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第217章 要的不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入侵現代 >>科技入侵現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7章 要的不多

第217章 要的不多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1日  作者:鴉的碎碎念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鴉的碎碎念 | 科技入侵現代 


瓦連京眼神一凝,臉上的笑容凝固住了,內心立馬提高了警惕。

技術流失是毛子永遠的痛。

蘇俄完蛋之后,阿美莉卡像針對NAZI德意志一樣針對俄國人搞了個類似回形針的大規模挖角行動。

然而這羊毛不僅老美在薅,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在薅。

(上面兩張圖來自詹姆斯·馬丁學術中心學者亞當·穆迪1996年寫的報告《重新審視前蘇俄人才流失》,其中第一張圖描述了蘇俄專家在1991年之后前往俄國以外國家工作的具體案例,第二張圖描述了俄國內部各機構工作人員流失情況,這些還是有據可查的情況,實際流失情況只有可能會比這個更加嚴重。

其中在第一張圖中提到華國的部分包括:1994年年底多達1000名俄國專家在華國工作,以改進華國的核武器和火箭研發工作;1994年11月底有三名俄國科學家在華國鵬城的核能公司工作,該公司總裁表示將雇傭更多的俄國科學家,第一張圖沒能通過審核,樣子和第二張類似。)

因為華國沒少從俄國手里薅羊毛,尤其在軍事科技領域。

至于大毛警惕華國,盡量避免被薅的太厲害,一些具備戰略意義的技術華國壓根買不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你不賣,你架不住二毛賣啊,二毛和華國隔得十萬八千里,你不賣我賣。

在毛子看來,二毛賣那也是薅我們羊毛。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的話,華國肯定算是蘇俄解體后科技轉移方面最大受益者之一了。

而瓦連京覺得,對方百分百又想來我們這薅羊毛了,不是你們的可回收火箭技術不賣給我們,然后現在又想從我們這薅羊毛。

從戰爭開始之后,俄國屬于是放眼望去,舉目皆敵。

瓦連京內心長嘆一聲,他作為高層,勉強算高層,自然知道東亞小兄弟都敢提要求了,這樣的話,東亞大朋友有點要求也正常,畢竟現在最重要的是贏得戰爭,至于技術,賣吧賣吧。

崽賣爺田不心疼。

“教授,你說吧,我會轉述給莫斯科方面的,我想你要的,我應該做不了主。”瓦連京咧嘴笑了笑,只是這笑比哭還更難看。

林燃幽幽道:“我要所有圍繞RORSAT系統的技術資料,歷史檔案。”

瓦連京思考許久才反應過來RORSAT是什么玩意,這都得從他遠古記憶里喚醒了,這記憶實在太久遠,久遠到四十年前。

當時他還沒畢業,還沒參加工作呢。

林燃見瓦連京反應過來了,又補充道:“瓦連京,你知道的,別拿一般的資料糊弄我,也別拿假資料來糊弄我,我要真實的,你們內部最核心的,當時的一手真實資料,包括技術資料和發射檔案,越詳細越好。”

瓦連京深吸一口氣,“抱歉,教授,在我看來這項技術對你毫無價值。”

現在不是冷戰,就算現在是冷戰,RORSAT對林燃而言也沒有什么價值。

因為RORSAT是蘇俄70年代打造的一套高度機動衛星系統,用于監視海洋情況,該衛星系統用的衛星是核動力衛星。

當時用核動力衛星是因為那時候電池技術還不發達,沒有可回收火箭,發射成本也比較高。

用核動力,能夠延長衛星壽命,前面有提到高機動,核動力衛星就能夠同時保證高機動、長壽命和較好的穩定性。

但在1967年,聯合國簽訂《外層空間條約》加上這幾十年來電池技術突飛猛進,太陽能技術同樣突飛猛進。

加上林燃他們又掌握了可回收火箭技術,發射核動力衛星的性價比遠不如常規衛星。

核動力衛星技術對林燃而言,連雞肋都談不上。

至于他們手里的發射日志相關資料就更沒有價值了,除了考古價值外,瓦連京實在想不到這玩意對林燃還能有什么用。

哪怕你想在月球發射衛星,也犯不著用核動力衛星啊,他們的RORSAT系列核動力衛星用到的又不是核聚變,還是核裂變發電。

他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這玩意還真有用,對林燃而言有大用。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講講核動力衛星的歷史,這玩意由來已久。

林燃參與的GPS項目的前身叫Transit,其中Transit4A這顆衛星用到的電力來源,本質上也是核能。

它用到的叫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RPS),這玩意靠合適的放射性物質衰變釋放熱量,再通過塞貝克效應將熱能轉化為電能。

