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第1027章  它們都輸了,只有沒參戰的太平天國贏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7章  它們都輸了,只有沒參戰的太平天國贏了!

第1027章  它們都輸了,只有沒參戰的太平天國贏了!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7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大清要完 
第1027章它們都輸了,只有沒參戰的太平天國贏了!

第1027章它們都輸了,只有沒參戰的太平天國贏了!

1914年4月25日下午4時15分,北海的暴雨終于傾盆而下。

英國本土艦隊司令約翰·杰利科站在“亨利五世國王”號的艦橋上,雨水順著舷窗玻璃瘋狂流淌,模糊了視線。能見度已經降至不足2000米,望遠鏡里只能看到灰黑色的雨幕和偶爾翻涌的白色浪尖。

“馬登的艦隊位置?”杰利科的聲音在雨聲中顯得格外低沉。

參謀長查特菲爾德少將抹了把臉上的水珠:“最后報告方位東北,距離約15海里。但暴雨干擾了無線電,現在聯系不上。”

杰利科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海圖桌。按照計劃,馬登的誘敵艦隊應該正在向西北撤退,而德國公海艦隊則在后方追擊。但現在暴雨徹底打亂了部署——雙方的主力艦隊很可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遭遇。

“命令各艦保持戰斗隊形。”杰利科下令,“瞭望哨加倍警戒,隨時準備接敵。”

幾乎在同一時刻,德國公海艦隊旗艦“俾斯麥”號的艦橋上,萊茵哈特·舍爾上將也正盯著暴雨中模糊的海平線。

“英國艦隊一定就在附近。”舍爾努力保持著聲音的平靜,“命令各艦主炮裝填穿甲彈,隨時準備開火。”

參謀馮·特羅塔少將欲言又止。在這種能見度下,戰列艦的火控系統幾乎成了擺設——光學測距儀被雨水模糊,船用雷達還在加緊測試,尚未投入使用。一旦接敵,很可能演變成一場混亂的近戰。

但舍爾已經下定了決心:“全艦隊航速降至12節,保持靜默。讓驅逐艦前出偵察。”

下午4時47分,英國驅逐艦“獵犬”號的瞭望哨突然吹響了刺耳的警報。

“敵艦!右舷30度,距離約6000米!”

艦長阿爾弗雷德·菲利普斯中校猛地舉起望遠鏡——雨幕中,五個巨大的黑影正緩緩浮現。那是德國“毛奇”級戰列艦特有的輪廓,巨大的安裝了410毫米口徑艦炮的炮塔,隱約之中,依舊殺氣騰騰。

“發信號!發現敵主力艦隊!”菲利普斯厲聲吼道,“全速撤退!”

但為時已晚。德國驅逐艦Z21“威廉·海德坎普”號已經發現了“獵犬”號,艦艏的150毫米主炮噴吐出火舌。炮彈在“獵犬”號舷側炸起巨大的水柱,沖擊波震碎了艦橋玻璃。

“獵犬”號的求救信號剛剛發出,海平線上突然亮起一片刺目的閃光——五艘“毛奇”級戰列艦的410毫米主炮同時開火,炮彈撕裂雨幕的尖嘯聲令人毛骨悚然。

“胡德”號的艦橋上,馬登上將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6000米的距離對戰列艦來說幾乎是貼臉肉搏,而“胡德”級的381毫米主炮在“毛奇”級的410毫米巨炮面前毫無優勢可言。

“開火!”馬登厲聲下令,“全艦隊集中火力攻擊領艦!”

“胡德”號的8門15英寸主炮同時怒吼,炮彈呼嘯著飛向為首的“毛奇”號。幾乎在同一時刻,德國戰列艦的齊射也到了,5艘“毛奇”級的38門大炮(其中“克勞塞維茨”級的一座炮塔受損,無法轉向)同時發出怒吼!其中兩枚410毫米穿甲彈直接命中“胡德”號的艦艏,爆炸的火光瞬間照亮了雨夜。

更致命的是第二輪齊射,其中的一發410毫米炮彈——它像一柄重錘般砸在“胡德”號的B炮塔頂部,15英寸的裝甲被生生撕裂,炮塔內部的彈藥被引爆。驚天動地的爆炸中,“胡德”號的前半截艦體幾乎被掀上了天。

“本艦中彈!”瞭望哨的尖叫聲帶著哭腔,“B炮塔B炮塔沒了!”

