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II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恐怖>> 鬼吹燈II >>鬼吹燈II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

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本物天下霸唱  分類: 懸疑探險 | 恐怖 | 靈異 | 鬼吹燈 | 本物天下霸唱 | 本物天下霸唱 | 鬼吹燈II 
訂閱:

鬼吹燈II

鬼吹燈II第三卷

我對孫教授沒什么好象,冷笑道∶「這老賊,被我抓了個現形,看他以后還有什么面目說我是倒斗的……」說著話隨手翻了翻那本工作記錄,竟然越看越是驚心動魄,無價之寶秦王照骨鏡的圖形,赫然繪在當中。

孫學武教授遺落在博物館中的工作記錄里,精確地勾繪著秦王照骨鏡的圖案,我雖然從沒看過這面古鏡的鏡背,但嵌在銅鏡邊的無眼魚符特征明顯,絕對不會認錯。古鏡圖案的四周還注釋著許多文字,可能都是孫教授的研究和分析記錄。

我還以為秦王照骨鏡已經被陳教授交給國家了,難道他竟然暗中先給了孫教授?另外孫教授在三更半夜偷偷潛入博物館,究竟意欲何為?

我心中滿是疑問,見這本工作記錄內容繁多,一時半會兒難以看出什么頭緒,就合上筆記本裝在了大衣口袋里,準備回去再看,眼下還是要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先去看看那口漢代丹爐。

此時展柜的側面已經被人撬開了,想必是孫教授所為,艾小紅見狀,當即表示要通知。我勸她說∶「畢竟只是贗品,而且又沒丟失損壞,還是別為這點小事麻煩領導和部門了,他們的工作負擔已經很重了。

人民為人民,咱們人民群眾也是應該與人民心連心的,哪能總想把麻煩推給呢?應該多為你哥他們著想才是。」

艾小紅也是個實心眼兒的姑娘,她點頭說∶「胡大哥你不愧是在人熔爐中鍛煉過的人,處處都為別人著想,我還是不給我哥添麻煩了。那咱們就快去看那尊鏨金銀五色銅爐吧。」

艾小紅把我和Shirley楊帶到銅爐前,這回沒了阻隔障礙,爐壁上的一切細節都在眼前,我問艾小紅∶「小紅妹子,你們館有這東西的解說詞沒有?」

艾小紅說當然有了,挺長一大段,都是專家給寫的,當下就給我們按博物館里的解說語解說了一遍。

我聽到一半就直搖頭。所謂「專家」精心撰寫的解說內容,與瓶山丹爐的真實來歷、用途相差太多,根本就是驢唇不對馬嘴。不過湘西瓶山中的丹宮,在史書上少有記載,近代除了進去盜過墓的「搬山卸嶺」之輩以外,更是鮮有人知,與其聽專家們捏造出幾句不囫圇的套話來,還不如憑我自己的眼力和經驗去解讀。

我將手電筒舉起來,把光束固定在爐身精致的銅壁上,以便讓Shirley楊看得清楚些。Shirley楊指著銅壁上一片凹凸起伏的銘文說∶「秦漢之際崇信方術丹藥,將燒煉不死仙丹稱為爐火之術。這些銘文可能是藥訣。」

瓶山丹宮里有大量從各地挖掘來的棺槨腐尸,按陳瞎子和鷓鴣哨那種盜墓大行家的看法,這是一種以死人「燒丹」的卑劣行徑。Shirley楊能識古文,她說丹爐上殘缺不全的銘文大致記載著∶「人體以腎為引,生金之本,性命之根,有竅通于舌下。常生神水,左曰金津,右曰玉液,下灌丹田,丹田既滿,流傳骨髓;骨髓既滿,流傳血脈;血脈既滿,卜傳泥丸宮,反歸于腎,如日月循環,死后金水凝而為玄珠。」

那八幅鑄在爐壁上的仙人燒丹圖,前四面都是燒丹提取玄珠之法,渚如「切剖古尸取腎,燒煮煎熬出金水玉液,混合鉛汞引煉丹頭」之類,令人幾欲作嘔。

我心想這燒丹的損招也不知是誰想出來的,要是真能依此燒煉出金丹來,恐怕就不是不死仙藥了,而是名副其實的致命毒藥,誰吃誰倒霉。

再看另外四幅丹圖,則另有一篇較短的銘文,與丹藥訣相反,說的是真丹,也就是我們想找的內丹。

自古煉內丹即為煉氣。氣之所以養形,蓋于五臟六腑之間,因七情而斂散,故發于五岳四瀆之上,有六氣之變,能清濁以無余,湛然寂如,固山水之淵,非六氣可得而取也。青龍之氣,如祥云襯月;朱雀之氣,如朝霞映水;勾陳之氣,如黑風吹云;玄武之氣,如膩煙合霧……

