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第262章 舊時代的落幕和新時代的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入侵現代 >>科技入侵現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2章 舊時代的落幕和新時代的開始

第262章 舊時代的落幕和新時代的開始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7日  作者:鴉的碎碎念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鴉的碎碎念 | 科技入侵現代 


“教授,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希望你從技術角度來幫我判斷一下是否可行。

因為V一直都找不到,想找到他,我感覺很困難。

對方簡直就像是一團迷霧,沒人知道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組織,沒人看過他面具下的臉。

在現場留下的蹤跡少之又少。

林登·約翰遜在和我交接工作的時候,提到V就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

林燃一臉嚴肅,但內心已經在大笑。

因為林登·約翰遜感謝的和恨的其實是同一個人。

對方恐怕這輩子都不會有知道真相的那一天。

“是的,我有聽麥克納馬拉說過,國防部還幫聯邦調查局制定過抓捕計劃,好像都失敗了。”林燃說。

那肯定,麥克納馬拉你把你們制定的計劃告訴我,然后又要來抓我,能抓到才有鬼呢。

尼克松點頭道:“沒錯,麥克納馬拉曾經和陸軍方面溝通,調配陸軍超過五千人,試圖抓捕V,該計劃甚至還得到了總統林登·約翰遜的同意,最終還是失敗了。”

什么計劃?

這一計劃在媒體上沒有曝光,但林燃知道,就是模擬林登·約翰遜遇刺。

因為V每次出現都是在遇刺案現場。

那這次林登·約翰遜親自遇刺,你總得出來吧。

軍隊還不是從阿美莉卡調動的,而是從海外,隱秘調回來,然后舉辦選民集會的時候,臺下全是陸軍士兵。

由陸軍士兵來進行刺殺林登·約翰遜。

刺殺當然是假的。

但提前放消息,提前通過各種黑幫渠道放消息,說民權人士對林登·約翰遜不滿,要在集會上刺殺對方。

總之白宮、五角大樓和聯邦調查局三方,想了非常多的辦法,確保消息看上去絕對真實,又只在地下流通,又能傳遞到V手上。

什么辦法?模擬肯尼迪遇刺的情景,只是刺殺對象從肯尼迪變成了林登·約翰遜。

先是華盛頓地下黑幫們知道,然后從華盛頓往外蔓延,最后是蘇俄人,大家都知道了,有組織要暗殺林登·約翰遜。

殊不知,這是白宮方面自導自演的好戲,為的就是把V給釣出來。

有點差別的在于,蘇俄人通過各種渠道試圖通知肯尼迪,但這次卻沒有通知林登·約翰遜。

這也讓林登·約翰遜頗為不爽,你們這幫蘇俄佬怎么還區別對待?越戰和談、核裁軍、戰略武器限制不都是我推動的嗎?

白宮和阿美莉卡軍隊表演的很辛苦,也很認真,由麥克納馬拉親自擔任導演,整個過程從頭到尾表演下來,V的影子都沒看到。

能看到就有鬼。

一方面麥克納馬拉得意洋洋把這個計劃告訴了林燃,另外一方面,就算林登·約翰遜真的遇刺,他也不會去現場。

已經要下臺的人了,再多給一點畫面都純屬多余。

該計劃費勁心機,花費巨大資源,從海外調五千名陸軍士兵,還要做好保密工作,這花費的資源不是一星半點。

最終失敗,也宣告了,在短時間內想找到V不現實。

找不到V,那怎么樣能保證議員和官僚們的安危?

大家聚集在一起,由軍隊集中提供安保,那萬一人家有炮彈呢?

豈不是直接一鍋端了?

還不如分布式居住,分散風險呢。

自從胡佛被殺之后,華盛頓所有,所有政客們都開始養狗。

養的狗必須要是大型犬,越大越威猛越好。

同時軍方退役的特種兵也成為了香餑餑。

議員老爺們有錢,又不是請不起。

這屬于是救命錢。

但即便如此,老爺們也不想花這個錢。

弗雷德開始推一項法案,法案大致意思是阿美莉卡軍方有義務要為議員們提供安保服務,而且最少要派一隊,也就是六位精銳士兵來華盛頓執勤。

每位議員都能獲得六位精銳阿美莉卡士兵的保護。

這一提案獲得了議員們一致認可,舉雙手雙腳贊成。

這個法案過的非常快,這才一個月時間就已經走完了聽證,很快要開始投票。

毫無疑問會全票通過,國家花錢為我們安排安保天經地義。

這是大勢,誰來當總統都阻擋不了這個法案。

但這真的有效嗎?議員們不知道,也不敢細想。

托爾森為愛人胡佛準備的安保力量尚且沒用,阿美莉卡的精銳士兵真的管用嗎?

