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卷
而人們口中談論最多的,便是那位從臨安走出去,如今威震一方的“虎將軍”。
“聽說了嗎?虎將軍在京城又受賞了,陛下親賜的黃金甲!”
“何止啊!我三舅家的表侄在京城當差,說虎將軍的府邸,比咱們臨安知府的衙門還氣派!”
贊嘆聲中,總夾雜著一些不那么和諧的音調。
“氣派是氣派,就是……這脾氣也太大了。”一個剛從京城回來的布商壓低了聲音,臉上帶著幾分后怕。
“我親眼所見,就因為一個賣菜的老農不小心蹭臟了他的靴子,他手下的親兵當街就把人打斷了腿!”
“嘶……”
“哎,虎子小時候多好的孩子啊。”
“還有呢,他看上了城西‘玉滿樓’的頭牌,人家不從,他直接帶兵把樓給圍了,硬是把人搶進了府。這哪是將軍,分明就是個土匪頭子!”
“小點聲!讓人聽了上去,腦袋還要不要了?”
流言蜚語,如柳絮般飄滿了臨安的大街小巷。
這些話語自然也飄進了畫舫,飄到了李寒舟的耳中。
他只是靜靜地研墨,并未言語。
那個當初在米鋪里,會因為一碗碎肉面而露出滿足笑容的少年,終究被沖刷得面目全非了。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利祿,卻也永遠失去了那顆質樸的少年心。
說是很怪,小虎當年可是很討厭那些橫行霸道的地痞。
可如今為何卻成了當初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李寒舟不覺得奇怪,這只是人間百態的一種,比比皆是。
是無數選擇中的一個,是無數因果中的一環。
小虎求的是權,便得了權,也終將被權所困,被權所噬。
這便是他的道,一條通往毀滅的道。
李寒舟提筆,在宣紙上落下淡淡一筆。
不是畫,而是一個字。
“心”。
幾日后,臨安城下起了淅淅瀝瀝的春雨。
雨幕中,兩道佝僂的身影,互相攙扶著,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了東城街。
是虎父和虎母。
兩位老人的頭發竟已花白了大半,臉上的皺紋深得像是刀刻的一般。
雖說身上穿著的綾羅綢緞,在此刻的雨中顯得格外不合時宜,更襯得他們滿身狼狽與落魄。
街坊們看見了他們,先是一愣,隨即竊竊私語聲四起。
那些目光,不再是往日的羨慕與尊敬,而是混雜著鄙夷、嘲弄,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快意。
“喲,這不是虎將軍的爹娘嗎?怎么回來了?”
“在京城享福享夠了?還是被趕回來了?”
“兒子的名聲都臭成那樣了,他們當爹娘的,臉上能有光?”
尖酸刻薄的話語像一根根無形的針,扎在兩位老人的心上。
他們低著頭,腳步更快,只想逃離這片是非之地。
他們一路走到了那家熟悉的米鋪前。
米鋪還是那個米鋪,卻被人用磚塊故意壘起來了。
原來人們已然怨恨到這種程度?
京城沒人敢明著干事,如今在臨安宣泄著自己的不滿。
虎母再也忍不住,靠在丈夫的肩頭,壓抑地哭了起來。
虎父僵硬地站著,渾濁的目光穿過雨幕,望向不遠處河邊的畫舫。
那里,燈火溫潤,一如往昔。
他終于明白了。
當初李寒舟說的那些話,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道理。
小虎真的想去?
當初的小虎不想。
雨還在下。
冰冷的雨水順著虎父的臉頰滑落,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他看著妻子在懷中無聲地啜泣,看著周圍指指點點的目光,老臉緊繃,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曾幾何時,他們是這條街上最讓人羨慕的父母。
如今,卻成了最讓人看不起的笑話。
“走,我們回家。”虎父沙啞著嗓子,攙扶著老伴,把門前磚塊扒拉下來,推開房門,踩著院子里些許扔進來的磚塊,回到了房間里。
李寒舟在畫舫里,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他沒有出去。
正如他當初所說的,兩人誰都沒錯。
只不過是過程或許和自己預想的出了點差錯,差之千里了
接下來的幾天,虎父虎母的日子過得很不好。
他們回到臨安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全城。
百姓們沒少在背后戳兩人脊梁骨。
甚至連小孩子,都在他們背后一邊丟著石子,一邊唱著編排的歌謠。
“虎將軍,是惡狼,吃了百姓刮民倉。爹和娘,沒臉面,夾著尾巴回老鄉!”
虎父虎母每日閉門不出,可那些戳脊梁骨的話,還是會順著門縫鉆進來。
虎母整日以淚洗面,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虎父則整日整日地坐在門檻上,對著院中的荒草發呆,對著當初兒子喜歡玩的毛球發愣。
終于,在一個雨過天晴的傍晚,虎父再也撐不住了。
他一個人靜悄悄的,蹣跚著,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畫舫的門前。
看著里面那個依舊在安靜作畫的青衫身影,他嘴唇哆嗦了半天。
“蕭老弟……”
虎父緩緩走進畫舫,坐在椅子上哭泣了起來。
“我……我錯了!我們錯了啊!”
“先是我糊涂!是我當初利欲熏心,總想著讓小虎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虎父哭得稀里嘩啦,悔恨無比。
“我以為,把他送去京城,就是讓他去享福,就是讓他走上康莊大道。我哪里知道……哪里知道那地方,就是個吃人的染缸啊!”
他用力地捶打著自己的胸口,每一聲都沉悶而痛苦。
“他變了,他全變了!他不再是我的兒子了!”
“他在京城里橫行霸道,欺壓良善,我們勸他,他不聽,還嫌我們啰嗦,嫌我們給他丟人!”
“他說,‘你們懂什么?這世道,就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理!我這是憑本事得來的風光!’這,這不是我家孩子能說的話啊!”
“最后……最后他煩了,直接派人把我們送了回來,說讓我們在臨安好好‘養老’,別再去京城給他添亂……”
虎父泣不成聲,將這幾個月的遭遇都說了出來。
從最初的欣喜,到后來的擔憂,再到驚恐,最后是徹底的絕望。
“先生,我如今才明白您當初說的話……有些機遇,抓住了,真的不是好事啊!是我害了他!是我親手把他推進了火坑啊!”
悔恨,像毒蛇一樣啃噬著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