我在內蒙草原盡頭的百眼窟里,曾親眼見過形體巨碩的老黃鼠狼尸體中,有一枚紅丸真丹,就如同牛黃、驢寶一類的生物體內結石。在風水一道中,所渭的「生氣」,渺渺茫茫,無形無質,而這種古尸中的內丹,正是由于天地間的生靈感受日月山川之精化所凝結而成。《十六字陽風水秘術》中的「化」字一卷有詳盡闡述,其實所謂的「內丹」并不能使人延年益壽,更談不上長生不老,只是天地之生氣在生靈體內化為實質,但南洋降頭師要為多鈴拔除尸降,就絕對離不開此物。

以前大內皇宮中收藏了許多內丹,正史所載最著名的,當屬北宋年間的「蜘蛛寶」,這些生氣凝結的丹頭,都有驅尸毒拔尸降的效力。可如今那些古物早就或是毀于天災,或是失落無蹤了,也唯有寄希望于在某地古墓冥府中還能找到,正如古人所言,在古墓地宮中尋找丹藥,此乃「府中求玄」之舉。

可是鏨金銀五色丹爐上卻并沒記載哪里有古墓金丹,我尚不死心,又去看爐壁的上下兩端,邊看邊對Shirley楊說∶「孫教授是研究古代符號密文的專家,他為何會偷偷溜進博物館看這口丹爐?這老兒也想服食求神仙不成?他可不應該覺悟如此之低,人民群眾白培養他這么多年了……」

Shirley楊忽然按住我手中晃動的手電筒,將光束照到爐頂,對我說∶「孫教授大概是想看這部分……這銅爐的前身是來自歸墟。」

爐頂高處是連為一體的紋飾,鑄造得很精細,人物和器物都是側像,神態古樸生動,有些像是連環畫,先是大海揚波,成群結隊的「龍兵」,負著一口古鼎上岸,此鼎形狀特點與恨天氏以龍火鑄造的銅鼎完全一樣。

隨后是百鳥爭鳴,一個天子般的人物橫臥在鼎旁,似乎是死后將古鼎做了陪葬品,鼎上分別裝飾著四枚古符,分別是龍、人、魚、鬼,都嵌在鼎身的一面圓盤之中。看那圓盤竟極似「秦王照骨鏡」的樣子。

接下來山陵遭天雷擊穿,有許多人把古墓中的巨鼎抬出,鼎器至此已經四分五裂,又被人鑄成廠煉藥的丹爐。

這一層圖案應該是記載這丹爐的來歷,似乎是周王朝時恨天氏進貢的古物,被某一代周天子下葬時埋人古墓,后來由于自然災害,使得古墓內的器物暴露出來,才有人將銅鼎取走,改鑄為丹爐。如此看來,那些上古的卦符,都是從歸墟流傳出來的。

我知道恨天人精通古卦,可以照燭以卜萬象,但有件事始終被我忽略了,「秦王照骨鏡」既然與那幾枚神秘的無眼卦符配套,它就應該是一面卦鏡,而關于「秦王照骨鏡」的來歷,恐怕就未必如陳教授所言了。也許我們從-開始就被騙了,什么古鏡鎮尸,鏡背為尸氣所浸不能照人,都是與這南海卦鏡毫不相干的。「秦王照骨鏡」也許確有其物,但肯定不是我們從南海沉船中打撈回來的那面古鏡,鬼知道這鏡中埋藏著什么秘密。

Shirley楊的臉色也不太好,她自然已察覺到我們被人欺騙了,可從她眼神中流露出的則是疑問∶「孫教授潛入博物館來看五色丹爐,是同他研究所謂的「秦王照骨鏡」有關?他如此癡迷這面古鏡,究竟想做什么?」

我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老小子的工作記錄已落在咱們手中,回招待所后仔細看上一遍,也不愁查不出他的底細。」

