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廚第三十二章 幫忙(二合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妙廚 >>妙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幫忙(二合一)

第三十二章 幫忙(二合一)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6日  作者:須彌普普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須彌普普 | 妙廚 
宋妙不免問道:“怎么了?”

程子堅只好把遮著下巴的手挪開,不甚好意思地道:“就是個面皰——實在有礙觀瞻,本想擋著點,不要惡了小娘子。”

宋妙才發現原來他那下巴處高高地鼓起來一顆黃豆大的面皰,又紅又腫,一看就很痛的樣子。

“是不是這兩日吃了羊肉饅頭同羊肉燒麥,上火了?”她問道。

程子堅忙給心愛的羊肉伸冤,道:“沒有的事!前些天宋攤主還沒來的時候就開始痛了,想必是我惦記著公考在即,肝火旺盛,才早早長出這樣東西來!”

又道:“不單我一個,學中這一向不少人都長面皰——宋小娘子,我這面皰同那羊肉一點關礙都沒有,你千萬不要因為這個就不再做啊!”

見他這樣,宋妙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得笑笑便罷。

收了柚子,又給程子堅裝好了食盒,她便問對方前兩日幫自己抄書的的學生大概有多少人。

程子堅回憶了一下,道:“一二十個不止的,具體多少,實在不記得了,有些抄得多些,有些抄到一半就有事先走了,卻是不好算——怎么了?”

“那書我十分著急用,多虧得了他們幫忙,才能拿到手這樣快……”

宋妙話未說完,程子堅已經猜到她的意思,急得連連擺手,道:“他們都是自家主動來幫忙,你不用管的!況且此事即便要還,也是我的人情,宋攤主若要自家出面,就是打我的臉了!”

宋妙卻是搖頭,道:“本就是幫我,怎么又變成公子自己人情了?況且我同公子這樣,雙方有來有往,已是十分信任,人情盡可以拖欠,也無所謂還不還了,旁人卻不然。”

“我也沒旁的東西好送,便想著做些吃食來當答謝,又不是什么貴重的——況且我家中那樣情況,旁人不知道,程公子難道不知?”

“今日道了謝,說不得哪一天,還有再要麻煩他們幫忙的時候。”

宋妙并非客套。

她來此處出攤,自然是存了借力打力之心。

但是比起方才主動要幫忙的學生——他們固然是好心,到底只是一時起意,并不知道后頭還有那樣多麻煩。

而這些個幫她抄過書的對宋家情況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又有程子堅這個熟人作為橋梁,從諸人著手,自然更為合宜。

宋妙說得這樣明白,程子堅自然就沒有了拒絕的理由,況且他聽得“十分信任”“無所謂還不還”“旁人”等等言語,心里當真如同三伏天吃了冰西瓜一般舒服,暗想:正是了,我同宋攤主之間信任,豈是他人能比的。

他認真回憶了一番,道:“想來應當有個二十五六個吧,但實際抄得多的最多也就十三四人——若要個確數,最好還是等我回去仔細問一問。”

“也不用等,我看那書中字跡,除卻程公子抄寫最多,不計在內,應當共有十三個抄得較多,其他再少的就不好計,不過也沒關系,我按三十五來計數,預多不預少,夠不夠的?”

“足足夠了!肯定多了!”程子堅立刻應道。

宋妙便道:“那還得勞煩程公子幫個忙,同他們知會一聲,就說我有心送些吃食進去,明日早飯、午飯都包了,請他們留著肚子——只我不好進門,早上還好,二三人足以,中午說不得還得出來四五個人幫忙搬抬進去,不知有沒有人愿意,好不好安排出人手的?”

“什么有沒有,愿不愿意!有宋攤主的吃食,別說四五人,哪怕十四五人他們也要爭著搶著來!”

但程子堅一邊大包大攬,一邊又有些擔憂,問道:“你早上還要出攤,中午又要做答謝的飯菜,只一個人,哪里忙得過來?要不要幫手的?或是我們幾個去你家食肆搬回來也好,省得你來來回回的!”