馬登死死抓住扶手才沒被沖擊波掀倒。透過破碎的舷窗,他看到“胡德”號的前甲板已經化作一片火海,濃煙混著雨水沖天而起。

而糟糕的是,跟隨在“毛奇”級后方的五艘“俾斯麥”級的炮口已經對準了“胡德”號的姊妹艦“納爾遜”號。

“納爾遜號,緊急轉向!”馬登對著無線電吼道,但為時已晚。

五條“俾斯麥”級的第三輪齊射如同死神之錘,40枚380毫米穿甲彈中有兩枚命中“納爾遜”號。一枚穿透了薄弱的水平裝甲,在輪機艙上方爆炸;另一枚直接砸進前彈藥庫。

“納爾遜”號像被巨人擊中的玩具般猛地一顫,隨即爆發出比“胡德”號更猛烈的爆炸。火球從每一個艙口噴涌而出,艦體在短短三分鐘內斷成兩截,帶著800多名官兵沉入北海。

僅僅一分鐘后,“胡德”號也迎來了它的末日,一發410毫米的穿甲彈在不足5000米的距離上撕開了胡德號后彈藥庫的裝甲,終結了這條標準排水量42000噸的巨艦

“胡德號戰沉!納爾遜號戰沉!”

“亨利五世國王”號的艦橋上,通訊官的喊聲讓所有人臉色驟變。杰利科猛地轉身,望向東南方的雨幕——那里不斷閃現的炮口焰照亮了夜空,隱約可見“胡德”號傾斜的輪廓。

“全艦隊加速!”杰利科一拳砸在指揮臺上,“航向135,全速前進!”

四艘“國王”級戰列艦的蒸汽輪機咆哮著將功率推到極限,16英寸巨炮的炮管緩緩轉動,瞄準了雨幕中若隱若現的德國艦隊。

下午5時03分,當“亨利五世國王”號沖破雨幕時,眼前的景象讓艦橋內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五艘“毛奇”級戰列艦排成縱隊,正在不到6000米的距離上對殘存的英國艦隊進行屠殺。

“瞄準領艦!”杰利科的聲音像刀鋒般冰冷,“全艦齊射!”

“亨利五世國王”號的9門16英寸主炮同時噴吐出火舌,炮彈以近乎平直的彈道撲向“毛奇”號。第一輪齊射就形成了跨射,兩枚炮彈近失彈在“毛奇”號舷側炸起百米高的水柱,沖擊波震得這艘4.8萬噸的巨艦微微搖晃。

德國人顯然沒料到英國主力艦隊會從西北方突然殺出。“毛奇”號的艦橋上,艦長馮·德·坦恩上校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右滿舵!緊急規避!”

但為時已晚。“亨利五世國王”號的第二輪齊射直接命中“毛奇”號的艦橋,16英寸穿甲彈像熱刀切黃油般貫穿了350毫米的主裝甲帶,在艦體內部引爆。黑煙立刻從各個艙口噴涌而出,“毛奇”號的航速瞬間降至8節。

緊接著,“威廉四世國王”號和“查理二世國王”號的16英寸炮彈也呼嘯而至。一枚炮彈命中“毛奇”號的B炮塔,410毫米的炮塔裝甲被直接擊穿,彈藥庫的殉爆讓這艘巨艦的艦艏幾乎被撕碎。

“毛奇號重創!”英國瞭望哨興奮地喊道,“敵艦起火,正在失去動力!”

與此同時,四艘“親王”級戰列艦也加入了戰斗。雖然它們只裝備了14英寸主炮,但在如此近的距離上依然能對“毛奇”級構成威脅。四艘“親王”級集中火力攻擊第二艘德國戰列艦“布呂歇爾”號,短短十分鐘內就命中六彈。

“布呂歇爾”號的艦長馮·呂措上校在艦橋被命中時當場陣亡,副艦長接替指揮后試圖轉向撤退,但一枚14英寸炮彈擊穿了尾舵,讓這艘巨艦只能在海面上打轉,成了活靶子。

舍爾上將在“俾斯麥”號的艦橋上目睹了“毛奇”號和“布呂歇爾”號的慘狀,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命令‘毛奇’號和‘布呂歇爾’立即撤退!”他厲聲喝道,“所有‘俾斯麥’級上前,集中火力攻擊英國旗艦!”

