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第241章 都可以來(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入侵現代 >>科技入侵現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1章 都可以來(求月票!)

第241章 都可以來(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6日  作者:鴉的碎碎念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鴉的碎碎念 | 科技入侵現代 


“沒有任何國家會奢侈到讓教授去充當SPY的角色,他在其他崗位上能夠發揮遠比SPY更重要的作用。”

臘斯克又補充了一句。

這也是華盛頓的共識。

哪怕因為種族、和平呼吁、和蘇俄的合作等等事情反對林燃的保守派議員們,在公開接受采訪的時候再怎么質疑林燃,聲稱林燃很可疑,我們需要加大對其調查。

但在私下交談的過程中,沒有人會真的認為林燃在為蘇俄工作。

但凡林燃真的是蘇俄派過來的,前面兩年他有無數機會可以從日內瓦、倫敦、斯德哥爾摩這些地方回到莫斯科。

哪怕是1962年在斯德哥爾摩領完獎直飛莫斯科,那個時候的教授,已經足以對整個自由陣營從輿論到科技造成劇烈沖擊了。

所以哪怕最瘋狂的冷戰鷹派,也不會這么覺得。

也就是這些喜歡幻想的大學生們,看了幾篇保守派陰謀論報道后,就在大腦內幻想起了各種007故事。

而教授無疑和他們幻想中的角色幾乎一模一樣,甚至在教授出現前,007這類幻想角色都沒有林燃這么的無所不能,充當如此多的角色。

007可沒有扮演過外交官和NASA局長,從級別上來說,007頂多有過官方代表這類榮譽職位。

迪安·臘斯克又補充道:“我有有一次晚上做夢夢見了教授是蘇俄的外交官,在那個夢里教授在外交戰場上簡直太難纏了。

哦天哪,那簡直是一個噩夢。

他能夠預判到你的所有動作,分清楚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動作,他是如此的能夠洞察人心,在那個夢里,教授一手策劃了東西德的合并。

這對阿美莉卡的歐洲戰略來說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慘敗。

我醒來之后,還在想,我在夢里是回到了一戰前嗎?在俾斯麥的主導下俄國、德意志和奧匈帝國結盟。

總之小伙子們,相信我,教授不可能會為蘇俄工作的,那一天也永遠不會到來。”

在這個時空,林燃沒有說過那句,永遠不要說永遠。

臘斯克不知道的是,這叫立flag,立flag往往要被打臉的。

學生們聽完之后對臘斯克提到的夢很感興趣。

“國務卿先生,能給我們仔細講講你的夢嗎?”

“教授是如何做到讓東西德合并的?”

“你做的夢是不是類似菲利普·迪克的《高堡奇人》?”

菲利普·迪克此時可不再是默默無聞的作家,而是全球著名科幻作家,其和林燃合著的《楚門的世界》、電影雙豐收,風靡全球就不說了,電影拿下了前年全球票房前五。

林燃的帶貨效果毋庸置疑,菲利普·迪克的腦洞也足夠給力。

二者迭加的效果讓華納兄弟和AvonBooks賺麻了。

華納兄弟方一直在催著他出續集,把楚門離開攝影棚之后的故事趕緊給編出來,AvonBooks也在催他趁熱打鐵,趕緊出續集。

他們催不了林燃,就只能逮著菲利普·迪克催。

連帶著過往菲利普·迪克的也跟著出名了,其中很有隱喻又格外有格調的《高堡奇人》很是流行。

尤其在大學生群體里。

在座的13個大學生里,起碼有10個都讀過《高堡奇人》。

“讓我想想,教授成功抓住了肯尼迪總統對和平的渴望,抓住了戴高樂對阿美莉卡的疑慮,抓住了西德對統一的呼聲,總之教授抓住了所有的機會,在1961年的維也納峰會上推動了自由陣營妥協,并且在1961年秋天召開了四國柏林統一會議,在1962年簽訂了德意志統一條約。

