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第309章 勝負不在棋盤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入侵現代 >>科技入侵現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9章 勝負不在棋盤上

第309章 勝負不在棋盤上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3日  作者:鴉的碎碎念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鴉的碎碎念 | 科技入侵現代 


林燃的直播不僅有華國網友在看,全球網友也在關注。

盡管林燃用漢語直播,在沒有實時翻譯的情況下,國外網友沒辦法第一時間知道內容。

但是有記者啊。

所有主流報紙都在華國有分部,負責報道華國新聞。

大名鼎鼎的BBC濾鏡和法新社濾鏡是怎么來的?不就是因為他們在華國有人員、有業務運作嗎。

包括華國媒體也會有海外宣傳的任務,會負責把華國發生的事情宣傳出去。

像左右腦芯片架構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華國科技進步的宣傳媒介。

另外還有大把的自媒體博主,會把林燃的直播傳播出去。

所以林燃直播結束后的第二天,他的切片就被翻譯成英文在全球范圍內廣為流傳。

最關注林燃觀點的,當屬硅谷同行。

歐洲還在研究怎么制定法規呢,不過法蘭西正在躊躇滿志,他們即將要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露西。

也正因為有了“露西”,法蘭西最近對布魯塞爾圍繞人工智能監管的會議有點不感冒,我的露西出來之后,你們還想監管我們的AI?絕對不行,得給我們的“露西”頒發特別赦免,“露西”是整個歐洲的瑰寶!

當左右腦芯片的概念被提出后,硅谷的同行們都在討論這件事。

除了競爭方面的考慮外,他們同時還在思考,這是否會為他們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OpenAI位于舊金山的總部,新年第二天,山姆·奧特曼已經來到了公司。

OpenAI每一次融資,估值都在創造歷史,同樣的,他作為CEO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他們希望在8月的融資過程中,能夠把OpenAI在一級市場的估值一舉推高到3000億美元。

還有什么比畫大餅更能忽悠投資者,更能繼續吹大泡沫的呢?

網景瀏覽器的案例對山姆這些人來說那可是記憶猶新。

也許左右腦芯片會是一次機會,山姆·奧特曼是這么認為的。

OpenAI的高管們有的來公司開會,有的則在度假地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的方式加入到討論中來。

沒人敢不重視林燃。

越是同行,就越重視。

OpenAI一直有研究深紅,越研究,他們越佩服對方能用比OpenAI更少的顯卡、更低的算力做出更好的商用產品。

這非常困難,他們做不到,他們很想知道華國同行們是怎么做到的。

硅谷的高校沒少給林燃數學班的畢業生發offer,你履歷上但凡寫一條曾經在深紅實習,這幫高校跟禿鷲看到腐肉一樣兩眼放光,直接下offer,申請是昨天寫的,offer送到的時候華國時間連24小時都沒有過。

這樣的現象被發在簡中互聯網上之后,被網友們調侃這是眾多林燃現象中的一種,這也進一步助推了交大的分數線。

而這次林燃在直播中透露的消息,讓OpenAI的研究人員似乎窺探到了深紅秘密的冰山一角。

會議開始,CEO山姆·奧特曼坐在桌子一端,秘書打開了大屏幕,顯示著OpenAI研究人員根據林燃提出的左右腦芯片架構所做的架構圖。

首先發言的是技術總監克里斯·瓦爾霍,他冷靜地分析道:

“從理論上講,左右腦分工的想法無疑有一定道理。

感知任務與推理任務的確有著不同的計算特性,但我認為林教授是不是高估了硬件在這種分工中的作用?

目前的深度學習框架可以做到任務的并行化處理,并且大多數高效的推理任務也可以在同一硬件上完成。

不同的計算方式,能否真的改變現有架構?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克里斯的問題讓人有些質疑,但并不輕易放棄。

就在他剛說完,人在東京的首席架構師伊利亞·蘇茨凱弗立刻回應了他:“你說得沒錯,現有的框架能處理某些任務的并行化,但這只是對感知任務的部分優化。

但我們都知道,現有的硬件瓶頸存在。

在GPT系列模型的推理過程,大量的推理計算涉及長時間的推理鏈和符號計算,現在的GPU處理起來其實效率并不高,尤其在模型規模不斷增加時。

我們完全可以借鑒林教授的概念,構建一種專門的邏輯推理處理單元,與感知任務處理單元分開。”

