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一章 伐趙之謀(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一章 伐趙之謀(三)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一章 伐趙之謀(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第十一章伐趙之謀(三)

“王上請看,這里是司馬馬尚,這里是李牧,兩人雖是相距千里之遙,若是我們圍住了司馬尚,他象當年長平大戰廉頗一樣,堅壁不戰,則對我軍來說將是大麻煩。”周沖指著地圖,開始剖析,道:“周沖大膽妄測,司馬尚與李牧關系好,是好友,而司馬尚統領西線也是李牧所薦,李牧必是要司馬尚堅守,等待他從北地趕來。”

秦王點頭道:“周先生此慮極是,此事不可不防啊。李牧要是趕來,雖是千里之遙,人困馬乏,也會給我們增加很多麻煩。若是兩人對進,很有可能撕開一道口子,司馬尚潰圍而出,兩人合兵一處,整軍再戰。

“此戰,我軍不僅僅是要滅掉趙國,更在于要一舉而蕩平魏齊燕,所以節省使用兵力,不能讓將士們過于疲勞將是一個大任務。要是做不到這點,即使滅了趙國,也無力再戰,只有休整了,就會錯失良機。”

王翦點頭贊同道:“王上所言極是。周先生所慮,不得不防。王以為,可以派一支軍隊前出,前去阻攔李牧,遲滯他的行動,為圍殲司馬尚爭得時間。”

“王上,王將軍所言,臣也贊成。”蒙武附和。

秦王沉思道:“派一支軍隊前出,可是可以,但是這支軍隊的壓力會很大,要獨立面對李牧大軍,那可是趙國的精銳所在,能不能攔得住還成問題。再說了,李牧要的是時間,要是他不與這支軍隊正面交鋒,而是派出少量軍隊纏住這支軍隊,然后他本人卻率領主力西進,與司馬尚合兵,這又該如何處理?”

精明是秦王的一大美德,這話說出了一個可能發生的事實,而不是危言聳聽。

銳氣的王賁,道:“王上,臣愿領軍纏住李牧。”

蒙恬也不甘落后,道:“王上,臣也愿往。”

“好!”秦王贊賞道:“韓非以為如何?”

韓非結巴道:“王上,何不問問周先生。”

秦王看著周沖問道:“周先生成竹在胸了,快講吧。”

周沖應一聲,接著道:“王上,臣也以為應該派出一支軍隊前出,但是這支軍隊不是去攔截李牧,而是應該去這里。”右手按在地圖上。

“!”眾人齊聲叫起來,贊道:“此計大妙啊!”

秦王更是興奮得搓手,道:“趙之都城,一旦落入我大秦手里,縱然李牧司馬尚合兵,又能做什么呢?要是再把趙王抓住,則李牧將是不戰自潰。”

尉繚接著往下剖析道:“我軍兵臨的話,李牧得到消息他不會趕去西線與司馬尚合兵,必然是趕往。他這是勞師遠征,疲于奔命。計策是好計,只是邯鄲重地,趙國必有重兵,要如何才能做到一舉而下邯?”

他這話可問到眾人心里去了,都看著周沖,等他給出答案。

周沖說出自己的想法,道:“王上知道,趙國最銳利者是騎兵。騎兵的機動能力強,便于快速穿插,大縱深包抄,特別便于襲擾交通線、補給輜重。但是,趙國的騎兵若是與我的車陣對上的話,又難以沖亂我車陣,原因主要在于趙國的騎兵沒有馬鐙,腰力使不上,威力大減。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趙國之民雖是善于騎射,可是他們的弓不夠勁,射出來的箭矢不夠多,難以撼動車陣。

“周沖的意思是說,王上何不把大秦的騎兵集中起來,組成一支尖刀部隊,利用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在趙國做出反應之前,直插鄲。”

不用說,周沖的主意絕對是個好主意,一幅美妙的圖畫給他勾勒出來了,不過問題就在于單用騎兵攻打,風險太大。武靈王用騎兵拓地千里,那也是在北方,胡人沒有城廓這些守戰器具,騎兵對騎兵的野戰,要是遇到這樣的堅城,很難有所作為。更不用說,還有重兵,一旦失敗,后果會非常嚴重。

