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至圣先師169.道家崇玄學少女(兩更萬字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二郎至圣先師 >>二郎至圣先師最新章節列表 >> 169.道家崇玄學少女(兩更萬字到!)

169.道家崇玄學少女(兩更萬字到!)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8日  作者:八月飛鷹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八月飛鷹 | 二郎至圣先師 
今年是大乾盛景十三年。

去年的正式入學試之后,大乾東都學宮再次進入三年一個周期的納新。

按照過往慣例,明年盛景十四年二月春社日,仍然會有一次針對學宮外院新生的“提前批”考試。

正如同徐永生在盛景八年,寧山在盛景十一年參加的那兩次一樣。

但只限于養成讀書人體氣,將要走儒家修行路線的新生。

一貫被歧視的純武夫,是沒有這方面待遇的。

連國子學和太學里那些走純武夫修行路線的學生也一樣。

你自己或者家庭,有本事讓你提前入品,那是你自己能耐。

但學宮沒有專門的統一安排。

新開設,專門招收有道門修行天資學生的崇玄學,正式入學試前一年,盛景十一年的時候也沒有類似的提前入品典儀。

作為東都崇玄學博士,劉深自然希望能將此事提升日程,爭取明年盛景十四年二月,他們道家也能像儒家一樣開“提前批”。

當然了,劉深不是自己一個人。

關中帝京那邊的學宮西監崇玄學博士,哪怕不是同樣出身于道門北宗,也會呼應他一同上書。

劉深當前,是希望在東都學宮內爭取到盡量多的支持者一同上書。

除了學宮司業羅毅之外,他主要是爭取其他六學博士。

身處教學第一線,地位、修為又都比直講更高的助教一級,如果大范圍認可形成聲浪,也是一股大的助力。

對于劉深的倡議,東都學宮上下的中高層人等,態度不難猜測。

國子學、太學中的大部分人,乃至于四門學中的一部分人,都是哼哼哈哈打太極,面上敷衍,內里不以為然的態度。

主要,都是家世背景豐厚的人。

原因無他,“提前批”儒家入品典儀,主要便都是大小世家名門子弟參加,幾乎可以算是一項福利。

別看王闡、徐永生陸續脫穎而出,寧山、奚驥在這一屆新生里也很出風頭的樣子。

事實真相是,盛景八年二月那次“提前批”里,只有徐永生一個庶民子弟,余者如鄭錦源、鄧同等人,全部都是世家血裔。

而盛景十一年二月的那次“提前批”,大同小異,只有寧山這么一個大約可算中等家庭出身的特例,余者也都家世不凡,寧山家里跟他們比起來是標準的小門小戶。

因為經學傳家,文脈奠定的緣故,這些世家出身的后裔子弟,靈韻澆灌,天資不凡,但大都是在修持儒家修行路線方面比較有天分。

像江南吳氏的吳笛,甚至是眼看著已經要接掌齊氏門戶的新一代家主齊雁靈那樣走純武夫路線的世家子弟固然有,且不乏天資、實力出眾的人,可就歷史和整體而言,終究是少數。

各大世家也曾出過少量適宜走道家路線、佛門路線的子弟,如越青云、許文通等等,但同樣是少數。

崇玄學也開“提前批”,世家子弟固然也有人能受益,但太少了。

而且最重要的,崇玄學道家這個口子一旦開了,牧學、器學、尉學這武夫三學后面要不要也開?

“開,都當開。”

很快,武夫三學那邊一個普通六品直講,一鳴驚人。

不僅響應崇玄學博士劉深的倡議,更直接提出,應該連同武夫三學從今往后也一起開啟“提前批”考試,幫助新生中杰出者更快入品,更早開始正式修行,可以節約一年左右時間。

提議好不好呢?

