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第305章 雪中送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文豪 >>大宋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5章 雪中送炭

第305章 雪中送炭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3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宋文豪 
待貢院確認全部考卷回收完畢,準許考生離開后。

陸北顧提著自己的東西踉蹌踏出考舍,隨著“宙”字考區的人群往前擠。

他的視線依舊帶著些許歪斜,看那巍峨的貢院高墻和遠處街市的燈火都仿佛隔了一層晃動的水波。

“陸兄!”

一聲熟悉的呼喚穿透嘈雜。

陸北顧循聲望去,只見面色蒼白的蘇軾與蘇洵父子互相攙扶著,而蘇轍在前面開路,手中大包小包地提著三個人的考試用品,指節都勒紅了。

“你們考的如何?”

這句熟悉的話說出口,陸北顧都頗有些忍俊不禁。

“考的不好,這場風雪可真是差點要了老命了!”

蘇洵喘著氣,他看著是真的是肉眼可見地頹唐了不少,顯然這幾天老頭也是被折磨的夠嗆。

“可不是!我那間屋頂還漏風,雪直往脖領里鉆,謄錄論稿時,墨都凍住了,只得呵氣化開,寫得甚是狼狽。”

蘇軾接口,雖然身體虛,但語速依舊很快:“你那《中唐論》如何破的題?此題看起來平平無奇,實則出得極刁,我沉吟良久不能下筆。”

陸北顧簡略道:“無非是以漢初郡國與中唐藩鎮相較,論其制衡根基之異同。”

蘇洵聞言,捻須沉吟:“哦?以漢喻唐?此角度倒是新穎。老夫是從‘權柄下移,恩信不立’入手,怕是難入考官之眼咯。”

語氣中半是自嘲,半是期待。

他倆身前的蘇轍聽了這話,想要開口說什么,最后還是忍住了。

陸北顧也沒當那個掃興的人其實就算蘇洵的論題寫的再好,前面的墨義、詩賦、時務策,跟能中進士的那些人比,水平還是差了一大截的。

禮部省試是非常殘酷的,這兩千多名來自大宋全國四百州的精英舉子,真正能通過這次考試的,只有那么三百來人罷了。

走出了禮部貢院。

他們站在門外的小廣場上稍歇,曾鞏也帶著曾布等幾位家人走了過來。

曾鞏神色雖疲憊,狀態卻看起來比蘇洵保持的好,臉色依舊保持著那份溫潤沉靜,只是眼底有著難以掩飾的緊張。

而陸北顧注意到他旁邊的曾布嘴唇緊抿,雙手微微發抖,不知是余寒未消,還是心緒難平。

曾鞏一一見禮,溫聲道:“總算考完了,這三日風雪煎熬,諸位身體可還撐得住?”

“尚可,多謝掛懷。”

蘇洵回應道。

曾鞏隨后看向陸北顧,關切道:“見你眼神亦有些恍惚,可是凍著了?或是耗神太過?”

“無妨,只是有些疲憊,視線略有些不清爽,歇息一下便好。”

陸北顧擺手道。

此時,張載也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他雖面容憔悴,但雙目卻異常明亮,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燒。

張載見到陸北顧,立刻快步上前,竟似忘了疲憊,開口便道:“北顧!考舍之中,風雪交加,我于瑟縮間忽又思及‘太虛即氣’之論,天地寒暑亦氣之聚散通變也.”

陸北顧實在是沒精力跟他探討了,只得拍了拍他,指向一旁道:“看看誰來了。”

只見程顥、程頤兄弟二人也并肩走了出來。

程顥神色略顯凝重,但步履尚穩,程頤則緊抿著唇,眉頭微蹙,似乎仍在思索考試的內容。

眾人簡單寒暄幾句,互道辛苦。

此時貢院門外的小廣場已是人聲鼎沸,車馬擁擠,各家仆役、親友都在焦急尋找、迎接自家的舉子。

因為場面太混亂,而且大家身體都有點撐不住了,所以也不好再多敘話。

“我與家兄欲回國子監,同行否?”程顥看向陸北顧,發出邀請。

他們三人如今同屬國子監廣文館生,在與太學一戰后,二程在那邊也分配有小院,正好順路。

只不過,平時二程有住處,很少住國子監里。

但現在讓他們回原先的住處,肯定也沒這個體力了。

陸北顧正覺頭暈目眩,急需回去歇息,便點頭應下:“如此甚好,正要與二位同行。”

于是,他與三蘇、二曾、張載等人作別,約定日后相聚再細談,便與二程一同,裹緊斗篷和衣衫,匯入離開貢院的人群,向北朝著國子監的方向行去。

雪后的開封街道泥濘難行,三人皆疲憊不堪,一路無甚多話,只默默趕路。

縱穿東大街的時候,陸北顧深一腳淺一腳的,甚至覺得腳下的路似乎都在微微扭曲,不得不集中精神看路。

終于,國子監那熟悉的大門出現在了眼前。

與貢院外的喧鬧相比,這里顯得格外冷清寂靜。

然而,剛一進門,卻見楊安國竟親自站在院中,身旁還跟著幾名仆役和一位提著藥箱、醫師模樣的人。

“你們可算回來了!辛苦!”

楊安國見他們回來,立刻迎了上來,臉上帶著關心之色。

他打量著三人凍得發青的臉色和疲憊不堪的神情,尤其是陸北顧那明顯有些恍惚的眼神,連忙道:“我聽說此番省試恰逢大雪,曉得你們考的艱難,今日便趕緊命人備下滾熱湯水,速去沐浴驅寒罷!然后這位是東京安濟坊的王大夫,醫術精湛,特意請來為你們看看,若有不適,即刻診治,你們都還年輕,身體萬萬不可耽誤了!”