德意志表面上變成中立國,但實際上蘇俄控制著德意志的安全和經濟,自由陣營從柏林撤軍。

那絕對是一場災難,更具體的我也不記得了,總之在我的夢里,教授他做到了。”

臘斯克的表情在夜晚的燈光下,顯得有些可怕。

他提到的這個時間線,讓這幫大學生們更想到了《高堡奇人》,《高堡奇人》是二戰德意志和霓虹勝利的時間線,而臘斯克所夢到的時間線,大概率是林燃帶領蘇俄獲得冷戰勝利。

又一位大學生表情寫滿了好奇,高聲問道:“國務卿先生,有一種說法,說教授不是華裔,而是NAZI德意志希姆萊生命之源計劃培養出來的完美產物。

他其實不是華人,而是雅利安裔。”

這同樣是媒體創造出來的陰謀論說法,大致意思是林燃的皮膚太白,個子太高,五官談不上多深邃,但也絕對和刻板印象中華裔的扁平五官截然不同。

所以一直都有傳聞,最開始說林燃有白人血統,后來這個陰謀論,隨著林燃聲望增長,也隨著一起進化。

從白人混血,到NAZI德意志培養雅利安人的集大成產物。

包括林燃在哥廷根上學,也被認為是哥廷根就是培養林燃的基地,NAZI在這個大學城,對這位完美的雅利安裔進行培養。

而林燃的畢生目標就是要毀滅阿美莉卡和蘇俄,然后復活元首,讓第三帝國重回世界。

在一些科幻作品里,名為教授的邪惡博士掌控了NASA,借研究宇航服和人類太空生存為由,研究生物科學,最終成功復活了元首,但最終還是被主角給消滅了。

這種傳聞在廣大底層白人群體里非常流行,本來一個華裔做出這么大成就,大家本能的會有點不爽,現在好了,大家是自己人,你還是優中選優的高級種族,你可以歧視我了!

底層白人真是這么想的,這也是林燃在廣大底層白人里有影響力的重要原因,陰謀論促使了他的影響力范圍擴大,不僅僅是局限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中。

臘斯克無語了,他心想年輕人還是想象力太豐富,還是作業布置的太少。

“黑發黑眼也是雅利安標準了嗎?”臘斯克不翻白眼都屬于涵養好。

他兒子理查德·臘斯克補充道:“也許教授和超級英雄漫畫里的超級英雄一樣,他也有超能力,能夠把頭發、眼睛甚至是外表進行改變,他的真面目其實是.”

沒等他說完,臘斯克抄起煙灰缸在餐桌上就是一頓猛敲:“好了,伙計們,你們該休息了,這些完全沒有由來的陰謀論不應該和我談,也許你們睡前可以把這個當成睡前故事互相嚇唬對方。”

“父親,我們還沒有問完呢!”理查德·臘斯克不滿道。

臘斯克看了看自己的兒子,然后說道:“好吧,最后一個問題。”

理查德·臘斯克和同學們對視了一眼后,圍在一起商量許久后由其中一位戴著眼鏡的典型白人Nerd形象的男子問道:

“國務卿先生,我想請問,為什么別人沒辦法和蘇俄談判成功,而唯獨教授去一次就談成了?”

臘斯克看著這幫年輕人探究的眼神,他又重新在餐桌前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好吧,小伙子們,我只能從我的角度來談談,不代表教授、不代表總統先生、更不能代表白宮,只是我的個人思考。

簡單來說,教授出訪的時間恰到好處,在這個時間點和談停火,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時間點。

過去無論你們看新聞也好,看電視也好,一直都是我們不斷擊殺北越士兵,當然有一些媒體報道說我們還擊殺了平民,但這不重要。”

有人想辯解兩句,擊殺平民怎么就不重要了?北越人不是人是吧?

