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重生在1976第九十四章 投機倒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歲月——重生在1976 >>歲月——重生在197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 投機倒把

第九十四章 投機倒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夜深  分類: 都市 | 現實百態 | 夜深 | 歲月——重生在1976 
雖然平安地跑到了香港,但從信中的述說曹青看得出周榮發這一路上的艱險,稍有差池周榮發面臨的就是。[醉][露][網]

但是,周榮發的信里依舊透著樂觀的性格和他強大的自信心,受了如此大的磨難,身在異地他鄉,他并沒有就此消沉,反而讓曹青轉告自己的親人,他一定能在香港扎根生存,重頭來過。

對于周榮發的這種自信心曹青絲毫不懷疑,一位天才的商人到了那里同樣會是個成功者。坎坷的道路阻擋不了他前進的腳步,憑周榮發的頭腦和敏銳的商業眼光,曹青相信用不了多久他肯定能在香港建起自己的事業。

不過,曹青絕對不會看著周榮發在香港孤身奮斗,雖然最后他一定能獲得成功,可是現在的曹青更想幫他一把,盡量減少前進中的障礙,看完了信后曹青考慮了幾分鐘,很快就離開了上美影趕往三官塘橋。

還是那個小院,等郭亮把白芳和陸士良陸續找來后,曹青這才從口袋里拿出信,告訴他們已經有了周榮發的音訊。“真的么?這是榮發的信?快!快給我看看!”驚喜地站起身來,白芳連忙接過,顫抖的雙手取出信紙,越看神情越是激動。

“老天保佑。榮發……榮發他還活著!”兩行晶瑩地淚水劃落,白芳抑制不住地哭了,但同時她又高興地笑了。周榮發到了香港,一切平安,這個消息是送給她最好的禮物。雖然心愛的人如今遠在千里之外。可手中拿著這封周榮發的親筆信,看著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跡,白芳仿佛看見周榮發正站在自己身前微微笑著。

“我要去香港!我要去見他!我要和他在一起!”心底里一個聲音在不停地吶喊,白芳恨不能馬上插上翅膀就飛往香港。可同時,理智又告訴她這不現實,去香港哪里有這么容易?沒有政策,沒有護照。沒有簽證,更沒有香港那邊地海外關系邀請,普通人想出國是根本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她要是走了榮發奶奶又怎么辦呢?丟下多病的榮發奶奶留在上海,就算是周榮發同意善良的白芳也絕對不會允許自己這樣做。深深呼吸著,努力使激動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再看一眼信末的那句話。白芳無比期盼著周榮發信中所說一家團聚地日子能早點到來。

聽聞周榮發的消息,等再看完了這封信。郭亮和陸士良一樣欣喜若狂。這么多日子,大家都為周榮發而牽腸掛肚,為他的命運而擔憂著,如今終于得知了他的下落,心頭的大石總算落下了,臉上不由而同的露出了欣慰地笑容。

“舅媽,這事您找機會悄悄告訴奶奶和老伯伯。高叔叔和韓阿姨那邊由我來說,千萬記得別外傳。”在他們來之前曹青已經想好了一切,特意叮囑了白芳一聲。

“放心吧青青,我知道怎么做,這事就連我爸都不會露半句的。”四人之中曹青雖然最年幼,但這些日子來大家都習慣了由他來拿主意,也許是因為那天面對白芳母親地一席話,或者是因為這個孩子常常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幾回下來無論是郭亮還是陸士良,甚至是白芳。都下意識地把他當作成年人看待。更把他當成了主心骨。

等叮囑完了白芳,曹青的目光又向郭亮他們望去。兩人當即會意地表明態度,尤其是郭亮更是拍著胸口保證就是連老婆都不說時,曹青忍不住給他滑稽的樣子給逗笑了。

“其實這事也沒這么嚴重,秘密是要保守的,但我想過個兩三年就沒事了。”怕他們有心理負擔,曹青特意解釋了一句,畢竟現在警察還在瘋狂地找尋周榮發的下落,更主要的是周榮發在香港還是個黑戶,一旦現在消息傳了出去難保不會出意外,要這樣就是害了他。按著曹青地推算,過個兩三年等周榮發搞到香港身份后,他在內地的案子差不多也就淡了,這時候也就沒必要在隱瞞了。

陪著白芳再說了些話,一心想把這消息早點告訴榮發白芳先急急走了。等白芳走后,曹青起身鎖上門,回到房間后招呼郭亮他們靠近。

“舅舅在香港過的很難,我想幫幫他,胖叔,陸叔,你們怎么看?”

