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九卿第168章 舊案昭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問九卿 >>問九卿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8章 舊案昭雪

第168章 舊案昭雪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03日  作者:姒錦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姒錦 | 問九卿 


一個公主簪抵咽喉,要以死明志。

一個公主俯跪在地,要當庭查驗。

皇室的臉面被踩在腳下,體面碎落一地。

“放肆!”太后聲若洪鐘,滿含威嚴。

“哀家看你們都魔怔了!今日哀家壽誕,非要見血不成?”

“一個個如此胡鬧,莫不是嫌哀家命長,要氣死哀家?”

剎那間,滿殿的命婦皆噤若寒蟬。

空氣凝重而沉悶。

薛月沉借著低頭飲水,不著痕跡地朝薛綏遞去一個眼神。

薛綏微微抿唇,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太后且消消氣!”大長公主雙手交疊于腹前,微微欠身,輕聲寬慰太后。

“小輩們不過是拌幾句嘴罷了。再如何出格無禮,也是血脈至親,些許口角,轉頭便過去了,實在不值當為此動怒,傷了鳳體……”

任誰都能瞧出,大長公主是想以此尋個臺階,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以免再生枝節,淪為滿座命婦的笑柄,傳揚出去,壞了皇室的名聲。

奈何平樂不是肯消停的主兒。

她眼看文嘉手中的尖細簪子刺破頸部的肌膚,有一抹殷紅的血珠滲了出來,忽地以額搶地,“咚“的一聲,震得滿殿命婦倒抽一口冷氣。

“平樂今日就把話撂這兒了,皇祖母若不替我出這口氣,我便一頭撞死,到陰曹地府去討個公道!也好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家公主被人這般欺辱,卻無人撐腰!”

此言一出,殿內瞬間一片死寂。

承慶太后臉色鐵青,緊緊盯著平樂公主,雙手用力握緊雕花扶手,強忍怒火沒有發作。

“你這般自輕自賤,在哀家殿中撒潑,是將皇家的規矩都拋諸腦后了嗎?”

大長公主臉上的笑容微微凝滯,眼帶責備地望向平樂。

“平樂,你此言著實過重了。自家姐妹,些許誤會,何至于鬧到這般田地?”

承慶太后隨即輕咳一聲,面上擠出一絲笑意,順勢借驢下坡。

“可聽見大長公主的訓示了?文嘉,平樂,你二人還不退至一旁,好生反省!”

“平樂哪里言重了?”一聲嬌嗔傳來。

如黃鶯出谷,清脆里帶著幾分尖銳。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蕭貴妃姍姍來遲,臉上笑容別有深意。

她蓮步輕移,邁入殿中,儀態萬千地站定,朝著太后盈盈下拜行禮,而后緩緩掃過殿內上上下下的命婦,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

“平樂受的委屈,可不是些許誤會。奪夫之辱,負心之恨,哪里就言重了呢?若任由文嘉這般胡作非為,我大梁皇室的體統何在……”

一席話便上升了高度。

將本就劍拔弩張的氣氛降至冰點。

眾命婦大氣都不敢出,面面相覷。

蕭貴妃柳眉倒豎,回頭高聲喚道:“傅太醫!”

在她身后,太醫院的傅青松趕忙上前。

他抬手抹了抹腦門上的虛汗,將拎在手上的藥箱置于地面,朝著太后跪行大禮,恭請壽安。

殿中命婦們紛紛側目,目光中滿是驚訝……

平樂公主和蕭貴妃,這是有備而來呀?

眾目睽睽下,傅太醫輕撩袍角,小心翼翼地上前,戰戰兢兢地將蒼白的手指搭在平樂公主的寸關尺之上,沉眸凝神請脈。

片刻之后,他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

“公主殿下確曾……確曾小產……”

“啪”的一聲,茶盞墜地,脆響聲打破了慈安殿的死寂。

承慶太后指節發白,頓了好一會兒,才沉聲道:“你可診準了?”

傅太醫趕忙彎下腰身,肅然拜禮,后領已被冷汗浸透。

“回太后的話,微臣行醫已有三十年,斷不敢妄言。”

“皇祖母明鑒!”平樂哭跪在地,額頭抵著冰涼的金磚,聲聲泣訴,“孫女剛診出喜脈不久,駙馬就害我落胎,狠心逼我和離,讓皇室顏面掃地……實則,他與文嘉暗中茍且,妄圖成就好事……那藥碗的碎片還在公主府里,孫女一直留著,未曾丟棄,皇祖母大可找人取來查驗……”

承慶太后那張布滿皺紋的臉,越發陰云密布。

“你所言當真?”

