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第1016章   駐扎波斯總理交涉通商事務大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6章   駐扎波斯總理交涉通商事務大臣

第1016章   駐扎波斯總理交涉通商事務大臣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大清要完 
第1016章

駐扎波斯總理交涉通商事務大臣

第1016章

駐扎波斯總理交涉通商事務大臣

地中海上,1888年12月。

太平天國的戰列艦“天王”號破開深藍色的海浪,在一艘“靖遠”級裝甲巡洋艦和一艘“金山”級巡洋艦的護衛下,向東駛向蘇伊士運河。甲板上,羅耀國背著手踱步,海風掀起他的軍裝下擺。身旁跟著一個穿著灰色呢子軍裝的矮胖官員,年不足三十,卻已顯出一副老練圓滑的神態,正是袁世凱。

“慰亭,”羅耀國忽然開口,聲音平靜,“李少荃給我的信里說,你‘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為其難’。”他頓了頓,側目瞥了一眼身旁的袁世凱,“還說你在波斯勘定叛亂,縱橫小亞細亞,雖遇俄國革命,仍能全師而退,厥功甚偉.最后還加了一句,說你一定能幫太平天國治理好波斯灣。”

袁世凱臉上堆著笑,眼角卻微微抽動。他心里清楚,自己這個“駐扎波斯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兼羅馬議和欽差”的頭銜聽著威風,實則是個空架子——李鴻章趁他赴羅馬開會之際,抽走了他帶去小亞細亞的軍隊。沒了兵權,他這個“總理大臣”還怎么鎮得住波斯國內那些虎視眈眈的酋長和宗教領袖?

不過李鴻章抽走他的兵權也是情有可原的,他在波斯勾結俄國哥薩克旅發動政變的行為其實是“獨走”!李鴻章豈能容忍?這軍隊要是“獨走”慣了,回頭還不得革李家的命?

而到了1887年,袁世凱在幫俄軍平了小亞細亞的亂子后,又擅自擴編“大唐遠征軍”,從中亞招募了許多突厥語族的士兵,兵力一度達到兩萬余人。這支軍隊只聽袁世凱的調遣,連李鴻章的命令都敢陽奉陰違。

到了1888年初,袁世凱更是未經請示,直接與俄國革命軍談判,以“放棄支持白軍”的條件,賣掉了從小亞細亞返回高加索地區的白軍,結束了大唐和民意黨當局的敵對狀態,此舉等于放棄了對俄國內戰的干涉和對尼古拉二世的支持。此事傳到新長安,李鴻章勃然大怒:“袁世凱就不怕民意黨人把革命的火燒到大唐來嗎?!”

于是,李鴻章借著羅馬和會的名義,把袁世凱派去羅馬開會,同時暗中下令心腹將領接管“大唐遠征軍”。等袁世凱抵達羅馬時,他的嫡系部隊早已被拆散整編,麾下只剩幾十名親兵。后來還寫信給羅耀國,把熟知“波斯灣情況”,精通回部事務的袁世凱推薦給羅耀國幫著治理波斯灣的勢力范圍。

而波斯灣是什么地方?

就是一圈不毛之地,天方教的教派勢力在這里犬牙交錯,英國、德國、奧斯曼帝國在此明爭暗斗。太平天國名義上拿到了“波斯灣勢力范圍”,但能不能落實,就得看太平天國派出的官員能有多高明的手段了。

而太平天國的那些“洋務專才”怎么搞天主教、基督教他們是拿手的,可怎么搞天方教就不太會了。

這方面,在中亞長大的袁世凱,還真算得上是專家。

“羅總理放心,波斯灣之事,袁某自有辦法。”袁世凱挺直腰板,語氣篤定。

羅耀國微微點頭:“說說看。”

袁世凱早就在肚子里打好了算盤:“治理波斯灣,得以夷制夷——用中亞大唐國的‘夷’,去治波斯灣的‘夷’。”

“哦?”羅耀國挑眉。

“這法子符合波斯灣的祖宗家法!”袁世凱侃侃而談,“當年塞爾柱突厥治過波斯灣,后來蒙古人的伊兒汗國也照葫蘆畫瓢來了一次。如今咱們再來一回,順理成章。”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這些中亞的‘夷’主要負責鎮壓,治理則交給波斯本地的官吏。波斯畢竟是千年古國,歷來盛產能吏。元朝時幫著蒙古人欺壓漢人的色目官員,不少就是波斯人。”

羅耀國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行,看來李少荃沒說錯——治理波斯,非你袁慰亭不可!”

