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第2358章 請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58章 請示

第2358章 請示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6日  作者:晨星天使  分類: 都市 | 官場 | 晨星天使 |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 

“沈書記。”

市長劉彥昌突然開口,語氣比剛才緩和了不少,看著沈青云嚴肅的說道:“這項目要是真要搞,要不要先跟省委請示一下?畢竟是八個億的大項目,省里點頭了,咱們推進起來也順利。”

這話一出,會議室又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沈青云。

按慣例,這么大的項目確實要先報省委,但要是等省里批下來,可能就錯過造冰的最佳時間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濱州的冰雕得在十一月下旬開始造,十二月中旬就得完工,不然溫度太低會影響質量。

沈青云的手指在桌沿敲了敲,心里快速盤算起來。

如果等省委批復,來來回回耽誤了半個月,萬一造冰時遇到暖冬,不少冰雕還沒開園就化了。

“我去請示。”

他的語氣很堅定,目光掃過全場,沉聲說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鄰省的項目雖然晚,但他們動作快,要是咱們等省里批下來,說不定他們就搶先宣傳了。而且造冰的時間就一個月,錯過就得等明年。”

他拿起方案,翻到最后一頁的時間表:“我已經讓房少安同志跟省文旅廳溝通過,他們原則上支持。咱們先開班子會定下來,明天就成立項目專班,一邊推進造冰,一邊補報省委,這樣兩不耽誤。”

朱曉元還想說什么,沈青云卻沒給他機會:“曉元同志,你擔心的回本問題,咱們可以簽責任書,項目專班對營收負責,要是達不到預期,班子成員帶頭扣績效。但要是成了,不僅能給濱州帶來旅游收入,還能讓老百姓有更多就業機會,這比什么都重要。”

會議室里徹底安靜了下來。

常委們互相看了看,沒人再反對。

沈青云把風險和責任都扛了起來,還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再猶豫就不是干事的態度了。

“我同意。”劉彥昌第一個表態,拿起筆在方案上簽了字,“就按沈書記說的,先推進,再補報。”

張銀峰、楚俊生等人也跟著簽字,肖如水和朱曉元對視一眼,也拿起了筆。

沈青云看著大家簽字的身影,心里踏實了。

窗外的雪還在下,但陽光已經透過云層,給冰殼裹著的雪松鍍上了一層金邊。

他知道,冰雪大世界的擴建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造冰、宣傳、招商等一堆事要做,但只要班子擰成一股繩,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老錢。”

沈青云看向錢明遠,嚴肅的說道:“下午就把項目專班的名單定下來,房少安同志任組長,發改委、財政局各派一名副職參與;明天上午召開專班第一次會議,我要聽具體的造冰計劃。”

錢明遠連忙點頭:“好,我下午就落實。”

會議結束時,已經快中午了。

常委們陸續離開,劉彥昌走之前跟沈青云握手,嚴肅的說道:“雖然急了點,但我覺得書記您考慮的沒錯。市政府這邊我會全力推進這個事情。”

沈青云笑著點頭:“這件事還是要政府出面的,咱們一起把這事干成,讓濱州的冬天火起來。”

他這是心里話,這種事情離不開政府的推進,更不要說各個部門協調了,而且,沈青云很清楚,想要把冰雪旅游做起來,政府各個部門都要付出努力才行,光靠旅游肯定是不夠的,服務質量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刻,他想到的是上輩子冰雪大世界開園時的場景:成千上萬的游客圍著冰雕拍照,孩子們在冰滑梯上笑著尖叫,俄式餐廳里坐滿了食客……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這樣的場景就會在濱州重現,而這一次,會比上輩子更熱鬧、更紅火。

十月底的濱州,初冬的涼意已浸到骨頭里。

市委大院到省委的民生大道上,銀杏葉被風卷得打著旋兒,有的貼在車窗上,留下一道淺黃的印子。

沈青云坐在車里,手指反復摩挲著文件袋的邊緣。

里面裝著冰雪大世界的擴建方案,剛從常委會的熱烈討論中“突圍”出來,現在要闖的第二關,是省委書記顧青山的“細節拷問”。

車停在省委辦公樓主樓前,沈青云推開車門,風裹著碎葉撲在臉上,他下意識拉緊了西裝領口。

抬頭的時候,六樓顧青山辦公室的燈亮著,窗簾縫隙里漏出暖黃的光,卻沒讓他心里的緊張少半分。

那位顧書記向來重視時機與實效,十月底才提冰雪項目,距離元旦試運營只剩兩個月,對方會不會覺得太冒進?

“沈書記,顧書記剛看完省文旅廳的冬季規劃,正等您呢。”

秘書小周迎上來,接過他手里的文件袋,指尖觸到袋面的涼意,對沈青云解釋道:“您這方案來得巧,顧書記上午還跟我們說,濱州得有個拿得出手的冬季項目。”

沈青云跟著小周往里走,走廊里的暖氣驅散了寒意,卻驅不散他的思慮:常委會上,劉彥昌擔心“十月底啟動太晚”,熊楊怕“資金跟不上”,現在顧書記會不會也揪著時間和錢的問題不放?