平樂:“千真萬確!”

文嘉面色一白,身子搖搖欲墜,那根細簪越刺越深。

“皇姐明知我與陸駙馬并無男女之情,為何要這般污蔑我清白?”

“清白?當日陸佑安不顧體面,急切前往西山行宮送藥,是為誰去的?駙馬向來孤高自許,這朝野上下何人不知?從不見他關心旁人,沒有私情,獨獨關心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文嘉慘然一笑。

“說來說去,皇姐不顧姐妹情分,大鬧祖母壽宴,就是一心要將我置于死地吧……”

平樂涼薄的嘴角微微抿起,冷冷撩眼,“你勾我駙馬,做出那等下賤事的時候,可曾想過我是你皇姐,可曾顧及姐妹情分?”

薛綏突然輕聲輕笑一聲,指尖撫過茶盞邊緣,而后自安靜的席間站起,款款行禮。

“太后娘娘,臣婦略通歧黃之術,斗膽懇請,為公主復診。”

承慶太后聞言,目光朝她看了過來,緊抿的嘴唇間流露出一絲不滿。

在這等時刻,任何人都不該再強出頭,將事情進一步鬧大。

薛月沉看清了太后眼里的責備,輕輕拉了拉薛綏的衣袖,低聲道:“宮闈之事,自有太后圣裁,妹妹雖是一片好心,可還是莫要多言……”

她怕薛綏惹禍上身,眼中滿帶提醒。

薛綏輕輕將掌心落在她的手背上,安撫性地捏了捏,再向承慶太后,恭敬地行了一禮。

“臣婦研習醫理多年,對婦人科,尤為擅長……看平樂公主面色晦滯、略帶浮腫,唇呈紺紫之色,再參詳舌苔膩厚,不似小產之象,這才斗膽提醒……”

殿中頓時一靜。

平樂氣得杏眼圓瞪,“薛六你放肆!”

薛綏微微挑眉,眼角漫上一抹冷笑,又道:“聽聞公主前陣子頻發怪癥,臣婦猜測或是藥物所致,說不定有那居心叵測之人暗中使壞,還是謹慎些為好……”

“薛六!”平樂牙關緊咬,厲色呵斥,“這慈安殿上,何時輪到你開口說話?”

薛綏微微一笑。

最要緊的話,她已經說了。

平樂要不要她診脈,都已落下嫌隙,承慶太后為顧全大局,只怕也得費一番心思周全。

于是她又道:“臣婦實是為公主玉體著想,只怕是有那心懷不軌的人,蓄意陷害公主和駙馬……”

平樂一口銀牙,幾乎咬碎。

“平安夫人慎言!“蕭貴妃的指甲微扣,眼里好似黑云翻涌,“本宮瞧你是失了分寸,信口開河,也不怕沖撞了貴人!”

薛綏盈盈一拜,不卑不亢。

“臣婦惶恐。只是一片醫者仁心,見公主玉體受損,另有隱情,實難袖手旁觀……還望貴妃娘娘明察。”

蕭貴妃再要開口,座中大長公主用力推開酒盞,發出不滿的訓斥。

“你們都消停點吧,太后七十華誕,大喜的日子,說這些晦氣話做甚?”她試圖緩解緊張的氣氛,從中斡旋,又示意蕭貴妃。

“平樂身子尚未痊愈,言行無狀,你還不快把人帶回去,好生調養,省得在這大殿之上丟人現眼”

她輩分高,鎮得住場面,就連太后也得給她幾分薄面。

平樂卻滿眼委屈,看著大長公主。

“姑祖母,平樂著實冤枉……”

大長公主忽地顫巍巍起身,身上的仙鶴披帛掃過桌上酒漬,朝承慶太后微微一福,用力指著平樂,滿頭銀絲微微顫動。

“平樂,你如此任性妄為,看來老身得稟明陛下,好好管教管教你了……”

“皇姐豈止是任性妄為……”李肇的聲音突然從殿門傳來,一身玄色蟒袍卷著肅冷之氣。

“她連炮制假孕都嫻熟得很呢,莫不是得了蕭娘娘真傳?”

殿中瞬間陷入死寂。

這后宮里的紛爭,命婦們早已見怪不怪。

卻不明白堂堂東宮太子,為何要來橫插一腳?