楊安國這番安排,真可謂是雪中送炭,體貼入微。

人心都是肉長的,眼見這位紫袍大員,竟還能為他們想到這一步,三人的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陸北顧與二程一同,誠心正意地向著楊安國深深一揖:“多謝學士關懷!如此厚待,學生等感激不盡!”

楊安國扶起他們,連聲道:“你們乃我國子監棟梁,應當的!快去吧!”

仆役引著他們來到一間早已準備好的凈室,室內熱氣蒸騰,幾個巨大的浴桶已備滿了熱水,旁邊還放著幾個火盆,暖意融融,與外面的冰天雪地恍若兩個世界。

不過,到了室內,王大夫并沒有讓他們馬上泡澡,而是讓他們先歇了會兒。

隨后,這位大夫親手遞給他們每人一碗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熬制的熱湯。

陸北顧嘗了一口,里面有姜的味道,還有一些藥材,估計是驅寒的,隨后一飲而盡。

等到他們暖和了過來,心跳也平和了,王大夫為幾人挨個把脈。

程顥、程頤只是勞累受寒,并無大礙,直接去泡澡了。

輪到陸北顧時,大夫仔細看了看他的氣色和眼睛,問道:“小郎君可是覺得目眩,視物有些歪斜?”

陸北顧點頭:“正是,一開始在考舍中便偶有察覺,后被冷風寒雪一激,似乎更明顯了些。”

王大夫讓他伸出舌頭看了看,又搭了次脈,隨即笑道:“無妨,此非眼疾,乃是連日心力交瘁,加之寒氣侵體,氣血上涌,凝滯于頭目所致。扎幾針,把凝滯的氣血活絡開,再泡個熱湯澡,發散寒氣,好好睡上一覺,便可根治。”

聽到大夫說得如此肯定輕松,陸北顧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王大夫當即取出銀針,在他頭頸部的幾個穴位行了針。

等了一刻鐘,微微的酸脹感過后,陸北顧果然覺得頭腦清明了不少,那惱人的歪斜感也減輕了許多。

“扎針不妨礙泡澡嗎?”他問道。

“拔罐不能泡澡,扎針無礙,頭頸這些有針眼的地方不要泡就是了,另外你們肺也都有寒氣,所以盡量泡胸膛以下的位置,不要把肺壓到,免得肺腑遭重。”

囑咐既畢,王大夫就離開了,甚至沒給他們開藥。

陸北顧迫不及待地脫去滿是寒氣塵泥的臟污外袍,浸入熱湯之中,溫水包裹住冰冷僵硬的軀體,強烈的舒適感讓他如登仙境。

連日來的疲憊、寒冷、緊張,似乎都在這氤氳的熱氣中被絲絲抽離。

泡在熱水中,隨著身體漸漸回暖,陸北顧精神也松弛下來,也有心思說話了。

程顥掬起一捧熱水敷在臉上,長舒一口氣,緩緩道:“此番省試,墨義其實還好,只是最后那幾道《穀梁》題,著實耗費心神。”

程頤點頭,接口道:“尤其‘丘作甲’一題,辨析杜預之謬,需對《周禮》軍賦制與《春秋》書例皆有深究,歐陽內翰此題,考校極深。”

他說著,看向隔壁浴桶的陸北顧:“你對此題如何看?”

陸北顧將身體大半沉入水中,感受著熱量滲透四肢百骸,聞言答道:“杜預‘丘出甸賦’之說,確與《穀梁》本意及《春秋》書‘作’之體例多有捍格。不過我覺得其謬不在訓詁,而在混淆了戰時特需的民兵之備與橫征暴斂之別”

三人就著熱湯暖意,你一言我一語,細細剖析起此次省試的題目來。

這也算是考完試之后,不可或缺的“對答案”環節了。

等說到那首《豐年有高廩詩》和《通其變使民不倦賦》,聽了陸北顧的作答,程顥笑道:“你那賦以‘道有常而法無常’破題,再加上立論高遠,追溯燧人、有巢乃至三代損益,用典精當,扣題極緊,想必最少也是甲下了。”

陸北顧謙遜幾句,轉而問起二程的策論。

程頤神色凝重了些:“時務策皆切中時弊,尤以河北水患、川陜錢荒、江淮漕弊三題為最。朝廷諸公對此必有爭辯,我之答卷,不過是一家之言,能否合于考官之意,猶未可知也。”

顯然,對于這些時務,程頤是不太擅長的。

而談及最后的《中唐論》,程顥沉吟道:“此題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歐陽公修唐史,于此必有深慨。”

“這么艱難的考試也就這一回了,禮部省試是兩千多人,殿試也就兩三百人,如果通過了禮部省試進了殿試,那環境可太舒坦了,在大殿里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還都是宮里的精美吃食。”

熱水漸溫,仆役又提來新的熱水注入桶中。

激烈的討論暫歇,三人享受著這次艱難科考后來之不易的安寧。

泡完澡,陸北顧的身體徹底暖和過來,連指尖都恢復了血色。

而那王大夫的針灸果然神效,他眼中的不適也已消失不見,只余下通體舒泰后的慵懶。

待梳洗畢,換上干凈的袍服,陸北顧只覺恍如重生。


上一章  |  大宋文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