走到辦公室門口,他深吸一口氣,理了理襯衫袖口,才輕輕叩門。

“進來。”

省委書記顧青山的聲音透過門板傳來,帶著慣有的沉穩。

沈青云推門而入,只見顧青山正站在窗前,望著樓下的松花江,十月底的江面還沒封凍,水波泛著冷光,遠處的防洪紀念塔輪廓在薄霧里若隱若現。

“剛從市委過來?”

顧青山轉過身,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文件袋上,眉頭微挑,淡淡地說道:“我還以為你要先把作風整頓的督查方案報過來,怎么先報了個‘冰雪方案’?”

“顧書記,這事兒比督查更急。”

沈青云走到辦公桌前,把方案輕輕攤開,燙金的“濱州冰雪大世界擴建方案”在暖光下格外醒目,他看著顧青山說道:“十月底再不定,就趕不上元旦試運營了,造冰需要低溫,十一月初濱州就能到零下,正好開工。要是拖到十一月中,工期就趕不上了。”

顧青山拿起方案,指尖在第一頁的項目概況上劃過,眼神里藏著意外:“八個億億總投資,五百萬預計游客量,還要在松花江上建三公里冰道……你這方案,是把急字寫滿了啊。”

他翻到資金來源頁,手指停在市財政劃撥兩個億上面,抬頭看向沈青云,笑著問道:“濱州剛查完民政案,財政賬戶里的錢都要掰著花,這兩個億從哪兒擠?”

沈青云早把這筆賬算得門清,從公文包掏出《公務招待費壓縮明細表》遞過去:“您看,今年上半年查小金庫追回六千萬,下半年又壓縮了三千萬公務招待費,光這兩項就有九千萬,再擠一擠,拿出兩個億投冰雪項目,不影響民生支出。”

他頓了頓,語氣認真的說道:“而且我們已經跟濱州文旅集團、龍建股份談妥了,兩家企業共出四個億,占股份百分之四十九,只負責運營分成,項目規劃、定價全由政府把控。比如低保戶半價、百分之二十免費體驗區,這些條款都寫進合作協議了。”

既然來給顧青山匯報,那他肯定要把準備工作都做好的。

顧青山翻著明細表,筆尖在壓縮招待費那欄畫了個圈,嘴角微微上揚:“作風整頓的錢,用在民生項目上,這才是正經用途。”

他又翻到差異化定位的頁面,看到融合中央大街歐式冰雕、防洪紀念塔微縮景觀、松花江冰道體驗時,眼神亮了起來,笑著說道:“沒跟冰雪新天地和冰雪王國重復,這點好。濱州的優勢就是江和城,把中央大街的洋氣、松花江的大氣揉進冰里,才能讓人記住。”

畢竟是市委書記,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沈青云心里的石頭落了一半。

他很清楚,面前這位顧書記最反感重復建設,當年否決過鄰市的滑雪項目,就是因為跟濱州的亞布力滑雪場撞了型,現在既然不反對自己的提議,那就意味著這個項目有戲。

“我們還請了濱州冰雪大世界的原班設計團隊,他們說十月底定方案,十一月初就能進場勘測,造冰設備都已經在倉庫待命了。”

沈青云指著方案里的冰道示意圖,嚴肅的說道:“這條冰道從防洪紀念塔到園區,游客走在上面能看江景,還能玩冰上自行車,東北沒第二個這樣的項目。”

顧青山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在濱州的位置重重一點:“濱州是省會,冬天就得有省會的樣子。之前老百姓總說‘冬天除了逛商場沒處去’,周邊城市的游客也往濱州跑,卻沒個像樣的打卡地。這個項目要是成了,不僅能讓市民有樂子,還能帶動餐飲、住宿。你測算的相關收入,要是能實現,能解決多少就業?”

“建設期能提供兩千多個崗位,運營期再招五百人,大多是下崗的職工。”

沈青云連忙補充道:“昨天跟文旅集團聊,他們說已經收到兩千多份簡歷了,都是想在家門口找工作的老百姓。”

顧青山拿起筆,在方案末尾簽上“同意”,墨色透過紙張暈開,力道很足:“我支持你,但有個要求,十月底啟動后,每一周都要報進度,資金流向、招標環節全公示,不能讓冰雪項目變成腐敗項目。”

他把方案遞回,拍了拍沈青云的肩膀,笑著說道:“抓緊干,省里會協調文旅廳把補貼批下來,別讓老百姓等急了。”

沈青云接過方案,指尖觸到顧書記簽字的墨跡,心里一陣發燙:“請您放心,十一月初肯定進場,元旦前一定試運營。”


上一章  |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目錄  |  下一章