而尼克松想到的辦法是天網。

反正要搞星球大戰,既然這樣,400公里高度的低軌道衛星,如果能搭載超高清的鏡頭,V不就無從遁形了嗎?

林燃聽完之后了然,對華盛頓的政客們來說,V的威懾力比蘇俄還要更厲害。

蘇俄頂多是嘴炮兩句,越來越多的華盛頓政客,看透了蘇俄不敢真打,色厲內茬的本質,但V那是真敢開槍啊。

給胡佛做開顱手術,手都不帶抖的。

林燃說:“從技術角度來說能做到,不過鏡頭是大問題。

我們需要研究更高清的鏡頭,需要更好的半導體設備,需要更好的存儲介質和通信傳輸設備。

這可是一項大工程。

總統先生,你想,監控飛機、軍艦、潛水艇的動向,和監控人的動向,這差別可太大了。

這就好比大海里尋找針,能找到嗎?

當然能,因為針就在海里,但什么時候能找到?不知道。”

林燃誠懇道。

他不是不想戰略欺騙尼克松,而是他和尼克松的合作才剛剛開始。

尼克松不是傻子,他相信自己,也不代表對方不會去問其他專家,自己要是一頓猛吹,NASA肯定做得到。

尼克松只需要去問一下別人,不就穿幫了?

但林燃又很想做這件事。

從國會拿預算是其次,推進鏡頭技術在這個時空的研發也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操作空間。

GPS衛星自己往上面安通信模塊固然簡單,畢竟GPS衛星一共也就34顆。

這個時空的核動力GPS衛星有非常多的預留空間可以給自己來做手腳。

但星球大戰的衛星做不到,一萬顆,要是自己逐一來安裝模塊,那要等到猴年馬月?

而天網,屬于是正中下懷了。

除了鏡頭外,更好的半導體設備、更好的存儲介質、通信傳輸設備,無一例外都是他需要的。

屬于是想瞌睡枕頭就來了。

當然林燃不是等待時機的人,機會不來,那就主動創造機會。

尼克松不提,林燃也會主動提類似的方案。

不過現在既然尼克松提了,那林燃順勢接過這一茬就好了。

“總統先生,盡管這過程中的困難有很多,但NASA愿意嘗試!”林燃回答道。

尼克松和林燃握手道:“教授,那我就放心了,你放心,林登·約翰遜的偉大社會計劃國會很快會中止,我們會給NASA更多的財政撥款。”

偉大社會計劃,說白了就是冷戰時期,西歐國家開始給國民增加福利待遇,然后阿美莉卡也想要效仿,給國民們提供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基建等方面。

后來阿美莉卡的《醫療保險法》、《醫療輔助法案》和聯邦教育基金都源自這一計劃。

食品券也是在這一時期發揚光大的。

如果沒有星球大戰計劃,這將是林登·約翰遜總統生涯的最大成就。

現在換人了,尼克松作為象黨保守派,顯然不想再發福利了。

憑什么?

這可都是綠油油的美金,憑什么發給底層,搞什么福利待遇?

我們強調的是阿美莉卡夢,強調的是個人奮斗,教授尚且能從歐洲難民一路扶搖直上成為白宮高官,你們憑什么不行?還不是不夠努力?

這就是保守派的觀點,尤其能夠在華盛頓當上一官半職的保守派政客們,更是這一套忠實擁躉,用這一套洗底層民眾的腦。

為什么?因為這樣成本最低。

一直到2020時空,在眾多歐美國家中,阿美莉卡的福利待遇也屬于是最差的一檔。

靠的就是阿美莉卡夢,讓大家心甘情愿賣命,媒體宣傳阿美莉卡夢的成功者們來緩解社會矛盾。

而且現在的阿美莉卡面臨沒錢的窘境,財政狀況和原時空的1968年差不多,在岌岌可危的邊緣。

這里多說兩句,提前開啟的海運時代,很大程度緩解了白宮的財政狀況,不然現在尼克松就得動歪腦筋,讓美元和黃金脫鉤,推翻布雷頓森林協定了。

尼克松想到的辦法就是砍福利。

民眾們的福利待遇又怎么可能比華盛頓老爺們的安危更重要呢?