“這還要問!老大的事誰不幫?”郭亮連忙點頭,陸士良同樣毫不遲疑地同意曹青的建議。

“不過青青,老大現在在香港,我們怎么幫呀?”陸士良想了想,為難地提出疑問。

“是啊!香港那邊我們又過不去,怎么才能幫老大呢?”郭亮一愣,撓頭也為難起來。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出個主意,見曹青笑瞇瞇地看著自己,郭亮一拍大腿就道:“臭小子,你是不是心里早就有主意了?快說快說!”

“呵呵,主意是有點,可具體怎么辦還得胖叔和陸叔商量商量。”曹青笑了笑,平靜地回答。

“這還什么商量的?你拿主意我們去辦不就得了?”郭亮大大咧咧地說道,陸士良卻皺了皺眉,覺得事并不像郭亮想象的這么容易。

“青青,你仔細說說怎么個辦。”制止了郭亮的咋呼,陸士良穩重地問。

“舅舅雖然到了香港,可他現在是個黑戶,除了干活認識的朋友之外那邊人生地不熟地幾乎沒人能幫他。眼下最重要地是先讓他把黑戶地帽子給摘了,然后在香港好好安一個家,這樣才有可能把舅媽和奶奶接過去。”

“這個太難了吧?”郭亮他們面面相覷。曹青地話雖然說的有道理,可搞個香港身份他們誰都沒這能耐啊!別說幫周榮發搞身份了,就算他們想去香港瞧瞧他也是不可能的,這小子平常精明的很,今天腦子糊涂了?怎么異想天開了呢?

瞧著他們地表情曹青笑了。擺擺手道:“你們這么看著我干嘛?我不是港督,你們也不是,我們三個都沒辦法給舅舅搞香港身份。”

“那你剛才說……。”郭亮沉不住氣追問。

“我說要我們幫舅舅搞身份的話沒?”翻翻白眼,曹青沒好氣地反問。

“這個……。”兩人全是一愣,回想前頭的話曹青的確沒這么說,那這小子提這事干嘛呢?尋開心呀?

“傻啊你們!”見他們還沒開竅,曹青點醒他們:“這香港身份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關鍵在于一個字!”

“什么字?”

“錢!”錢?”

曹青點點頭,認真道:“香港是資本主義的殖民地,又是自由貿易港,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一切都由金錢說話。有錢就有地位,只要口袋里有了錢什么東西搞不著?一個小小的合法身份根本就是毛毛雨的事。所以關鍵是要讓舅舅有搞身份地錢,這樣一切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可我們去不了香港啊!再說……這得花多少錢?十五萬夠不夠?”郭亮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存款,連忙問道。

“我也能拿出這個數來,加阿亮的十五萬就是三十萬,青青,這些錢夠老大搞個身份了么?”陸士良想也不想地說道,仿佛這些錢只是十塊二十塊一般。曹青知道這些幾乎是他們兩人的全部家當了。

心頭不由得感動,患難見真情,作為朋友能毫不遲疑地拿出全部家當無私地幫助他,這樣的兄弟周榮發真沒白交。不過,曹青緩緩搖了搖頭,這些錢雖然不少,但曹青并不知道周榮發搞身份需要多少錢,何況他也不打算把這些錢僅僅只為周榮發搞一個身份,他自然有他的另外計劃。

“怎么?這么多還不夠?”兩人異口同聲地問。

“不是不夠,是沒這必要。”曹青回答道。見他們臉色一變連忙擺手示意聽他把話說完:“搞個合法身份誰也不知道需要多少錢。但我想這錢是越多越好。而且這三十萬應該是兩位叔叔地全部積蓄了,要是都拿出來幫舅舅搞身份萬一還是沒搞到。以后怎么辦呢?”

“那……。”

“舅舅是什么人我想你們都清楚,香港是個自由城市,也是個商業城市,舅舅在香港其實比在內地更有發展前途。現在他缺少的就是機會、身份和資金,三者缺一不可。這些錢雖然多,但絕對不可以現在給他,一旦出了問題就沒退路了。其實怎么做我已經有構思了,我地想法就是……。”

當天,曹青和郭亮他們整整聊了好幾個小時,第二天郭亮就和陸士良去了十幾家銀行,分成十幾次把存在里面的錢陸續提了出來。整整三十萬現鈔,十萬交給郭亮,二十萬由陸士良保管著,幾天之后陸士良踏上了南行的火車到了深圳,然后在深圳找了個地方呆了下來。

隨后,三官塘橋出了件大事,原本最早最大的三個攤位,一個由于周榮發被捕后交于郭亮和陸士良代為照看,但突然有一天這個攤位和郭亮、陸士良的攤位一起都轉給了幾個要好的知青,從此以后這三位集市的創建者就此退出了很興旺地三官塘橋市場,除了郭亮很莫名其妙地跑到人流一般的華亭路靠近淮海路搞了個服裝攤位改行賣衣服外,陸士良居然和失蹤的周榮發一樣離奇地從上海消失了。

