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目光落在李肇身上,“太子,你言之鑿鑿,可有證據?”
“自然。”李肇淡淡一笑,,眼眸深邃地掃過那本泛黃的冊子,舉手投足間盡顯上位者的銳利。
“有醫案在此,順藤摸瓜,必然會水落石出。”
大長公主點了點頭,“太子如此篤定,定是深思熟慮。只是這般用心,倒叫人好奇,究竟是何緣由讓你執著舊事?”
姜還是老的辣。
看似無心的一問,卻如在平靜湖面投下巨石。
讓眾人對太子此舉的動機,浮想聯翩。
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又是不是出自東宮的陰謀?
李肇微微抬起下頜,向前走了兩步,如蒼松屹立。
“薛淑妃遭小人精心算計,一尸兩命,而我母后因曾去探望病中的淑妃,便惹出一身非議。這些年來,宮廷內外,都傳是皇后謀害了薛淑妃和未出生的皇子。母后的冤屈如鯁在喉,身為人子,怎可坐視不理?”
大長公主冷聲,“那太子以為,幕后主使是何人?”
李肇:“后宮相爭,何人得利,幕后主使便是誰……”
一束束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蕭貴妃的身上。
謝皇后原本蒼白的臉突然紅潤,呼吸緊促,手中的帕子被絞得變了形。
多年來背負的污名和詆毀,讓她百口莫辯,忍氣吞聲,沒有想過事過多年,還有沉冤得雪的一天……
她看著長身玉立的兒子。
余光再不經意掠過薛綏那張沉靜的臉。
直覺告訴她,此事與平安夫人脫不了干系。
謝皇后心情十分復雜。
殿內氣氛突變,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蕭貴妃感受著逐漸漫開的懷疑審視,如芒刺在背,手腳發涼。
“太子殿下!”她厲聲問道:“你刻意選在太后壽宴翻出陳年舊事,是故意攪亂慶典,讓太后不痛快?還是暗藏野心,想借機挑起朝堂紛爭?”
“貴妃娘娘急什么?”謝皇后盈盈一笑,腕間的碧玉鐲子閃著幽幽的冷光,“不過是太子恰好得見這般手段,又恰好翻出太醫院舊檔,為薛淑妃討個公道罷了。”
說罷她扭頭看著承慶太后,出棋又穩又快。
“太后向來憐惜薛淑妃,若能使她沉冤得雪,又何嘗不是一份難得的壽禮?”
承慶太后看著李肇獻上的“壽禮”,被謝皇后問得無言以對,心有不滿,又不便表露,只得勉強笑嘆。
“你們一個個的,是成心不讓哀家好好過個壽辰了……”
她鼻翼里發出不滿地哼聲,視線卻慢慢望向薛綏。
“平安夫人既然懂醫理,且自認比傅太醫還要高明,那便驗上一驗。平樂!”
薛妃之死的爭議,又落回到平樂公主的身上。
“皇祖母?!”平樂聞聲大驚,下意識往后側身,卻被李肇一個冷眼震懾。
“皇姐若不是心虛,怕什么大夫驗脈?”
“她并非大夫,誰知她安的什么心?”
李肇一笑,“孤得知,平安夫人醫術精湛,不僅救過薛府二姑娘的命,還救過婉昭儀和文嘉公主,怎么就不是大夫了?”
“老身可以作證。”崔老太太站起身來,朝席間的太后和眾位貴人莊重地行了一禮,為薛綏說話,“老身多年來飽受風痹之苦,時常頭暈難忍,幸得孫女悉心醫治,才逐漸好轉。老身的孫女,為人純善,不會說謊。”
顯然,老太太鐵了心,要為薛淑妃的死,討一個說法。
有崔老太太的強硬陳情,殿中命婦們又在一旁指指點點,承慶太后猶豫片刻,緩緩嘆出一個字。
“驗!”
薛綏緩步上前,不容拒絕地扣住平樂的手腕。
平樂驚怒地抬高下頜瞪住她,使勁甩動胳膊試圖擺脫。
薛綏與她眼對眼相視,表情對峙片刻,溫和一笑。
“如臣婦所料,確實是藥物所致。平樂公主并未有孕,更不曾小產”
平樂臉色驟變,道:“就憑你一張嘴,便可以信口雌黃、顛倒黑白么?”