五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的380毫米主炮同時轉向“亨利五世國王”號。雖然口徑不如“國王”級的16英寸炮,但德國人的射擊精度在惡劣天氣中更勝一籌。

第三輪齊射就有兩枚380毫米炮彈命中“亨利五世國王”號。一枚擊穿了前甲板的薄弱裝甲,在艦體內部引發大火;另一枚近失彈在舷側爆炸,撕開了一道三米長的裂口,海水瘋狂涌入。

“報告損傷!”杰利科的聲音在爆炸的余震中顯得格外冷靜。

“A炮塔卡死,前部艙室進水,航速降至18節。”損管隊長喘著粗氣報告。

杰利科的目光掃向海圖——現在撤退還來得及,但“毛奇”號和“布呂歇爾”號已經重傷撤出戰斗,如果再加把勁.

“繼續攻擊!”他下令,“目標‘毛奇’級的第三艦——阿爾法1號!”

“亨利五世國王”號的剩余主炮和其余的“國王級”、“親王級”再次怒吼,16英寸和14英寸的炮彈呼嘯著飛向被英國人命名為阿爾法1號的“瓦德西”號。很快就把這條標排4.8萬噸的巨艦打成了一團火球!

但德國人的還擊同樣兇猛,很快,又一枚380毫米炮彈命中“亨利五世國王”號的艦橋下方,沖擊波震碎了半數觀測設備。

與此同時,“威廉四世國王”號也被三枚410毫米炮彈命中,B炮塔徹底失靈,艦艏燃起大火。最慘的是“查理二世國王”號——一枚410炮彈穿透了它的彈藥庫,引發了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艦體在短短兩分鐘內斷成兩截。

下午6時20分,暴雨愈發猛烈。

舍爾上將站在“俾斯麥”號的艦橋上,望著逐漸遠去的英國艦隊輪廓。五艘“毛奇”級中,“毛奇”號和“布呂歇爾”號已經失去戰斗力,“瓦德西”號和“施里芬”號也各中數彈,接近重創,只有“克勞塞維茨”號還算完好。

而英國人的損失同樣慘重——“胡德”號和“納爾遜”號戰沉,“查理二世國王”號爆炸沉沒,“亨利八世國王”號和“威廉四世國王”號重創,只有“威爾士親王”號傷勢較輕。

不過兩相比較,德國公海艦隊毫無疑問是打贏了!

重創的戰列艦拉回去修一修還能用!

戰沉的可就真沒有了!

“命令艦隊轉向東南。”舍爾終于露出了勝利者的笑容,“撤回威廉港。”

通訊官猶豫道:“‘毛奇’號、‘布呂歇爾’號和‘瓦德西’號怎么辦?它們跟不上編隊。”

舍爾望向雨幕中燃燒的三艘巨艦,沉默片刻:“留下三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護航,其余艦只立即撤退。”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德國艦隊轉向時,八艘法國“紅海洋”級大型潛艇已經埋伏在了他們的歸途上。而更致命的是,敦刻爾克機場的60架“風暴3”轟炸機正在跑道上待命,機腹下掛載的500公斤穿甲彈在雨中泛著寒光

4月26日凌晨,北海的暴雨終于停歇。

三艘重傷的“毛奇”級戰列艦——“毛奇”號、“布呂歇爾”號和“瓦德西”號——正在三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的護衛下蹣跚前行。它們的航速不到10節,濃煙從各個破損處涌出,在晴朗的晨空中拖出長長的黑色尾跡。

“毛奇”號的艦橋上,代理艦長馮·呂特少校舉著望遠鏡,突然瞳孔驟縮——遠處的海面上,三道潛望鏡的尾跡正悄然逼近。

“潛艇!左舷45度!”