“教授,還有一件事我想聽聽看你的看法,那就是你對華國怎么看的?”尼克松轉而提到。

眾所周知大名鼎鼎的尼克松訪問華國,實際上這件事并不是在當上總統之后他才考慮的。

在當選總統前,尼克松就有考慮。

他在總統大選前就發表過公開觀點,認為:“這個小小的星球上還不足以容納10億潛在有能力的人生活在憤怒的與世隔絕中。”

這里自然是指華國。

原時空,華國有投名狀,有充分的證明,證明自己和蘇俄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在當下這個時空,華國和歐美陣營關系不錯,和蘇俄方面也沒有徹底鬧翻。

沒人能保證尼克松的擔憂不會發生。

林燃知道對方的提問所蘊含的意思,他思考片刻后說道:

“總統先生,我認為華國和蘇俄在地緣政治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他們都是大國,都是追求自主性的大國,為本國爭取利益,只要這點不改變,華國和蘇俄就不可能親密無間。

華國和阿美莉卡不存在利益沖突。”

林燃接著說道:“但華國和蘇俄不同。

蘇俄在蒙古駐軍,華國同樣能夠直接威脅到蘇俄本土。

小小的蒙古,不足以消除蘇俄和華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擔憂。

身為華人,我很清楚,華國和蘇俄之間除了意識形態外沒有相似的地方,而華國和阿美莉卡之間,除了意識形態外,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林燃最后說道:“總統先生,約翰遜總統已經為你留下了很好的基礎。”

尼克松不確定地說道:“你是指兩國關系緩和,燕京數學家大會和華國重返GATT?”

林燃說:“是的,阿美莉卡應該從經濟上和華國更好的合作,它在經濟上有著比霓虹、高麗這些地方大得多的潛力,能為聯邦帶來超出想象的利益。

而對華國而言,當經濟上和阿美莉卡深度捆綁的時候,政治上也將自然倒向阿美莉卡。”

最后林燃總結道:“總統先生,太平洋很大,能容納得下華國和阿美莉卡兩個國家。”

林燃伸出雙手,作擁抱狀,解答尼克松的疑惑。

這句后世的外交辭令,在這個時空被拿出來,尼克松再次被林燃的智慧所震撼。

尼克松在見完林燃之后,把林燃的說法和基辛格說了之后,基辛格深表贊同:

印度各種反復橫跳,在蘇俄和阿美莉卡之間騎墻,試圖兩邊撈好處,自詡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南方世界國家的領袖。

但它打不贏,就注定從TZ上來說,扶持你還不如扶持百越。

華國這方面的價值要遠超印度。

“太平洋很大,能容納地下我們和華國,這句話真的說的太好了,這是足以拿到議會說服保守派議員們的金句。”基辛格感慨道。

媒體說林燃獻計是特洛伊木馬,其實基辛格才是徹頭徹尾的特洛伊木馬。

他在白宮任職,但私下卻為尼克松工作,是尼克松的核心幕僚。

原時空里,阿美莉卡的談判代表希望讓北越在大選前達成休戰。

基辛格在談判代表哈瑞曼手下擔任顧問,他轉手就把局勢分析給了尼克松。

甚至在競選期間基辛格經常與西貢的陳香梅接觸,讓陳香梅去找南越總統,說服對方別去巴黎參加談判,暗示只要尼克森當選就會給予南越更好的條件。

基辛格這種行為典型的破壞阿美莉卡利益,就為了能讓尼克松當選。

尼克松憂慮道:“我擔心的是,我們扶持華國,如果華國和我們競爭,他們想要成為世界之王,等到那個時候,一個太平洋可就容納不下兩個國家了。”

基辛格看著尼克松幽幽道:“總統先生,世界是以現實為基礎運轉的,而不是幻想。”

為尼克松當選立下汗馬功勞的基辛格有資格這么隨意和尼克松說話。

基辛格繼續說道:“總統先生,我承認華國很有潛力,華人也是很優秀的人群,擁有10億華人的華國,能夠迸發出超出想象的能量。

但你擔心的是否有點太多了。

華國想要和我們競爭太平洋,他們需要首先超過蘇俄。

我們可以看著蘇俄和華國爭斗,這不正符合我們離岸平衡的原則嗎?”