伊利亞頓了頓,接著補充道:“而且,我們必須注意,IBM和英特爾在這一方向上已有多年探索。

早在十年前,IBM就提出過多重處理單元架構的概念,旨在通過將計算任務劃分為不同的模塊來提高AI的推理和感知效率。

英特爾則是在18年的時候提出了神經形態計算芯片的概念,試圖模仿大腦的功能,優化感知和推理任務之間的計算交互。

我認為林教授只是把英特爾的做法用一種更通俗易懂的方式總結了出來。

林教授站在IBM和英特爾的基礎上,從理論層面論證了,要想把人工智能繼續往通用AGI的道路上推,我們需要也必須走這條路。”

研究員安德魯·卡普蘭說道:“沒錯,我在看完林教授關于人工智能的講話后,我特意去找了資料來看,英特爾在2017年的時候推出了他們第一款神經擬態芯片Loihi。”

“神經擬態芯片?”山姆·奧特曼重復了這個詞語。

安德魯點頭道:“沒錯,眾所周知我們現在用的芯片只有0和1,它通過二極管模擬0和1的狀態,構建起龐大的計算網絡,它的內核是二進制。

但是我們人類大腦,不止有兩個信號,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是通過突觸來連接,一個神經元可以同時和很多個神經元連接在一起。

而Loihi則是模擬神經元的芯片。

第一代的Loihi每60平方毫米的芯片就有13萬個神經元,他們在2021年推出的第二代Loihi芯片,擁有128個神經形態核心,Loihi2每個核心的神經元是第一代的8倍的神經元。

同時,Loihi2每個神經元可根據模型分配達到4096個狀態,第一代的限制只有24個,神經元模型類似FPGA,完全可編程,具有更大靈活性。

簡單來說,硅谷已經具備了右腦芯片。

英特爾的Loihi采用了神經形態計算架構,嘗試模仿大腦處理感知信息的方式,提出了感知推理共融的概念。

實際應用中,這些神經形態芯片在某些任務上能夠發揮優勢,但在復雜推理任務上,效果卻并不顯著,與傳統的邏輯處理單元相比,并沒有得到預期的性能提升。

但問題是,現在林教授提出的架構,我們要同時利用右腦和左腦芯片,左腦的GPU已經成熟,右腦的Loihi也已經相對成熟。

我們有充分條件去測試這一技術路線。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把左右腦結合在一起,英偉達的左腦和英特爾的右腦。”

開源團隊負責人艾米·張說道:

“我認為這種左右腦分工的理論有些過于理想化了,至少目前它的應用價值不大。我們能否有一個明確的案例,展示感知任務和推理任務必須分開處理的場景?現階段的任務幾乎都是某些高并行度任務,在同一硬件上優化可以達到足夠好的性能。

難道我們要重建整個硬件架構嗎?”

伊利亞回應道:“如果只是強化現有硬件架構,我們會始終停留在對大規模并行計算的依賴上。

真正的突破,正是通過左右腦分工,物理隔離不同計算任務,從而達到更高效的能量利用和計算優化。

而且你們有沒有認真聽林教授的發言,他在發言中透露了一個秘密,那就是胼胝體。

這是人類大腦中的結構,我認為左右腦芯片結合的秘密就藏在胼胝體這一結構中。

林教授要為他的國家工作,要為他所在國家的利益服務,但我相信他有著全人類的精神,是在通過這樣的方式暗示我們,胼胝體是具體的鑰匙,解開左右腦具體設計結構的鑰匙。”

林燃聽到的話會覺得莫名其妙,你們的腦補能力還真挺強,我只是打個比方而已,你們能想到這么多?

安德魯·卡普蘭補充道:“正如林教授所說的那樣,我們已經明顯感受到,它的天花板就在那里。

不改變硬件架構,我們永遠都沒有辦法打破天花板。

改變硬件架構,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可能。

再者英特爾是一家阿美莉卡公司,我們在這方面天然有優勢。”

“但這種思路帶來的挑戰也非常巨大。”首席AI研究員杰弗里·霍普金斯突然插話道:“要重構整個硬件架構,涉及的成本和時間投入遠遠超出我們目前的預期。

再者,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左右腦式芯片的協同機制是否能充分體現實時數據交換的效率?數據交換瓶頸又如何解決?

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確定,林教授所說的就是真的?