對三官塘橋市場的后來者來說,郭亮他們的退出只不過是件很普通的事,不過對于在市場的幾個老人來說,私下談論中忍不住搖頭嘆息,一致認為是周榮發出事的原因使得齊心合力的伙伴們灰了心,從而離開了這個令人傷心地地方。鐵打地營盤流水地兵。三官塘橋市場隨著逐漸擴大,進來做生意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人來就有人走,時間一久人們也就漸漸淡忘了周榮發他們三人,再也沒人記起這市場當初究竟是誰搞起來地了。

現在地華亭路只不過是一條不長的小路。夾在淮海路的一邊并不起眼,雖然有幾個零星的服裝攤位擺在那邊,但誰都不看好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丟下了火火紅紅的禽蛋生意,郭亮出了點錢在這條路上搞了個面積不大也不小的攤位,平常買著從別人手里轉批來地喇叭褲,牛仔褲什么的,買賣平平安安。誰也不知道他賺錢還是虧錢,經常瞧見他不是坐在攤后面的躺椅上悠閑地拿著本小說翻看,就是和附近居民的老頭擺開棋盤殺得昏天黑地,似乎心思根本就沒放在生意上,得過且過混著日子。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又到了夏天。這年夏天高強一家喜氣洋洋的。不僅因為得到了周榮發平安的消息,更因為曹青和小蕓一個順利地考進了美院。另一個也以良好地畢業成績進了初中。

“青青,等大學畢業后打算做什么呢?”高強笑瞇瞇地問,邊上韓萍白了他一眼,替曹青回答道:“這還要問?我家青青現在在上美影做著編導呢,等畢業了當然就是去上美影工作了。”

“呵呵,上美影好,好啊!”其實高強并不是不知道。但作為長輩的關心還是得問問,既然孩子作出了如此選擇,他當然支持孩子地決定了。笑呵呵地問了問曹青現在在上美影的工作,高強勉勵他好好干,告誡他凡事要堅持恒心,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去去去,我家青青不知道多懂事,這還用你來嘮叨?”高強說的是曹青,韓萍卻頓時不滿意了,自從那次玩笑式的娃娃親后。韓萍不僅把曹青當成了自己孩子。更把他當場了以后的女婿。看著這個孩子一點點長大,韓萍就覺得異常幸福。尤其是見曹青和小蕓的關系親密無間,更讓韓萍暗暗得意當初的決定。

“我以后也要去上美影!”見爸爸媽媽老是說哥哥地事,小蕓心里不滿意了,嘟起小嘴在一旁嚷嚷道,惹得大家一片笑聲。

“你可不能去。”曹青樂著說道,歪著腦袋打量著個頭漸漸長高的小蕓。

“哼!為什么?”一甩小辮,小蕓不服氣了,既然曹青能去她就為什么不去呢?肯定是特偉爺爺偏心,嘴上說喜歡自己,可老是不同意自己跟著哥哥一起搞動畫。

“小傻瓜,難道你不記得自己說過的話了么?”曹青摸摸她的腦袋笑問。

“我說過的話?什么呀?”小蕓轉著大眼睛仔細回想,怎么都想不起來自己曾經說些什么了。

“當個大畫家呀!”曹青笑著提醒道:“剛學畫的時候你不是決定以后當大畫家么?再說沈爺爺一直都把你當畫家培養呢,要是你以后跟著哥哥也去搞動畫了,誰來當這個大畫家呢?”

“可是……可是……。”小蕓終于想起來了,可依舊不甘心道:“當大畫家也能搞動畫呀,為什么哥哥能搞我就不能搞呢?哼!偏心偏心,一定是你們偏心!”

“傻妹妹……。”曹青哭笑不得地搖搖頭,小蕓這么好的天賦去搞動畫實在是太可惜了,當他順利考進美院的那天,沈老很高興的和曹青聊了許久。隨著小蕓的長大,她地基礎越來越扎實,更是這兩年來進步飛速,沈老已經能教她地差不多快教完了,接下來就要靠她自己去領悟,去形成獨特的風格。這些作為師長地沈老只能在一旁指點,而無法再同以前一般手把手地教導了,更因為國內的藝術氣氛,和學習條件逐漸不再適合小蕓了,沈老一直在琢磨著找機會把小蕓送出國去,在良好的環境下繼續學習。

當然,這些事還遠未到和小蕓談的時候,也許再過三年、四年,最多五年,沈老就打算讓小蕓報考歐洲的美術學院,讓她和自己當年年輕的時候一樣。在歐洲良好的環境中好好學習幾年,游歷一番。

