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赤仙門第587章 懸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大赤仙門 >>大赤仙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7章 懸空

第587章 懸空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0日  作者:古頑石  分類: 仙俠 | 修真文明 | 古頑石 | 大赤仙門 


小說:、、、、、、、、、、、、

離州以南,長埌古原。

此地毗鄰吳越之地,乃是大離第一釋地懸空寺所在。

晨光初顯,自這片古原邊緣處緩步行來一人,容貌古拙,神色沉穩。

光明澈,灑在他破舊的灰色僧袍上。

他轉首回望,見離州方位的離火光輝已經再度升騰而起,貫穿天幕,織成羅網。

這灰袍僧人靜靜站在大道之上,卻帶著一一股融入天地之間的氣質,任由周邊車馬往來,行人趕路,都對他視若無睹,擦身而過。

悟常靜靜立于此地,作為懸空寺在外行走的大士,他的修為已經到了摩訶二重,足以和紫府后期較量一番。

今釋稱菩提,古釋稱摩訶,都有三重次第,而最后導向的卻分別是蓮臺善地和不退轉地。

若到二重,往生主修凈土,華世主修法門,而懸空一脈,便主參禪頓悟之道,不立文字,修在見地。

而他,已有見地。

繼續南行,見青山綿延,古木參天,卻無任何修士的痕跡,山中偶見樵夫砍柴,獵戶往來,剩下的便是陣陣雀鳴,散在山中。

悟常止步,立身山前,一步踏出。

周邊的景象開始迅速變化,青云縹緲,天風吹拂,他轉瞬之間便來到了一處天穹之上,獨立世外,僅見數峰懸空,立于云上,幾座古老滄桑的廟宇立在其上。

并無什么華光瑞靄,也無人唱經念佛。

云氣舒展,綿延向上,直通最中心靈峰上的那一座清幽古寺,有鐘聲自遠處響起,回蕩不止,讓悟常的思緒有些恍惚。

他神色漸定,步入這一片秘境之中,懸空寺的這一座山門正立在天中,不是凈土,不是洞天,而是實實在在懸在現世,可外人若不得緣法,一生難見。

“師兄!”

一聲呼喚打斷了他的思緒,自遠處行來一著青色僧袍的男子,青年樣貌,五官素凈,眉眼之間隱有幾分傲氣

他見著歸來的悟常,面上卻多了幾分笑。

“你往遼地一行,入了修識法道的大沉海寺,歸途又參見了離帝,倒是比我在這待著強。”

“山中清修,不染俗事,我倒是羨你幾分。”

悟常目光沉靜,語氣淡然,只道:

“悟圓師弟,你在山中參研佛理,靜悟了這些年,可悟出見地?”

“哪里是這般好修的?”

悟圓上前,同這位師兄一道行了起來,清風吹得他僧袍飄搖,而前方靈峰上的古寺內有燈火灑落,混合天光。

“我聽聞修識一道素有善名,可也是參了你眼中的下下釋道,立了凈土,師兄你去看了一遭,不知實際如何?”

悟常神色稍斂,繼而說道:

“大沉海寺落在北海邊,此地苦寒,多的是活不下去的凡人,寺中大士.是以凈土養世人,而非以世人養凈土,至少讓百萬之眾都有了寄所。”

“也有這般人物——”

悟圓的神色有幾分變化,眉宇之間似有幾分郁郁之氣,聲音低沉:

“凈土法門.也不是全為壞事,若如修識,也算是濟度世人的一條路。我效仿古佛道路,將來還不知如何”

“寺里的人,都太傲慢了。”

他嘆了一氣,望向這一處懸空秘境,若要修禪,先看根器此地,是否有慧根,否則寺中寧愿傳承斷絕,也絕不收徒。

大離建國以來,也就收了兩三人罷了。

悟圓也有個徒弟,可惜誤入歧途,修了北釋,如今.推算一番,應當已經隕落了,畢竟沾染了紅塵因果,誰又能輕易脫身?

悟常聞言,灰色僧袍之上似有塵土落下,他輕輕拍去,只道:

“昔年華世法道也是這般想的,他道重在法門,論起佛理,我寺都要向他學。此道轉向今釋,剛開始還不是如修識這般,可如今又如何?”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天下哪一家能免俗?就是高高在上,司掌道德的雷宮,當初不也鬧出些丑事,你以為糾虔刑這神通是因何而來?”