這會不會是一個陰謀,一個把競爭對手的精力花費在這上面的陰謀?”

伊利亞說:“林教授在直播中提到了,相關理論驗證的論文會公開發表,他會對左右腦架構的必要性進行論證。”

杰弗里·霍普金斯糾正道:“沒錯,但問題是,理論是真的,不代表工程上就能實踐,不代表現在的硬件技術就足以支撐工程上對此進行實踐。

就好比80年代里根總統的星球大戰計劃,有道理嗎?有道理啊,我把導彈都攔截了,蘇俄的核武器不就打不過來了嗎?理論上可行嗎?可行啊,只要我的制導系統足夠精確,我們就能做到。

這樣一來,蘇俄對我們而言不就毫無威脅了嗎?

問題是現實中花了上千億美元都沒有做到,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攔截有很長一段距離。

理論可行和工程實踐可行之間的距離”

霍普金斯停頓片刻后,伸出雙手作向前擁抱狀:“可能比整個宇宙還要更大。”

艾米補充道:“沒錯,這點很重要。

這其中需要有一個非常高效的交互機制,如果沒有高效的交互機制,兩個分工明確的硬件單元恐怕會變成兩個相互孤立的系統,這不僅效率低下,還可能導致更多的問題。

從全局角度看,林教授提出來的毫無疑問是一個前瞻性的戰略方向。

未來的AGI需要多種不同類型的計算協同工作,我們無法僅依靠現有的統一架構去支撐更復雜的任務。

假設我們未來的模型不僅僅是感知任務的強化,還有推理、規劃、情感理解,這些任務本身具有完全不同的計算特性。

如果我們在硬件層面沒法分工合作,這些任務會拖慢整體效率,反而是得不償失。”

杰弗里·霍普金斯說:“我同樣認為這并非一時的熱點,而是深紅長期戰略的一部分。

我們也同樣必須著眼于未來的智能體系架構,考慮到硬件、算法和應用的深度融合,才能在下一代人工智能突破中占據領先位置。

可問題是,我們要什么時候開始?要付出多大努力,現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怎么去做這樣的架構融合?

這些都很難決定。

以及過去,華國一直在跟隨我們,這一次我們同樣可以跟隨華國,等到華國他們在這一架構上取得比較好的結果之后,我們再跟上。”

山姆·奧特曼整體聽完之后已經心動了。

他不是什么人工智能專業人士,他是天使投資人,是投資者,他不懂技術,但他懂商業。

他已經從專家們的討論中聽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就是預期,說的好聽叫預期,說的難聽叫噱頭。

山姆·奧特曼擺了擺手:“這不是問題,英特爾的Loihi芯片一直到今天都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項目,除了科研意義外,在實際市場壓根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我們只要提出和英特爾合作,錢、人和計算卡,都會由英特爾幫我們出了。

英偉達占據左腦芯片,市值四萬億美元,英特爾的市值才一千億美元。

四十倍的差距,他們如果能夠占據右腦芯片這個生態位,他們也能到英偉達這個位置。”

其他研究員馬上意識到,對啊,我們可以空手套白狼啊。

安德魯·卡普蘭提醒道:“沒錯!不僅僅是英特爾,還有IBM。

IBM的TrueNorth芯片也試圖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英特爾的Loihi是在感知任務上表現出了極好的并行性,他們的硬件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當任務變得更加復雜時,硬件之間的協同與分工才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完全可以以此為要挾,在英特爾和IBM之間測試他們誰的誠意更高。

就像林教授在直播的時候說的那樣,他把需求提交給了華國的四家芯片公司,勝出者才能成為他的合作伙伴。

我們也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讓英特爾和IBM競爭。”

兩邊競價,價格才足夠高,英特爾和IBM,這可都是阿美莉卡科技的象征,是阿美莉卡實打實的本土企業,這也意味著他們能夠掏出來的價碼肯定特別高,山姆·奧特曼思忖。

2025年的元旦是周三,所以第二天就是工作日,也就是股市開盤的日子。

一早,率先搶跑的是華國移動,一條筆直的直線直沖云霄,直接封死在漲停板。

華國移動作為超過2萬億rmb市值的央企,這絕對稱得上是大象起舞,更是帶動了整個中字頭板塊的暴動。

“燃神都說了自己用的是移動!移動能不好嗎?妥妥國民品牌,現在這估值還是太低了!說個目標,四萬億!”

