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當師歷史上最杰出的督陶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金品典當師 >>金品典當師最新章節列表 >> 歷史上最杰出的督陶官

歷史上最杰出的督陶官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秋雨無痕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秋雨無痕 | 金品典當師 
唐英是清代著名的制瓷家、書畫家,篆刻家,劇作家。他在景德鎮鎮陶時所燒制的瓷器世稱“唐窯”。

唐窯瓷器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平和質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的瓷器一書中就說:“中國瓷器,到了唐窯,確實集過去所有制作之大成。這表現在瓷器裝飾方法,造型設計以及制瓷技術方面”。瓷器裝飾僅高、低溫顏色釉就有57種;彩繪方面“山水人物花鳥寫意之筆,青綠渲染之制,四時遠近之景”無所不有,而且“規撫名家,各有原本”;造型設計上,則從“古札器尊鼎鹵爵之款制,到瓜瓠花果象生之作”,應有盡有。唐窯被公認是瓷中珍品,無論在品種的仿古創新方面還是在器物的制作技藝方面,都達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對中外陶瓷生產產生過極其重要的影響。唐英本人也親手參與瓷器的制作,傳世作品很多。他在瓷器上所書具的款識除唐英、俊公外,還有俊公氏、雋公、叔子、蝸寄、蝸寄老人、陶成居士、沐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

唐英(1682——1756年)字俊公,號蝸寄,關東沈陽漢軍正白旗人。出自滿族家奴之家。16歲進入養心殿當差,侍從康熙皇帝20余年。雍正元年,42歲的唐英受內務府員外郎銜,曾協助琺瑯彩瓷器的燒造。

雍正琺瑯彩瓷器在圖案裝飾方面,一改康熙琺瑯彩只繪花卉,有花無鳥的單調局面,大量出現描繪院畫風格的花鳥、花卉、竹石、山水等圖案,畫面空白處題以書法極精、內容文雅的相應詩句,而且詩文的引首都有一方朱文閑章,句末則有或兩方皆朱文、或上為白文下為朱文的閑章。雍正琺瑯彩瓷器真正成為制瓷工藝與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珍品,可以說與唐英有著密切的關系,且雍正琺瑯彩瓷器的裝飾風格日后成為唐英自制瓷器的范本。

雍正四年七月,年希堯出任淮安板閘關督理并兼管景德鎮御窯廠陶務。但由于年希堯常年駐守在淮安官署,因此,他只能遙領景德鎮御窯場務,無法具體負責燒造之事。為此,雍正六年,唐英因辦事干練受到怡親王推薦,而被派駐景德鎮御窯廠協助年希堯燒造官窯瓷器,“但一切燒造事宜,俱系他一人經營”。他用三年的時間,謝絕一切社會活動,和工匠們同吃同睡,苦心鉆研。在雍正九年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外行變成技藝精湛的陶瓷業專家。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年希堯被革職,唐英成為正式的督陶官。陶瓷史上稱其督陶期間景德鎮所制陶瓷為“唐窯”。“唐窯”產品被公認是瓷中珍品,無論在品種的仿古創新方面還是在器物的制作技藝方面,都達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唐英對雍正、乾隆兩朝的瓷器發展,起到了關鍵的歷史作用。因此他成為歷史上最不同凡響的督陶官。

1756年,唐英奏請退職解任,前后榷陶二十多年。

唐英在督陶期間,致力于制瓷工藝的總結和改革,系統考察和研究了景德鎮制瓷工藝,并請當時的名畫家孫祜、周鯤、丁觀鵬等繪圖,書法家戴臨書寫,完成了他的名著《陶冶圖編次,進呈乾隆皇帝閱覽。這本書共有圖20幅,圖文并茂,對采石、制泥、淘煉泥土、煉灰、配釉、吹釉、成坯入窯、燒窯、洋彩、束草裝桶等工序進行了科學形象的記載。唐英的這部主要著作全文只有4500字,卻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獻。

唐英是個儒雅的督陶官,后人對他的詩文了解較少。其實,在《陶人心語和《陶人心語續編里收有他的全部作品,而且有相當的水平。

唐英自制瓷器上大都題寫五言或七言詩,其內容常與所繪紋飾題材相呼應。久歷官場的唐英寫出來的詩大多樸素無華,恬淡自然,例如:“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天際晴云舒復卷,庭中風絮去還來。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開。”“懶視門前長者車,有山堪蹦水堪漁。是非不入東風耳,花落花開只讀書。”在這幾首短短的小詩中,詩人選擇了最富于表現力的自然景色和庭院風光,充分利用七言律詩的對仗,交織成一幅清新動人、恬淡雅致的圖畫。唐英這種超脫淡定,寵辱不驚的樸素文字特別適合現代人“久居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心境。

當然,唐英也有言志的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收藏的墨彩云龍紋筆筒,上書:“指日春雷震太空,甲麟頭角動英雄;乘云帶雨飛千里,吸霧呼風上九重。擲扙葛陂仙法大,點睛僧壁巧人同;思波挑浪溶溶暖,一任遨游四海中。”