此時已經行至云道盡頭,來了那一處古寺前,悟常最后看來,目光幽深。

“僅僅只需三代,天下道德、風俗便可為之一變,你若是覺得自己可借著此法普度眾生,反而是落了魔障。”

“以一人之心代天下之心,以一人之念代天下之念,師弟,你覺得是普度眾生,可所作所為,和昔日的夏帝沒有區別。”

悟常向著寺中行去,獨留悟圓一人靜靜在云道之上,這位師弟似在思索他所說的話,最終化作一縷清風離去。

他沿著寺中道路前行,沿途見著不少僧人,或在辯法,或在禪定,少有誰在修什么法術神通,煉什么寶器凈土。

直入玉光閃爍的大殿之內,燈火明徹,照亮青壁,并未見什么佛像金身,也未見什么經書典籍,僅有一著白袍僧人在此,身前桌案上鋪著一丹青長卷。

此人容貌清雅,氣態脫俗,卻看不出幾分釋修的氣態,若不是剃了發,恐怕要將其認作那位仙道高真。

悟常入內,自己尋了個地方坐下來,默默參禪,等了少時,才見座上的白袍男子放下墨筆,看了過來。

“在外修行,可有所得?”

“回稟師父,世人皆苦。”

悟常面上此時露出幾分不忍,他上前一步,只道:

“我在山前訓了師弟,他素來有降魔蕩業的心思,當初南法那件事情,對他影響不小,可這路子,終究是錯的,以善心行惡法,導向的一定是惡果。”

他輕嘆一氣,繼續說道:

“師父,如今您既有覺圓之望,何必出山,插手因果?當年那度生作惡,我寺出手,已經是積了業力,如今又要摻和到離遼之間,那和今釋又有何等分別?”

座上的男子緩緩起身,看了過來,目中帶著幾分溫和的光彩。

“事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清修,非是閉門不出,躲在山中,而是坦然入了此世,仍不落于俗塵。”

這位菩薩繼續說道:

“我寺之中,傳承越來越難,而今釋大行其道,不是沒有道理,即便多了一位覺者,對于局勢也無用。”

悟常深深嘆了一氣,看向座上那位名震大離的古舟菩薩。

對方行下,來他身旁。

“此事是真君之意,那位天黐不過是代傳,我亦不能拒絕,不過也非是壞事。”

古舟目光悠然,看向北方,露出笑來。

“谷懷虛雖然十惡不赦,可他確實是既有法門,又得凈土的人物,我欲前去看一看,也是緣法。”

悟常面上卻隱有忿怒之色,肅聲說道:

“那惡僧敗壞我釋門風氣,多少修士都是效仿他去投了釋,使得仙不仙,釋不釋.我看,不過都是一群妖魔罷了!”

大殿之中寂靜,燈火搖動,僅余遠處傳來的鐘聲。

古舟面上并未有什么變化,僅是隨手一劃,太虛之中便墜出一柄散著無邊慧光的法器,形如長劍。

他稍稍掂量,只覺這柄慧劍的分量越發重了。

“既修禪法,不當執妄。”

這位菩薩一步踏出,轉瞬不見,僅剩悟常立在殿中。

忽有風動,吹拂畫卷,飄落至這灰袍僧人的身前,他將其抖的平展,卻見畫中是一片花海,透過換卷,緩緩散出一片金白法光。

悟常若有所思,小心翼翼地將這畫卷送歸原位,如今只盼師尊能印證所想,入世一行,當有所得。

陰山西邊,渾河支流。

青光閃爍,神通變化,但見甲木之氣躍動,最后歸于一處,如龍似蛟,太虛破開,隨之行出一身著青翠龍紋道袍的男子。

此人容貌英俊,氣如長虹,甲木神通在他周身變化不止,為遮天之葉,凌云之木,奮雷之枝,顯出種種異象來。

他似有什么心事,遙遙看著陰山方位,只見騰騰離火燒向天穹,諸多神通光彩毫不掩飾地爆發,真炁凝如玉云,庚風化作刀劍,最終又有一片蒙蒙的霄雷之光升起。

“離宋嵐山,穆武伏云,太真萬金,上霄濯邪。最后還有一名古舟上僧,也不知擋不擋得住惡土和風延.”