而毛子的RORSAT則是實打實把小型核裂變反應堆給安衛星上了,輸出功率在5千瓦上下,而RPS的功率也就40瓦到300瓦之間。

當然同樣的事情阿美莉卡也干過,他們

1965年發射的SNAP10A,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搭載的也是核裂變反應堆,由其提供電力。

只是SNAP10A不屬于NASA管,是阿美莉卡空軍全權負責,林燃只是知道有這玩意,不過僅限于此了,林燃連研發都沒有參與。

阿美莉卡自始至終就只發射過SNAP10A這一枚核動力衛星,后面該技術方案很快就被只停留在研究階段。

而蘇俄的RORSAT系列核動力衛星,從1967年開始發射,一共發射了33枚,一直到1973年阿美莉卡的海軍研發助理秘書彼得·沃特曼在參議院武裝服務委員會上作證,其中提到蘇俄擁有基于高度機動衛星的海洋監視系,這時候阿美莉卡才猜測蘇俄搞的是核動力衛星。

具體確認要等到1978年,編號為Kosmos954的核動力衛星再入大氣層,其散落的放射性碎片在楓葉國的西北地區墜落。

這引發了晨光行動,簡單來說就是阿美莉卡和楓葉國聯合清理該衛星墜落帶來的核輻射,并根據《外層空間條約》向蘇俄索賠600萬加元,蘇俄最終只賠了300萬。

蘇聯在墜落當天就確認Kosmos954含有50千克鈾235。

這也是核動力衛星的首次確認。

而林燃在60時空所錨定的時間節點是1967年年初,今年就要在聯合國簽《外層空間條約》了。

蘇俄也是夠狡詐,寧肯簽下這份條約,也不想讓西方陣營猜到他們搞的是核動力衛星。

這個時間點,可能連蘇俄內部自己都鮮有人知道他們的RORSAT是核動力衛星。

林燃看著眼前2020時空的瓦連京心想,這真是命運的巧合,60年后的瓦連京告訴自己,60年前蘇俄的絕密情報。

在1967年這個時間點,在林燃看來,這份情報能夠給自己發揮難以想象的作用,甚至關系到自己在60年代的金蟬脫殼。

至于蘇俄的技術?還是俄國的技術?對林燃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

在2020時空的最大工業國,擁有最龐大理工科人才的國家,在1960時空手握全球最多的科研經費和絕對準確的科技眼光,林燃確實看不上蘇俄的那點三瓜兩造。

“不,我很好奇,滿足我的好奇心就是它最大的用處。”林燃漫不經心道。

瓦連京喃喃道:“教授,好吧,我完全能理解,我想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莫斯科方面不會在這上面為難閣下。”

確實,一份六十年前的技術檔案和技術資料,能夠討好華國航天領域的大佬級人物,這筆交易在瓦連京看來確實一點都不虧。

在瓦連京離開前,林燃補充道:

“別忘了,是完整資料,你們關于衛星核武器的研究,也要給我看看,這個我不為難你,我只要一些大致的時間節點,不需要技術細節。”

瓦連京沒有問林燃怎么知道有這玩意,他都做到航天領域高層之后才看過相關資料。

因為沒有必要,聰明人是能夠猜到的。

蘇俄既然能搞核動力衛星,那勢必然就會搞衛星核武器,不然為什么里根一提星球大戰,蘇俄就迫不及待的跳進去。

還不是因為自己有提前研究,甚至有了不錯的成果嗎?有自信才會想著在登月競賽中輸了之后,還跟老美玩太空競賽。

而且本身蘇俄歷史上就搞過部分軌道轟炸系統,把核彈給布置到低地球軌道上。

林燃順著核動力衛星猜到這一茬再正常不過了。

“好。”瓦連京也答應道。

反正你不要技術,只要這些歷史檔案,你喜歡看,我就給你。

從林燃過去在阿美莉卡的所作所為來看,把老美的土星五號給從歷史檔案里給復活了,對方喜歡這類歷史資料倒也正常,瓦連京心想。

如果華國根據他提供的技術資料搞出了衛星核武器,那要擔心的也不是俄國,而是老美才對,該頭痛的是老美。

至于華國偷偷摸摸搞,在現代檢測設備如此完善的情況下,不可能你能偷偷摸摸掏出個近地軌道核彈出來。

你前腳發射,后腳老美的衛星就敢來撞你。

所以瓦連京倒也不擔心,技術資料提供給了華國,會對他們有什么后果。

林燃見狀,懸著的心也是放了下來。

從毛子那拿到這兩份資料,可操作性就大了去了。

誰說只有里根能搞星球大戰?我也能搞。

國會想砍我預算?我還要把預算再往上加。

我發射在全球的衛星互聯網,你們想干掉?那可是一個個的核動力衛星,打下來降落在哪可不好說,你真的敢打嗎?