袁世凱心中暗喜,面上卻仍是一副謙恭模樣:“總理過獎,袁某定當竭盡全力。”

但他心里清楚——自己真正的籌碼,根本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以夷制夷”,而是他在小亞細亞時從中亞招募的突厥語族的私兵——這些兵,李鴻章是不會用的,只要他袁世凱能發得出軍餉,他們就會跟著他混。

另外,波斯王國的哥薩克旅現在也沒了主人——沙皇管不了他們了,民意黨人更不會要他們。他袁世凱如果能得到太平天國的支持,自然可以招攬這些人為己所用。

而有了中亞的兵和哥薩克旅的兵,再加上他的手腕,控制波斯,并且搞定波斯灣那邊的部落不是什么難事兒。

莫斯科,1888年12月。

冬日的寒風裹挾著雪花,掠過莫斯科紅場。廣場上,數萬工人高舉紅旗,高唱著《國際歌》。高臺上,民意黨領袖熱利亞波夫振臂高呼:

“同志們!沙皇的軍隊正在崩潰!哥薩克騎兵倒戈了!黑海上的海艦隊起義了!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已經是人民的城市!”

臺下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過去半年,民意黨的攻勢勢如破竹:

1888年7月,駐扎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黑海艦隊,因為受到地中海方面的“德土聯合艦隊”的威脅,而不得不起義。9月,敖德薩工人武裝奪取軍火庫,占領俄羅斯在黑海沿岸的最大城市。11月,德國秘密運送的200門克虜伯野戰炮抵達里加港,民意黨炮兵一夜之間轟垮了保皇黨在諾夫哥羅德的防線。

如今,民意黨控制著俄羅斯最富庶的中央工業區,掌握著全國六成的鋼鐵廠和紡織廠。更可怕的是——他們得到了德國的公開的支持!

在俄國內戰的問題上,德意志帝國已經和太平天國達成了默契:德意志帝國支持民意黨,而太平天國支持尼古拉二世——這樣大家都有后臺,誰都不用擔心沒有武器彈藥打內戰!

這內戰.自然就可以打很久了!

因此,德國不僅提供軍火,還派教官訓練民意黨的“赤衛軍”。在德式戰術的加持下,這支由工人和農民組成的軍隊,竟然打得保皇黨正規軍節節敗退。

與民意黨的風生水起相比,保皇黨簡直是一盤散沙:沙皇尼古拉二世躲在摩爾曼斯克的冰天雪地里,連圣旨都傳不出去。高加索的哥薩克首領們各自為戰,有的甚至和民意黨秘密談判。連西伯利亞總督府都對這位年輕的沙皇陽奉陰違

而最致命的是,保皇黨軍隊普遍彌漫著悲觀情緒:

“沙皇是不是隨時準備坐船逃往英國?”

“聽說宮廷侍從已經在倫敦購置宅邸了……”

“娜塔莉亞女大公會不會在尼古拉二世死后成為俄羅斯的女皇?西伯利亞大公會不會成為俄羅斯未來的沙皇.”

這種猜疑像瘟疫一樣蔓延,導致前線部隊成建制投降。

摩爾曼斯克,12月下旬。

風雪肆虐的北冰洋沿岸,東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大公國的“白令海”號裝甲巡洋艦緩緩駛入摩爾曼斯克港。甲板上,娜塔莉亞女大公裹緊貂皮斗篷,呼出的白氣在寒風中迅速消散。她身旁站著羅新北——西伯利亞大公,東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大公國的繼承人,沙皇政府的海軍大臣。

碼頭上,一隊衣衫單薄的俄軍士兵列隊迎接,他們的制服破舊,卻仍竭力挺直腰板。遠處,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御用馬車緩緩駛來,車簾掀開,露出一張蒼白而稚嫩的臉——年僅二十歲的尼古拉二世,眼神中混雜著惶恐與倔強。

當晚,摩爾曼斯克的臨時皇宮內,壁爐的火光映照著在場每一個人的臉。

“陛下,”羅新北單刀直入,“葉卡捷琳堡比摩爾曼斯克更適合作為臨時首都。”

財政大臣維特立刻反駁:“葉卡捷琳堡深處內陸,一旦被民意黨包圍……”

“摩爾曼斯克就能守住?”羅新北冷笑,“這里距離彼得堡不過一千公里,民意黨的軍隊若真打來,靠什么擋?靠這冰天雪地?”

他展開一張地圖,手指重重戳在西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背靠烏拉爾山脈,東接太平天國北庭都護府(統治蒙古),南鄰中亞的大唐帝國。進可聯絡保皇派哥薩克,退可向太平天國和大唐求援——這才是根基之地!”

海軍元帥阿列克謝耶夫皺眉:“可我們的艦隊……”

“艦隊?”娜塔莉亞女大公打斷他,聲音冰冷,“黑海艦隊倒戈,波羅的海艦隊癱瘓,你們還指望什么艦隊?就指望摩爾曼斯克的幾條船?現在需要的不是戰艦,是陸軍!是能在陸地上擋住民意黨的軍隊!”

尼古拉二世攥緊了扶手,指節發白。他看向羅新北,聲音顫抖:“太平天國……真會支援我們?”

羅新北與娜塔莉亞對視一眼,緩緩點頭:“只要陛下遷都葉卡捷琳堡,太平天國的軍火和顧問,半月之內必到。”


上一章  |  大清要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