“燃神的手機號是移動的,這說明什么?這說明移動深受官方信任,說明可靠性高,政治可靠就是最大的可靠!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買這樣可靠的企業?”

在東方財富的股吧,股吧老哥們和貼吧老哥沒區別,都是對著結果找原因,那叫一個信誓旦旦。

哪怕沒結果,他們也能自己幻想一個結果出來,然后對著結果說,自己持有的票百分百會漲,沒有理由不漲。

一跌就是莊家做局針對我,什么ai監控我的賬戶,我一買就跌,一賣就漲,整個大A都在聯起手來針對我。

芯片板塊那跟著暴漲,領漲的是寒武紀,同樣是直接漲停。

“光是右腦芯片,這個概念就值4萬億美元好嗎!左腦芯片英偉達四萬億的市值,右腦芯片寒武紀這才3000億rmb不到的市值,一個漲停?起碼10個漲停先到2萬億rmb再說。”

類似的帖子在寒武紀的股吧數不勝數,下面有散戶(韭菜)弱弱地問了一句:“燃神不是說一共四家,還要和華為競爭嗎?你們怎么說的就板上釘釘了呢。”

“?這都不敢想還來炒雞毛的股啊!炒股炒股炒的就是預期,買在分歧時賣在一致處!就是因為要競爭,有分歧才有買點,資金才會涌入啊!

要是就寒武紀,寒武紀已經當選了,那能輪得到你買入?

買在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

得到消息的機構和游資早八百年前就開始大舉抄底了好嗎?

哪來的小白,這都不懂!”

“不是,這也是無人問津啊?寒武紀都快要炒爆了,之前就炒過一輪,市盈率都要到天上去的公司,你和我說是無人問津?”

“四家加華為,相當于五家里選一家,寒武紀作為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不正代表它希望最大嗎?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夠聽到深紅科技入股寒武紀的消息。

華為不可能讓你入股,寒武紀可以,寒武紀從管理層到股東,我保證都舉雙手雙腳贊成,深紅科技入股。

一旦入股,那就可以穩穩靠股權關系拿到一個席位,成為右腦芯片的廠商。

在這里呼吁寒武紀的董秘,趕緊把你們能發揮、能聯系的資源都給調動起來!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我一個散戶都快要急壞了!”

股吧里炒個不停,大家都在為自己的認知和賬戶搖旗吶喊。

寒武紀的董秘在開年第一個工作日,更是接到了八百個電話。

有散戶打進來,喊他一定要成為最終入選的那家企業。

有機構,從燕京到申海,從長三角到珠三角,但凡是個叫得上名字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都想到他們公司來調研。

一天下來就沒有停過。

而像另外三家,那更是投資方直接跑到公司去,非要給個說法。

摩爾線程還沒上市,這三家都沒上市,摩爾線程在2022年的時候和華數傳媒的子公司浙省華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雖然二者沒有具體業務合作,但華數傳媒開盤即漲停。

持有摩爾線程1.244股份的和而泰也同樣漲停。

但凡能夠沾親帶故沾點邊的,股價都在天上飛。

“不是,張總,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之前沒有告訴我們呢!”

摩爾線程的會議室里,密密麻麻坐滿了來自各個投資機構的代表。

摩爾線程和寒武紀一樣,也是國內的GPU公司,和寒武紀專注于AI芯片不同,它同時做B端和C端的芯片,也就是說他們同時還做面向普通玩家的游戲顯卡。

其創始人張建忠是之前英偉達大中華區的CEO兼全球副總裁,因為名字里和張忠謀一樣也有個忠字,這履歷、這巧合,讓很多資本非常看好其發展。

這下更驚喜了。

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

自己投的公司居然能成為深紅的合作公司,還不是那種只沾點邊的公司,而是右腦芯片,如此核心的概念。

你總不能說大腦不重要吧?

至于是四分之一還要和華為競爭,這不重要,在這幫投資機構的高管們看來,就等于是已經入選了。

事在人為,已經只有四個競爭對手了,在其中脫穎而出很難嗎?

