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話說得何其從容,何其瀟灑。
撥弄算盤的時總管,熠熠生輝,英俊極了!
裴青禾笑吟吟地看時硯。
時硯也在看裴青禾。
一旁的趙海抖落一地的雞皮疙瘩,悄步遠去,順便將馬廄里的閑雜人等都帶走了。
時硯的手摸了過來,裴青禾輕笑一聲,握住時硯的手。裴青禾常年習武,掌心有厚實的繭。時硯的手只撥算盤,倒是光滑得多。
兩人肩并肩,十指交纏,頭靠在一處。
裴青禾將北平郡里發生的諸事道來:“……你當日給我整理的大戶名冊,頗有用處。我借著刺客一事,殺了幾個大戶,抄沒了大批錢糧。接下來一切就順當多了。”
時硯低聲道:“于氏敢和遼西軍勾連,行刺殺的勾當。只殺他一個,實在便宜于家了。”
裴青禾道:“殺幾個也就夠了。裴家軍是去接手北平郡,不宜大肆殺人。”
“你這一走,就是幾個月。”時硯嘆道:“早知道我就和你同去了。”
自從他來裴家村,幾乎日日都和她待在一處,還是第一次分別這么久。
裴青禾輕笑一聲:“我也想你。不過,裴家村現在離不得你。”
“裴家村是大本營,也是裴家軍的根基所在,村里上萬人每日要吃喝。每個月要采買大批各式物資,還要撥發軍餉。樁樁件件,都得你操心打點。”
“我走了,還有二嫂留守。你卻是萬萬走不得。”
時硯低聲笑了起來:“將軍這般哄我,可見我確實重要。”
四目對視糾纏,心中如沸騰的湖水。
裴青禾臉龐微紅,時硯臉孔更紅,聲音有些沙啞:“別這樣看我了。萬一我今晚偷偷溜進將軍屋里,將軍要怎么辦?”
裴青禾撲哧一聲笑了:“裴燕一拳就將你打出去了,還能怎么辦。”
這等時候,提起煞風景的裴燕,時硯心里的旖旎頓時飛走大半:“她白日跟著你也就罷了,晚上也和你同住。我倒要看看,等日后楊淮進門了,她……”
“你們在說什么?”
裴燕粗噶的大嗓門響起。
裴青禾迅速松手,時硯心里幽怨哀嘆,不情愿地離開幾步。果然,下一刻,裴燕就擠了過來,正大光明地將他擠到一旁。
“青禾堂姐,我到處找你。”
裴青禾笑道:“我來馬廄看看戰馬,讓時總管算一算養馬的花費。你來了正好,去將方大頭和展東家叫來。”
裴燕哦一聲,轉身就走。
時硯無奈地笑了笑,再次靠近。閑話幾句,方大頭和展東家便來了。
睡了一天一夜,都緩過了一口氣。裴青禾先對展飛笑道:“這一趟買回了八百多匹好馬,展東家為裴家軍立了大功。”
展飛曾經的倨傲都被殘酷的現實磨平,謙卑地應道:“將軍收容了展家,支持展家東山再起,我展飛為將軍出生入死是分內之事。”
然后,便說起了這一年里的大小諸事。
兩支買馬隊,一出關便分道而行。草原遼闊廣袤,牧民們逐水草而居,行蹤不定。更有來去如風的馬賊。
走了沒幾日,就遇到了一伙兇悍的馬賊。若不是方大頭這一營精兵隨行,展家的買馬隊當時就要折戟。
“那一戰,確實兇險。”方大頭忍不住插嘴:“馬賊人數倒是不多,也就一百多人。不過,他們馬術精湛,來去如風。打不過我們就跑。尾隨我們半個多月,最后還是展東家用計,引馬賊進了埋伏,才殺了那一伙馬賊。”
“我們折損了不少人手,尸首帶不走,只能就地埋了。”
打仗沒有不死人的。習慣了生死的方大頭,唏噓一句,繼續說道:“后來我們格外小心,見到大部落繞著道走,專去尋幾十人上百人的小部落。”
展飛接了話茬:“茶葉和棉布在草原里都是極受歡迎的。一塊茶餅,就能換一匹馬。一尺粗棉布,也能換一匹馬。”
“我們帶去的茶葉棉布,全都換成了馬。回來的時候,一路格外小心。運道還算不錯,沒再遇到馬賊。”
“倒是遇到了一個幾百人的大部落。這個部落的首領和展家打過交道,還算友善,聽聞我們有茶葉有布,特意和我們商定了明年換馬的日子。”
這就是展家的優勢了。
展家的私鹽隊,曾暗中出關數次,會匈奴語,熟悉關外地形。延著走過的商路,避開了諸多大部落。還有許多打過交道做過買賣的老顧客。別人買了馬也未必能出得了草原,展家不但能買到馬,還將戰馬都帶出了草原。
裴青禾目光熠熠,笑著說道:“你先帶著人好好歇著,等過了年再出發。”
又轉頭對時硯道:“你按著市價,算一算這八百多匹戰馬值多少銀子,照著七成的利潤給展東家。”
這都是事前就商定好的。
時硯點頭應下:“我回去就算,最多三日,就將銀子送到展東家手上。”
展飛沒有推辭,拱手謝過將軍。
去關外買馬,是提著腦袋的生意。這一路死了很多人,展家的子侄后輩折了七個,他的兒子也死了一個。另外一路,現在還沒音信消息,還不知有多少人活著回來。
裴青禾又對方大頭道:“這一路死了不少人,你都記在名冊上了嗎?”
方大頭嗯了一聲,從懷中拿出一本冊子。每一營頭目手中都有這樣一本冊子,上面有一營所有人的名字。戰死的名字都被用炭筆劃去。
裴青禾拿過冊子,翻看一回。這些兵,都是她親自招納練出來的。熟悉的名字,一個一個被劃上炭筆印記。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如流星一般悄然隕落。
戰爭,就是這么殘酷。
裴青禾無聲嘆息,將冊子合了起來:“所有戰死之人,都有撫恤銀子,有家人的,就給他們的家人。”
“你這一營,就剩四十八人,趁著這段時日,補齊一百人。明年春日,還有你帶著一營人隨展東家去買馬。”
方大頭很清楚戰馬對一支軍隊的重要,鄭重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