李肇逆光而立,腰間玉帶上的黑晶石在宮燈下泛著一層幽沉的暗紅。

在他身后,跟著彎腰侍奉的來福,手上捧著一個檀木匣子,隱約帶著一絲秋露寒氣。

“恭祝皇祖母松鶴長春,壽與天齊。”

李肇長揖及地,聲音清朗如玉。

而后仰首,目光直直望向坐在上首的承慶太后。

“孫兒也是來為皇祖母獻壽禮的。”

承慶太后原本沉下的臉色,慢慢地緩和。

“太子有心了,哀家有你們這幫小輩敬順,也不知是哪一世修來的福氣。呵呵,全仰仗列祖列宗的庇佑嘍……”

眾人見狀,紛紛稱善。

殿里附和之聲一片。

承慶太后面露微笑,示意宮人,將太子所獻的壽禮呈上來。

李肇緩步上前,從薛綏身前走過時,目不斜視,徑直在承慶太后的桌案前站定。

薛綏的目光在他身上短暫停留,慢慢錯開。

“孫兒遲來賀壽,還請皇祖母恕罪。”李肇行禮的姿勢很是優雅矜貴,但話鋒卻有幾分凌厲。

“只是孫兒這壽禮可不一般,皇祖母需得仔細品鑒一番才行。”

來福躬身,畢恭畢敬地呈上檀木匣子。

承慶太后打趣他幾句,含笑看著宮人打開檀木匣。

“且看看,太子為哀家尋來了什么寶貝……”

聲音未落,匣蓋開啟,一股陳年藥香混合著絲絲涼意撲面而來。

老太后的臉色已是陡然大變。

只見那匣子里,一本泛黃的醫案安然躺著,旁邊還豎著一個青瓷藥瓶。

“這是何物?”

李肇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當年薛淑妃在慈安殿悉心侍奉皇祖母,很得皇祖母歡喜。不料卻因早產,香消玉殞,連同尚未出世的皇子,也夭折腹中,皇祖母為此大病一場,多年來一直掛念于心,哀慟難平……”

他刻意壓低聲音,滿是傷感。

殿內的氣氛愈發凝重壓抑。

座中的崔老太太眼眶泛紅,絞緊手帕,神色頗為動容。

那薛淑妃可是她唯一的女兒。

當年承歡膝下,也是乖巧伶俐。為了薛家門楣的榮耀,她含淚入宮,盡心盡力侍奉陛下和太后,懷著皇子也謹小慎微,周旋在謝氏和蕭氏中間,如履薄冰……

如此懂事的女兒,突遭變故,從此天人永隔,怎不叫她傷心落淚……

“我可憐的女兒。”

崔老太太一哭,薛月沉也以帕拭淚。

殿中眾人嘆息連連,都面露不忍。

蕭貴妃猛地站起身,鬢邊的金鳳步搖劇烈晃動:“太子殿下,今日是太后的大喜,你拿這些晦氣的東西出來,是何居心?”

李肇不緊不慢地瞥她一眼,就好似沒有看到他這個人似的,不予理會。

“崇昭五年,薛淑妃血崩而亡,一尸兩命,當時太醫院的記錄寫著——藥渣中含千金藤與紅麝粉。”

蕭貴妃臉色微變。

承慶太后目光陰晴不定,緊緊地盯著面前的李肇。

“太子今日提及舊事,是何緣故?”

李肇徐徐一笑,“只是恰好,前些日子孫兒查閱舊檔,翻到一本陳年醫案,便想起了故去的薛淑妃,若是今日能替她討回一公道,昭雪沉冤,想來會讓皇祖母得幾分歡顏?”

他慢慢上前,指尖拂過醫案上褐斑,回頭冷冽地望向傅青松,聲如碎玉。

“傅太醫可還記得當年的醫案,記得這味方子?”

傅太醫面色煞白,雙手不自覺地搓動著衣角,眼神慌亂,“老臣,老臣有些糊涂了,記不大清。”

李肇冷笑:“那傅太醫可記得,是何人指使你開的方子?”

傅太醫神色驚惶地瞥一眼蕭貴妃,支支吾吾。

薛綏適時接話:“巧的是,這兩種藥材混合,對有孕婦人是穿腸毒藥,對無孕婦人卻是調經良方,分毫無傷,只是脈象與滑胎無異。”

李肇:“如此說來,平樂公主這小產脈象,倒是與薛淑妃當年暴斃,有幾分蹊蹺關連?”

薛綏:“太子殿下所言極是,依臣婦看,背后定有隱情。”

“孤瞧著,也不簡單。”

“殿下英明。”

兩人一唱一合,幾乎要將當年蕭貴妃用同樣的手段,害死薛淑妃的事情當庭揭露出來……


上一章  |  問九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