既是答謝,哪有要恩人自己去家里取的,宋妙搖頭笑道:“都是些簡單東西,不費什么力氣。”

兩人就此說定了時辰,約著就在此處碰面。

說話間,其余幾個訂了東西的人先后來取,最后只剩一套,卻是昨日那何七訂的。

見約好的時辰已經過了,宋妙今日還有許多東西要提前預備,也不想等太久,只得請托程子堅幫著捎進去國子學,若是實在找不到何七本人,便由他自家吃了算了。

推車回到家中,宋妙把車上東西該洗的洗,該收拾的收拾,等清理得七七八八了,留在車上的就是那一布袋柚子。

她倒出來在地上一看,一共六個,個個都大,此時也沒空去吃,便先將其滾在一旁角落,自己則是坐了下來,慢慢想明天怎么安排。

早上本就要出攤,要是還再做別的必定十分倉促,忙中容易出錯,宋妙也不打算太折騰,最后決定明天多做些糯米飯、燒麥,再每人配個湯就好——而今她的糯米飯同燒麥在太學中也有了些名氣,學生們哪怕早早出來排隊都不一定能買得到,拿來做回禮,想來并不會太過寒磣。

至于午飯,還是要稍微像樣點才行。給這個年紀的學生送道謝餐,其中自然是不能少了肉的。

羊肉、雞鴨鵝肉都太貴,價格最合適的,就只剩下豬肉。

她平常收攤回來時辰已經不算早,想要在個把時辰里做出三十來個人的飯菜,只能提前預備。

宋妙心中有了方向,去到坊子之后,直奔豬肉檔。

她打算做豬腳飯。

這東西只要提前鹵透,并不怕放。

到時候煮好了米飯,將鹵好的豬腳切分好,往飯上一碼,再配些綠葉菜,半個一個的鹵蛋,一勺酸菜,拿鹵汁一澆,雖然成本不高,但有肉、有菜、有蛋,學生很難會不喜歡……吧?

找了好幾個檔口,宋妙才買齊了四對豬腳、四對豬手。

豬生四蹄,前頭兩只蹄子叫豬手,后頭兩只蹄子叫豬腳,看著好似都是豬蹄子,其實口感、肉質相差不少。

前蹄豬手因承擔著豬身上最多的活動量,肉質更緊致,肥瘦更合宜。

跟前蹄相比,后蹄行動、承力都更少,這就意味著它的肉更肥,筋膜更分散,肉質雖不如前肘緊實,好在久煮不爛,也不容易發柴。

取靠近豬大腿那一節,往往肉最多,取靠近豬蹄子那一節,往往膠質最多,多是皮,并非肥肉,十分有吃頭。

而在豬蹄子和豬大腿之間的一段中小腿,因在四趾中間,帶著蹄筋,謂之四點金,有筋、帶肉、不肥、不瘦,燉煮之后又軟又糯,又最容易吸收鹵汁味道,乃是豬蹄中的豬蹄,豬之精華所在。

買好了豬蹄、豬肉,又捎了兩塊豬皮,和著宰好的整雞、半邊老鴨、豬大骨這些個肉類一起裝進竹簍里,剛背上,宋妙就覺得自己被壓得整個人憑空矮了一節似的。

她不敢耽擱,生怕在外頭耽擱得再久些,被這山一樣的食材壓習慣了,日后可能再難長高。

買好了肉類,少不得去買配菜。

宋妙本來想做個三白湯,一來下火,二來清口,但在菜坊里逛了一圈,剛買好了蘿卜,就見到不遠處有個檔口在賣芥菜。

芥菜清火,正合程子堅一眾上火人不說,添點葷肉進去,比起三白湯來,味道也會更豐富些,想來那些個太學生們會喜歡。

宋妙便臨時換了主意,買了些芥菜。

回家之前,她還特地繞去廣南貨行里,省著買了幾只鰈魚干同比目魚鲞,另有冬菜跟薄腐皮。

終于所有東西都買齊了,一到家,宋妙旁的不管,先開始做鹵湯——這東西耗時最久,但卻是最最重要。

只要鹵湯味道對了,莫說豬腳,扔雙草鞋底進去都能就著那鹵汁味道吃一碗飯。

都是新鮮骨肉,焯水便少了肉味,她洗凈之后,直接下了鍋,拿整雞一只、老鴨半只、豬骨數根,剃干凈的豬皮兩塊,又有大海魚,南姜來慢慢吊湯。

這湯要靠小火慢耗,一時半會急不來。

宋妙便搬了張椅子在灶邊一邊小憩,一邊看火。

她忙了半夜一早上,往返奔波,說不累是假的。

一個人出攤,又要做,又要賣,還要采買,間或還要上些新鮮吃食,或是你情我禮,真的有點忙不過來。

但若要按著今日那學生提議的雇人,人卻不是那么好雇的。

自己本就是孤身一個,若是雇個年紀小的,一團孩子氣,未必能幫得上什么忙,找個熟手的,也要預防給對方拿捏。

不過眼下還太窮,負債又太多,遠遠沒有到可以考慮雇人的程度。

宋妙只把此事暫且掛著,預備來日有了條件再做考慮。

她斷斷續續補了幾個小雞啄米一般的雞仔覺,又起來把明日糯米飯要用的材料給備好了,慢悠悠炸了七八只肉卷章——這是用來配豬腳飯的,乃是用后腿肉剁成肉糜,和了冬菜、炸蒜一應佐料均勻涂在薄腐皮上卷起,過油炸制,謂之卷章。

