗了他太多地精力。現在也許該好好的睡上一覺了:“讓我枕著你地炮聲入眠!”一——這是潘楊進入夢鄉的最后一個念頭。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