1969年的1月,華盛頓特區籠罩在薄霧之,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莊嚴的氛圍。

理查德·尼克松,這個從加州律師起步的政治家,終于將在這一天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他將作為美國第37任總統,在國會大廈東側的門廊上宣誓就職。

尼克松希望這不僅僅是一場儀式,希望這是國家裂痕彌合的一次機會。

現實中的抗議呼聲沒有遠去,電視直播會向民眾發出清晰的信號:阿美莉卡處于危機之中,我們需要的是團結而不是分裂。

清晨,尼克松夫婦從白宮出發,參加了一個特別的祈禱。

祈禱在國務院西禮堂舉行,對公眾開放,體現了尼克松對多元信仰的尊重。

輪番向三位不同宗教的領袖,天主教、新教和猶太教的代表,輪流祈禱,祈求上帝賜予新總統智慧與力量。

尼克松坐在前排,穿著深色西裝。

他的妻子帕特在一旁,眼中閃爍著驕傲與憂慮。

在白宮交接的過程中,帕特可是見到了前一任總統夫婦離開白宮時的悲涼,她擔心自己和丈夫是否會落得同樣的下場。

祈禱結束后,尼克松的座駕緩緩駛向國會大廈,沿途的街道上,警戒森嚴。

抗議者們高舉標語,喊著反戰口號,這不妨礙游行隊伍依舊向前推進。

中午時分,國會大廈東側的平臺上,搭建起了一個簡樸卻莊重的講臺。

風吹得旗幟獵獵作響,氣溫雖低,但數萬民眾仍舊聚集在國家廣場上,翹首以待。

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身著黑色長袍,站在尼克松面前,手持一本家族圣經,那是尼克松母親的遺物。

尼克松將右手放在圣經上,左手舉起,鄭重宣誓:“我莊嚴宣誓,我將忠實執行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職務,竭盡全力維護、保護和捍衛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愿上帝助我。”

他的聲音堅定而低沉,回蕩在寒冷的空氣中。

就在幾分鐘前,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也完成了自己的宣誓,由參議院臨時議長主持。

宣誓結束后,尼克松轉向麥克風,開始了他的就職演說。

“我們尋求一種精神上的答案,一種能將我們團結起來的力量”

“.歷史所能賦予的最高榮譽,莫過于“和平締造者”的稱號。如今,這份榮譽正向阿美莉卡招手——它賦予了阿美莉卡引領世界最終走出動亂深淵、邁向人類自文明伊始便夢寐以求的和平高峰的機會.”

“.我們在科學、工業和農業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廣泛地分享了我們的財富,我們終于學會了如何管理現代經濟,以確保其持續增長。

我們賦予了自由新的延伸。我們已經開始為黑人和白人兌現它的承諾.”

“.我們發現自己物質富裕,但精神卻貧乏;我們以宏偉的精準度攀登月球,卻在地球上陷入喧囂的不和。

我們深陷戰爭,渴望和平,我們因分裂而撕裂,渴望團結”

尼克松的演講內容很長,重點就是反戰和彌合分裂,還提到了要和蘇俄、華國談判。

最后他用林肯總統的名言作為收尾:

“我要對我的同胞說:讓我們一起前進,相信我們自己,相信我們的國家,相信我們的上帝”

儀式結束后,盛大的游行開始了。

從國會大廈沿賓夕法尼亞大道直達白宮,隊伍長達數英里。尼克松和帕特坐在一輛敞篷林肯大陸車中,揮手致意。

林登·約翰遜此時已經在德克薩斯州了,看著電視里意氣風發的尼克松,同時注意到白宮高官齊聚,唯獨少了林燃的身影,他內心頗感欣慰:

“教授果然不喜歡尼克松。”

(尼克松當選前,和林登·約翰遜在白宮見面。)

接著聽完演講后,林登·約翰遜感慨道:“好運的小子,從我這撿了一個阿美莉卡總統當。”

壁爐里柴火被燒的沙沙作響,林登·約翰遜蜷縮在沙發里,整棟別墅有大把安保人員和妻子,但此刻在電視前的只有他一人。

和過去白宮被人群和鎂光燈環繞的生活截然不同,林登·約翰遜知道,屬于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

凝視著電視里容光煥發的尼克松,林登·約翰遜起身后先是在鏡子前面看了一眼,失去化妝的他格外蒼老。

隨后他起身走到書桌前,在赫斯特集團寄來的紙張上,寫下回憶錄的標題:

《權力之路》


上一章  |  科技入侵現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