綜觀唐英的書法藝術,行書尤其突出,上承魏晉、漢、唐、宋之名家,行筆中自然巧妙地融入前人章法,從而創造出自己的體勢,形成自己的風格。其字結體用筆均出于自然,起承轉合氣韻貫通。灑脫之心情,浸透字里行間。作品中字與字、點與畫之間,墨色枯濕濃淡之變化,非一般書家所能比。例如天津博物館藏清乾隆唐英制仿官釉題詩筆筒,上書:“簡靜二字,制心則心一,制事則事裕,治民則民安。”詩文行筆流暢,氣韻生動,宗法二王和米芾。此筆筒制作之精,可與宋官窯媲美。

唐英的楷書受清代館閣體影響較深,規整精工、清秀健俊。“佑陶靈祠”青花瓷匾,是雍正九年仲冬唐英為景德鎮“風火仙廟”所書,它鑲嵌在廟的西院墻門楣的上方。匾長135、寬43.5、厚6厘米;四周的纏枝番蓮紋和中間的字為青花,印為釉里紅,字、印都陽文凸出。此匾為研究唐英及其書法藝術和“風火仙廟”等提供了可貴資料。現藏景德鎮陶瓷館。

董其昌的繪畫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很大,唐英繪畫遠師董其昌,其繪畫長于山水。他注重傳統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2001春,佳士得香港0516清乾隆唐英制粉彩山水題詩句燈籠瓶,瓶腹粉彩為飾,書畫皆精,以312.5萬元創造了唐英自制瓷器的最高成交價。

據記載,唐英還是位戲劇家,著有劇本十七個,合稱《古柏堂戲曲集。唐氏劇作多取材下層人民生活,情節生動,便于演出。他根據梆子腔劇目改編的《面缸笑、《十字坡、《梅龍鎮等,后來又被改編成京劇《打面缸、《武松打店、《游龍戲鳳等,廣泛演出。

唐英自制的瓷器造型輕巧俊秀、簡潔疏朗。器形各部分之間比例協調,恰到好處。外形上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這些秀美端莊的器形,出神入化,高雅之至。大大提升了文房用品的審美觀和欣賞水平。筆筒主要有圓筒形、方形、仿竹、雙聯形。作品大多以白釉、仿石釉、仿官釉為地。細查底足可知:胎土陶煉精細、潔白,密度很高。

紋飾主要有四種。一、墨彩云龍紋。例如2003年4月27日,香港蘇富比編號178清乾隆唐英墨彩云龍紋題詩小筆筒;嘉德2005春編號2003清乾隆唐英墨彩云龍紋筆筒等。筆筒外壁通身以淡墨彩繪云龍紋,局部以紅彩暈染。畫意粗獷豪放,氣勢磅礴。二、纏枝蓮紋。例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燈座;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花斛。其紋飾流暢灑脫,疏密得當。三、山水高士圖。例如2005春嘉德編號2004清乾隆唐英詩文粉彩山水詩文筆筒。筆筒四方形,外壁兩側繪高山流水,蒼松古柏,茅屋小橋,高士漫步其間。此件拍品以55萬成交,創造了唐英自制筆筒的最高成交價。四、墨彩詩文裝飾。例如2004年秋太平洋上拍的清乾隆唐英墨彩詩紋觀音瓶。

“陶人款”始于清初,盛行于乾隆朝,唐英參與制作的瓷器上“陶人款”可分為落款和閑章兩種。通常詩句的迎首和末尾均配以內容文雅的閑章,章之形狀有橢圓形的、也有長方或方形的,用料為礬紅彩。絕大多數器物上詩句迎首鈐一印,末尾鈐兩印,也有少數器物上的詩句迎首無印,而只在句末鈐印。其所書四字款識有:蝸寄居士、蝸寄老人、陶成居士、沐齋居士、榷陶使者、陶榷使者、甄陶雅玩、陶成寶玩等。例如,2004年嘉德編號2043清乾隆唐英墨彩百壽字紋筆筒,落款楷書題寫“蝸寄居士摹古”。三字的篆書款識有:俊公氏、督陶使、古柏堂、古泉堂、陶成堂。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英仿官釉墨彩行書筆筒:上首落紅彩“古柏堂”陽文章。兩字篆書印章有:唐英、俊公、雋公、叔子、蝸寄、陶人、半山、片月、松風、玉feng、沐齋、居士、古泉。例如,2004年春紐約蘇富比編號77清乾隆唐英制題詩筆筒就落有“玉feng”礬紅彩章款。單字篆書印章有:陶、榷、鑄、翰、墨、鈞等。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英制仿官釉墨彩行書詩句水丞,落紅彩“榷”、“陶”篆書方章款。筆者在鑒定過程中還發現,“翰”字多寫為異體字,右側羽字之上多加了一橫。此外,唐英自制瓷器底款一般落“乾隆年制”四字兩行紅彩篆書款,書寫不規范。


上一章  |  金品典當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