我們又將五色丹爐從里到外看了個遍,隨后又讓艾小紅帶我們去看了繪有女仙的漆棺,以及銅鬼、銅人的復制品,覺得再無遺漏了,這才心滿意足。

艾小紅把我們送到自然博物館門口,我跟她握了握手,客氣道∶「我跟你哥艾搗蛋是戰友,你就跟我親妹子差不多,也不跟你見外多客套了,但還是要感謝你今晚上帶我們參觀了這些文物,另外還見識了這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生前專門吃人的白蝙蝠精標本。」

艾小紅說∶「胡大哥你別開玩笑了,等將來你們有空來湖南,我帶你們去參觀我們湖南的鎮館之寶,那可是千年濕尸,世界奇跡,比白蝙蝠標本有意思多了。你看到過真正的千年古尸嗎?不是仿制品。」

我對艾小紅嘿嘿一笑,說道∶「以前倒是看見過一兩回,不過不是在博物館里,所以沒敢細看,等下次去到你們那再好好參觀。」說完便揮手同艾小紅告別。

我們回去的時候已經是后半夜了,路上根本沒有車,只好和Shirley楊開「十一號」,等走到招待所的時候,凍得肺管子都麻木了,趕緊先用暖壺里的熱水沖了杯茶,連大衣都顧不上脫,就點上支香煙,準備翻看孫教授的工作記錄。

我正要翻開來讀,Shirley楊卻突然按住筆記本說∶「我覺得這么做是不是不大好?也許這些都是孫教授的心血,咱們不應該在沒經過他同意的情況下偷看……」

我說∶「偷看也有很多種,有一種偷看是無意中看到的,他掉在地上被我不小心看了幾眼,按理說不能算是偷看。再說天底下重名重姓的人多了,咱們要不看明白了內容,怎么好只憑一個名字就還給孫教授?」

我把Shidey楊的心思勸活了,說服她陪我一同查看這本「工作記錄」。此時在招待所里,再無旁人相擾,說起來我老胡也算是業余考古愛好者,自然是要靜下心來一頁頁仔細觀看。我對Shirley楊說∶「孫教授曾經對我說他的工作內容都是,他娘的吹牛不上稅,咱們就看看這位研究龍骨天書的專家都有什么……」

我早巳抑制不住好奇心,邊說邊翻開工作記錄。這種筆記本是最尋常不過的,里面每隔數十頁就有一張彩插做裝飾,彩圖中多是北京的各種景觀,包括廣場、,人民大會堂、頤和園等等,紙色微黃,里面還夾帶了許多票據,恐怕用了不少年頭了。第一頁著孫教授所在單位下發文具的紅章,底下有用鋼筆寫的「謹言慎行」四字,最下邊是「孫學武」的簽名。

翻到第二頁,只看了頭一行字,我和Shirley楊都是一怔,心中極是驚詫,異口同聲地問對方∶「孫教授怎會知道大明觀山太保?」

我記得陳瞎子對我們講述盜墓往事的時候,曾經提到過「觀山太保」,搬山卸嶺合盜瓶山古墓的時候,在無量宮丹井下的鐵閣露房以及山腹回廊中見到過一具形容詭異的尸體,根據尸身上的遺物,推測其為明代的盜墓賊「觀山太保」。

以當年卸嶺盜魁陳瞎子與搬山道人鷓鴣哨的閱歷見識,尚且對觀山太保「只聞其名,不知其實」,只聽聞此輩行蹤「詭秘無方,觀山之事,神仙也猜他不到」,當時卸嶺群盜正在尋找瓶山古墓,只把那具「觀山太保」的尸體匆匆焚化了事。

陳瞎子的這番話言猶在耳,但我和Shirley楊卻完全沒有料到,在孫教授遺落的這本工作記錄中,竟會提到觀山太保。

我與孫教授只在陜西古藍縣見過兩次,雙方話不投機,而且此人脾氣古怪,喜怒無常,說起話來遮遮掩掩,屢屢欲言又止,似乎對倒斗的手藝人格外痛恨。但他身為考古專家,竟又偷偷摸摸潛入博物館里窺探文物,還在工作記錄中研究古代盜墓賊的歷史,我看這孫教授一定是個有許多秘密的人,他做的事情才是連神仙也猜不透。


上一章  |  鬼吹燈II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