警報聲凄厲響起,但為時已晚。6艘法國“紅海洋”級潛艇同時發射了魚雷,24條450毫米魚雷的尾跡如同死神的鐮刀,劃破平靜的海面。

“布呂歇爾”號率先中雷,兩枚魚雷幾乎同時命中右舷,爆炸的沖擊波撕開了長達十五米的裂口。這艘已經重傷的巨艦再也承受不住,艦體迅速向右傾斜,海水從每一個破口瘋狂涌入。

“瓦德西”號的命運更加悲慘。一枚魚雷命中艦艉,直接炸斷了主軸,另一枚魚雷則在彈藥庫附近爆炸,引發了連鎖殉爆。這艘4.8萬噸的鋼鐵巨獸在驚天動地的爆炸中斷成兩截,帶著600多名官兵沉入海底。

只有“毛奇”號僥幸躲過了魚雷,但它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上午8時15分,當“毛奇”號艱難地航行到敦刻爾克外海時,天際線上突然出現了黑壓壓的機群——法國“風暴3”轟炸機群從云層中俯沖而下,機腹下的500公斤穿甲彈在陽光下閃爍著死亡的光芒。

第一枚炸彈落在“毛奇”號已經破損的艦艏附近,掀起了巨大的水柱。第二枚炸彈直接命中B炮塔,徹底摧毀了這個已經失去戰斗力的炮塔。最致命的是第三枚炸彈——它精準地穿透了“毛奇”號薄弱的水平裝甲,在輪機艙上方爆炸。

黑煙從“毛奇”號的每一個艙口噴涌而出,火舌舔舐著扭曲的鋼鐵。當法國轟炸機群返航時,這艘曾經叱咤北海的鋼鐵巨獸已經傾斜30度,正在緩緩沉入海底。

與此同時,英國的兩艘重傷的“國王”級戰列艦——“亨利八世國王”號和“威廉四世國王”號——也在返回樸茨茅斯的途中遭遇了從安特衛普起飛的德國“容克14”轟炸機群。

“亨利八世國王”號被三枚500公斤炸彈命中,其中一枚穿透了已經受損的水平裝甲,在艦體內部引爆。這艘4.5萬噸的巨艦在短短十分鐘內沉沒,帶著杰利科上將和半數艦員長眠海底。

“威廉四世國王”號雖然只中了一彈,但之前的戰損已經讓它不堪重負。在勉強駛入樸茨茅斯港后,這艘戰艦也因傷勢過重而宣告報廢。

4月28日,紅色法蘭西內務部對外情報局的一份《北海大海戰損失評估及戰略分析》給出了觸目驚心的內容和結論:

英國皇家海軍:戰沉:“胡德”號、“納爾遜”號戰列艦,“亨利八世國王”號、“查理二世”國王號、戰列艦,“保衛者”號航母“;重創:“威廉四世國王”號(報廢),“豪”號戰列艦、“安森”號戰列艦;中創:“威爾士親王”號;輕創:四艘巡洋艦,七艘驅逐艦

德國公海艦隊:戰沉:“毛奇”號、“布呂歇爾”號和“瓦德西”號戰列艦;中創:“克勞塞維茨”號戰列艦,“格奈森瑙”號戰列艦輕創:三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

但最引人注目的卻是結論中的一段話:

“這場海戰證明,價值上千萬英鎊的戰列艦在飛機和潛艇面前竟是如此脆弱。未來屬于能從數百公里外發動攻擊的航空兵和能夠悄無聲息接近敵人的潛艇,而非這些笨重的鋼鐵巨獸。很顯然,在這場大海戰輸掉的是戰列艦這個艦種!”

紅色法蘭西的領袖朱爾·蓋德正對著這份報告露出久違的微笑。法國潛艇和轟炸機的戰果證明,紅色海軍的發展路線是正確的——用廉價的潛艇和飛機,擊沉昂貴的戰列艦。

在柏林,威廉二世盯著戰報,手指微微發抖。三艘“毛奇”級的損失讓他心如刀割,但更讓他恐懼的是報告末尾的結論——如果沒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援,公海艦隊甚至無法安全返回母港。可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就幾百公里,出了這個作戰半徑怎么辦?合著德國努力了二十多年,還是突破不了英國佬的封鎖啊!

在倫敦,海軍大臣丘吉爾拿著新任本土艦隊司令官戴維.貝蒂上將的報告,額頭全是冷汗,此外還有一點僥幸——幸好大英帝國還有6條已經服役的“光輝”級航母和6條即將服役的“暴怒”級航母,還有和數量龐大的“大西洋哨兵”型中型多用途轟炸機可麻煩的是,德國的造船能力、航空技術都不亞于,甚至超過英國!而且他們也擁有航母和艦載機,只是沒有萬噸以上的大型航母而已!

至于太平天國駐倫敦的海軍觀察員,他們在發給天京的密電中只寫了一句話:“戰列艦時代,結束了,而我國的海軍發展思路被證明是最正確的。”


上一章  |  大清要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