大長公主也皺眉質疑,“是啊,平安夫人空口無憑,如何叫人信服?”
傅太醫哼聲,激動地抱拳陳詞,“老夫出身醫家正統,所錄醫案百千,細察平樂公主脈象,遲滯且亂、弦澀且雜,此乃小產之后氣血大虧之征。平安夫人僅憑一己淺見,便在殿中大放闕詞,想要推翻定論?豈不可笑?”
薛綏不慌不忙地松開手,微笑著朝上首的太后行禮。
“太后娘娘,可否令人取來一盆皂角水?”
承慶太后的目光在幾人之間來回巡視。
許久,她終是疲憊地抬了抬手:“去取。”
不多時,宮人便端來一個銅盆。
里面盛著浸了皂角的水。
薛綏在水里攪動兩下,看著那水波悠悠蕩漾,忽地抬手,趁平樂不備,撩起她的袖子,將一截白皙纖細的手按入水中。
平樂大叫,“薛六,你做什么?”
沒有人回答她。
慈安殿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盆子里的變化吸引了去——
皂角水沒有異樣。
而平樂原本正常的膚色,在水波里漸漸泛出一層詭異的青灰。
薛綏恭敬地行禮,道:“紅麝粉遇堿變青,平樂公主袖中藏有此物,與肌膚接觸便沾染上了……不過,公主為何要帶紅麝粉上殿,是否為人陷害,臣婦就不得而知了……”
平樂臉色大變,不可思議地看著變色的手。
“怎么回事?為何會這樣?是不是你做的?”
薛綏并不向人自證,淡淡道:“千金藤混著紅麝粉,可以落胎,也可以炮制出滑胎的假象,這在民間早有流傳,只是市井伎倆,宮中貴人大多不識。但對學醫者而言,算不得什么天大的秘密,你說是吧,傅太醫……”
她望向傅青松略顯慌亂的表情。
“若傅太醫仍有爭議,大可再做驗斷。”
傅太醫眼神閃躲,聲音發虛,“老夫,老夫身為太醫院正統,精研醫道,侍奉貴人,豈會知曉這些下三濫的手段?從未聽聞,老夫從未聽聞……”
薛綏勾了勾唇,心知他想推卸責任,也不糾纏。
她慢慢將目光轉向太后案前的檀木匣子,微微一笑。
“若薛淑妃的醫案確有記載,那當年淑妃早產血崩,大抵是遭人暗算,背后恐有隱情……”
殿內,幾位年長的命婦面色陡然一變。
崔老太太手中的佛珠更是“啪“地斷開,檀木珠子滾了一地。
竟是蕭氏害了自家女兒和腹中的皇子!
原來當年女兒在柔儀殿中,是遭人下毒,難產而亡。
可恨薛家多年來被蒙在鼓里,一直對蕭氏忠心耿耿、鞍前馬后,卻渾然不知自己竟成了仇人的幫兇。
女兒含恨九泉,死不瞑目啊!
崔老太太氣得身子微微顫抖,先整了整衣裳,方才強抑悲憤,穩步來到太后跟前,緩慢而鄭重地跪下,雙手按在地上,貼地行了一個拜禮。
“請太后為薛淑妃作主,為薛家的女兒作主啊!”
薛月沉望著祖母,眼眶泛紅,相對無言。
文嘉見狀,踉蹌著撲到太后腳邊,淚如雨下。
“孫女冤枉,請皇祖母為孫女作主……”
承慶太后胸膛劇烈起伏,看著殿上竊竊私語的眾命婦,一時間寒從胸起,也有些力不從心之感。
李肇居高臨下地看著一臉不可置信的平樂。
“皇姐還有什么話說?”
“不……這不可能……”平樂微微搖頭,看著自己變色的手腕,突然望向蕭貴妃,“母妃!不是我……我沒有……”
“住口!“蕭貴妃一巴掌摑在平樂的臉上,她頰邊當即被指甲劃出一道血痕。
“你癡迷駙馬,妒恨成性便罷了,為何要構陷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