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師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一章 伐趙之謀(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帝師 >>大秦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一章 伐趙之謀(二)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十一章 伐趙之謀(二)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殷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殷揚 | 大秦帝師 
第十一章伐趙之謀(二)

尉繚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王上請看,現在的趙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李牧的統率之下和燕國交兵,另一部分在司馬尚的率領之下在西線布防,防我大秦東進。兩部分當中,趙軍的精銳卻集中在李牧手里,司馬尚這邊的兵力相對來說就弱了許多,這就給我們機會。”

王翦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幫尉繚把下面的許說出來,道:“繚子先生的意思是說滅趙之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我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合圍司馬尚,進而殲之。第二階段,圍殲李牧。

“兵法之道,聚則強,分則弱,趙軍本是天下勁兵,可一旦分為兩部分,其實力就大為削弱,這仗打起來就輕松多了。”

尉繚,韓非,蒙武,蒙恬,內史騰齊道:“王將軍所言極是。”

尉繚接著道:“繚子原本以為趙國之兵必然會由李牧統率,集中一處,那樣的話,我軍將會打一場硬仗,損失會很慘重,即使滅了趙國,沒有一年半載的休整不能恢復過來。趙軍分為兩部分,這仗打起來就輕松多了,即使滅了趙國,也有余力平定魏齊燕三國。”

秦王笑道:“這都是周先生之計啊。周先生奇策無方,硬是把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把趙軍一分為二,便于我大秦各個擊破。周先生。寡人今日以國士之禮迎先生,周先生還自謙不敢當,你給寡人帶來地是四個國家,半個天下,寡人除了用國士之禮迎接先生,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周沖忙謙道:“王上過獎了,臣不過是盡了一點力,要是沒有王上的英明決斷。臣不可能成功。”這話倒也不是馬屁話,周沖雖是把趙王說動了,要是秦王不配合,調動其他力量進行協調,也不可能成功。

“繚子先生,韓非。周先生,寡人的三國士!”秦王問周沖道:“繚子先生,韓非兩國士已經發表高見,周先生你這國士有何高見呢?你是未來大戰的始作俑者,寡人等著聆聽你的高見。”

周沖遜道:“王上言重了,周沖智識淺陋,不敢當王上國士之言。王上垂詢,周沖不敢不言。”走到地圖前,道:“王上,臣以為分兩階段殲滅趙軍是適宜的。只是在第一階段殲滅司馬尚后,應該先拿下鄲。再破李牧為宜。周沖一得之愚,不知當否。還請王上圣裁。”

秦王,韓非,尉繚,李斯,王翦,蒙武,內史騰,蒙恬。王賁,王敖齊聲稱妙。道:“妙妙妙!”

“是趙國的都城,一破,等于破了李牧地軍心士氣,李牧縱是很得軍心,能征善戰,在已破,趙王被俘的情況下,也是無能為力。”秦王一語道出周沖的用意。

要知道一個國家的首都是何等的重要,拿下趙國的都城,等于宣告趙國已經敗了。要是運氣好,再把趙王給生擒活捉,那就完美了。李牧縱是絕代名將,在軍心渙散,士氣低落,無效忠對象地窘境中也是無能為力,要擊破他并不是什么難事。

在歷史上,李牧之所以能夠阻擋秦軍,那是因為趙王還在,有效忠對象,未陷落。要是這兩個條件不存在,李牧還能阻擋王翦大軍嗎?還真不好說。

戰略目標已經確定了,該是制訂執行細節的問題了,也就是研究具體行動方案了,秦王道:“王翦,你是老將、名將,你認為要如何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

王翦應一聲,道:“司馬尚在西線布防,陣勢堅固,好象鐵桶一般,要正面進攻,傷亡會很大。臣以為應該兵分兩路,從左右兩翼攻入他的后方,切斷他的退路,再聚而殲之。”

“蒙武,你以為如何為宜?”秦王問道。

最新小說,盡在

蒙武是蒙恬的父親,少年拜將,是與王翦齊名的老將、名將,道:“回王上,臣以為王將軍的構想可行。司馬尚把大部分兵力投入到道路兩邊,他以為我大秦會搶占大道,然后直下。兵者,避實擊虛,我軍沒必要與司馬尚硬碰硬,不攻大道,從其虛弱的兩翼包抄。”

秦王笑道:“這都是周先生的妙計啊。周先生修路這一招地確是妙招,不僅僅便于大秦調集大軍以及軍需物資,更在于讓趙國誤判,誤以為我軍會從大道上進攻。就這一條路,就把趙軍的很大一部分兵力給拖住了。

“趙王蠢啊,他自以為修地是一條強國之路,依寡人看他是修的亡國之路!”

蒙恬接著秦王地話往下說,道:“要是趙國不防守大道,那么我軍就可以虛變實,假作真,順著這條道路直下。”

王賁點頭道:“要是趙國防守了,陳以重兵,其他的地方就弱了,我軍就多了一個攻擊目標,多了幾分靈活性。修路,趙王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秦王笑道:“周先生,你聽聽,你聽聽,他們都在說你的好。你也的確是好,寡人原本以為周先生在韓地能夠做到積糧貯兵這四個字就夠了,沒想到周先生竟是做了這么多,奇功一件!”

周沖遜謝一番,道:“王上,臣有一個擔心。”

秦王饒有興趣地問道:“什么事讓周先生擔心?”

周沖答道:“王上,李牧當世名將,不會想不到我們不從大道上進攻,周沖以為李牧必然會留一手,若是我軍從兩翼包抄,固然是妙法,要是李牧一旦有準備的話,進展將會有所減緩。”

韓非,尉繚,秦王點頭贊同道:“周先生所言有理。李牧要是不防,那就不是李牧了。”

“請問周先生,要如何應對?”王翦問計了。

他這話正好問到秦王他們心里去了,周沖這個未來大戰的始作俑者,肯定是早有構想,無不是很期待地看著周沖。

周沖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王上,周沖以為王翦提出的用兩翼包抄地辦法是可行的,只是在具體地執行上,可以別具匠心,讓趙王想不到,讓李牧想不到。”

要是真能如此,那就完美了,一向持重的尉繚都有些心急了,問道:“周先生的計較是什么?能讓繚子聽聞嗎?”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秦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