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山河第二百一十五章 噩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問山河 >>問山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噩耗

第二百一十五章 噩耗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0日  作者:尋找失落的愛情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尋找失落的愛情 | 問山河 
→、、、、、、、、、、、、、、、、、、、、、、、、、

建安帝大婚的喜悅還沒過去,便迎來了一記噩耗重擊。

陶無敵親自領兵半夜出城偷襲,武邑軍大敗,主將被斬首,士兵們四散潰逃。

長樂軍見勢不妙,竟然也退兵了。倒沒忘上一份奏折,滿篇都是痛心疾首自慚無能。

建安帝氣得臉孔煞白,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一旁的沈公公不假思索沖上前趴下,做了天子墊背,被磕得頭破血流。待太醫匆匆趕來,天子被挪到了龍榻上,沈公公才捂著鼻子起身,一瘸一拐地被扶了下去。

張皇后在龍榻邊抹淚。

張大將軍聞訊進宮,見張皇后這般模樣,張大將軍滿面不愉,厲聲叱責:“身為皇后,焉能如此軟弱。皇上一時氣血上涌,太醫施針很快就能醒。有什么可哭的?”

張皇后對父親十分敬畏,不敢再哭,紅著眼守在天子身邊。

龐丞相等重臣紛紛進宮,守在天子的寢宮外。

一個時辰后,建安帝終于睜眼醒來,第一眼看的就是岳父,第一句就是:“逆軍來攻城了嗎?”

張大將軍沉聲應道:“逆軍大勝一場,士氣正盛。今日不來,明日后來也會來。皇上放心,有渤海軍在,一定能守住城門。”

建安帝驚慌不定的心稍安。

張大將軍又道:“請皇上下旨,令北地所有忠于朝廷的駐軍派兵前來。”

有長樂軍武邑軍先例在前,建安帝心中惶惑,既沒把握也沒底氣,低聲道:“如果他們不肯來,或是來了也像長樂軍這樣潰敗,又該如何?”

張大將軍難得嘆了口氣:“這等時候,顧不得那么多了。不管來多少人,都能牽制逆軍。總得先保住渤海郡不失。”

“事不宜遲,皇上早做決斷。”

建安帝深呼一口氣:“朕聽岳父的,這就下旨。”

孟六郎大步上前,拱手請命上城門。

這等時候,顧不得爭斗,先保住渤海郡才是第一要務。張大將軍沒有反對,甚至捏著鼻子對驍勇的北平軍一通夸贊。

哪來的臉?

這幾個月來,北平軍征召新兵,需要軍費錢糧,張氏父子屢屢作梗。唯恐北平軍聲勢壯大威脅到渤海軍。一片私心,實在可鄙。現在倒是吹捧上北平軍了。

孟六郎心中嗤笑不已,在孟大郎頻頻的目光示意下,勉強忍住了冷嘲熱諷。

武邑軍大敗潰逃,長樂軍悄然退兵,逆軍卷土重來,再次猛烈攻城。天子下旨,征召忠心的軍隊勤王。

消息傳到裴家村。

正在苦練騎兵的裴青禾,眉頭未動:“裴家軍兵弱將少,勉強能庇護燕郡北平郡百姓平安,沒有打逆軍的能耐,暫不出動。”

在裴家軍中,裴青禾的話就是軍令。她按兵不動,連一個來勸說出兵的都沒有。

廣寧軍的楊將軍接了圣旨后,一聲長嘆,很快點兵出征。

廣寧軍有八千兵,楊將軍帶走了一半,另一半留守軍營。走前,楊將軍反復囑咐楊淮楊虎等人:“你們要守住軍營。一定要提防匈奴蠻子趁機進犯。”

“萬一匈奴蠻子來了,立刻送信去裴家軍求援。”

楊虎小聲嘀咕:“裴將軍心冷如鐵,皇上有難都不肯出兵。怎么會發兵支援我們?”

楊將軍卻道:“裴將軍不想被卷入內戰,所以不肯出兵。有外敵來了,她絕不會袖手旁觀。”

頓了頓,對楊淮說道:“我領兵前去勤王,不知何時能回來。如果我戰死了,你不必守孝,要盡快入贅裴氏。”

這話聽著太不吉利了,就像交代后事一般。

楊淮心里一個咯噔,脫口而出道:“要不然,還是別去了吧!反正裴家軍也沒去。”

楊虎張口附和:“陶無敵這般厲害,大伯父還是別去了。”

楊將軍面色一沉:“天子下旨,豈能不去。本將軍已下了軍令,不會更改。”

然后,便領著四千精兵去了渤海軍。

像楊將軍這樣忠于朝廷的將軍,總有一些。北地各駐軍紛紛出動,如果從上空俯瞰整個北方,就能看見從數支軍隊從不同的方向,奔赴趕往渤海郡。

時下軍隊的軍紀都不好,大軍所過之處,和匪徒過境沒什么區別。不知多少戶被搶了糧食被凌辱妻女被拉進隊伍。躲進燕山的流民,驟然多了起來。

燕山里的山匪早已被裴家軍剿滅的干干凈凈。燕山也早已成了裴家軍的地盤。

燕山山脈連綿,流民躲進深山密林里,便如水入江河。只是,深山里有野獸猛禽蛇鼠蟲蟻,又沒穩定的糧食來源,想活下去不是易事。

涌入燕山的流民,翻越山林,死在半途的不知多少。最終成功尋到裴家村的,大概也就十之二三罷了。

看著大片的良田安寧耕種的農夫,看著延綿不絕的堅固圍墻,衣衫襤褸的流民抱頭痛哭。

“終于找到裴家村了。”

“能被裴將軍收容,我們以后就有好日子過了。”

“別的軍隊,比土匪還要可怕。裴家軍從不欺辱百姓,每年只收三成田稅。裴將軍就是天上的菩薩降世,就是來解救我們的。”

失了家園無路可去的流民們,將裴家村當成了世外桃源。跑到這里,就有了生路。

面對激增的流民,裴青禾也覺得壓力沉沉。

這個月里,來投奔的流民是平日的幾倍。照這樣的趨勢下去,以后還會越來越多。

裴家村里雖然囤了許多糧食,也不能無限制無休止地接受流民。她必須要保證裴家軍的士兵們先吃飽,保證裴家村里所有人都能吃上飯。再斟酌余力,接納一部分流民。

“時硯,你算一算存糧。留出裴家軍一年軍糧和全村人一年的糧食。”裴青禾低聲道:“看看還有多少余糧,能接納多少流民。”

這段時日,流民接連不斷地涌入,身為總管的時硯也是最忙碌的一個。每日算盤珠子都快被撥爛了。糧食省了又省,算了又算。

裴青禾吩咐過后,時硯二話不說又翻了一回賬冊,算了一遍,沙啞著聲音道:“如果留夠一年的糧食,最多再接納兩千流民。”


上一章  |  問山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