對于沈老地這個決定曹青當然舉雙手贊同,怪不得沈老得知小蕓跳級參加考試,提前升入初中的消息后非但不擔心拔苗助長,反而笑瞇瞇地很平常的樣子。按著沈老的盤算。聰明的小蕓只要在繪畫地學習上跟著他的進度提高,至于學習上當然是越好越滿意了,等再過這么些年,小蕓也就夠格去留學了,沈老非常希望在他還在人世的時候,親眼看見這兩個小弟子的成才。

“小傻瓜!”小蕓還是孩子氣,有時候和她說大道理反而沒用。早就摸準她脾氣的曹青偷偷在她耳邊道:“等你當了大畫家才能幫哥哥大忙啊!你瞧,上美影的這么多叔叔阿姨們,哪個是大畫家呢?所以哥哥每天都累得要命,許多事都要自己來做。要是我們家小蕓當了大畫家就不同啦,到時候有些難題哥哥搞不出來的你就能幫哥哥忙了,沈爺爺和特偉爺爺就是因為這點才不讓你現在碰動畫地。他們擔心你的學習啊!要是萬一你成不了大畫家,不僅是兩位爺爺。就連哥哥也很會不高興的。”

“真的么?”小蕓半信半疑地抬頭問。

“當然啦!”曹青很認真地點頭,還加了一句:“不信你可以去問沈爺爺和特偉爺爺。”

歪著小腦袋仔細想了想,小蕓用力地點頭答應:“嗯!我一定能幫哥哥大忙的,等著瞧,等我成了大畫家就幫哥哥解決最難最難的難題!”

“好!哥哥等著這一天!”

瞧著兩個孩子之間地約定,高強和韓萍欣慰地對視一眼,默契地笑了。既然今天是好日子。高強很爽快地決定請大家出去好好吃一頓,讓小蕓和曹青去喊榮發奶奶、老伯伯和白芳,高強和韓萍特意換了身新衣服,一家高高興興地出了門。

80年,外面除了食堂和國營飯店之外已經有了私人開的小餐廳,雖然規模不大但比起國營食堂和飯店無論是服務態度還是飯菜地質量都好許多。更主要的是,小小的餐廳里,聰明的老板還拿了些五彩的電珠掛在墻上,通電之后一亮一亮閃爍著,瞧上去既別致又新穎。

“青青。士良他們現在進展怎么樣?”吃到差不多的時候。白芳趁著高強他們在興高采烈地聊天時悄悄問了曹青一句。

“一切順利!”曹青回答道,抬眼看了看高強那邊。低聲向白芳道:“舅媽,明天抽個時間和我一起出去一次,等到了地方我們再細談。”

“好!”白芳一口答應,神情中有些興奮和期待。

接下來的時間,曹青和白芳仿佛什么事都沒說,但回家上樓他們交換了下眼神,微微向對方點點頭,示意明天再見。

第二天上午,曹青打著去上美影地理由出了門,走到對面的公交車站后他耐心等待著,過了十來分鐘就瞧見白芳也從弄堂里出來了,見到曹青高興地向他揮揮手。

半個小時后,他們來到華亭路,見到曹青他們出現正在和人下棋的郭亮借口拉肚子把攤子讓人替著照看著,拖著雙破拖鞋遠遠帶著曹青他們拐進了附近的一幢老樓。

“阿亮,你們干的怎么樣了?”曹青的計劃事后和白芳仔細說過,作為周榮發的未婚妻曹青必須讓她知道一切。不過相互之間還是約定好,在事情沒結果前一律不能往外說,這既是保密,也是為了安全,畢竟這事可不小。

進了郭亮用老屋換來的這間房,剛關上門白芳就迫不及待地追問。

“呵呵,我出馬還不是手到……擒來!”得意洋洋的郭亮哼著京劇曲調,搖頭晃腦地清唱了半句。

“真的?快!仔細說說!”白芳興奮地問道。

“還別說,多虧了青青這小子出地主意,要不然哪里這么順利啊!”夸了曹青一句,郭亮仔細說了起來。當初陸士良去深圳是三人商量了半天才定地,一是因為陸士良做事比較謹慎,二是因為陸士良家里本就是廣東人,聽得懂也會說粵語,三是因為和已經有了家庭的郭亮相比單身一人地陸士良沒什么牽掛,最后才敲定由陸士良去深圳。

到了深圳后,說著一口粵語的陸士良很快就在當地安定了下來,而且他還用錢在靠近中英街的附近搞個店鋪,表面上做著小買賣,暗中通過摸來的渠道采購大量內地急需的商品,再通過其它方式發往上海。

在華亭路開著小攤位的郭亮其實就是上海的收貨人和批發商,別瞧他的攤位表面生意清淡,其實這個攤位僅僅是用來掩人耳目,私下里郭亮聯系到了不少下家,每當陸士良的貨一到,他立即轉手就通過下家把貨發了出去,快進快出利潤雖然不是最高,可要說出來也讓人足以目瞪口呆了。


上一章  |  歲月——重生在1976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