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文豪 >>大宋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

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30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宋文豪 


他最后兩個字拖著長音,手已經向前虛引,身體也微微側開,看似恭敬,實則已將退路封死。

旁邊穿著皂色公服的衙役,目光也都齊齊看了過來。

陸北顧與崔文璟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語之色。

這算什么事?

不過,正所謂“來都來了”,既然對方只是打算請他們宴飲,那就去吃一頓免費的晚餐也無妨。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有勞帶路。”

“這就對了嘛!”

小吏臉上的笑容終于多了幾分真心實意,顯然也為順利完成任務松了口氣。

“二位舉人請隨我來。”

小吏在前引路,城門洞內光線昏暗,腳步聲在石壁上激起空洞的回響。

出了城門洞,便是江陵府城的內街,夕陽的余暉將巨大的城墻影子拉得老長,落在他們身前。

街道遠比碼頭寬敞,青石板鋪就的路面被腳步早已打磨得光滑,兩側店鋪林立,酒旗招展。

然而,陸北顧和崔文璟卻無心欣賞這荊楚大城的繁華景象。

他們背著沉重的笈囊,提著行裝,在兩名衙役的“護送”下,沉默地行走在街邊,與周圍輕松閑適的人群格格不入。

小吏的腳步很快,似乎急于交差。

途經的巷子里飄散著各家各戶準備晚飯的炊煙氣息,偶爾有孩童嬉鬧跑過,好奇地打量著他們。

府衙所在并不難找,遠遠就能看到那比民居高出許多、氣派森嚴的圍墻和門樓。

靠近府衙,路上的行人也稀疏了,甚至有種空氣都凝滯了幾分的錯覺。

終于,他們來到府衙的側門。

側門處有兩名穿著更齊整些的衙役值守,帶路的小吏上前低聲交涉幾句,遞上腰牌,又指了指身后的陸北顧和崔文璟。

值守衙役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掃視一遍,重點落在他們背負的行囊和略顯風塵的衣袍上,眼神中帶著審視,也有些輕慢。

“進去吧。”值守衙役面無表情地讓開了通路。

小吏回頭對陸、崔二人道:“二位舉人請進,自有人引二位去宴席所在。”

踏入府衙側門,陸北顧抬頭望去,只見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廊下掛著的燈籠已經亮了起來。

前方偶有官吏匆匆走過,目不斜視,腳步輕快,整個府衙內部的氛圍都很壓抑。

一名穿著吏服的年輕書吏早已等候在門內,見他們進來,微微躬身:“二位請隨我來。”

他的態度比外面那些衙役要客氣些,但也僅限于表面的禮數,沒什么熱情。

書吏引著他們沿著回廊向內走去。

廊外的庭院里,高大的古樹枝葉繁茂,在暮色中投下濃重的陰影。

遠處隱隱傳來絲竹管弦之聲,還有模糊的人語喧嘩,顯然宴席已經在預熱了。

穿過幾重院落,那絲竹之聲和人語聲越來越清晰。

終于,書吏在一處燈火通明、雕梁畫棟的廳堂側門外停下腳步。

書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深吸一口氣,然后才輕輕推開那扇虛掩的門扉,側身對陸北顧和崔文璟低聲道。

“請進。”

廳堂內燈火通明,暖香浮動,絲竹悠揚,樂師正在清彈。

寬敞的空間里擺了二十余張食案,引人注目的是,這里到處都是應季的鮮花盆栽。

主位空懸,顯然主人尚未入席。

下首已坐了七八人,大多是些衣著華貴、面帶矜持笑容的中年人,應是江陵府本地有頭有臉的縉紳,但他們的笑容下,似乎也藏著不自在。

顯然,他們也是“不得不來”。

陸北顧和崔文璟被那書吏引到靠近角落的兩張食案前,旁邊就擺著好多鮮花盆栽。

食案旁側兩桌也已坐了人,看年紀和裝束與他們一樣,也是風塵仆仆的士子模樣,背著行囊,臉上同樣帶著被強行“請”來的無奈。

書吏低聲交代一句:“坐這里便可。”

隨后,便匆匆退下。

陸北顧和崔文璟放下沉重的笈囊,對著那兩位先到的士子拱了拱手,算是打過招呼。

那兩人也連忙起身還禮,臉上擠出苦笑。

“二位仁兄。”

其中一位身材中等,面容清癯,看著二十來歲,操著一口帶著明顯閩地口音的話語,率先低聲開口:“也是被那城門吏‘盛情相邀’而來的?”

另一位則身材高大些,肩寬背厚,眉宇間帶著一股子不同于尋常書生的英武之氣,同樣二十來歲,卻只是悶頭不說話。

“正是。”崔文璟嘆了口氣,苦笑道,“在下瀘州崔文璟,這位是同鄉陸北顧,皆是赴京趕考的舉子,不知二位仁兄高姓大名,籍貫何處?”

那閩地士子道:“在下福建舉子,姓呂,名惠卿,字吉甫。”

“江西舉子,王韶,字子純。”

那英武士子終于開口報上姓名,聲音低沉有力。

呂惠卿!王韶!

陸北顧在聽到這兩個名字的瞬間,只覺得腦袋里“嗡”的一聲。

他的目光在眼前這兩位還帶著旅途風霜的年輕士子臉上來回掃視,試圖將他們與他腦海中那些叱咤風云,攪動北宋中后期政壇和疆場的巨擘形象重迭起來。

呂惠卿!

陸北顧先是看著眼前這個眼神銳利、帶著閩地口音的清癯青年,這就是那個未來的“拗相公”最倚重的助手?

這是一個在后世史書上與“奸佞”、“新黨干將”、“王安石心腹”、“背刺小人”等標簽緊密相連的名字,他在王安石變法中扮演了極其重要,卻也極其復雜、充滿爭議的角色,被視為導致王安石第一次罷相的關鍵推手之一。

陸北顧隨后將目光轉向旁邊這位肩寬背厚、眉宇含鋒的江西青年,此刻他一副被強拉來當陪客渾身不自在的樣子。

王韶,是“熙河開邊”的主要執行人,堪稱大宋張騫,以文臣之身,深入羌蕃之地,縱橫捭闔,拓地千里,從側翼完成了大宋對西夏的戰略包圍如果不是金人的驟然崛起,他的滅夏戰略幾乎就要完成。

而無論未來成就如何,此刻的他們,也都只是趕考途中被地方小吏強行拉來,在宴會上充數的普通舉子罷了。

歷史的洪流,在此刻以一種極其荒誕不經的方式,將他們幾人的命運暫時編織在了一起。

這讓陸北顧恍惚間,甚至有了些許荒誕之感。


上一章  |  大宋文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