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在上104【好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相國在上 >>相國在上最新章節列表 >> 104【好人】

104【好人】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2日  作者:上湯豆苗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上湯豆苗 | 相國在上 
太和十九年,五月初二。

揚州,東關碼頭。

初夏的陽光已然帶著三分躁意,府衙的雜役提前在碼頭設下涼棚,以免諸位大人在日頭底下熬得滿頭大汗。

涼棚之內,揚州知府譚明光端坐主位,雙眼微閉養神。

今日他可來可不來,因為他是揚州知府,薛淮只是他的副職,而且薛淮無論資歷還是年紀都是絕對的晚輩,就算譚明光只在府衙等著薛淮上門見禮,旁人也挑不出任何錯處。

他親自前來相迎,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位譚府尊是看中薛淮身上的通天背景,不顧體面來討好一個比他年輕三十歲的晚輩,但是揚州府衙的官員們不會這樣想。

譚明光履任已過半年,他給下屬們留下的印象相當好,便是那種性情溫和甚至綿軟的老好人,對于政務沒有特別強烈指手畫腳的欲望。

他將權柄盡數下放,從通判、推官到不入流的典吏都能體會到權力的美妙,而且譚明光對下屬并不苛刻,任何事情只要明面上過得去,他就不會窮追不放。

這樣的上司可謂打著燈籠都難找,府衙一眾屬官看起來對譚明光極其尊敬,只盼他能長長久久地坐在這個位置上,亦能理解他今日親迎薛淮的舉動,說到底這位府尊性情和善,不會刻意擺上官架子。

總而言之,這位府尊大人是個實在的好人。

涼棚一側,通判劉讓目視推官鄭宣,后者心領神會地微微點頭,然后起身來到譚明光身側,恭敬地說道:“府尊。”

譚明光睜開雙眼,微笑道:“是德明啊,有事?”

鄭宣道:“是的,府尊。今日乃薛同知走馬上任之期,卑職與同僚們特來請示府尊,接風宴設在影園如何?”

“影園……”

譚明光略作沉吟,繼而頷首道:“自無不可,此事就由德明來操持,務必辦得妥妥當當,不能讓薛同知感覺到怠慢。”

“請府尊放心,卑職保證不會出錯。”

鄭宣拱手一禮,隨即退下。

他來到劉讓身旁坐下,低聲道:“府尊允了。”

這顯然是意料之中的答案。

劉讓左右看看,意味深長地說道:“德明兄,聽說你這次請動了涵碧軒的絳雪和流霞舟的景硯卿?”

將近五六十年前,揚州本地便興起“瘦馬”之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這一行當已然頗有名氣。

瘦西湖上的畫舫里,鶯鶯燕燕各擅勝場,更有好事者評出揚州“四大花魁”,劉讓所言絳雪和景硯卿便名列其中,皆為令無數男子神魂顛倒的嬌俏美人。

鄭宣微笑道:“少年慕艾乃是人之常情,那位小薛大人固然清名在外,終究是熱血剛強的年紀,想來他不會拒絕這等風雅之事。再者,先前伯遜兄不是說過,小薛大人在京中有一首足以青史留名的詠梅詞問世,引得那位名叫曲昭云的行首芳心暗許,繼而搞出鎮遠侯之子大鬧瞻雪閣、數十清流群毆之的趣聞。”

劉讓聞言亦不禁失笑。

在朝廷公布薛淮外放揚州同知之時,京中的揚州會館便有人整理出薛淮的生平資料,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揚州四大豪族家主的案頭,劉讓身為劉家這一輩人的佼佼者,自然早已看過那份資料。

“薛同知在京城難免會囿于人情臉面,來到揚州未必不會故作姿態。”

劉讓語調平緩,悠然道:“你小心成為他新官上任三把火開刀的對象。”

鄭宣道:“若今日真是馬屁拍到馬腿上,還望伯遜兄能出手搭救。”

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心里沒有當回事,甚至還有幾分期待。

經過這段時間的醞釀和鼓動,揚州官場對于薛淮的到來逐漸形成共識:大家做官都是因為有所求,有人求名有人求財,也有人是為了福澤親族亦或純粹享受權力,在沒有根本性利益沖突的時候,最好是能和平共處互不干擾。

他們都知道薛淮的背景和人脈,并不想一上來就和對方產生矛盾,但薛淮若來到揚州還是眼睛里容不下沙子,以為他能像在京城一般,仗著天子的縱容和沈望的支持橫行無忌,眾人不介意讓他明白什么叫做孤立無援。

鄭宣便是這樣的打算,他先向薛淮示好,對方接受那就是皆大歡喜,萬一薛淮壓根不給他臉面,這樣便可讓其他人放棄幻想,早日緊密抱團應對這條過江龍。

劉讓當然清楚他的心思,輕聲提醒道:“莫要鬧得太過,一步一步來,最重要是不要讓薛同知拿住把柄。”

鄭宣應道:“這是自然。”

便在這時,一名小吏快步跑向涼棚,高聲道:“稟府尊,同知大人乘坐的官船快到了!”

