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至圣先師13.一念之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二郎至圣先師 >>二郎至圣先師最新章節列表 >> 13.一念之仁

13.一念之仁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30日  作者:八月飛鷹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八月飛鷹 | 二郎至圣先師 
九月十五,徐永生在東都城外鄉里間的粥棚正式開始向外施粥。

東都附近相對富足,不過今年大乾皇朝河洛秋收年景一般,鄉民除了租賦,有心多節省一些過冬口糧和來年春耕種子,于是在聽說周大善人的名聲后,仍有不少人趕來混口吃的。

劉永生和雇來的劉袁氏等人優先孤老病幼,場面偶有些混亂,也很快便被平息。

有打點好的府衙差役、鄉正從旁幫襯,最初幾天之后,局面漸漸變得井然有序。

只是接下來的一晚,諦聽外出歸來后,為徐永生帶回這樣一條消息:

汝州何九,因病昏迷于洛陽東南二十里善覺廟,左右無人,有性命之憂。

天色漸明,徐永生正準備出城支起粥場,這時看著這樣一條消息,他心下沉吟。

雖然如今大乾皇朝正在盛世,天下升平,但無需多想便知道,類似事在各地,每時每刻都有發生。

不親眼目睹親身經歷,感受終究隔了一層,但“汝州”二字令徐永生想起已經過世的鐵匠鋪老東主。

倒是趕巧了,老爺子也是汝州人,當初您雖然有言愿安葬洛陽周邊,但生前也頗懷念汝州呢……徐永生微微搖頭。

一念至此,他推門去鄰居劉家,除了這幾天一直幫忙打理粥棚的劉袁氏外,還找到劉德:

“三郎今早代我照看一下粥棚,我往城東南去一趟,很快回來。”

劉德應道:“我當然沒問題,如今是學宮的授衣假,可去可不去,我今天晚到半日沒事,城東南的話,二哥一個人過去嗎?”

徐永生:“鋪里生意辦貨有點阻礙,我過去跟人談談。”

他鐵匠鋪采買確實有相關問題,但如今未必需要他這個東家親自出馬,不過今天正好順手為之。

辭別劉德母子,徐永生登船,走水路出東都,晚些時候方便回城南同在渠旁的粥棚所在。

渠道河流蜿蜒,來往漕船如云,徐永生輕舟而行。

善覺寺在東都東南二十里外,正依山傍水而建,但早已破落,無僧人在此修行,只往來旅人用于歇腳。

徐永生入得廟內,視線左右一掃,廟里有幾人三三兩兩散坐。

一名老者,此刻躺倒在角落里,面色蒼白,緊咬牙關,閉目不動,像是已經失去知覺。

周圍有兩人圍著他,看似關懷問候,但卻沒安好心,拿手往那老者懷里和隨身包袱里摸索。

“何伯!”徐永生喚一聲的同時,大步往前。

那兩個漢子先瞅瞅徐永生一身儒袍,可再看他身材高大,腰間挎刀,終于一起訕訕退開:“你是他親人?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徐永生優先救人,對他們不多理會。

晚些時候,老人終于蘇醒。

他恢復意識,搞清楚環境和現狀后,不禁連連向徐永生道謝:“有勞這位郎君。”

其身體狀況仍然不妥,于是徐永生索性撐舟送他前往目的地東都城。

哪曾想路上聊了幾句后,徐永生方知道這位何九伯同自己之間,并非全無一點干系。

對方自稱從東都學宮四門學博士林成煊的老家而來,乃是林成煊家中老仆。

和修文國子監相同,大乾皇朝在學宮設一祭酒統管上下,權責高過徐永生在藍星時大學的校長,這位學宮祭酒大多時間都在關中帝京西監辦公。

祭酒之下設兩司業,一西一東,類似教務長之職,故而東都學宮日常基本由一位東監司業負責。

司業之下,設六位博士,分別督導宮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尉學、器學、牧學,源自前朝修文五經博士之說,類似系主任之職。

近年有風聲,稱乾皇有意在學宮中添設崇玄學作為第七學,乃道家武學之道修行,但一直尚未有定論,如果成立,屆時東西學宮也將各添一位崇玄學博士。

徐永生所在的東都學宮外院,一般由助教、直講輪流授課,如王闡,便是東都學宮一位助教。

助教同藍星大學里助教不同,反而相當于是教授或副教授性質。

直講則相當于普通講師的位置。

如無大意外,徐永生明年年初正式入學試后,進了東都學宮正院,便是入四門學就讀。

林成煊正是他未來的“系主任”。

這還真是沒料到,林博士也是汝州人?雖然以前有聽聞他是百姓鄉間出身……徐永生感到意外,但不多言。

乘船回到東都城,他送身體虛弱的何九前往林成煊的住宅。

相較于畫師楊廷安的豪華宅邸,林府多有不如,甚至不及章倫家別院來得堂皇。

學宮授衣假期間,林成煊亦外出訪友,當前不在家。

何九特意請徐永生留下姓名、住處,以便將來再專程登門道謝。

徐永生沒有故作神秘,也沒有特意避嫌,平靜報上自己姓名,謝絕對方接下來的招待,然后便告辭離開。

此前是因為何九病情比他預期嚴重,故而索性將對方送回東都。

這時徐永生抓緊時間,再次出城將鐵匠鋪進貨采買鐵料的事定下來,然后依城外河渠,轉而前往自己所設的粥棚。

舟船在岸邊停妥當,徐永生躍上岸,卻心中微微一動。

岸上氣氛似有些不對。

劉袁氏原本正在焦急,這時連忙迎上來:“徐先生……”

在她身旁,更有河南府衙差役,這時也說道:“徐先生,慚愧,我也是剛到,你粥棚這里剛才有人鬧事,那位劉小郎君趕著人跑了。”

聽對方口氣,是一方面惱怒于有人敢來鬧事,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劉德將事情進一步鬧大。

“誰來鬧事,三郎他們人呢?”徐永生問道。

差役:“往西南邊老狐嶺去了,來者是個生面孔……”

話音未落,旁邊有鄉民叫道:“差爺、徐善人,那人好像是隔壁鄉的,但好幾年不見人,這趟回來,模樣似乎也變了好多……”

差役不及搭話,徐永生卻暗自皺眉。

附近鄉里土生土長的人,理應知道老狐嶺偏僻險峻少人煙,真被劉德追打,不應該往那里跑。

……劉德,可能中套了。


上一章  |  二郎至圣先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