某種角度來說,這幫高管的思維和散戶沒啥區別。

“不是我不說,而是我們也才得到了消息沒多久,也就去年11月的時候,深紅那邊和我們進行了第一輪的接洽。”張建忠苦笑著說道。

在座的都是金主,誰也不敢得罪,包括深創投、小馬執行、紅杉華國、申海國盛、建銀國際、前海母基金等等。

國資為主,一部分外資和民營資本。

“然后后續陸續和深紅接洽了很多輪,最后他們確定我們有資格參與到他們的方案競選中,現在還在一個方案設計階段,要有方案和demo,然后才會根據我們設計的芯片,確定是否能入選。

整個過程起碼還有小一年的時間,沒那么快。

我知道大家心情激動,我在得知的時候心情和各位一樣激動,這對我們摩爾線程來說非常非常重要,甚至關系到我們是一家平庸的企業還是能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

我們全體上下也是用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在做準備。”張建忠認真道。

會議室的氣氛火熱,和今天的大A一樣火熱。

“努力不能只是戰術上的努力,也得是戰略上的努力!”深創投的高管陳泓邑同樣以一種格外認真的態度說道:“在座這么多在投資圈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張總,您要是早點和我們說,我們就能早點出力。

我知道您的想法,是提前做好預期管理,怕我們預期太高,到時候如果沒入選,會引起負面的連鎖反應。

你想著左右腦結構,右腦芯片,這肯定保密程度很高,以深紅和林總那邊的保密要求和前不久華為才出了那檔子事,即便最終沒有入選,這個過程外界也不會知道。

結果沒想到,林總自己在直播的時候說了出來。

不是,你也不想想,這是能瞞得住的嗎?這是一回事嗎?

涉及到四家企業,還有華為,你怎么可能能瞞得住?

其他機構都已經動起來了,我們難道不要動起來?

張總,您是技術出身,我們也很尊重您的專業,也相信摩爾線程的研發實力,問題是,很多時候,勝負往往在棋盤之外。

您有自信是好事,但不能因為您的自信而葬送掉整個企業的未來啊!”

陳泓邑話說的有輕有重,但不滿的情緒已經溢于言表了。

張建忠苦笑道:“我們想著還是技術說話,我們已經從英特爾和IBM花挖來了兩位做過和右腦芯片有些類似的神經元芯片的工程師,然后同時還在市場上尋找,方向契合的工程師。”

陳泓邑嘆氣道:“張總,這不僅僅是技術的事。

您還沒聽明白嗎?

勝負不在棋盤上。

人家壁仞科技背后的資本是騰訊,騰訊和深紅的關系不用我多說吧?

說白了,昨天林總提到的GPU四小龍,現在日子都過的不怎么樣,大家都是年年虧損。

但是,一旦能夠成為右腦芯片的供應商,深紅和阿波羅科技手上的子彈可以說是無窮無盡,隨隨便便一點訂單都能讓每一家扭虧為盈。

更別提,這意味著未來人工智能生態位,有其一席之地。

這關系到的利益,已經不僅僅是技術能決定的了。

我敢肯定,壁仞科技一定和騰訊說了,在讓他背后的騰訊做工作。

另外摩爾線程是燕京的公司,壁仞科技是申海本土的企業,你覺得申海地方會希望你們當選還是壁仞科技當選?

申海方面會不會在中間做工作?

壁仞肯定試圖,我說的更直白一點,他們百分百正在靠著這樣的盤外招想方設法地成為右腦芯片的供應商,獲得深紅的扶持,就像過去臺積電扶持ASML,OpenAI和英偉達合作那樣。

你已經落后了三個月,還好三個月不算久,我們還來得及,我們還有時間。

林總,在直播的時候提到四家在競爭,說明壁仞科技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

這就好,這就好。”

張建忠甚至從陳泓邑的臉上讀出了劫后余生的味道,他還是第一次在這位金融高管身上讀到這種情緒。

張建忠說道:“陳總,我相信林總會給我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我覺得我們是科技公司,終究還是要靠技術說話。

我們從上到下,三軍用命,志在必得。

用盤外招,試圖靠利益上的關聯,來獲得最終的勝利,固然商場如戰場,沒有人會因為道德而指責勝利者,這個道理我很明白,但這次不一樣。

這次我們是在競爭駛向未來的鑰匙,我有預感,左右腦芯片會成為人類通往通用AGI的鑰匙,而我們在競爭成為鑄造這把鑰匙的材料之一。

這一次,我偏偏希望靠硬實力取勝,而不是棋盤之外的輸贏。”


上一章  |  科技入侵現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