因宋妙不甚喜歡那老鹵蛋味道,更愛吃嫩的,便煮了三四十個雞蛋,一半六分熟,一半七分熟。

趁著手頭一應材料都有,尤其那蔥油十分難得——是用胡蔥,芫荽、大蔥、小蔥,蒜頭慢火炸的,比起從前,又添了幾樣,其中之香,難以言喻。

她把蔥油熬好后,剩下的炸料用紗布包了大部分去鹵豬蹄,此時還有一點剩的,正好用來做個醬蛋。

把雞蛋剝了皮,泡在料水里,宋妙拿生熟佐料相搭,特特下了多多茱萸來提辣,便蓋上蓋子,叫其慢慢入味。

此時天色已經有些發暗,太陽都要落山了,那湯終于功夫到了。

加了魚干來吊的湯,味道和只加雞鴨豬的肉湯風味是全不相同的。

哪怕不開蓋,屋中也能聞到極濃的香味。

魚干自有一股海味,聞不慣的會覺得極腥,但久熬之后,湯底的味道會豐富不止一籌,還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鮮。

聞到味道對了,宋妙又將各色佐料小火焙香。

香料價貴,以她此時的財力,其實配不太齊,但草果、花椒、香葉、陳皮、甘草等等,卻是價格尋常,已是足以拿來將就將就。

她制好料,放入一只細紗袋里,拿刀背敲碎,拿水泡了泡去苦,和著早早備好的蔥油,再下了醬油一應調料。

豬蹄早已請那攤主大火燒過皮,此時用力刮洗干凈,一并下入,由它小火慢鹵。

鹵東西最是麻煩,前期準備十分繁瑣不說,好容易鹵湯弄好了,仍舊要看火。

但好處是,鹵湯一旦做好,只要后續能保存妥當,會越放越香,能用很久。

把旁的事情都干得七七八八了,豬蹄也就鹵的差不離了。

等不及明日,難得做這樣麻煩東西,宋妙先拿刀切了幾塊肉下來——根本不費力,那肉遇刀就自己投降了,稍稍吹了幾口氣,她便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個試起味道來。

肉正燙,冒著熱氣,已經鹵的很透,拿筷子一碰,稍微收不住力,就已經戳了進去。

一進嘴,果然口感軟糯之極,連那瘦肉也全然不柴,一抿就爛了開來。

那鹵汁味道也是意料之中的香,同肉香結合在一起,咀嚼時候,其中濃郁,哪怕是宋妙自己親手做的,都忍不住要微笑。

她來不及配旁的,就著這幾塊肉,把日間回來時候順手買的一只炊餅吃了個干凈。

從白天忙到夜晚,終于是樣樣都準備好了,只等來日。

次日又是凌晨就起。

蒸好了糯米飯,又將包好的各色燒麥上了鍋,盛好湯飲,宋妙終于出了門。

今日備的分量尤其多,推車就特別重,哪怕她出門早,推一陣,停一陣,到地方時候,也已經比平日晚了。

此時那食巷門口已是有了不少望風的人,見得她的推車,有人拔腿就往回跑,像是去給誰人報信的,另有兩人卻是趕忙上前來相迎,自告奮勇幫著她推車。

宋妙連忙道謝,只說不用。

那兩人積極得很,其中有一個急得就要上手,還不忘解釋道:“宋小娘子,我們是程子堅喊過來給你幫忙的——不是那等排不到位置搶著插隊的!”

宋妙頓時反應過來,這是自己昨日同程子堅商量好,安排過來取早飯的。

她便笑道:“原是好心幫我抄書的恩公——怎的不見程公子?且稍待一下,等我找個地方支了攤子,便把東西給你們。”

邊上另一人已是一手扶上了宋妙的推車,一面幫著使力,一面道:“子堅跟著去借筐了,還要一會才能來,宋攤主怎好這么客氣,你不要我們搭手,我們又怎么好意思吃你的糯米飯?”

“正是,正是!若只抄幾個字,就能得這許多好東西吃,未免也太輕易了——好歹也是讀書人,沒有那么不要臉的!”方才頭一個說話的人半搶半勸地奪過了宋妙手里的推車把手。

因怕兩人爭搶,最后把推車給推翻了,那才叫一個弄巧成拙,宋妙只得讓到一邊也扶住車身,由他掌著方向。

說話間,已是到了食巷里。


上一章  |  妙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