騎兵的優勢在于機動能力,打野戰絕對有優勢,對上堅固的大城市,問題就大了。這道理非常明顯,尉繚他們也不敢輕易表態贊成周沖的構想,沉思起來。

秦王皺著眉頭來回踱步,很明顯他也拿不準。周沖知道一個理,未來的戰爭走勢必然向以騎兵為

向發展,騎兵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是趁此機會,使騎兵一戰成名,便于秦王大規模發展騎兵,決心說服秦王,道:“王上,周沖以為這支騎兵可以配以馬鐙,專用的馬刀,以及連弩。輕裝簡從,晝行夜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退一步來講,即使不能拿下,也可以起到調到李牧回援,為殲滅司馬尚爭取時間。”

這問題實在是太大了,秦王一時難決,問道:“你們以為如何?王,你說說看。”

王翦皺著眉頭,道:“王上,這事難度太大,臣還沒想好。”他是個持重之人,沒想好不會亂回答。

秦王望著蒙武他們,都緊閉嘴唇,思索不已。

“繚子先生,韓非,你們以為怎么樣?”秦王問道。

尉繚道:“王上,此舉的利害關系,周先生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是如何行的問題。”他是贊成。

韓非充分展示了他的睿智,道:“國之盛,在于君;軍之勝,在于將。王上選定一員良將即可。”

利害關系,周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能否成功現在無法判斷,關鍵在于將領的才能了,韓非真的是切中要害了。

秦王長聲笑道:“這行動很大膽,風險很大,話又說回來,成功的好處也大,無論如何都要去做。至于將領嘛,寡人已選好了。周先生,這計策由你提出來,這支軍隊就由你去統領,由你為寡人拿下鄲。”

周沖只是論計,并沒有想到自己帶兵打仗,更何況自己根本就沒有帶兵經驗,嚇了一大跳,道:“王上,萬萬不可,周沖無實戰經驗,恐有辱王命,還請王上收回成命。”

“沒有經驗,又怎么了?”秦王反問,道:“寡人還是第一回當王上呢,這不是當得好好的嗎?你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韓地還不是給你治理得有聲有色,欣欣向榮?你這人有巧思,不能以常理猜度,就你去最合適。周先生,可愿為寡人辛苦一趟?”

這就是秦王,敢用別人所不敢用之人,用鄭國是這樣,用甘羅是這樣,用周沖也是這樣。

周沖略一思索,心想自己熟知后世那么多戰法,要是此戰打好了,未嘗不是推動秦國進行軍事變革的機會。這一戰要是打得好,必然會成為樣板,以秦王的精明,還有不大加推廣的道理。主意一決,周沖道:“謝王上!周沖愿領兵。”

秦王雙手一拍,道:“好!有周先生出馬,無憂。王賁,蒙恬你們都隨周先生出戰,你們記住:周先生說的就是寡人說的,一切聽周先生調遣。”

“遵旨!”王賁和蒙恬領旨。

王賁和蒙恬是當時的后起之秀,屬于年輕將領,要是周沖趁此戰給他們灌輸后世一些戰法,對推動秦軍的革新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周沖在心里不無興奮地盤算起來了。

秦王笑著道:“周先生,把你后面的話說出來。”

最新小說,盡在

周沖道聲領命,道:“王上,周沖以為這一仗當從趙之西南發起為宜。周沖曾對趙王偽言說大秦下一個目標是滅魏,可以好好利用。”

秦王精明人,馬上就明白周沖的意思,道:“寡人調動大軍,魏趙兩國必然不自安,寡人擺出一副滅魏姿態,以此來迷惑趙王。等到寡人部署完成,再由魏趙邊境向趙國發起進攻,必然會打趙王一個措手不及。司馬尚不是在西邊布防嘛,等到他明白過來,一切都晚了。他除了等李牧來救,什么也做不了。”

尉繚,韓非他們點頭贊同。

秦王臉一肅,道:“王翦,蒙武聽令:王翦為主將,蒙武為副將,為寡人擬訂滅趙,破魏齊燕的計劃。調集工匠打造馬鐙馬刀。”

王翦、蒙武欣然領命。這兩人是秦王手下最有才干,最有名望的將領,兩人合力,必將大有一番作為。

“周先生,寡人想辛苦你一下,代寡人去看望一下丹子。”秦王派任務給周沖。

周沖明白秦王要他去看望燕丹是假,從燕丹手里撈好處是真,應道:“遵王命!”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