當然好了。

如果有可行性,徐永生完全支持這個倡議。

但問題在于,至少以盛景十三年年初這個時間節點的大乾皇朝上下環境來說,如此提議屬于標準的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那啥。

換言之,是以退為進。

如果按照這個提議上書,九成九的可能被直接打回來,武夫三學沒戲不說,道家崇玄學也一起歇菜。

雖然是武夫三學一個小直講提出的意見,但不問可知,后面是不知多少世家中人的共同意見。

劉深跟武夫三學的三位博士蔣和、程穩、俞凱一并大眼瞪小眼。

論理,蔣和、程穩、俞凱三人此刻應該默認支持劉深,先只提道家崇玄學一家先行,如此成功機會更大。

先撕開個小口子,后續武夫三學跟進,反而希望更大。

四學一窩蜂一起上,只可能壞事。

但問題在于,那個直講的倡議已經捅出去了。

蔣和、程穩、俞凱三人這時出面拆自家牧學、器學、尉學的臺,面上就太難看了。

學宮里的學生他們或許還能做做工作,以理服人。

學宮外面全天下人,怎么跟他們一個個講道理?

“應該是崇玄學、器學、牧學、尉學四家一起先聯合上書,然后武夫三學再撤回來,朝堂上再有人說項,居中調和,各退一步,更容易達成崇玄學先開提前入品典儀,打破舊有規制,晚些時候武夫三學重新跟進,全面鋪開的可能更大一些。”徐永生跟王闡私下聊起此事。

王闡先微微頷首,然后又搖頭嘆息:“劉博士那邊,哎!”

徐永生明白對方意思。

時河卷入凰陽公主秦真之事,牽連之下,坑了他師門道家南宗一下狠的。

道門北宗本就因為同姜皇后結下善緣,有水漲船高之感,道門南宗再自己掉坑里,水漲船高之下,北宗就更是勢大。

連帶著劉深也有些飄了,行事操切的同時也有些盲目自私。

眼下這個悶虧,劉深,或者說道門北宗短時間內是吃定了。

暫時看著似乎只是東都學宮一隅,但其實全天下世家名門都在等著風吹草動呢。

因為成也姜氏,敗也姜氏,道門北宗和姜皇后互相借勢,哪怕他們同國相姜志邦為代表的姜氏一族沒有外人以為的那么密切,也會受到些許影響。

尤其河洛名門之一的鄭氏,剛剛才因為姜氏而大出血。

各大名門世族當然不會時時刻刻同進同退,但事情涉及姜氏,他們當下都很敏感。

鄭氏那邊已經先輸了一陣,崇玄學這邊更不會再退。

“一方面原因吧。”

王闡聲音飄忽許多:“另一方面,武夫三學那邊就算私下里承諾得好好的,劉博士也未必盡信。”

徐永生微微頷首。

不談關中帝京學宮那邊,光是河洛東都學宮這里,武夫三學中器學博士程穩,其夫人就是江南名門吳氏出身。

吳笛人小輩大,論輩分,程夫人是他堂姐。

更別提,旁人不知道,徐永生還不知道尉學博士俞凱的底色么?

