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第136章 童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文豪 >>大宋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6章 童謠

第136章 童謠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7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宋文豪 


從韓子瑜處辭別,陸北顧心中稍定。

但糧價如同懸頂之劍,一日不落,城中便一日難安。

第二天,雨勢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城內積水在水窗的持續工作下,雖未徹底退盡,但街道已能通行無阻。

然而,這并未給城中百姓帶來多少喜悅。

糧價如同脫韁的野馬,在“豐裕號”掛出五百文一斗糙米的牌子后,其他幾家大糧店也紛紛跟進,甚至漲到了五百五十文!

州衙象征性地貼出了幾張告示,可在現實面前,蒼白得如同被雨水打爛的廢紙。

饑民已經開始在幾家哄抬糧價最狠的糧店外聚集、叫罵,衙役們疲于奔命地驅趕,卻如同在沸水中揚湯,只能勉強維持著秩序不至于崩潰。

就在這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的氛圍里,一股暗流在瀘川城的街巷間悄然涌動。

只見在孩童平常嬉戲玩鬧的街角,幾個半大孩子一邊踢著濕漉漉的石子,一邊用清脆的童音唱起了一首新鮮出爐的童謠。

“東海龍,性子狂,

要童男,索女郎!

小哪吒,本領強,

乾坤圈,閃金光!

抽龍筋,扯龍絳,

壞龍王,淹陳塘.”

童謠很是朗朗上口,情節簡單卻充滿了孩童喜愛的英雄打妖怪元素,所以很快就在附近的街巷傳唱開來。

孩子們并不太懂其中深意,只覺得跟他們同齡的“小哪吒”厲害,“東海龍王”可恨,而“陳塘關的紳耆”是壞人。

緊接著,城中幾個生意尚可的茶館里,說書人忽然換上了新話本。

醒木一拍,聲情并茂地講起了“哪吒降服東海孽龍”的神話傳說。

故事比童謠詳細得多,李靖的無奈、哪吒的憤懣、紳耆的短視與卑劣、龍王的兇殘與背信、太乙真人的仙家手段、哪吒重生后馭風火輪持火尖槍大戰龍王的精彩場面.都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哪吒自刎前那句“唇亡齒寒”的質問,以及龍王在獻子后依然翻臉水淹陳塘關的情節,更是聽得茶館里的聽眾們咬牙切齒!

“那幫紳耆,呸!只顧眼前,活該被淹!”

“龍王忒不是東西!說話不算話!”

“還是哪吒有本事!死了都能活過來,把那老泥鰍打得屁滾尿流!”

茶館里議論紛紛,情緒高漲。

這故事仿佛一個宣泄口,將連日來的憋悶、對糧商的怨恨、對官府的失望,都投射到了“龍王”和“紳耆”這兩個角色上。

而哪吒的悲壯與重生后的強大,則寄托了人們對“救星”的渴望。

走街串巷的貨郎也成了故事的傳播者,他們在兜售針頭線腦、廉價物什時,也會一道講一講這個故事。

與此同時,一則市井流言也開始傳播。

“聽說了嗎?韓家那邊,好像有動靜了!說是要學那哪吒,做點積德的事”

“真的假的?韓家?”

“噓小聲點!八成是!韓家以前那位老太公在世時,可是有名的善人!興許是他兒孫都看不下去了!”

“唉,要是真的就好了”

流言如同投入死水潭里的石子,一圈圈漣漪迅速擴散開來。

哪吒的故事和在瀘川城素有名望的韓家可能出手的消息,以一種奇特的方式交織在一起,在絕望的城中點燃了一絲微弱的希望火種。

人們開始不自覺地期待著,期待那個馭風火輪持火尖槍的“哪吒”,真的能出現在這水患糧荒的瀘川城。

這期待的目光,無形中匯聚到了韓家“韓記米鋪”那扇從下暴雨開始就始終緊閉的大門上。

其實城中數得上號的土豪家族,在這次的事件中基本都是如此作態,既不參與哄抬糧價,也不對外出售糧食。

韓記米鋪后院,韓子瑜正與一位管事模樣的中年人低聲交談。

“糧呢?調集得如何?有多少把握?”

韓子瑜看著窗外淅瀝的雨,問道。

“十成把握,調集的糧食足夠了,只賣給城內戶籍的老弱婦孺,每人每日限購一斗,價錢的話”

他頓了頓,報出一個數字:“糙米,每斗五十文。”

五十文,比平常在七十文左右浮動的米價還要低很多,算上運輸和儲存成本,就是賠本賺吆喝了。

而之所以只賣給城中的老弱婦孺,卻不是人人都有份,是因為怕不做限制的話會有蓄意搗亂者,湊個幾百人磨磨蹭蹭地排隊,導致真正急需口糧的人得不到糧食。

而絕大多數城內需要口糧的家庭,肯定家里都是有老弱婦孺的,最起碼每日來買一斗低價米的人總能派得出來,這些米省著點吃足夠維持一家人生存了。

這些事情,是韓家的家主,也就是韓子瑜的父親定的。

韓子瑜明白,這個價格韓家是鐵定要賠進去一大筆錢的。

但正如陸北顧所說,這錢,未來在鹽法變動中,未必不能連本帶利地賺回來。

況且,父親最終肯點頭,恐怕也是被糧商那難看的吃相和城中日益緊張的局勢所迫。

再不出手,萬一饑民徹底失控,城內真出了大亂子,韓家的眾多資產也難獨善其身。

“明日辰時初刻,準時開鋪!今晚先讓伙計們在門口貼出告示,寫明限購規矩和價錢!”

“另外。”韓子瑜壓低了聲音,“安排幾十個機靈可靠的,混在人群中,一旦有糧商的人或者青皮無賴敢趁機搗亂、哄搶,或者故意煽動鬧事,給我狠狠地打!打出韓家的威風來!但要記住,只打挑頭的,下手要有分寸,別出人命,也別讓州衙抓到把柄!”

“明白!”管事重重頷首。

韓家能在瀘川屹立百年,靠的可不僅僅是樂善好施。

次日清晨,雨依舊未停。

“韓記米鋪”那扇緊閉了多日的厚重木門,在辰時初刻準時“吱呀”一聲,緩緩向內打開。

早已在寒風中苦等了不知多久的人群瞬間騷動起來。

當確認了真是五十文一斗米,價格僅有其他糧商的十分之一的時候,驚呼聲瞬間爆發開來,如同滾油潑進了冷水!

人群瘋狂地向前涌動,幾乎要將那新貼的告示淹沒!

“都別擠!排隊!排隊!”伙計們聲嘶力竭地維持著秩序,嗓子都喊劈了,“看告示!看告示!只賣城內戶籍的老弱婦孺!限購一斗!搗亂者嚴懲不貸!”

也有人試圖往前硬擠,立刻被穿著短打衣服、眼神銳利的漢子毫不客氣地揪住衣領,像丟麻袋一樣扔出了人群,摔在泥水里半天爬不起來。

這雷霆手段,頓時震懾住了不少蠢蠢欲動的心思。

而這個消息也馬上如同長了翅膀,飛速傳遍全城。

“哪吒降服東海孽龍”的神話童謠如同預言般,真的有“哪吒”出現,給同樣為水所困的瀘川城帶來了希望!

而這一切,都有人看在眼里。


上一章  |  大宋文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