廣闡心念急動,如今到了真正開戰的時機,那位古舟上僧還不見動靜,倒是讓人心中有些不安。

雷部之人,也僅派了一位濯邪,畢竟陰山至盛樂之地,已經遠遠超出元羅的范圍。

即便有斗樞上罰印也難勾連,也僅有這位本身道行極高的上霄修士,才能脫離神道,自行出陣,而神通的威能卻極少有減。

“素筠說這位辟劫劍仙是個好說話的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廣闡心緒不寧,性命之中傳來深深的不安,他此時望向燕地所出的方位,心中生出種種憂慮,若是他真的死在此處,宗中當如何?

他不怕死,只是怕辜負了師尊囑咐,只怕這一身神通不能護道統完全。

太虛破開,銀雷流轉,一身銀袍的男子御風而下,神容沉穩,目生威嚴,身后的劍器中傳來一股極深的劫罰之氣,立身云端,看向廣闡。

許玄見著這位將要一同行事的廣闡真人,稍稍感應,確實是甲木一道的紫府中期無疑,對方卻先行開口。

“辟劫道友。”

廣闡目光稍凝,看向對方,只覺一股凌厲至極的劍意環繞對方身旁,使得他心中都有幾分驚異,真正面對一位劍仙,帶來的壓力實在不小。

“我來遲了,倒是讓廣闡道友久等了。”

許玄看向遠處的陰山,他在門中療傷許久,也是剛剛才正式領了軍令,前來此處,準備自東邊殺入盛樂。

接下來的事情關乎生死,他和廣闡雖未見過,可到底是有廣素這一條線在,二人之間便多談了幾句。

“不知.道友覺得會是何人來阻?”

許玄目光沉凝,看向渾河上方,卻難以看出什么。

“主力必然都去陰山前方.遼地仙道不興,恐怕還是釋魔來攔,若不是愁汐叫太真斬了,說不得就是這位瀚水劍仙來此。”

廣闡略略思索,自有答案,遼土之中,頗為混亂,可仙道實在是不昌盛,畢竟有不少更簡單的法門去修。

或是投釋,或是入魔,或是轉神,都比仙道好修,壽命也長,除去那位立場不明的天樞,整片遼土,也就出了一位劍仙,就是那愁汐。

這樣一尊人物,本應被遼地重用,可卻被太真斬了,實在古怪。

不過,也好,有這位許劍仙一道同行,廣闡的心中倒是安穩不少,他手中還有一件青華的秘寶,正能護住二人。

“古舟上僧何時來此?”

許玄語氣漸肅,盛樂和陰山之間符陣不立,于是凈土的作用便被無限放大,若是沒有那位古舟對付惡土,單單是凈土橫亙在前,諸修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應當.快了。”

廣闡看向北方,卻見一片蘊土青黃法光騰天而起,凈土延伸,風沙大作,在其中顯出種種妖魔之象,那惡土菩薩的凈土穩穩立在中間,護住盛樂。

“我等無需和惡土直接沖突,只要能殺入盛樂,擾亂對方陣勢,逼其回防,便算功成。”

他的話語剛落,遠處的陰山卻震蕩不已,離火升騰,涌動不息,最終可見一著白袍僧人行出,掐訣施法,無邊慧光蒙蒙升起,最終加持到一柄虛幻的劍器之上。

此劍非實非虛,倒是給許玄一種昔日動用的離形心象大法之感,是某種位格的凝聚,而天陀卻是肅聲道:

“好一道慧劍,當初我就挨上了一記,古舟”

許玄和廣闡二人同時得了感應,古舟上僧已至,正是出手之時!

內景之中,天陀似在窺探,見著外界這位上僧現身,他后神色越發凝重,最后歸于沉寂,眼下許玄也顧不得多問了,只見遠處的凈土動蕩不已,自其中行出一背負玄宮的羊獸。

此獸張口,自其嘴中緩緩行出一黃泥塑造的身軀,浩蕩釋光和愿力被牽動,最終紛紛落于這位惡土之身。

另外一邊,那白袍僧人卻是目光沉靜,祭出慧劍,愿力之海當即被分開,整片凈土動蕩不已,難以維持完整的防線。

身披沙黃僧袍的惡土神色冷冷,看向前方:

“古舟,你也出世了,當年同本座一戰,是你略勝一籌,今日可未必!”

(本章完)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大赤仙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