但架不住其他人想聽臘斯克說完,這13個人都是政治學專業的學生,能聽到國務卿親自來講解這背后的邏輯,這是多難得的機會,要不是理查德姓臘斯克,他們絕對沒辦法和臘斯克面對面交談。

因此其他人按下了那個想起身辯論的白人女生。

“重要的是,在去年,我們試圖通過蘇俄和柯西金和談的過程中,北越即便想和談,在這樣的損失之下,他們沒有辦法對本國民眾交代,你們明白嗎?

我們死了成千上萬的士兵,然后阿美莉卡士兵沒有多少傷亡,我們要簽臨時停火協議,還不是永久性的,北越無法承擔簽署這樣的臨時停火協議帶來的后果。

如果我們撕毀協議,民間的反對聲會讓他們失去基層動員能力,會讓他們很難繼續維持叢林戰的優勢,失去民眾的支持后,北越會不堪一擊。

而現在,正好春季攻勢后,他們造成了超過4000名阿美莉卡士兵的死亡,他們攻占了大使館,攻入了西貢,總之他們能夠對民眾交代,我們取得了勝利,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蘇俄一直都不介意和談,一直都不介意充當中間人,甚至對蘇俄而言,百越分成南北越,是他們樂于見到的,甚至當年華國如果分成兩個國家,也是蘇俄樂于見到的,哪怕其中一個國家會是我們的盟友,而不是他們的。

蘇俄考慮的永遠是自己的利益,而非所謂從陣營的角度去考慮盟友的利益。

最后我們談阿美莉卡,如果僅僅是阿美莉卡自身,反戰情緒一直都很濃厚。

各位就是最好的證明。

更重要的是在春季攻勢后,哪怕死亡了如此多的阿美莉卡士兵,哪怕這么多阿美莉卡士兵的死亡是通過電視直播,給全美民眾看到,從民調來看,反戰情緒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急速上升。

這證明了,民眾們能夠接受越戰是一場失敗的現實,能夠接受我們要停止戰爭,哪怕春季攻勢,哪怕士兵們陣亡。

既然民意如此,那么阿美莉卡停戰也再無阻力。

正是時機如此的巧妙,所以教授才能成功在三方中間斡旋成功,帶回臨時停火協議簽署的好消息。”

臘斯克一頓抽絲剝繭的分析,讓在座的大學生們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理查德·臘斯克追問道:“這真的和教授永遠不會失敗的光環無關嗎?”

對于年輕人來說,如此冷靜的分析遠沒有傳奇故事來的有趣。

臘斯克提著公文包走向樓梯,邊走邊說:“也許有關系,我不知道。”

說完后,他又轉身看著樓下的年輕人笑道:

“理查德,如果教授真的有這種光環,我離開白宮前一定好好向他請教怎么樣才能擁有這樣的光環,到時候我回家再來教你。”

等臘斯克消失在樓梯盡頭,理查德·臘斯克的同學把他團團圍住:

“到時候必須告訴我們!”

所有人都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

后來理查德·臘斯克寫了一本暢銷書:《教授的成功之道》,被譽為成功學的經典,里面第一章就是如何打造成功光環。

和談的影響是如此直接。

本身在春季攻勢后,林登·約翰遜的支持率急劇下滑,從約50跌至26至35之間。

最有利的民調支持率也才不過35。

用驟降來形容毫不為過。

而白宮方面原本樂觀的戰爭評估,認為戰爭就像是“隧道盡頭的光明”被證明為空談。

政府內部都開始質疑增兵策略的有效性,轉向考慮退出或談判路徑。

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最微妙的反轉,當政府官員們覺得我們要從“贏得戰爭”向“體面結束”實現一個現實主義的轉變時,白宮已經做到了。

白宮和河內方面簽署了時長足足一年的停火協議。

時長一年的停火協議,說白了停火一年之后,還能再續,只要國內反戰情緒依舊高漲,我們不打了不就是,難不成北越還敢反攻?