涼棚內一陣騷動,以譚明光為首、劉讓等屬官附后,再加上一些揚州當地德高望重的鄉老,眾人邁步走向碼頭。

只見運河之上,一艘三桅官船逶迤而來,船首懸黃底紅字“揚州府同知薛”,船尾掛“漕”字方旗,另立有“淮揚河道事務”木牌。

船頭站著數人,居中那位年輕官員憑著俊逸的相貌和出眾的氣質,讓碼頭上一眾官員隱隱感到艷羨嫉妒。

十九歲的實權同知,這在大燕歷史上頗為罕見,畢竟除了開國前后那段特殊時期,承平年代極少有人能做到這般少年顯貴的地步。

官船靠岸,薛淮當先而行,李順和江勝等隨從緊隨其后。

譚明光帶著一群人迎上來,臉上泛著溫和的笑意。

他當先拱手道:“薛同知一路辛勞!本府譚明光特來相迎。今后揚州政務,還望同心勠力。”

李順和江勝等人聽聞此言心中納罕,同知雖是知府的副職,卻并非絕對的上下級關系,至少同知在某些專項政務上擁有獨立決策的權力,雖受知府考核但也可越級上奏,更不必說薛淮的背景非同一般。

按照常理而言,揚州知府應對薛淮充滿戒備和提防,誰知這位譚府尊竟然親自出迎,言談之間也極其友善。

在一眾揚州官吏密切的注視中,薛淮躬身長揖道:“下官薛淮拜見府尊大人!承蒙親迎,愧不敢當。自當竭誠輔佐,謹遵鈞命。”

譚明光依舊是笑呵呵的神情,似乎不覺得薛淮如此謙遜的反應出乎意料。

與之相比,其他官吏不免心中暗伏。

他們聽說過薛淮的不少事跡,此君乃是京城官場的奇人,入仕才半年就靠著平均半月一封彈章的壯舉名動京華,而且性情骨鯁剛直,無論侍郎、尚書還是內閣大學士,他都敢當面直指其非。

在這些官吏的設想中,薛淮應是那種眼高于頂、清高孤傲的翰林新貴,卻不想今日初見,他在面對譚明光的時候也能做到謹守上下尊卑。

若僅如此倒也罷了,接下來薛淮面對其他屬官的態度,讓劉讓等人微微詫異。

只聽譚明光朝身后介紹道:“這位是劉通判,這位是鄭推官,這位是經歷司胡經歷……今后你們同衙共事,還請薛同知對他們多加指教。”

一眾屬官上前見禮,躬身道:“卑職拜見廳尊大人!”

薛淮逐一看過去,微笑拱手道:“諸位多禮。”

譚明光又為薛淮引薦本地鄉老,如他所言這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在揚州當地頗有名望。

接下來則是部分趕來迎接薛淮的各縣官員。

薛淮自然是微笑待之,從始至終沒有絲毫不耐煩。

整個過程其樂融融,氣氛十分和諧,直到一位三旬官員的出現。

譚明光道:“薛同知,這位便是儀真知縣章時章大人。”

薛淮抬眼望去,其人身量不高,容貌剛毅,顴骨高聳,眉頭微蹙。

他穿著一身略舊的官袍,然則腰桿挺立,似風中勁竹。

“卑職見過廳尊。”

章時拱手見禮,儀態上挑不出毛病。

薛淮回禮,他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在章時上前的時候,他身邊的官員下意識朝兩邊讓了一下。

章時隨即退下,不復多言。

縱然他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得體或者對薛淮不滿的情緒,但與先前一派和諧的氛圍相比,猶如陡然插入一個雜音,令人心里沒有那么舒服。

譚明光恍若未覺,熱情地邀請薛淮登上馬車。

一行人不急不緩地來到府衙,這會便只有譚明光、薛淮和府衙各司主官。

按照朝廷規制,薛淮將告身交予譚明光查驗,經歷司經歷胡全則捧著同知廳銅印奉給薛淮,接下來則是譚明光當著薛淮和一眾屬官的面,宣告同知權責份屬。

整套流程結束,薛淮正式成為揚州府新任同知。

推官鄭宣左右看了看,旋即起身朝薛淮說道:“稟廳尊,卑職奉府尊之命,與諸位同僚一道于城內影園設宴,為廳尊接風洗塵,還望廳尊賞臉撥冗。”

這是地方官場上最尋常的禮儀,一般人都不會拒絕,畢竟剛見面就不給一群人面子,往后還如何展開工作?

薛淮聞言便對譚明光說道:“府尊盛情,下官豈敢不領受?”

譚明光淡然一笑,拈須頷首道:“如此甚好,今夜我等便在影園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眾人齊聲應下。

人群之中,劉讓眼神微沉,心中悄然浮現一抹狐疑。


上一章  |  相國在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