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博士就是加器
馮劫的老妻生病了,寶鼎攜兩位夫人同去探望。
師母不過偶感風寒,病情并不嚴重,但師傅卻是憔悴不堪,反倒更像病患。
寶鼎陪著馮劫坐在堂上隨意閑聊,言辭中露出關切之意。馮劫看著眼前氣宇軒昂、英姿勃的寶鼎,感嘆不已。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寶鼎就像當初他們所設想的那樣,已經成長為大秦之鼎柱,其成就甚至已經過了當年的宗室重臣樗里疾,如今寶鼎的一言一行不僅影響到帝國政局的走向,更影響到帝國的命運,而這卻是他們當初所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馮劫是帝國的副丞相,然后才是御史大夫,一個是行政職責,一個是監察職責,這兩個職責疊加在一起,使得他不僅成為連接內外廷的樞紐,也讓他成為皇帝的最重要的近臣之一。
帝國的中央集權制剛剛具備雛型,內廷的主要組成機構尚未獨立,皇帝決策主要靠身邊的近s化的統一將進一步遏制和打擊寒門貴族的崛起,并最終扼殺諸子百家的學術和“百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展環境。
中土諸子百家“百齊放、百家爭鳴”的土壤就是諸侯并列的大時代,寒門貴族一代代崛起的前提條件就是諸侯爭霸,就是中土的分裂和戰。雖然諸子百家都在自己的學術中推崇“統一”,但實際上不過是推銷本家學術的一種手段而已。君王都想統一中土獨霸天下,而統一需要王國的強大,王國的強大則需要正確的國策,正確的國策則來自于合適的學術思想。
這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推銷手段,諸子百家誰也不知道中土統一之后的事情,統一后諸子百家的學術如何展,他們也不知道。
大秦給了他們答案,統一不僅僅是疆土的統政治經濟的統還包括思想文化的統一。大秦崇尚法學,以法強國,以法治統一天下,所以,統一后的中土文化就是法學獨尊,其他學術為輔。帝國以法學為官學,以法學取士,那么將來還有誰愿意學習除法家以外的學術?如此一來,其他學術還有生存的可能嗎?等待他們的命運肯定是死亡。
諸子百家靠什么生存?靠他們的學術,靠他們的思想。學術死亡了,思想死亡了,他們也就死亡了,所以,為了活下去,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拼死一搏。
如何搏殺?很簡單,分封諸侯,重建諸侯,再一次把中土推進爭霸兼并的時代,推向分裂和戰,然后他們就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這個世上沒有圣人,就連宣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佛家在生死關頭也會為“護佛”而英勇搏斗,不死不休,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以利至上”的諸子學士了。在他們的心里,士人階層的生存是第至于普通國民和庶民奴隸不過是草芥蟻螻而已,他們絕不會為了所謂的“大義”所謂的“民生”而犧牲自己的利益。說個最淺顯的道理,我這個“士”都活不下去了,我還顧得上你這個庶民的死活?
于是,以儒家“禮治”思想為,以儒家領袖淳于越為,來自諸子百家的關東博士們非常默契地走到了一起,他們宣揚“師古”,主張“分封”,就此贏得了大秦豪門貴族的青睞和支持,由此導致關東系內部的矛盾公開化,政治聯盟分裂,導致帝國內部矛盾激化,咸陽政局動g不安,而這一次更是掀起了驚天波瀾。
馮劫主動談到了當前政局,談到了關東博士集團和博士議政制度對當前政局的深刻影響,試圖以此來試探寶鼎放棄江南等地方控制權的真實意圖。
放在幾年前咸陽剛剛建立博士議政制度的時候,寶鼎對此肯定沒有太多的聯想。當時他看到的也是這一制度的優點,缺乏對其弊端的認識。
史籍上沒有關于博士議政制度的記載,但提到了始皇帝在統一之初仿效齊國稷下博士制度建七十博士一事。讀史的時候,寶鼎一掃而過,根本沒有在意,實際上他也看不到這句話背后所隱藏的秘密。但今日不一樣了,博士議政制度自實施以來,其利弊逐漸體現,其對帝國政局的影響也逐漸顯露,寶鼎結合大秦十五年的歷史仔細研讀,很快便現了關東博士集團和博士議政制度對帝國敗亡的加作用。
關東博士實際上就是帝國敗亡的加器。
寶鼎有理由相信,謀求分封的馮氏和蒙氏這兩大關東系豪門因為和關東博士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必然聯手。這一次政治風暴的掀起雖然表面帝國整個豪門貴族聯合威逼始皇帝,但實際上其背后的推手就是關東系這兩大豪門和關東博士集團。
歷史會不會重演?始皇帝會不會利用南北戰爭來轉移國內激烈矛盾,從而贏得充足時間聯合龐大的關東系政治力量持續打擊大秦本土豪門貴族?始皇帝會不會依舊利用“焚書”、“坑儒”兩大重案來重創大秦本土豪門貴族,然后再挑起關東系內部的廝殺,重創關東博士,牢牢壓制分封,確保中央集權?
寶鼎反復推衍后,否定了歷史重演的可能。
始皇帝在統一后五次巡視天下和連續掀起政治風暴,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集權”和“分封”的矛盾過于激烈,而其死后李斯動的沙丘之變和其后一連串的瘋狂殺戮,同樣證明了始皇帝自始至終都未能扼殺“分封”,由此可以推測出,“分封”貴族集團的實力非常龐大。
寶鼎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始皇帝在統一前后未能沉重打擊大秦本土豪門貴族,也未能阻止分封之門的打開,所以未來始皇帝若想重演歷史,讓“集權”壓倒“分封”,實力上存在不足,而“分封”若想壓倒“集權”,可能性也不大,因為還有寶鼎這個變數的存在。
所以,這一次始皇帝和“分封”貴族集團同時把矛頭對準了寶鼎,迫使寶鼎做出選擇,誰知寶鼎“自斷一臂”,從兩者的圍追堵截中逃了出去。他把力量回收到代北,把張開的五指變成了一只合攏的拳頭,這使得追殺他的對手非常忌憚,不敢再度逼殺了。
但寶鼎肯定要報復,一直以來寶鼎就不是個隱忍的人,你激怒了他,傷害了他,他肯定要百倍討還,所以這一次雖然逼得寶鼎放棄了江南等三地的控制權,逼得他壯士斷腕,實力受損,但他也成功分化了貴族集團。楚系拿到好處,肯定不會再上前圍攻;老秦人拿到好處,也馬上會化干戈為欲帛;始皇帝既削弱了寶鼎的實力,又擊退了楚系和老秦人對中央的“攻擊”,那么接下來他當然要坐享其成了。
如此一分析,寶鼎要對誰下手,呼之欲出。
蒙氏在軍中擁有相當的實力,蒙恬這幾年更是一直追隨寶鼎征戰北疆,而蒙氏更是屢屢妥協于寶鼎,雙方的關系雖然說不上親密,但最起碼在政治上配合默契,寶鼎暫時還不會公開與蒙氏決裂。
馮氏必遭報復。當馮劫得知寶鼎主動讓出江南三地的控制權之后,他就知道馮氏的麻煩來了。這幾天他苦思對策,可惜這件事的背后推手的確就是他,他雖然有心想把責任推給關東博士,但太子和淳于越、伏生師徒情深,寶鼎必定有所顧忌,最終還是要拿馮氏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