事情,在東都學宮起了一番波瀾,在大乾朝堂上起了一番波瀾。

不過在短時間內,事態不會有改天換地的大變化。

至少明年,盛景十四年二月春日社這次“提前批”考試,不會有變動。

朝堂的主流聲音是,武夫容易走火入魔,修行以穩為上,不宜急躁謀求提前入品,道家可以考慮但需要仔細規劃,同樣不宜操之過急。

東都學宮崇玄學博士劉深唯有一聲嘆息。

放學后,從教學用的六堂里出來,路過校場邊,本就心情不順的劉深,不禁更是無語。

校場上,當前正有兩人在較技切磋。

當中一個少女,著青袍帶道巾,正是在崇玄學就讀的道家武者。

這少女,劉深再熟悉不過,乃是東都崇玄學開辦初期最大的驚喜,盛景十二年正式入學的第一批學生之一,天資橫溢。

劉深當初接掌崇玄學的時候,都沒指望運氣好到短時間內立刻能招收如此出色的苗子。

之所以申請崇玄學也能開“提前批”入品典儀,劉深就是遺憾少女當初在學宮外院時,沒能在盛景十一年提前入品,生生多拖了快一年時間。

雖然根基打得很牢固,但終究還是有些遺憾。

可是,關于其人,不能細想……

劉深頭疼的同時,徐永生也正好途經校場。

他也認出那個名叫沈覓覓的少女,是東都學宮崇玄學第一屆新生里最出色的好苗子。

其對手則是個同學年的太學新生,儒家武者,執中掌施展開來根底細節頗見火候,不過現在看著,出招有些急躁。

這其實有違執中掌的道理意境。

不過,即便如此,這太學學生看上去,也被那名叫沈覓覓的少女襯托得非常有章法。

……實在是沈覓覓出招太丑了。

崇玄學所授的道家精妙掌法放鶴掌,原本極為飄逸灑脫。

可是沈覓覓此刻架著雙肩,縮著臂膀,弓著腰身,腳步移動起來一晃一晃,那里有仙風道骨模樣,簡直像老母雞被驚窩了。

看上去她被對面的儒家武者逼得左支右絀,動作完全變形,繞著個小圈邊戰邊退。

那儒家武者施展執中掌不斷乘勝追擊,也難怪掌法越來越急。

與他的對手相比,他姿態仍然可以稱得上瀟灑,更有英武之氣。

而至于沈覓覓……如果不是她稱得上是個美少女的話,其動作已經不能稱之為丑,而應該被叫做猥瑣。

不過,徐永生看了一眼后,便即微微挑眉。

丑也好,猥瑣也罷。

沈覓覓掌勢、步伐其實沒有當真亂了章法。

周圍觀戰的幾個崇玄學的新生對沈覓覓了解較多,這時更都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

于是,交手雙方一退一追,幾乎軌跡相同連續繞了幾個小圈后,沈覓覓腳下一拌,驚慌失措,掌勢終于徹底亂了。

那太學新生眼看自己就要獲勝,趁勢一步搶上前,腳下卻忽然一軟……

這地方哪里來的坑?

都繞了好幾圈了,有沒有坑他自然清楚。

可現在腳下就是忽然多了坑,那太學新生猝不及防,腳掌落地身體瞬間一歪。

他控制身體,倒不至于就此崴腳或者受傷,但身體一頓的同時被迫調整平衡,對面剛才還好像已經要落敗的沈覓覓,忽然如笨雞展翅,瞬間化作瀟灑的仙鶴,手掌直接穿過對方已經散亂的執中掌架子,在其胸口輕輕一按。

接著少女飄然退后幾步,打個道家稽首:“承讓。”

那太學新生愣在原地,低頭看看腳下不大一點點小坑,一時間又好氣又好笑。

他這時如何還能反應不過來,這個坑是被對手繞了幾圈,次次用力,積累之下生生踩出來的。

至于那些不顧形象一副雞飛狗跳的模樣,其實是方便發力踩坑的同時還有效遮掩。

徐永生遠遠看了,卻搖頭失笑。

他能看出的東西更多。

就算是少女踩踏地面的時候動作隱蔽,可二人繞著連轉了好幾圈,那太學新生始終沒有發現,在此前也始終沒有落腳踩上去,沈覓覓本人怎能確保動作隱蔽不被對手發現的情況下,每一圈都準準再相同位置再補一腳。

整場戰斗,節奏變化甚至于步點細節,都穩穩把握在她手中。

有這水平,她一手放鶴掌放開來打也多半能贏。

結果偏偏打得這么猥瑣……錯,劃掉,結果偏偏打得這么穩健,也算是一景了。

就見沈覓覓這時氣度井然,瀟灑地向周圍觀戰眾人團團一禮,但怎么看怎么得瑟。

跟她打過不少交道,知道她啥風格的崇玄學新生這時都非常捧場地歡呼。

不過,沈覓覓馬上就得瑟不下去了。

還沒有環顧一周,她就看見自家崇玄學“系主任”劉深,面無表情站在人群外圍。

沈覓覓頓時端正神色:“博士!”

再看遠處四門學的徐永生也在,她又連忙上前見禮:“博士,徐助教。”

其他學生不論儒、道,這時也都上前行禮。

劉深沖徐永生點頭致意后,轉而看著沈覓覓與那太學新生,平靜說道:“較技切磋,點到為止,你們做得不錯。”

然后他便吩咐那太學新生可以離開。

至于沈覓覓,這時老老實實站在原地。

“切磋較技,難免磨損校場,看,這都有坑了。”劉深平靜吩咐:“其他人都散了吧,你一個人打掃一下,把校場恢復原樣。”

沈覓覓認認真真答道:“是,博士!”

劉深于是點點頭,面無異色,負手離開此地。

只是面前沒了徐永生和其他人,他深深嘆息。

他們崇玄學的驚喜和驕傲,當前最好的苗子,就是這么個貨。

心累啊……


上一章  |  二郎至圣先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