林燃已經從現在看到了未來。

“大家好,我是林燃,這次是燃燒節目的第二期,在過去一個月時間里,外界圍繞著我們的二次登月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我之所以一直沒有拍一個視頻來回應一下,其中有對的,有不對的,是因為我想等到我們的宇航員韋旭航結束隔離,回到申海之后邀請他一起來和我錄這個節目。

我們這次是以直播的方式,中間還會有彈幕提問回答環節,各個平臺的彈幕我都會點,大家不用擠在同一個平臺,避免給平臺帶來太大壓力。

直播結束后,錄播也會剪成節目發在我們各個平臺的官方賬號上。”

因為該節目有提前預告的緣故,加上直播時間又是周六的黃金檔,所以各個平臺觀看直播人數加在一起,有接近五千萬的樣子。

Pony擔任CEO之后,陸續和國內主流的平臺都聊了一輪,因此阿波羅科技的官方賬號在抖音、快手、小紅書、微信視頻號這些地方也同步上線了。

各家贊助費用不等,像抖音是一年一個億,小紅書呢只要一年五千萬。

這里的價格主要看各家的意愿,作為短視頻龍頭,抖音的意愿肯定是最強烈的。

這里局限在國內,Youtube和Instagram意愿更強烈,他們甚至愿意掏一年一億美元呢,但阿波羅科技也沒去。

因為和小約翰·摩根達成合作的緣故,所以白宮在ZC力度上有所放松。

阿波羅科技依然買不到外企的技術和科技產品,像ai計算卡、航天發動機這些肯定想都別想,但華國企業也好,國外企業也好,一般的合作是可以的。

不然之前月球車招商,這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勢力也不敢來。

不同平臺的高管也在看直播,b站高管聽到這話都翻白眼了,你這話說的,我們巴不得都來b站看直播,給我們引流。

韋旭航顯得略微有些拘謹,“大家好,我是韋旭航。”

彈幕上全在刷保佑我考這考那順利的。

在互聯網上,韋旭航人送外號錦鯉,這稱號不僅僅在簡中互聯網,在國外,他也同樣被認為是好運小子。

各種傳聞層出不窮,說什么霓虹和高麗都在想方設法挖他過去,畢竟大家都是東亞國家,在迷信這件事上是一樣的。

像霓虹JAXA官員載人月球車工程中心的主任筒井史哉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表示,韋在月球上的表現令人驚艷,甚至說出我們正在想辦法引進華國宇航員這種話。

另外的JAXA官員也表示過,說華國的韋,我們就非常歡迎他加入霓虹。

這是因為霓虹也志在月球,光是無人登月探測器不知道發射過多少回,一直都想著蹭老美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去月球。

(2019年霓虹月球車的概念圖,最前面是TOYOTA的LOGO,2023年新版概念圖和19年的大差不差。)

(霓虹設計的月球車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后的樣子,這方案從外觀上就要比阿美莉卡供應商搞的那個靠譜多了)

要知道,霓虹可是從阿爾忒彌斯那獲得了兩個登月席位,老美在和霓虹簽的合作協議里,保證了會帶兩個霓虹宇航員上去。

因此,在霓虹看來,要是能夠規劃韋旭航那還不是美滋滋?

過去霓虹為了發展足球能規劃巴西球員,現在為了登月規劃華國宇航員屬于常規操作。

至于高麗,高麗在阿美莉卡版圖里沒有那么受待見,獲得不了這樣的待遇,他們屬于是簡中互聯網自媒體博主在討論此事的時候,順帶捎上的。

“我看彈幕全是刷錦鯉,刷保佑的,你不祝一下大家考試順利?”林燃一副你怎么這么木訥的樣子。

韋旭航連忙道:“哦哦,祝大家考試順利。”

林燃無奈:“不是,你就不知道好聽的話多說一點?

好了,我來吧,祝屏幕前觀看直播的觀眾朋友們,考試順利,身體健康,生活一帆風順。”

在觀看直播的華國網友們心想,錦鯉不愧是錦鯉,很符合大家對他只有運氣好這一個優點的認知。

林燃接著說道:“我們今天的談話重點自然是圍繞著二次登月,這次登月意義重大。”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科技入侵現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