林登·約翰遜政府的及時轉變,讓白宮官僚們都為之一振,大家內心只有一個想法,還是教授有辦法啊。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迪安·臘斯克那樣慢慢分析出事情背后的本質。

大家只會來一句教授牛逼。

而此時黨內冒出來了第三個參選者:羅伯特·肯尼迪,約翰·肯尼迪的弟弟。

此時林登·約翰遜在黨內有三個挑戰者:羅伯特·肯尼迪、尤金·麥卡錫和喬治·華萊士。

但喬治·華萊士已經宣布退出驢黨,作為獨立候選人參選了。

此華萊士非彼華萊士。

他是驢黨內部的保守派,代表驢黨內部的南方州勢力,曾經三度擔任阿拉巴馬州的州長,也是驢黨內部任期最長的州長。

阿拉巴馬州就是亨茨維爾市所在的州。

不過林燃非常不待見這位,因為這位的觀點有些極端。

他支持科吉姆·克勞法,這部法律的大致意思是,白人只能在白人的區域活動,黑人只能在黑人的區域活動,黑人不能使用為白人修建的公共設施,這里的公共設施包括了學校。

其在1963年當選阿拉巴馬州州長的時候,就職演說的名場面是:“現在種族隔離,明天種族隔離,永遠種族隔離。”

哪怕再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在華萊士面前都得說一句,你這未免也太極端了。

為什么他要脫離驢黨參選,就是因為黑人壓倒性的支持他的競爭對手,他不得不脫離驢黨參選。

黑人們恨死他了。

當然,作為馬丁路德金公開承認的摯友,民權運動的明燈,公開發表系統性壓迫理論,為這幫黑人提供理論武器的林燃,肯定也不受華萊士待見。

也沒辦法和對方談笑風生了。

同時,和談曙光對林登·約翰遜選情起到的效果是顯著的。

前面有提到民調支持率的驟降。

除此之外,本來他的支持率已經低于麥卡錫了。

但在和談后,在新罕布什爾州的黨內初選中,林登·約翰遜得了53的選票,而麥卡錫只有39。

羅伯特·肯尼迪參選后,羅伯特的支持率是49,林登·約翰遜只有45。

和談后,雙方的支持率實現了黃金交叉,林登·約翰遜再度領先。

可以這么說,林燃把林登·約翰遜從深淵里給拽了回來。

白宮內,對總統位置虎視眈眈的漢弗萊,也只能放下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林登·約翰遜自己不主動退出,他實在很難生出和對方競爭的心思。

畢竟大家都在白宮工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越戰總不能說自己完全無關吧。

林燃回到亨茨維爾之后,繼續投入到可回收火箭的工作中來。

這個時間點,可回收火箭和未來時空最大難度就在于精度,你用多火箭發動機,需要對稱位置發動機能夠做到推力幾乎一樣。

現在的這種工人手搓式工藝,想做到完美非常困難。

這是整體工藝的限制,他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天回到住處后,林燃接到了珍妮的來電。

“教授,我今天晚上和杰奎琳見了一面,她是來做說客的,羅伯特·肯尼迪希望來亨茨維爾市見你一面。”

珍妮作為前日內瓦記者,后白宮記者,在白宮擔任記者任期內,因為赫斯特家族的身份,和杰奎琳算得上是朋友。

2月16日,羅伯特·肯尼迪在華盛頓國會大廈的同一地點,約翰·肯尼迪曾于1960年在這里宣布參選,正式宣布參選。

他發表演講,強調結束越戰、解決貧困和種族不公,呼吁要建設新的阿美莉卡領導力。

演講中,他批評約翰遜的戰爭政策為不可接受的,并承諾體面結束戰爭。

最令人尷尬的是,前腳他才宣布,后腳林登·約翰遜政府就已經體面中止戰爭了,這讓羅伯特·肯尼迪陷入了窘境。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科技入侵現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